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疯病是枣树毁灭性病害,由枣疯病植原体引起。针对河南省新郑、濮阳、镇平、灵宝、永城等县(市)枣区的枣疯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新郑枣区发病情况较为严重,放任枣园较枣粮间作和集约管理的枣园发病严重。分析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疏于管理,导致树体营养失衡,抗性减弱,媒介昆虫增多,加速病原传播,防治措施缺乏,病树得不到处理造成的。建议采取平衡施肥,改善树势,做好枣园植被管理,防治害虫,防止病害传播,及时修剪,消除病原等措施,开展枣疯病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榆林沿黄枣区快速蔓延,对陕北红枣产业和红枣资源构成严重威胁,本文调查了清涧县枣疯病的发病情况,并通过枣园综合防控管理措施开展了枣疯病防控技术试验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重病挖除,病枝修剪、加强土水肥管理、输药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枣疯病的发生,控制枣疯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永和县是山西省产枣大县,枣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介绍了永和县枣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了枣疯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控制枣疯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沧州金丝小枣产区―沧县、献县、泊头及南皮等区域的枣疯病发病情况、周边绿化植被等进行了调查及汇总,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有关枣疯病的研究结果,对该地区枣疯病出现的原因及蔓延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枣疯病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发现根蘖苗繁殖方式仍是目前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局部空气污染以及施肥等枣树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枣树的抗病性降低。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PCR技术检测植原体结果显示 ,病园内存在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树 ;由此判断 ,高比例的无症带菌苗的人为传病及不利于枣树生长的环境应力是导致许多地区病害加重和爆发流行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枣疯病和枣缩果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树是山区丘陵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因栽培区生态变化、感病寄主增加和管理较粗放等原因,枣树病害发生严重。本文介绍了枣疯病和枣缩果病研究进展以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枣疯病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枣疯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枣树毁灭性病害。主要从科学建园、抗病品种应用、病树手术治疗与康复、药物根除病株、栽培管理等方面对枣疯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国外韩国、印度有发生;国内山东、河北两省发生严重。我省枣区该病早有发生,近年来蔓延危害趋于严重,尤其在清涧、延川两县,发生蔓延面积最大。据调查估计,两县感病株率达5%以上的枣林面积约有660多公顷,感病株率达30%的枣林约有100ha。由于枣疯病的危害,红枣每年减产在100万 kg 左右,造成经济损失在200万元以上。枣疯病发病株数一般每年递增1%~3%,局部严重地区递增在10%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山西省近年来黄河流域枣疯病发生和危害现状,分析了枣疯病蔓延危害原因、传播途径,从实施区域性联防联控、加强病情监测调查研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等3个方面提出了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枣疯病俗称公枣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来,各枣区发病率有所增加,一般发病株率在5%左右,重病区在10%~20%左右.我校林果组采用早期预防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防治枣疯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优质抗逆枣树新品种——"新星"、"阜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技术改变等各种原因,导致多种病虫害大发生,特别是裂果、缩果病及其引起的浆烂、枣疯病、皮暗斑螟等防治困难的重大病虫的危害地区越来越广、危害程度愈来愈大,已经给河北省乃至我  相似文献   

12.
<正> 阜平大枣,品质佳良,驰名省内外,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红枣生产在阜平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枣疯病猖獗流行,造成大量毁树,严重影响红枣生产的发展。据调查总株数减少8%,年刨病树约十万余株。发展下去,有毁灭之危险,是急需解决的病害。为控制枣疯病的蔓延,我们从1973年开始在黄岸底、北水峪村进行治疗探索。按县科委规划——1980年对枣疯病治疗提出初步意见的要求。将八年小型实验情况加以整理,做为初报。  相似文献   

13.
枣疯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在我省陕北、关中等枣区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症状为萎黄丛生及花、叶畸形,其病原为类茵原体(MLO)。除可通过嫁接传病外,中华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和红闪小叶蝉是三种重要的传病媒介昆虫。枣疯病的发生还与枣树的品种、枣园的土壤、海拔、坡向等有关。枣疯病的防治途径有药物治疗、砍疯枝、铲病株、热处理脱毒等,但以培育抗病品种、选育无病苗木和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为其根本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陕西清涧县枣疯病发生特点和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把好种苗带菌关、积极预防介体叶蝉传病、稳步地开展枣疯病治疗试验和示范、坚持因地适时清除病株或修除病枝,正确处理好枣果产量与枣疯病防治的关系等具体病害防治措施,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枣疯病综合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枣疯病(MLO)是我国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991年4月笔者在大连市旅顺口三涧堡镇洪家村发现枣疯病,经进一步调查,该病  相似文献   

16.
梨枣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梨枣的园地选择、栽植时期和方法、栽后管理以及枣疯病、枣黏虫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嫁接药物处理的枣树疯枝,分析研究不同药物对枣疯病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枣树枝条病原浓度直接影响枣疯病治愈率高低.土霉素是作用于枣疯病病原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病毒灵,吲哚乙酸作用效果不显著.防治枣疯病最佳的处理组合为2 000 mg/kg土霉素+2 000 mg/kg病毒灵+20 mg/kg吲哚乙酸.  相似文献   

18.
枣疯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疯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枣树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检疫病害。主要从科学建园、病树治疗与康复及其他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晋枣枣吊生长与结果习性的观察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枣枣吊生长与结果习性的观察简报孙钦航,成中余(咸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陕西咸阳712000)齐贺荣,马晓东(彬县林业站,陕西彬县713500)郑永和(彬县城关镇,陕西彬县713500)枣吊是枣树结果的基本单位。我们在对嫁接后的第二年幼龄枣树,结合夏季...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是我国枣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因栽培生态的变化、感病寄主的增加和管理较粗放等原因,枣树病虫害发生严重。据调查研究,主要虫害有:枣尺蠖、枣粘虫、枣芽象甲、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枣黑顶病。最后针对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