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室内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毒死蜱和辛硫磷6种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卵和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为合理化学防治铜绿丽金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剂浸叶胃毒法处理铜绿丽金龟成虫,分别调查药后1、3、5、7 d死亡率,并对6种药剂各质量浓度处理进行回归分析,计算LT50和LT95值。参照杀虫剂点滴法、浸渍法和浸虫法处理铜绿丽金龟卵,并于药后15 d调查卵孵化数、初孵幼虫死亡数量。【结果】6种药剂对铜绿丽金龟成虫的杀虫效果高低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灭幼脲。回归分析发现,对成虫速效性最好的是毒死蜱,其LT50和LT95值均小于1 d。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次之,氟虫双酰胺、氟啶虫胺腈和灭幼脲较差。对卵孵化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氟虫双酰胺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虫胺腈;对初孵幼虫死亡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辛硫磷灭幼脲氟虫双酰胺。【结论】推荐在铜绿丽金龟成虫发生期,喷施毒死蜱400 mg·L-1、辛硫磷400 mg·L-1和氯虫苯甲酰胺175 mg·L-1可有效控制其危害,达到良好防治效果。在卵和初孵幼虫期,利用毒死蜱200~400 mg·L-1、氯虫苯甲酰胺87.5~175 mg·L-1和辛硫磷200~400 mg·L-1浇灌土壤,可有效控制其卵孵化并毒杀初孵幼虫。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浸卵并统计初孵幼虫蛀果率,研究了23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卵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23种杀虫剂均采用100 mg/L溶液浸卵,其孵化率明显低于10 mg/L溶液浸卵处理;采用多杀霉素、虫酰肼、杀铃脲、除虫脲和虱螨脲100 mg/L溶液浸卵,能够完全抑制卵的孵化;采用高效氯氰菊酯、杀铃脲、多杀霉素、灭幼脲和吡虫啉10 mg/L溶液浸卵,校正卵死亡率为70.13%~91.77%。两种浓度药剂处理后,初孵幼虫的蛀果率均存在很大差异,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采用100 mg/L溶液浸卵,初孵幼虫的蛀果率较低,分别为1.56%和4.46%;采用10 mg/L溶液浸卵,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初孵幼虫的蛀果率均较低,分别为3.56%、11.85%、8.04%、11.37%、10.23%和10.71%。上述结果可为生产中桃小食心虫高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免套袋苹果园中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成虫发生动态,探讨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7—2018年,在山东威海文登区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采用性诱剂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进行系统监测。2018年系统调查桃小食心虫的蛀果率和脱果率,以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对桃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效。【结果】桃小食心虫在威海一年发生2代,越冬代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一代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蛀果高峰期在7月,最高蛀果率为44.4%,幼虫脱果高峰期在8月,最高脱果率为26.4%。氯虫苯甲酰胺50 mg·kg~(-1)、溴氰虫酰胺30 mg·kg~(-1)和四唑虫酰胺40 mg·kg~(-1)对桃小食心虫的幼虫蛀果防治效果低于高效氯氰菊酯22.5 mg·kg~(-1),但幼虫脱果防治效果与高效氯氰菊酯相近。【结论】在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可轮换使用双酰胺类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保证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药效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浸果法和显微观察法,分析不同发育状态苹果、害虫及调查时间等对蛀果率和药效的影响。【结果】采用将孵化卵和苹果幼果试验,梨小食心虫蛀果率较高,为76.81%~77.18%。用浸泡幼果、成熟半果和成熟整果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药效时,药液质量浓度为3.33 mg·L-1和4.00mg·L-1时,3种果实、同一药液浓度间药效无显著差异;当药液质量浓度增加至5.00 mg·L-1及更高时,使用成熟半果的药效为48.98%~98.96%,均显著高于使用幼果和成熟整果的40.63%~94.79%和38.80%~97.01%。观察害虫危害特征,接种卵30 h时,蛀果孔上附有虫粪的幼虫为活虫;54 h和78 h时蛀果孔下附有虫道数的幼虫为活虫。高效氯氰菊酯药液浓度较低时,接卵54 h前药效随试验时间增加而增加,54 h时趋于稳定。用氯虫苯甲酰胺验证上述试验,结果合理。【结论】可采用农药浸泡苹果幼果法及接种将孵化卵测定农药对初孵幼虫的药效,试验过程、调查方法与梨小食心虫田间接触农药和危害情况相似,试验结果合理,操作过程简便,可作为测定农药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效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致死中浓度(LC50)连续处理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抗性风险及其交互抗性。【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果法测定阿维菌素对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F)初孵幼虫的LC50值;以F种群为基础,建立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相对敏感品系(SS)、F种群连续6代接触LC50浓度阿维菌素的田间抗性品系(FR)和6代未接触阿维菌素的田间对照品系(FS),测定阿维菌素对不同品系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毒力,计算其抗性水平;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对不同品系的毒力,分析不同品系与其交互抗性。【结果】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为4.608倍,敏感性降低;阿维菌素致死中浓度汰选2代后,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抗性为低水平,汰选4代后升至中等水平,6代后升至20.304倍;未接触阿维菌素的梨小食心虫从第4代降为敏感,第6代时敏感性进一步恢复。抗性品系抗性现实遗传力h2=0.186,在致死率50%~90%选择压力下,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抗性增加10倍,预计需汰选4~9代。汰选...  相似文献   

6.
陈冬亚 《果农之友》2001,1(5):43-43
桃小食心虫为害枣果,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实。幼虫蛀入果子后,吃果肉、排虫粪,使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果味变苦,失去食用价值,果实提前变红脱落。该虫在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6月上中旬开始成虫产卵于枣叶背基部,卵期大约1周,天快亮时,幼虫孵化蛀入果皮下为害果实,8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脱果,直到晒枣结束,高峰是8月下旬~9月中旬,其中脱果早的幼虫可化蛹再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脱果晚的则入土结茧过冬,明年再为害枣果。对桃小食心虫一定要采用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药剂及其配比,开展梨小食心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高峰期过后2~3d,分别喷施25%灭幼脲+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除虫脲2500倍液,均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8.
近年聊城东昌府区桃园普遍遭受梨小食心虫危害.该虫1年发生4代,1、2代幼虫危害桃梢严重.可用糖醋液罐诱蛾测报虫情,用1500倍灭幼脲3号和4000倍阿维菌素混合液防治,每10~15天喷1次.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700倍用药量(有效成分量为41.2 g/hm^2)防治桃小食心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14 d后防效达到最大值,为99.1%。试验证明,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可用来防治果树桃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0.
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药膜法和微量点滴法测定了13种药剂对桃小食心虫幼虫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对初孵幼虫顺式氯氰菊酯和辛硫磷击倒速度快,而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和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击倒速度慢;对5龄幼虫,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和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和拟除虫菊酯类的三氟氯氰菊酯县有很高的触杀毒力,辛硫磷、甲基辛硫磷和毒死蜱触杀毒力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桃小食心虫研究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桃小食心虫国内外科技文献,客观地呈现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方法】利用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桃小食心虫研究的年度、国家、作者、机构、来源期刊进行了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分析。【结果】在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出科技文献715篇,研究机构361个,发文作者427位,来源期刊174种;Web of Science(SCI)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4个国家22个研究机构的23名作者在12种刊物上发表的30篇文献,研究内容涵盖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种群动态、生理等方面。【结论】中国国内研究桃小食心虫的机构和研究人员较多、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多研究内容丰富,但是SCI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少,且质量低。国内和国际上发文量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短期高温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生殖及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短期高温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生殖的影响,可为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的准确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温度(26±1)℃(、29±1)℃(、32±1)℃(、35±1)℃(、38±1)℃,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15L/9D,光照强度4 800 lx的人工气候箱中,对梨小食心虫初羽化成虫进行48 h处理,以(26±1)℃为对照,观察短期高温处理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存活的影响。随机选取经高温处理48 h后的雌虫,与在26℃下正常饲养的雄虫各10头配对,置温度26℃±1℃,湿度70%±10%,光照15L/9D,光照强度4 800 lx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成虫繁殖的影响,直至成虫死亡;随机选取经高温处理48 h后的雄虫,与在26℃下正常饲养的雌虫各10头配对,与前同法观察高温处理雄虫对梨小食心虫雌虫繁殖的影响。【结果】38℃处理对梨小食心虫有很高的致死率,处理48 h后雌虫的死亡率为91.67%,雄虫的死亡率为95%。短期高温处理雌虫对梨小食心虫产卵前期的影响不显著,但处理雄虫对梨小食心虫产卵前期有显著影响,产卵期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缩短趋势,26℃条件下梨小食心虫雌虫的产卵期最长,为12 d;35℃处理雄虫的产卵期最短,为6.67 d;短期高温处理雌、雄虫对梨小食心虫的单雌产卵量均有显著的影响,26℃条件下,单雌产卵量为74.83粒,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26℃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卵孵化率最高,为98.89%,35℃雄虫处理的孵化率最低,为28.89%;雌雄虫的寿命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6℃条件下雌雄虫的寿命最长,雌虫寿命为14.64 d,雄虫寿命为14.35 d,二者均显著长于32℃和35℃处理。【结论】短期高温处理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存活、繁殖与寿命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38℃高温处理48 h,雌雄虫几乎不能存活;35℃高温处理48 h,存活率虽然受影响不大,但繁殖力急剧下降。短期高温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尤其是在果树大棚内通过短期提高棚内温度来防治梨小食心虫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当前果农常用的几种农药喷雾器械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以达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减少农药施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比较喷片大小、用时、防效、每株树用药量等因素,对当前果农使用最普遍的"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背负式烟雾水雾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在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采用的3种孔径喷片和3种用药量中,只有孔径为1.4 mm,喷药量为每株3 L时,防效低于80%,其他处理防效均达到90%;在同等施药量的前提下,0.7 mm孔径喷片所耗用施药时间最长,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和背负式烟雾水雾机的施药时间比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节省每小区1.25~8 min。综合考虑,柱塞泵式喷雾机适宜的喷片孔径为1.0 mm,单株用药量以3 L为宜。【结论】通过综合比较3种施药器械,发现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与背负式手动喷雾器防效均达到90%,烟雾水雾机5~15 d防效偏低,且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在密闭型老式果园使用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施药防治桃小食心虫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5):7-12
为寻找调控果面茸毛、果面沟以及果面瘤表型变异的位点,调查200份甜瓜种质在2017年和2018年的表型,并对这200份种质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关联。结果在3号染色体上找到了一个与果面茸毛显著相关的SNP;在11号染色体上找到了2个与果面沟显著相关的SNP,在5号、7号和11号染色体上各找到了一个与果面沟深显著相关的SNP;在12条染色体上均找到了与果面瘤显著相关的SNP,所有与果面瘤显著相关的SNP标记中有8个标记显著性远远高于其他标记。进一步对果面茸毛的1个显著SNP,果面沟的5个显著SNP和果面瘤的8个SNP进行了基因注释,共计找到了146个基因。研究结果有助于甜瓜果面茸毛、果面瘤以及果面沟性状的快速精细定位,也将为甜瓜果实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舞毒蛾属鳞翅目夜蛾总科毒蛾科舞毒蛾属。是一种食性广谱的食叶害虫,本文主要介绍了它的生活史、主要形态特征和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落叶果树果实日灼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灼病是在水果上广泛发生的、由强光照射及果面高温诱发的生理失调症。我国的落叶果树多生长在夏季高温、干旱地区,果实日灼病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苹果、葡萄、石榴等树种发生严重。根据有关文献较系统地介绍了果实日灼病的症状类型、主要成因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树种和品种果实日灼病的发生特点,探讨了导致日灼病的生理学及分子学机理,同时还综述了一些能有效降低日灼病的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make an inventory of recent and ongoing fruit and fruit product innovations, to assess what novelty or improvement they offer, and whether consumers could identify and/or recognise them. Researchers from 11 European countries submitted 386 examples of fruit and fruit product innovations. The list of innovations obtained has been coded, categorised, sorted, and reduced in subsequent stages. First, the examples received were categorised according to the Oslo Manual definitions. Second, product and marketing innovations were selected, as they are the only ones that were likely to be recognised by consumers. Nex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ovelties these innovations offered related to Convenience, Health, Differentiation, Target Group, Information,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In Home and/or Out of Home Quality. Some innovations offered only one novel aspect, whereas others offered multiple aspects.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novel aspects are discussed for those innovations that offered a combination of aspects.  相似文献   

18.
脆肉梨果实成熟过程中质地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脆肉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果实不同部位质地性状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方法】以脆肉梨品种‘华酥’和‘圆黄’为试材,采用食品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穿刺试验,测定果肉脆度、硬度、黏着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等7个质地性状。【结果】各质地性状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均发生显著变化,而且果实萼部、中部和梗部3个部位的质地性状均存在差异;除黏着性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差之外,果肉脆度、果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首次明确了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部位质地性状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梨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菠萝果脯、果酱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菠萝是岭南四大水果之一 ,1 998年广东省种植面积达 2 70 8万公顷 ,产量达31 98万吨。菠萝果风味独特 ,酸甜适中 ,清香爽口。新鲜菠萝含水量高 ,不耐贮运。为了有效利用菠萝的食用价值 ,增加其经济附加值 ,本课题组利用新鲜菠萝 ,分别研制了菠萝果脯、菠萝果酱 ,其产品具有浓厚的菠萝鲜美香气和独特风味。1 材料与工艺流程1 1 材料与设备菠萝 (购于广州市五山菜市场 ) ,白砂糖 (市售 ,蔗糖成份不少于 99 8% ) ,山梨酸钾 (分析纯 ) ,果胶 (市售 ) ,一级食用柠檬酸 (购于广州 )。水净化设备 :手持糖度仪 ,高温灭菌锅 ,真空夹层锅 ,干燥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