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鹑曲霉菌病的诊治主要是畜雏室内彻底消毒,保持干燥,病、健雏隔离饲养,对病雏使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五河县农民养鹅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好,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从雏鹅育雏前的准备、雏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鹅育雏期注意事项等方面叙述雏鹅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际的调查情况以及与其他地区养殖场进行交流探讨分析,归纳总结出雏鸵鸟养殖的特点,从雏鸵鸟的开食、雏鸟的饲料选择、育雏的条件、雏鸵鸟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等方面总结了雏鸵鸟的早期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雏鸵鸟饲养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肉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有三个,一是雏禽,二是传播迅速而快、发病急,三是致死率高。病毒性肝炎病毒是一种专侵害的雏鸡、雏鸭、雏鹅、雏火鸡、雏鸟的小病毒,  相似文献   

5.
冬季孵化雏鹅,是四川『省隆昌县孵化技术的一大改革,推广应用10多年来,已被肯定和广泛应用.雏鹅出雏率达95%以上,育雏成活率也达95%以上,2000年全年产销雏鹅3600多万羽,远销全国300多个县(市).冬孵雏鹅是从立冬前后开始孵化雏鹅,冬雏鹅在春节育肥上市,肥仔鹅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欢迎.冬雏鹅的价格比春雏鹅高1~3倍,价销畅销,多数饲养大户和养殖场都争养冬雏鹅,广东、浙江、湖北等地每年都来隆昌批量定购冬雏鹅苗饲养,效益可观.因此,孵化冬雏鹅已改变了整个雏鹅孵化、育雏、饲养的全过程.规模化孵化冬雏鹅的技术关键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试验目的是研究腿部正常的雏鸵鸟和患腿病雏鸵鸟其胫骨内部结构的差异,[方法]以90日龄健康正常的和患有腿病的雏鸵鸟为试验动物,利用骨密度测量、骨脱钙石蜡切片(HE染色)及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腿部正常的雏鸵鸟和患腿病雏鸵鸟其胫骨形态学差异。[结果]患有腿病的雏鸵鸟的骨密度值显著低于正常的雏鸵鸟。与正常雏鸵鸟胫骨的组织结构相比,患腿病雏鸵鸟胫骨骨小梁面积明显减少,骨小梁变细,且出现断裂消失的现象;经扫描电镜观察,与正常雏鸵鸟相比,患腿病雏鸵鸟胫骨中的骨小梁多处出现微骨折现象,在骨组织观察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吸收坑。[结论]患有腿病的雏鸵鸟虽然腿病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会出现骨量变少和骨小梁微断裂现象,其病因可能为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3种雏番鸭常见的病毒病,雏番鸭传染性"三周病"、雏番鸭小鹅瘟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饲养技术篇     
目前将种鹅按生长发育的特点分为雏鹅、后备鹅、产蛋鹅三个阶段。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种用雏鹅与肉用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对雏鹅的选择更加严格。雏鹅一般要从2~3年的成母鹅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鹅中挑选,除体型外貌要符合品种特征外,体重与增重,(尤其是早期的  相似文献   

9.
一、雏鸭的雌雄鉴别 1.根据生殖突起来鉴别.当新出壳雏鸭的绒毛干后,用左手托起雏鸭.  相似文献   

10.
侯和菊 《新农业》2011,(6):21-22
一、影响雏鹅成活的因素 1.温度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在26℃以下的温度环境中容易拥挤扎堆窒息而死。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后,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  相似文献   

11.
雏鹅是指从孵化出壳至4周龄以内的鹅。这个阶段的雏鹅绒毛稀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与抵抗力都较弱,特别怕冷、怕热又怕湿,而且处于这个阶段的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免疫系统还不健全,容易得病。因此,加强雏鹅期的管理工作,是提高雏鹅成活率和增重的重要环节,雏鹅期主要的管理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科技》2007,(3):26-26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养殖户已经习惯在进雏时使用一些药物代替传统的葡萄糖水来减轻雏禽因环境、长途运输、高温等各种应激,提高雏禽的成活率,但是由于雏禽生理特点,有些药物是不适合作为雏禽开口药的。  相似文献   

13.
挑选雏鹅可以通过问、看、摸、试的方法进行。问了解孵化雏鹅的种蛋来源,2-3年龄种鹅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鹅一般都比较健壮,当年或上年新鹅或4年龄以上的老鹅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鹅质量差。还要问种鹅是否进行过小鹅瘟疫苗免疫等。看观察雏鹅,个体大、绒毛长而密,富有光泽者是壮雏,个体小、绒毛短稀无光泽者是弱雏。应  相似文献   

14.
温度 育雏温度和雏鹅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活动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判断育雏温度是否适宜,主要根据雏鹅的活动状态来判断。育雏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拥挤成闭,似草垛状,绒毛直立,发出“叽叽”的尖叫声,雏鹅开食饮水不好,弱雏增多,严重时造成大量的雏鹅被压伤、踩死;  相似文献   

15.
雏鹅运输是保证雏鹅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初生雏鹅的运输要求是迅速平稳,舒适安全,防雨防潮,保持雏鹅实际感受的温度适宜,氧气充足。为了保证雏鹅在运输环节不出现问题,雏鹅运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选择健康的雏鸭为试验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组成2组,每组15只雏鸭,每天在其饮水中添加治疗剂量的地噻咪松(0.05 mg/只),分期对雏鸭进行称重并对其全血进行生长激素和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研究治疗剂量的地噻咪松对雏鸭生长性能、雏鸭抗氧化能力、生长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治疗剂量的地噻咪松能较显著地提高雏鸭的生长性能、血清总抗氧化歧化酶活性、生长激素浓度(0.01相似文献   

17.
雏鹅饲养管理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雏鹅选育与雏舍消毒(一)健康的雏鹅表视为绒毛细长、洁净、有光泽;卵黄吸收良好,脐带收缩完全,无脐伤,脐部周围无血斑和水肿;举止活泼,眼晴灵活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响亮,用手握住雏鹅颈部提起时两脚能迅速收缩并挣扎有力;将雏鹅翻放时  相似文献   

18.
(一)选好雏鹅 雏鹅应按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挑选,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这些都是好雏鹅。对于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决淘汰。  相似文献   

19.
饲养技术篇     
肉用鹅生产周期分为雏鹅(出壳到3周龄)、中鹅3~10周龄)、肥育鹅(一般10周龄以上)三个阶段,雏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鹅生长发育的快慢和成活率的高低。肉用雏鹅的生理特点雏鹅出壳后,全身仅覆稀薄的绒毛,保温性能差,雏鹅达3周龄时,才能比较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因此雏鹅阶段需要人工供给合适温度,以保证雏鹅的正常生长发育。雏鹅消化系统娇嫩,消化能力弱,但雏鹅生长速度快(小型鹅初生时的体重70g左右,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3周龄的体重为初生重的10~14倍)。为此在饲养上要喂给雏鹅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性饲料(粗纤维的含量不能超过6%)。青饲料…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鹅好养,雏难育。”规模生产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较高,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引起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鹅是恒温动物,而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叼毛,形成僵鹅。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