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3个猕猴桃栽培种的花粉形态学特征,了解其遗传变异特性、亲缘关系,为花粉的外观形态与种间分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30个品系的花粉粒进行形态观察。【结果】花粉粒外观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可看到3条内陷萌发沟。美味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8.08~31.48μm、萌发沟脊宽度4.65~11.42μm、极轴长度21.54~36.05μm、赤道轴长度9.60~17.66μm,极轴/赤道轴1.65~3.05、大小244.90~608.52μm2。中华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4.09~24.96μm、萌发沟脊宽度4.09~9.37μm、极轴长度15.60~30.11μm、赤道轴长度8.85~17.87μm、极轴/赤道轴1.26~2.65、大小182.58~443.18μm2。软枣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6.34~30.06μm、萌发沟脊宽度6.11~11.23μm、极轴长度18.66~32.11μm、赤道轴长度8.76~18.42μm、极轴/赤道轴1.33~2.68、大小166.62~547.07μm2。表面纹饰存在3种类型:(1)波纹状,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样品均包含,占样品总数的53.33%;(2)疣状,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样品均包含,占样品总数的36.67%;(3)颗粒状,均为软枣猕猴桃,占样品总数的10.00%。【结论】猕猴桃花粉外观形态和大小在相同种内和相同来源环境背景下存在一定的保守性;整体来看,美味猕猴桃花粉最大,其次是软枣猕猴桃花粉,显著大于中华猕猴桃花粉;花粉大小、萌发沟长度、萌发沟脊宽度、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中华猕猴桃均显著小于美味猕猴桃,可作为2者划分的孢粉学特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花粉超微结构层面,探讨新疆欧洲李种质资源各类型间亲缘关系及进化程度。【方法】运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5个欧洲李类型29个新疆欧洲李单株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及分析。【结果】供试单株花粉粒均为等极而辐射对称的单粒花粉,萌发器官属N3P4C3型,极轴均值在27.70~41.47μm,赤道轴均值在14.67~21.34μm,极轴和赤道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88%和7.51%。5个欧洲李种质类型中,塔城槟子和塔城酸梅的花粉外壁纹饰类型几乎相同,基本都属于"条纹-穿孔",伽师酸梅、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和野生欧洲李花粉外壁纹饰的主要类型分别为"疣状-穿孔"、"条纹/脑纹-穿孔"和"宽条纹/疣状-穿孔"。【结论】新疆欧洲李花粉形态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种质类型间。聚类分析显示,伽师酸梅和野生欧洲李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和塔城酸梅及塔城槟子的亲缘关系较近。新疆欧洲李种质类型的进化程度由低到高为:伽师酸梅、野生欧洲李、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塔城酸梅、塔城槟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孢粉学区分柿属植物种及品种的可能性,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其亲缘关系。【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柿属植物(Diospyros)6个种、栽培柿(D.kaki)11个品种以及同时期的石榴科(Punicaceae)的石榴花(Punica granatum L.)、罂粟科(Papaveraceae Juss.)的虞美人(Papaver rhoeas L.)和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以及紫葳科(Bignoniaceae)的凌霄花(Campsis.grandiflora)共21份材料的花粉外部形态。在对花粉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对花粉6个数量性状极轴长(P)、赤道宽(E)、条纹长、条纹宽、萌发沟长和萌发孔大小进行观测,并进行统计与聚类分析。【结果】石榴花、秃疮花、虞美人以及凌霄花等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呈网状及瘤状突起状,与柿属植物特殊的谷穗状条纹结构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他11个栽培柿品种的花粉外壁纹饰也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花蕾期的花粉粒普遍比盛开期的花粉粒大,且条纹也比较宽。盛开期的花粉外壁条纹比较干瘪稀疏,花蕾期的花粉外壁条纹则比较饱满紧密。此外,‘华中雄株’‘襄阳牛心柿’‘禅寺丸’与‘台湾正柿’等品种均出现了巨大花粉。聚类分析表明了这17种柿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结论】柿属植物花粉的表面纹饰与所选的4种非柿属植物相比较有明显差别,具有一定特异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其花粉形态来辨别其是否属于柿属植物;虽然柿属植物柿花粉形态大体比较类似,但在花粉外壁纹饰,花粉粒大小以及形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不仅为区分柿科的6个不同的种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区分柿种下11个不同品种的辅助依据;同一品种花粉采集时间不同,其花粉形态也有所区别。此外,在‘禅寺丸’‘台湾正柿’等花粉中发现了巨大花粉(2n配子)的存在,对柿属植物种质创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了解柑橘不同种属花粉形态的多样性,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枳属、金柑属和柑橘属不同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通过FEI Quanta 20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赤道面、极面、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孢粉学研究表明,枳属和金柑属材料的花粉粒具有4条孔沟,柑橘属中除柠檬和宜昌橙具有5条孔沟外,其余品种皆为4条孔沟;枳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40~30.33)μm×(17.91~28.49)μm,网脊宽为0.52~0.58μm,网眼多为不规则多角形,网眼直径大小为0.48~0.74μm,金柑属花粉粒大小(P×E)为(23.81~29.58)μm×(15.73~17.37)μm,网脊宽为0.79~0.93μm,网眼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大小为0.66~1.07μm;柑橘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52~39.14)μm×(14.28~31.93)μm,网脊宽为0.17~1.41μm,网眼直径大小为0.43~1.69μm,多为圆形或近圆形,但宜昌橙区、枸橼区的部分品种网眼为不规则多角形;枳属、金柑属的品种花粉粒的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柑橘属中除柚类和部分葡萄柚具有穴状纹饰外,其余品种皆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结论】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花粉特征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体现了花粉形态具有多样性,花粉形态特征的差异可以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系统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花粉形态的原始性分析推测,莽山野柑和姑婆山野生皱皮柑是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柑橘野生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肥城桃花粉粒形态特征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确定肥城桃的演化关系提供孢粉学证据。【方法】以肥城桃9个主栽品种及‘中华寿桃’的花粉为试材,采用HITACHIE-1010型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形态结构。【结果】供试品种花粉粒极轴长介于31.22~34.87μm,花粉均为近扁球形,等极,辐射对称,极面为三角形,三边略成弧形,赤面均为椭圆形,肥城桃花粉属N3P4C5类型,花粉外壁纹饰均为杂乱走向的条纹状纹饰,条纹间有穿孔,为复合纹饰,各品种间纹饰的形态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肥城桃与‘中华寿桃’亲缘关系较远,主栽肥城桃品种‘红里肥桃’‘白里肥桃’为一类,其余肥城桃为另一类。【结论】主栽肥城桃品种演化顺序符合花粉由大到小、表面纹饰及覆盖层穿孔由简单向复杂的一般演化规律,推测供试品种的演化顺序为:‘白里肥桃’最为原始,其次为‘红里肥桃’,其他品种为群体内较为进化的类型,其中‘肥桃2号’‘肥桃3号’‘柳叶肥桃’3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早熟肥桃’和‘刘台肥桃1号’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来源的龙荔种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龙荔种质均为单粒花粉,赤道面观为近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孔沟及条状纹饰,根据花粉外壁纹饰的差异,可将花粉划分为细密条状纹饰、粗短缠绕纹饰、中间类型3种类型;花粉粒极轴长21.08~24.13μm,赤道轴长18.93~21.43μm,均属于小型花粉,花粉粒均为近球形。不同龙荔种质间花粉粒大小和基本形态相似,只是在孔穴的疏密、条纹的排列以及粗细上有些差别,说明不同地理来源的龙荔单株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来源猕猴桃雄株花粉特性遗传差异。【方法】以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iliciosa)杂交F1代、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琼浆’种子航天搭载实生后代等不同来源的100份猕猴桃雄性单株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花粉粒大小、花粉量及其萌发特性等遗传差异。【结果】美味猕猴桃花药数变异系数大于中华猕猴桃,单药花粉量变异系数小于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种内同一杂交组合的F1代,除了单花花粉量以外,其他几个性状变异系数都大于不同来源的美味猕猴桃单株;中华猕猴桃种内同一个品种‘琼浆’种子航天搭载的实生后代除了花粉粒直径以外,其他几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不同来源的单株。对上述各项因子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美味猕猴桃花药数明显多于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单花花粉量、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在中等以上分类中美味猕猴桃占绝对数量;筛选出7株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生长速度快的优株,暗培养3 h平均花粉萌发率73.93%,平均花粉管长度408.49μm。【结论】明确了不同来源猕猴桃雄性单株花粉特性的遗传差异,可以为雄性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扫描电镜,对野生浙江红山茶11个类型花粉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3孔沟,大小为极轴长38.6~59.8μm、赤道轴长15.4~38.1μm;根据穿孔大小及数量、脊的明显度将其花粉外壁纹饰分为皱波状、皱波状-有穿孔、皱波-颗粒状和网状4种类型;花粉形态对浙江红山茶类型划分有很大价值,依据其形态编制了类型分类检索表。最后,对11种类型浙江红山茶花粉形态的分类及演化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不同分布地杨梅雄株观察表明,雄株在花序形态及花粉数量、发育度上有明显差异。电镜扫描观察 发现,杨梅花粉赤道面观近椭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花粉具3个萌发孔,萌发孔呈不规则圆形,3孔间成三角状; 不同样品间花粉粒及萌发孔的大小有差异,花粉粒大小在27.1μm×26.1μm-22.3μm×18.3 μm,萌发孔大小在3.48 μm×3.31μm-1.65μm×1.12μm;不同产区采集的花粉外壁纹饰不同,呈鱼鳞状或颗粒状突起,可分成光滑型、粗糙型 和中间型。观察可为杨梅授粉机理研究及杨梅雄株鉴定分类、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