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君实658是以自选系P33为母本、自选系P8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个头低、穗位低、活秆成熟、易密植、抗倒伏的优质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山西春播区生育期为127 d,需≥10℃活动积温2 750℃,适宜东华北中晚熟春播区种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1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熟玉米高密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5 784.8 kg,比对照利民33平均增产8.3%;2015—2016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耐密组区域试验,2 a平均公顷产量为13 506.0 kg,比对照先玉335平均增产5.9%;2017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耐密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2 897.0 kg,比对照先玉335平均增产9.4%。201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玉20180032)。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中地88’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中晚熟耐密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3-11为母本、D2-7为父本,于2008年选育而成‘中地88’。以‘先玉335’为对照,2011年‘中地88’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13815.0 kg/hm2(增产4.1%、排第8位);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3608.0 kg/hm2(增产6.6%、排第4位);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693.0 kg/hm2(增产6.8%,排第4位)。‘中地88’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抗玉米矮花叶病,中抗粗缩病、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穗腐病)、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0%,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3372.0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瑞普959是以WX523为母本、WX318为父本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0、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试验平均产量11 563.5 kg/hm~2,比对照品种大丰26增产7.3%。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41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6%。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病性、栽培技术要点,指出其主要特点为抗倒伏、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性好等,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是以自选系 Phbve 为母本、GB926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中,2012年6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83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2013年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456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2%。在2013年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5471.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4%。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和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籽粒含粗蛋白94.9 g/kg、粗脂肪49.4 g/kg、粗淀粉717 g/kg,属优质玉米。可在甘肃省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59.1);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6.
中晚熟、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承单50,是以H10为母本、 F51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6~2007年通过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2010年连续2 a参加承德市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547.0 kg/hm2,较对照品种承玉14增产7.35%;2011年参加承德市春播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772.5 kg/hm2,较对照品种农大364增产12.3%。2012年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气生根多,抗倒性好,高产稳产,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生育期126 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75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晋单5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X19-1为父本,于2002年选育而成。在2004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685.0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9%。2005—2006年在山西省的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084.5kg/hm2,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9.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6位。在2006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833.0kg/hm2,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0.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7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3.63%,属于高淀粉品种。自然条件下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茎腐病,高抗丝黑穗病,高抗玉米螟,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867.5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6%。2008~2009年在山西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7位。在2009年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10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6位。忻玉6009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2.8%,属于高淀粉品种。忻玉6009中抗矮花叶病,抗玉米穗腐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结论]忻玉6009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9.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10.
太玉959是以自选系太1501为母本、太696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西中农赛博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培育而成。2016—2017年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4 25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2%;2017年自主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3 182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5%。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抗病和籽粒脱水快等特点,适于机械化收获,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方玉36号是2005年冬在海南以自选系F501为母本、自选系H09为父本组配杂交而成的中晚熟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3 816.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9.8%;2010~2011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706.0 kg/hm2,较对照增产3.9%;2009~2012年分别参加承德市中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较对照(承玉14/农大364)增产。200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9024号);201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1]546号);2012年通过宁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玉2012009);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3020号);201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4008)。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气生根多,抗倒性强;果穗均匀,结实好,不秃尖,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旱、耐瘠薄。方玉36春播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800℃,适宜在河北省中晚熟春播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丹玉602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冬在海南岛以W9235为母本,丹99长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602号2006~2007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1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产量为9 861.0 kg/hm2,比对照增产6.0%;2007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264.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1%。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7]324号。  相似文献   

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育种研究室利用空间诱变和自然变异选育出优良玉米自交系m3021和m340X,并于2005年冬在海南以m3021为母本,m340X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成玉米新品种陕单22。经2006-2009年观察、鉴定、品种比较、陕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陕单22表现出大穗、籽粒品质优,商品性好,高产、适应性广、保绿度好等特点。陕单22在陕西省春玉米区试中平均产量9 943 kg/hm2,比对照增产8.33%;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553 kg/hm2,比对照增产9.7%。陕单22抗倒、抗逆性强,高抗丝黑穗病、穗粒腐病,大、小斑病和抗茎腐病,是一个适宜陕西省春播区种植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推广玉米新品种富尔2101,本文介绍了富尔2101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是富尔农艺公司以W015N为母本,以HL89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2 558.82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平均增产7.2%。2018-2019年参加绿色通道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1 477.23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4.6%。2019年同时参加绿色通道东华北中晚熟组春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588.94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8%。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6024)。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优质、抗病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品豆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573-1576
品豆16系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旱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山西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313.0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3.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418.5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2.5%。蛋白质含量41.1%,脂肪含量19.82%。主要优点是产量高,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综合抗性好。适合山西省北部春大豆中晚熟区春播和南部夏大豆区夏播。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五谷318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G3253为母本、自选系WG5603为父本组配的适宜机收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192.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5.41%。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015.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1.16%。2015—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五谷318 2 a平均折合产量10 069.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0%。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9 85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平均增产3.27%。五谷318抗逆性、抗倒性强,中抗茎腐病、灰斑病,抗穗腐病、丝黑穗病,春播出苗至收获127 d左右,株型半紧凑,茎秆韧性强,适宜机收籽粒,籽粒含粗蛋白87.7 g/kg、粗脂肪39.5 g/kg、粗淀粉749.2 g/kg、赖氨酸2.8 g/kg,容重755 g/L。2017年通过国家首批机收玉米品种审定,适宜西北、东北和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米生产上病害发生危害严重,缺乏抗病丰产杂交种的问题,利用国内抗病优异玉米种质材料,组配基础群体,采用回交转育、定向接种鉴定,早代配合力测定方法,以选育的抗病优良自交系‘X136-4’为母本,‘X232’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2011年通过山西省审定。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茎腐病、矮花叶病,抗穗腐病、粗缩病,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6.14%。区试平均产量9630.8 kg/hm2,比对照增产6.4%;生产试验产量9976.5 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6.8%;该品种的制种技术简单,产量高,成本低。在生产上提出了适期早播,因地合理密植,科学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表明,该品种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上抗病丰产品种缺少的问题,针对性选用抗病优异玉米种质材料,构建基础群体,通过回交、定向接种鉴定,早代配合力测定,选育出抗病优良自交系WX101和WX113,以其为亲本杂交组配育成玉米新品种众德丰6号。该品种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6.95%;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2 836.5 kg/hm~2,比对照增产5.3%;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3 27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4%。在生产上配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栽培技术,同时提出适合品种简单高效的制种技术。众德丰6号丰产,多抗,质优,广适,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春播早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农大青饲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农大青饲1号”是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以自选系L16为母本、自选系G59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76 169.3 kg/hm2,比对照“金山12号”增产5.4%;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生产试验,平均生物产量81 811.9 kg/hm2,比对照“金山12号”增产6.9%.该品种于2011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生物产量高、抗病、抗倒伏,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兰库8017是以隰332为母本、隰1055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14 518.5,14 479.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分别增产8.5%,9.1%,2 a平均产量为14 499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8%,最高产量达17 610 kg/hm~2;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产量为12 923.3 kg/hm~2,较对照增产8.34%,而最高产量达16 830 kg/hm~2。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广、抗病性强、果穗大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山区及华东华北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