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会直接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防治病、虫、草害要在发生的主要时期提供准确的预报,并使用安全、有效、无污染、无残留的农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的气候对大豆播种、出苗和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后期大豆田间管理技术,即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菌核病、大豆疫霉根腐病、大豆蚜虫、红蜘蛛和叶面喷肥,拔除田间大草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姜海澄  丛殿林 《大豆科技》2006,(4):11-11,13
针对高寒山区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及大豆生产前景等因素,分析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迎)茬优伏整地、良种包衣、化肥分层深施、适早匀播灭草治病虫的适于高寒山区应用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豆抗病、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刘淼  王志坤  李文滨 《大豆科学》2011,30(5):865-868,873
大豆病、虫害不但造成大豆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品种的抗性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应用.该文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食心虫抗性转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和讨论了各种基因的应用效果及目前抗病、虫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抗病...  相似文献   

5.
张秋云  张纪媛 《北方水稻》2004,(Z1):102-102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会直接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防治病、虫、草害要在发生的主要时期提供准确的预报,并使用安全、有效、无污染、无残留的农药。  相似文献   

6.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5,32(2):19-22
作者根据多年实践调查和驻点指导示范,探讨了不施化学农药,实施生态控制茶园虫、病、草害的可能性。阐述了茶园虫、病、草生态控制的原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推广中稻再生稻是梅列区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但要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必须适度提高种植密度。密度加大易发生多种病、虫危害,直接影响到头季稻的产量和再生季的成功率。中稻再生稻病、虫及杂草的防治比其它稻作要求高,难度大,要做到头季收割时稻株呈青枝蜡秆。为此研究制定了中稻再生稻病、虫、草综合治理规范化技术,经1994年至1996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试验设计和方法根据梅列区中稻再生稻历年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针对主要病、虫、草害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小面积示范,三年分别为18hm’、34hm’和48hm‘,设Zhm‘…  相似文献   

8.
秋季茶园虫病草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6,33(3):8-10
1 秋季茶园虫、病、草发生特点 (1)多发性虫、病、草累积量多,为害性大。(2)以幼虫越冬的害虫大量取食,准备越冬。(3)一年生、越年生与多年生杂草开花结子。(4)新的越年生杂草开始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际大豆中心(INTSOY)是美国联帮国际发展部的下属资助机构,总部设在伊利诺大学的国际农业办公室,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厄巴纳一尚佩恩市。该中心创立于1965年,初期工作侧重于大豆种植,栽培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以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大豆生产。 1973~1985年间,美国国际大豆中心先后在印度、斯里兰卡、墨西哥、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印尼、埃及和土耳其等国实施了ISVEX项目(International Soybean Variety Experiment),在世界各地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抗病虫害、高产、高蛋白、高脂肪等性状的大豆品种,并在各国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豆灰斑病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研究概况与展望马桂珍,暴增海(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大豆灰斑病又称大豆褐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15年日本首次发现,以后其它国家相继报道。我国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也很普遍,尤其是黑龙江大豆产区。目前已成为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的...  相似文献   

11.
春季茶园虫、病、草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6,33(1):25-27
1春季茶园虫、病、草发生特点 (1)生长发育期长,各虫态较整齐,是一年防治的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12.
王芊 《大豆科技》1996,(6):22-22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王芊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大豆灰斑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近些年来已成为黑龙江省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以我省大豆主要产区合江、牡丹江等地区最为严重。病粒串一般在10%左右,严重时可达30%~50%。感病子实含油量降低2.9%,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冬季茶园虫病草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6,33(4):33-35
冬季气温低,茶园虫、病、草除越年生杂草外,均停止生长发育,以不同形式进行越冬。越冬时期长,是一年最有利的防治时期。在防治策略上仍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做好茶园冬季虫、病、草的防治,减少越冬基数,为来年春茶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地跨温带和南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地形起伏,植被常绿,农作物种类多且耕作制复杂,为各种农作物病、虫、鼠、草的发生为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本文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概要介绍历来福建省农作物病、虫、鼠草害的发生与防治的演变情况。一、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据统计,福建省为害农作物的病虫达1100多种,杂草511种,鸟兽害30多种。(一)水稻病虫害据公元前1110年周礼《夏宫》记载,福建于夏代就已经栽培早稻和晚稻,至今稻作仍为福建省最主要的农作物。因此,对水稻病虫的为害和防治备受人们的关注。据有关资料记载,清顺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使用的大豆除草剂普遍成本较高,加之杀草谱单一,制约了大豆除草的进一步推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6-1997年,我们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的大豆除草剂──克草劲。其在春大豆的使用效果试验情况如下。1试验设计l.1供试药剂:32%克草劲乳油(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研制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平原低湿地大豆百亩超高产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顺  刘连学等 《大豆科技》2001,(3):13-13,22
三江平原850农场低温耕地湿、冷、硬、瘦,是大豆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应用网状深松、分层九点深施肥和水肥调控垄系耕作体系新技术的基础上,组装了大豆良种、良法;精密播种;节水喷灌;促控结合;病、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实现了百亩示范实收单产252.5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02,24(2):3-4
7 病、虫、草害防治 7.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豆种质资源在抗灰斑病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抗灰斑的美国大豆品种拉姆配吉、俄亥俄、维尔金作为亲本,与东北春大豆品种进行进行有必杂交、回交改良,已育成合丰27、28、29、32号个高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生产实际,依据国家绿色食品优质稻谷生产标准,提出了适应稻米市场需求的A级绿色食品水稻的生产栽培技术。阐明了水稻品种选择、培育壮秧、插秧、施肥、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夏季茶园虫病草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6,33(2):7-10
1 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 夏茶期间,气温高,雨水较多,茶园虫、病、草发生种类增多,数量加大,生长发育快,稍不注意易形成灾害,以致防治上常免不了药剂防治。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宜勤检查,抓住幼小阶段予以歼除;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剂,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配合农业的、物理的、人工机械的,间接和直接地控制虫、病、草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