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鸡源鲍氏志贺氏茵菌体提取的脂多糖(LPS)成分作为检测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免抗鸡IgG抗体为第二抗体,以TMB为显色剂,成功建立了检测鸡源鲍氏志贺氏茵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间接ELISA反应条件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了各种最适工作条件:鸡源鲍氏志贺氏茵LPS抗原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5mg·L-1,最适包被...  相似文献   

2.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人源志贺氏菌是否可以传播给鸡,从而为志贺氏菌在人-禽传播中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用不同剂量的鸡源鲍氏志贺氏菌、人源鲍氏志贺氏菌和人源福氏志贺氏菌通过腹腔注射人工感染雏鸡。结果发现,各试验组雏鸡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发生,甚至出现死亡病例,且从雏鸡体内分别回收到原接种的3株细菌。这说明了鸡源志贺氏菌的可能来源及有发生人鸡互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研制的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对信阳地区18家鸡场的351份鸡待检血清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51份被检血清中,鸡鲍氏和痢疾志贺氏菌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达8.33%(1/12)~73.91%(17/23),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4.16%(155/351)。通过与鸡志贺氏菌单价凝集抗原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发现其吻合率高达98.58%(346/351),说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用于血样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对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调查,对河南省6个地区的鸡腹泻病病料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共分离鉴定出12株鸡源志贺氏菌。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存在种和型的差异,其中8株为福氏志贺氏菌,3株为鲍氏多价志贺氏菌,1株为痢疾Ⅱ型志贺氏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12株鸡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且毒力不同,其中,从三门峡分离的菌株有很强的毒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鸡志贺氏菌对氨苄/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他药物具有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区分离的鸡志贺氏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6.
从培养不同时间后的柱状嗜纤维菌中提取菌体脂多糖 (LPS) ,测定了其中蛋白质含量及成分的变化 ,并分别作为免疫原接种翘嘴鳜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培养时间对菌体LPS中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对其蛋白质成分则有一定影响 ,而菌体LPS中蛋白质成分与其免疫原性有关 ,从培养 36h的菌体中提取的菌体LPS的免疫原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探讨黄芩提取物对鱼类水霉病病原菌的抑制机制,以促进水霉菌植物源抑菌剂产品的研发利用。以中药黄芩为试验试材,检测水霉菌孢子形成、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量、菌丝总糖含量、菌丝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初步确定黄芩提取物对鱼类水霉病病原菌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对水霉菌孢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300~500 mg/L时水霉菌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90%以上;黄芩提取物对水霉菌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在400~500 mg/L时抑制率达到了85%以上;黄芩提取物对水霉菌丝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的含量存在一定影响,随处理质量浓度增加,影响效果逐渐增强,当处理质量浓度达1 000 mg/L时,相对于对照组各指标减少量均达5%以上。黄芩提取物质量浓度在100~500 mg/L时,SOD、CAT活性明显下降,相对于对照组500 mg/L时分别下降57.75%、89.90%,说明提取物可破坏菌丝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加快菌体的衰老而死亡。通过研究黄芩提取物对鱼类水霉病病原菌的抑制机制,以期为相应渔药产品的开发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鸡志贺氏菌病和鸡白痢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腹泻病鸡群中鸡志贺氏菌病和鸡白痢的发生情况,利用鸡鲍氏型?鸡痢疾型志贺氏菌凝集抗原和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抗原对河南省6个县市52家鸡场的鸡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鲍氏型、痢疾型志贺氏菌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5%和14.6%,鸡白痢为3.2%。所有县市的鸡鲍氏型志贺氏菌血清抗体阳性,4/5的县市鸡痢疾型和鸡白痢血清抗体阳性;78.8%的鸡场为鲍氏型血清抗体阳性,61.2%的鸡场为痢疾型血清抗体阳性,24.4%鸡场为鸡白痢血清抗体阳性。不同鸡群中,鸡鲍氏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85.7%,鸡痢疾型为0.0~60.0%,鸡白痢为0.0~30.0%。不同品种鸡中,罗曼鸡鲍氏型?痢疾型血清抗体阳性率都较高,其次为固始鸡。不同日龄中,22~28日龄鸡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鸡鲍氏型为68.8%,鸡痢疾型为27.1%,而鸡白痢仅为6.5%。混合感染中,鸡鲍氏型和痢疾型混合感染占待检血清总数的10.1%。  相似文献   

9.
鸡志贺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子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鸡志贺氏菌分离株和诱导株所产ESBLs的基因型,探讨其产酶耐药的分子进化机制。【方法】对1株诱导和5株临床分离产ESBLs细菌分别用TEM、SHV、CTX-M 3种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确定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5株临床福氏志贺氏菌质粒上具有相同的TEM序列和相同的SHV序列,TEM型序列与AY903309(TEM-116)序列相比发生了2个位点基因突变即G157A、C409T,其中409位点碱基突变为沉默突变,157位点碱基突变导致相应氨基酸序列53位发生突变Gly53Ser,此氨基酸突变为新的突变位点,所以该TEM型ESBLs是一种新的TEM亚型,暂命名为TEM-1V型;SHV型与AY826418(SHV-12)序列完全相同,为SHV-12型。头孢噻呋诱导标准福氏志贺氏菌,诱导10代时产生了TEM-1型β-内酰胺酶,诱导50代时产生了TEM-1V型ESBLs。【结论】临床分离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为TEM-1V型和SHV-12型,鸡福氏志贺氏菌TEM-1V型ESBLs是由 TEM-1型β内酰胺酶直接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鸡志贺氏菌产超广谱13内酰胺酶(ESBLs)的分子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鸡志贺氏菌分离株和诱导株所产ESBLs的基因型,探讨其产酶耐药的分子进化机制.[方法] 对1株诱导和5株临床分离产ESBLs细菌分别用TEM、SIIV、CTX-M 3种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确定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 [结果] 5株临床福氏志贺氏菌质粒上具有相同的TEM序列和相同的SHV序列,TEM型序列与AY903309(TEM-116)序列相比发生了2个位点基因突变即G157A、C409T,其中409位点碱基突变为沉默突变,157位点碱基突变导致相应氨基酸序列53位发生突变Gly53Ser,此氨基酸突变为新的突变位点,所以该TEM型ESBLs是一种新的TEM亚型,暂命名为TEM-1V型;SHV型与AY826418(SHV-12)序列完全相同,为SHV-12型.头孢噻呋诱导标准福氏志贺氏菌,诱导10代时产生了TEM-1型β-内酰胺酶,诱导50代时产生了TEM-1V型ESBLs.[结论] 临床分高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为TEM-IV型和SHV-12型,鸡福氏志贺氏菌TEM-1w型ESBLs是由TEM-1型β内酰胺酶直接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锌营养对烟草生长及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晔  吴元华  赵秀香  高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01-4702
研究了不同锌营养水平下烟草外渗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相关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锌浓度为0.1 mg/L处理后烟株长势较好,并且其外渗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该处理浓度对烟草自身抗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外源激素S3307和IBA+NAA对甜椒进行浸种处理,测定了处理后甜椒幼苗的细胞膜透性、SOD、POD、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等抗逆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S3307和IBA+NAA浸种均可降低甜椒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其中以5 mg/L S3307和10 mg/L IBA+10 mg/L NAA处理效果最佳.同时,浸种处理可显著增强低温下幼苗的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甜椒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小麦B淀粉制备麦芽糊精的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B淀粉的料浆浓度、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设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分析4个因素对小麦B淀粉液化程度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麦芽糊精的糖分组成。[结果]结果表明,在淀粉浆pH值为6.3~6.4,加氯化钙为500 mg/L时,最优的小麦B淀粉液化工艺条件为:料浆浓度27%,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0 min,加酶量30 U/g B淀粉(干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液蛋白含量很低,大概为0.46%,基本为可溶性蛋白。随着DE值的增大,小分子糖含量明显增多,七糖及以上的大分子糖明显减少。[结论]该试验为小麦B淀粉麦芽糊精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铬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莴苣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不同质量浓度Cr3+胁迫后,植株的叶绿素合成、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r3+≤40 mg/L时对莴苣叶绿素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在40 mg/L时叶绿素含量最大,约为对照的145%;Cr3+≤80 mg/L能诱导并提高SOD、POD活性,在Cr3+为80 mg/L时,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253%、287%;植株受到Cr3+(≤80 mg/L)胁迫,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增加趋势,在80 mg/L时为对照的207%,而高质量浓度的Cr3+(>80 mg/L)不但抑制酶的活性,而且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例如,当Cr3+为320 mg/L时,SOD、POD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7%、31%和24%;脯氨酸和MDA则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蒸馏水浸种作对照(CK),初步研究了5 mg/L S3307与2.5 mg/L DTA-6复配后浸种对水稻秧苗抗逆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3307和DTA-6复配后浸种可以明显提高秧苗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并不改变其种类,降低MDA含量,增加SOD和CAT活性,从而增强水稻秧苗抵抗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牛瑞鹤  王晶  郑必平  祁伟  陈驰  谈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88-10090,10101
[目的]优化红掌组培苗的生根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愈伤组织诱导获得的无菌试管苗为外植体,采用4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探讨NAA、IBA、蔗糖和活性炭等因素对红掌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在MS基本培养基添加IBA 0.5 mg/L、活性炭0.7 g/L和蔗糖30 g/L(即A1B4C4D4组合)条件下,诱导生根效果较好;生长素IBA诱导生根的效果优于NAA;极值分析表明影响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因素为IBA活性炭NAA蔗糖,4因素对红掌生根均有影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结论]红掌生根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A3B4C3D4,即添加NAA 0.2 mg/L、IBA 0.5 mg/L、活性炭0.5 g/L和蔗糖30 g/L的MS培养基对红掌组培苗生根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雪莲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将以雪莲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诱导的雪莲胚性愈伤组织置于MS+2 mg/L NAA+0.5 mg/L 6-BA(pH值为5.85~5.90)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培养过程中雪莲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淀粉酶等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新疆雪莲整个培养阶段,胚性愈伤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糖保持稳定,仅在芽分化阶段有一定的上升,α-淀粉酶活性保持稳定。胚性愈伤组织中的β-淀粉酶的活性均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这说明β-淀粉酶与细胞的分化过程密切相关。β-淀粉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呈现双峰曲线。第1个峰出现在培养的开始阶段,第2个峰出现在芽分化时期。[结论]该研究对研究新疆雪莲的高频再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野生和栽培木薯叶片的营养及饲料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种质叶片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木薯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测定8个木薯种质(3个野生种和5个栽培种)功能叶片的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糖、淀粉、类胡萝卜素和氢氰酸(HCN)含量,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功能叶片相关蛋白酶(UGPase、AGPase、GBSSI和Linamarase)的表达水平.[结果]8个木薯种质中,野生种Manihotcecropiaefolia Phhl功能叶片的淀粉、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含量最高,分别为2.5 g/100 gDW、30.0 g/100 gDW和91.9 mg/100 gFW,蛋白质和HCN含量中等;栽培种SC9功能叶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中等,HCN含量最低,仅167 mg/kgFW.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M.cecropiaefoliaPhhl叶片糖和淀粉代谢通路的关键酶UGPase、AGPase和GBSSI表达水平最高,SC9 HCN代谢通路的关键酶Linamarase表达水平最低,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看出,叶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木薯种质,粗脂肪含量较低;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木薯种质,HCN含量较低.[结论]野生木薯M.cecropiaefolia Phhl完全展开功能叶片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可考虑作为畜禽和蚕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栽培种木薯SC9新鲜叶片HCN含量较低,也可优先作为蚕用饲料.  相似文献   

19.
以鸡鲍氏志贺菌、鸡白痢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6条随机引物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条随机引物能较好地在这3种菌中检测到多态性分子标记.共扩增出了59个DNA片段,其中3个菌株共有的谱带有7条,而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52条,占88.1%.引物P6的扩增图谱可用于3株细菌的鉴别.在对3株细菌扩增中发现,鸡鲍氏志贺菌与人痢疾志贺菌的扩增条带相同率达67%,但各有自己的特征性谱带.鸡沙门菌与志贺菌的扩增谱带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