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明确任务,创新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006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为争取“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加快提升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能力为主线,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收入构成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来顺 《现代农业》2011,(5):134-135
农牧民收入的有效增长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农牧民收入的有效增长是做好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牧区新能源的发展对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加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现代化农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入手,论述了发展我市农村牧区新能源应把握的原则和未来三年达到的规模及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农村经济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通过政策鼓励和产业引导,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从今年开始,内蒙古加强整合农村牧区各种教育资  相似文献   

6.
高妍岭 《现代农业》2007,(11):153-154
林业是农村牧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三农"问题联系紧密,在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从2006年起,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部  相似文献   

7.
农牧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现在农村牧区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牧民增收困难。农牧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制约着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牧区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常住农牧业人口比重大,占全市人口的60%以上。因此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目前鄂尔多斯市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2009,(7):1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具有全面性。新农村建设不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分析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的基本情况,以该镇为例探讨了加快农村牧区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研究提出了建立和推行农村牧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模式,为全面推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多次作出批示,指出要加大推广力度。从2003年起,连续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沼气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发展步伐,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目前,以沼气为主的农村牧区可再生能源建设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按照"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遵照市委、政府2006年起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进,积极稳妥地搞好试点村(嘎查)建设的具体要求.市、旗(区)及有关苏木(乡、镇)均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确定了14个试点村(嘎查).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八次党代会精神,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中心任务,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加快提升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提高畜牧业特别是农区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种的比重,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比重,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畜产品增产、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努力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国家的社会发展逐渐开始出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富的太富,穷的太穷。自2005年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在此后的工作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之下,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农村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建设与发展。由此可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篇论文主要依据科学发展观并贯彻至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管理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海兰 《北京农业》2011,(18):201-203
农业、牧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我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始终高度重视的基本问题。对于祁连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发展比较慢的多民族聚居县份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个方面。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发展乡村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略论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卓瑛 《农业考古》2006,(3):113-116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出其对策,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0.
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新农村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