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2008年12月23日开始,广西罗非鱼养殖户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广西水产畜牧业协会罗非鱼分会成立了。据了解,这是广西水产畜牧业协会继虾业分会、鳗业分会、龟鳖业分会后成立的第9个分会。广西百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忠义当选罗非鱼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来广西20年,一不小心就弄了个上市企业。”12月2日,百洋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洋股份”)下属全资子公司广西百跃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百跃”)的客户答谢宴会上,百洋水产董事长孙忠义致祝酒词时称。  相似文献   

3.
唐东东 《内陆水产》2009,(11):26-28
11月9-10日,第六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在当前罗非鱼产业经历行业低谷时期,150余名业内人士协同国内外专家,交流、探讨中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瓶颈与弊端。记者从论坛获悉,历经近一年的低迷行情,9月罗非鱼出口价格出现小幅回升,罗非鱼收购价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扬。广西百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忠义预计,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广西百洋集团公司顺利获得ACC、BRC认证证书,公司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罗非鱼是广西十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广西农产品主要大宗出口产品。位于南宁国家高新区  相似文献   

5.
<正>"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2013年项目资金达到2,000多万元""开展罗非鱼新品种示范养殖,其中585亩池塘养殖,52箱网箱养殖!""协助业务部门完成3个养殖试验基地罗非鱼链球菌疫苗免疫接种试验!"3月6日,南宁市罗非鱼产业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罗非鱼病害培训班在南宁召开,协会会长、百洋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忠义就2013年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13日,罗非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大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会议由广西科技厅副厅长纳翔主持。广西百洋集团董事长孙忠义、水科院淡水渔业中心徐跑主任、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等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盟成员代表和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7.
团队要闻     
正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召开2012年度工作总结暨考评会2013年1月14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2012年度工作总结暨考评会在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召开。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处长李昭信、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特聘顾问、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苗种繁育岗位科学家、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甘西、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晓汉、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林勇、功能专  相似文献   

8.
市场动态     
广西罗非鱼越南受青睐近日,南宁水产良种场培育的20万尾单性罗非鱼苗通过了广西检验检疫局的检验,成为广西首批出口越南的罗非鱼。据悉,这仅是越南与南宁水产良种场一次签下进口100万尾罗非鱼苗的第一批。近年来,越南国内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并将该产业作为国内第一大产业来抓。前段时间,越南中央水产推广有限责任服务公司派人员来到中国考察,发现南宁水产良种场培育的单性罗非鱼比一般罗非鱼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抗病力强、产量高,当即与该良种场签订了进口100多万尾单性罗非鱼苗的意向。运用中草药防治近海鱼虾疾病技术…  相似文献   

9.
团队要闻     
<正>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在南宁召开2014年度工作总结自评会2015年1月7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2014年度工作总结自评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农业厅科教处副处长高崇敏、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科技处调研员邓毅、广西罗非鱼创新团队特聘顾问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苗种繁育岗位科学家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甘西、国家对虾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晓汉、广西罗非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林勇,岗位功能专家程光平、梁万文,综合试验站站长李凌  相似文献   

10.
由广西科学技术厅下达的,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广西合浦县水产畜牧局、广西北海洪恩水产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优质罗非鱼雄性化养殖及加工出口关键技术示范》项目于2003年3月3日在广西南宁通过专家鉴定。 该项目利用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进行杂交获得平均雄性率达96.6%的F1代奥尼鱼751.0万尾,并建立了  相似文献   

11.
唐东东 《内陆水产》2009,(6):22-23,25
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统计数据反映,第一季度广西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达到5500多t。虽然去年年初的寒灾减产是产量同比数据大幅增长的一影响因素,但广西当地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的努力也是不容置疑的。目前,记者就业内相关问题采访了广西百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罗非鱼协会会长孙忠义。  相似文献   

12.
<正>罗非鱼"壮罗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8)是针对罗非鱼养殖业抗病品种紧缺的发展需求,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以吉富罗非鱼养殖群体为亲本,经连续4个世代选育,培育出的抗无乳链球菌病感染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养鱼》2012,(6):48
日前,广西科技厅组织专家在省水产所召开"HSP70-肽疫苗在水产免疫中的应用研究"和"多元杂交尼罗罗非鱼配套系的初步研究"两个项目成果验收会。验收专家分别来自广西科技厅、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水产引  相似文献   

14.
奥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是我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品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罗非鱼亲本种质退化、繁殖力下降、工厂化生产程度不高、优质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广西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2种亲本,进行了奥尼罗非鱼工厂化高产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过4年实施,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体型好的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高纯度亲本,并利用40亩池塘每年生产杂交奥尼罗非鱼4000万尾~6000万尾,…  相似文献   

15.
<正>罗非鱼起源于非洲,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属杂食性、暖水性鱼类。2020年,全国罗非鱼产量165.5万吨,仅次于草鱼、鲢、鳙、鲤、鲫,罗非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业重要的品种之一。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以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并且仍在持续选育、更新中。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以生长快、抗病力强为优势,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等地区已大面积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6.
4月9日,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区启动会在广西水产研究所召开。 2008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50个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其中农产品34个,畜产品11个,水产品5个,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是其中之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次构成。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研发中心由育种与繁殖研究室、养殖与病害研究室、加工与综合研究室3个功能研究室组成。  相似文献   

17.
广西罗非鱼产业链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西罗非鱼产业链现状分析 水产产业链是指与养殖水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养殖生产提供的科研、水产必需品等前期产业部门,鱼苗、成鱼养殖、饲料、渔药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水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产业链的发展不仅需要关键技术,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资金、组织等方面的支持.结合产业链理论,罗非鱼产业链是指与罗非鱼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主要包括上游的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下游成鱼捕捞、运输、加工和销售环节,以及相关饲料供应、疾病防控和罗非鱼协会等相关支撑体系.从产业链管理论出发,现将广西罗非鱼产业链分成生产链、供应链和需求链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6月5日至6日,全球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SFP)美国海洋集团总裁彼得&#183;里德梅等一行6人在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卢兆发副局长、渔业生产管理处李昭信处长的陪同下到广西北海考察调研。其间与百洋集国有限公司、广西西河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渔业生产、加工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并到广西西河食品有限公司、北海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9.
一场来势汹汹的罗非鱼链球菌病,让整个华南罗非鱼产业震惊,上至科研院所,下至养殖户,为之求索。广西水产研究所渔业病害防治研究室早在2005年,就开始对罗非鱼链球菌病进行局部跟踪,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疫苗防治能基本免绝罗非鱼感染链球菌病。而这场似乎越演越烈的暴发性疾病,也将广西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推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企业     
<正>超强台风重创琼粤桂百洋股份等上市公司受损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琼粤桂三省区。截至7月20日,"威马逊"共造成海南、广东、广西3省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3.7万间房屋倒塌,登陆附近区域的电力、供水、道路、电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海南、广东两地经济损失超百亿元。超强台风"威马逊"给多家上市公司及相关行业带来了一定影响。7月21日午间,主营罗非鱼生产和销售的百洋股份(002696)发布台风影响公告。公告称,台风"威马逊"对百洋股份部分下属子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主要包括部分附属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