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冬暖式大棚瓜菜生产的出现,成功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冬季吃上了新鲜的瓜菜;同时,大棚生产也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大棚生产本身就是逆天而行,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损失.一月至三月初大面积出现连续阴.雪天气后,不少棚户就因为揭草苫子的方法不当,放风口大小不当出现大棚作物干叶子,甚至死苗的现象.下面介绍揭放草苫子方法:  相似文献   

2.
受大气环流及海洋性气候影响,风灾经常危及苏北沿海地区大棚瓜菜、青韭菜、青椒等蔬菜的春提早生产。研究表明,对大棚致害成灾的大风有两类,一类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季风,另一类是局部阵风。大棚选址不正确和棚型结构不合理是因风致灾的重要内在原因。依据大棚风灾发生规律以及针对苏北地区生产特点提出应变对策,即优化大棚瓜菜生产区域布局;加大农田林网建设,完善区域防风带;推广应用先进的设施建设技术;加强科学管理,综合提升风灾防范能力;主动提升警备,积极精准救灾减灾。  相似文献   

3.
我县蔬菜大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现有大棚79只,计15800平方米。由于大棚采用电加温等手段,不受冬季低温的制约,成为生产冬季蔬菜,培植各类瓜、菜秧苗的基地。从而丰富了市场供应;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温阴雨天气是影响大棚蔬菜的主要障碍。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生产期间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造成蔬菜减收,严重时造成绝收。因此,加强低温阴雨时期的管理是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7,(11):45-47
近年来,邵阳市设施瓜菜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面积扩大到11 640 hm~2,比2001年增加了8.39倍,占全省设施瓜菜种植面积的13.82%;其种植效益与种植双季水稻比较,667 m~2产值增加了3倍以上。但在设施瓜菜生产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不利于设施瓜菜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快邵阳市设施瓜菜的发展,要加大多渠道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温室;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设施瓜菜的发展;加强设施瓜菜产业化体系建设;搞好农业投入品的全程监控;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积极推广1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嘉善县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大棚瓜菜,至今已有30 a以上的历史,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大棚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制约着大棚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嘉善县生产实际情况,总结出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海市的大棚瓜菜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棚面积已由当初科研部门建造的不足1 hm2发展到了今天的近100 hm2,而且由于用大棚进行瓜菜生产获得的经济收入较为可观,667 m2的年产值可达1.2万~2.0万元或更高,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大棚瓜菜生产发展势头十分良好;同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农业部门、科研部门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大棚的瓜菜生产已成为北海市瓜菜产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形成了如下儿种较具代表性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节瓜是冬瓜的变种,又名毛瓜。节瓜营养丰富,嫩瓜老瓜均可食用,是菜、药兼用的保健型蔬菜。节瓜在两广普遍栽培,并周年运销港澳。节瓜喜温、耐热、耐贮藏,产量高,对大棚的环境条件适应性较强。我们五年来的试验和生产证明,节瓜大棚栽培不但能提前延后,而且优质高产高效。现仅就其主要特点及其大棚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导读:安徽和县一般在7月中旬至9月中上旬,天气持续高温,病虫害易发,加之雷雨、台风等天气给蔬菜生产、运输等带来了诸多困难,蔬菜供不应求,如何做好伏缺期蔬菜的生产与管理呢?应利用有利时机抢播速生菜;合理安排间套种,综合利用有限生长空间与时间;加强在田蔬菜生产管理,立足抗灾保苗保菜,延长伏天采收期;加强蔬菜运输的内调、外销工作等,保证蔬菜正常供应。  相似文献   

10.
1 大棚种植蔬菜的要求一是要能够充分利用大棚保护地栽培的有利条件 ,生产一些露地大田暂时不能或根本不能生产的蔬菜 ;二是在时间安排上要错开当地同类产品上市旺季 ,争取在淡季上市 ;三是在品种安排上 ,尽量安排一些上档次 ,经济效益明显的特菜、稀菜 ,避免种植大路货、老品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瓜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效益比纯粮棉油模式高得多。但由于土地流转困难,瓜菜生产基地连作障碍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东台市推广的大棚莴苣—大棚西瓜—水稻是瓜菜粮轮作换茬的一种新模式,既通过水旱轮作克服了瓜菜连作障碍的影响,又通过菜粮互补  相似文献   

12.
高安忠 《中国瓜菜》2011,24(5):62-63
<正>育苗是瓜菜生产的重要环节,培育适龄壮苗是瓜菜获得早熟、丰产、优质、高效的基础。山地瓜菜生产是浦江农业的优势产业,现有种植面积1533hm2,主要蔬菜种类有茄子、瓠瓜、黄瓜等。一直以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蔬菜大棚内烟剂熏蒸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瓜果蔬菜生产大市,年种植各类瓜菜6.8万hm^2次,其中冬春大棚栽培3.2万hm^2。冬春季主要是以多层大棚覆盖栽培辣椒、番茄、茄子及西瓜等,随着瓜果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茄果类的多种病害及烟粉虱重发,使烟剂防治瓜果蔬菜病虫害应用的面积越来越大。使用烟剂防治大棚瓜果蔬菜病害虫,如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14.
北海市的大棚瓜菜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棚面积已由当初科研部门建造的不足1hm^2发展到了今天的近100hm^2,而且由于用大棚进行瓜菜生产获得的经济收入较为可观,667m^2的年产值可达1.2万~2.0万元或更高,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大棚瓜菜生产发展势头十分良好;同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冬季"菜篮子"最大的生产基地,2007年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154万hm2,总产量330万t,出岛量221.17万t,产值62.73亿元.因此,提高海南瓜菜质量安全水平,对蔬菜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生产优质蔬菜,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能确保城乡居民食用瓜菜安全.本文就海南省瓜菜农药残留监控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冬季“菜篮子”最大的生产基地,2007年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15.4万hm^2,总产量330万t,出岛量221.17万t,产值62.73亿元。因此,提高海南瓜菜质量安全水平,对蔬菜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生产优质蔬菜,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能确保城乡居民食用瓜菜安全。本文就海南省瓜菜农药残留监控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大棚瓜菜类经济作物面积发展较快,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大棚种植的蔬菜作物主要是番茄、茄子、椒类、瓜类等少数作物;同时一些菜农也未按各作物需肥规律科学施肥,只追求眼前高产,经常超量和单一施用化学肥料,致使大棚蔬菜的连作障碍比露地栽培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生产,不仅可以缓解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压力,而且还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冬季温室蔬菜的生产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由于冬季的天气变化复杂,如不加强温室蔬菜的管理,要想取得高产高效就比较困难。首先,种子选择很关键。选择适合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作物,在结构合理的情况下,在棚内使用热风炉就可以实现越冬生产,种植辣椒、番茄、茄子均可,其中辣椒、番茄的耐寒性相对好一些。如果为普通的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春气温也发生较大变化,对蔬菜生产已产生较明显的影响。永康市地处浙江中部地区,近年来棚栽瓜菜面积迅速扩大,其中大棚超过166.7hm^2,中小拱棚超过2000hm^2,气候变暖后,特别是最低气温发生的变化,对我市冬春蔬菜生产影响很大,因此,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栽培技术和管理,以利今后常年生产,显得很有必要。下面我们就永康市冬春最低气温变化研究气候变暖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市立足当地实际,把瓜菜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瓜菜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1998年瓜菜种植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产值占衣业总产值的42.9%。一、青州市瓜菜生产的现状98年底,我市瓜菜面积达2.1万公顷,比94年增长65%,其中冬春菜发展到1.5万公顷,越夏菜2700公顷,秋菜4000公顷。保护地栽培面积迅猛增加,98年冬至99年春,冬暖式大棚发展到330D公顷,单坡面普通大棚4000公顷,大拱棚3300公顷,中小拱棚4000公顷。总结近几年我市瓜菜产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