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农电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忽视保护接地,尤其当运行设备保护接地引下线腐蚀断开,致使接地装置失去保护作用时,因此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河南省延津县塔埔乡电管站工作人员,在一次抄表中发现一台农用变压器外壳带电。绝缘测量合格,进行外壳对地电压测量,当投上任意一相10KV电源,外壳对地电压达到1000V,投上两相,外壳对地电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农网建设与改造一期工程已经结束,二期工程已全面展开。在工程施工、验收及运行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值得重视。1 配电台区接地处理不当1.1 配电箱的接地不可靠 很多施工单位在安装配电箱时,仅仅将配电箱固定在杆上,忽略其接地的可靠性。改造工程结束后,大量的维护管理工作与配电箱有关。若接地不良,维护管理人员有触电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农网建设与改造一期工程已经结束,二期工程已全面展开.在工程施工、验收及运行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值得重视. 1配电台区接地处理不当 1.1配电箱的接地不可靠很多施工单位在安装配电箱时,仅仅将配电箱固定在杆上,忽略其接地的可靠性.改造工程结束后,大量的维护管理工作与配电箱有关.若接地不良,维护管理人员有触电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去年6月9日下午,在天等县桃荣中学柱上50千伏安变压器接地引下线处发生了一起触电死亡事故的悲剧。华隆乡荣华村公所弄在屯小学三年级学生劳××和本屯的几位同学到小河沟游泳,上岸后,走到桃荣中学柱上变压器的接地引下线处门型电杆处,身背靠电杆和变压器支架撑担角钢休息而被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5.
蒋毅 《农村电工》2005,13(4):22-22
农用配电变压器一般容量较小,其接地方式是将高低压侧避雷器接地引下线、配电变压器外壳接地引下线、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工作接地引下线三者连接在一起,然后接至一个共用的接地装置进行接地,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三位一体”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任致程 《农村电工》2006,14(10):42-43
TT,TN-C系统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专供计量者除外)一端接地,均为工作接地;TT,IT系统,除Ⅱ类和Ⅲ类电器外,所有受电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的接地,以及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电力配线的金属管、配电盘的金属框架、金属配电箱以及配电变压器外壳的接地,则为保护接地;在TN-C系统中,除Ⅱ类和Ⅲ类电器外,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及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配电盘的金属框架、金属配电箱,用保护线接保护中性线,备出线回路的保护中性线,其首末端、分支点及接线处应装设保护接地。  相似文献   

7.
正1事由2016年1月4日,四川南部某县城一花园小区A栋五单元发生一起因保护接地线带电,导致用户触电,险些丧命的事故。2故障查找过程接报后,供电企业对住户带电保护接地线进行了详细排查,基本情况如下:1该栋楼为商住楼(底楼为门面房,二楼至六楼为住房);2供电企业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安装人员从配电变压器引入3根相线及1根中性线到A栋落地式总配电箱,从总配电箱引出相线、中性线、保护接地线到各单元和门面房;3各单元的所有客户和门面房均只安装了单相空气断路器,没有安  相似文献   

8.
1 一次重合闸装置安装触电保护器的低压线路如果发生单相接地,则保护器跳闸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但是,农村线路70%~80%的接地是瞬时性的,由于保护器没有重合闸装置,这一部分瞬时性接地跳闸后无法自动恢复供电,不管刮风下雨,电工需要去配电室,合上保护器才能恢复正常供电.为此,本人设计一种简单的触电保护器跳闸后一次重合闸装置.使用实践证明重合闸成功率在70%以上,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1 传统连接方式要求 对于柱上变压器的接地,习惯上是通过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线接线柱、变压器外壳接地螺栓、接地引下线、接地极逐次连接实现的. 对于接地引下线,设计单位一般要求采用BLVW-35型绝缘线,也有的要求采用直径不低于8 mm的圆钢,河北省迁西县电力局应用前者较多.  相似文献   

10.
1 保护接地及其作用11 保护接地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如外壳或构架等)用金属导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12 保护接地的作用如果电气设备未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当其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而碰壳时,外壳将带电,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的外壳(或构架时),将有触电的危险。对电气设备实行保护接地后,接地短路电流沿接地体和人体这两条并联的支路通过,因为接地电阻一般为4Ω以下,而人体电阻大约为1000~2000Ω,所以通过接地电阻的分流作用,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  相似文献   

11.
接零和接地在工程上应用极为广泛,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保护措施。 所谓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金属支撑物体,用良导体(即接地装置)与大地良好地连接起来,如图1。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有了保护接地,电气设备外壳万一漏电,其对地电压主要决定于保护接地电阻,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的大小,就可以控  相似文献   

12.
保护接地的作用是防止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当电气设备某处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人体触及带电设备的外壳,电流就流经人体而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当绝缘损坏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沿着人体和接地装置两条通路流过,流  相似文献   

13.
按照10kV配电变压器防雷接地设计要求:避雷器的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三位一体”的接线方法为最佳方式,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配电变压器的金属外壳和低压侧中性点这三点连接在一起,然后共同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其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100 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不应大于10 Ω,100 kV·A及以上的不应大于4 Ω。然而,每年的春季防雷接地检查中,都能发现农村配电变压器的接地电阻不合格或接地引下线不规范的现象。我区前几年的统计情况表明,被雷击的配电变压器属以上现象造成的占40%以上。 1 检查中暴露的问题 1.1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采用的接地装置达不到规程要求。 1.2 接地线的连接不规范。如采用圆钢焊接时有的只焊几点,或者用铝绞线作引下线,或者几个接头夹在包箍上,使接地电阻增大甚至失去作用。 1.3 有部分配电变压器的低压总表直接装在变压器的低压侧,由于接地不合格,在三相负荷不对称情况下,中性点电压升高,造成变压器的外壳带电,威胁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4.
1 基本设计要求 由室外架空供电线路的电杆上至建筑物外墙的进线支架,这段线路称为引下线。从外墙支架至总配电箱(或屏)这段线路,称为进户线。由总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的线路,称为干线。由分配电箱引出的线路,称为支线。 总配电箱内包括总开关、总熔断器、总电能表,以及各干线开关、熔断器等电器。支线数目约为6~9路,也有3~4路的。对于照明线路,一般以二级配电箱保护为宜,级数多了难以保证保护的选择性。 室内支线应尽可能遵照下述规定:  相似文献   

15.
选用正确的用电保护措施,不仅关系到人身和用电设备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目前较多选用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有:接地保护、接零保护、熔断器保护、漏电开关保护、低电压供电等。我们只要根据不同的供电方式选用正确的保护措施就能确保安全用电。1 接地保护1.1 接地保护的定义。为防止电气绝缘损坏而发生人身触电的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固定底座与大地作良好地连接就称为保护接地。1.2 接地保护的作用。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低压供电系统中,当一相电压与电气设备发生碰壳连接时,如没有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制订颁布的《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中,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引出中性线,实行单、三相混合供电,网内所有受电设备金属外壳用保护接地线PEE接至独立的接地极上,称低压TT系统。 在辽阔的淮北平原地区,农村和小城镇采取这种形式相当普遍。但是,一些用户甚至少数供电部门或许由于对安全接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许对接地知识的一知半解,对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工作做得马虎。有的随便找一截钢筋打入地下,再用一段导线与电气设备外壳连接起来就算是进行了接地;有的则用建筑物外露钢筋与电气设备外壳相连在一起完事。更有甚者,个别人只用一根长铁钉与受电设备外壳拧在一起往地下一插”万事大吉”了。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后果令人十分担忧。  相似文献   

17.
研发的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专用螺栓,实现了不拆卸接地引下线即可测量接地电阻,避免了拆卸接地引下线时接地引下线弹出伤人,提高了测量时的安全性,也保证了测量接地电阻后接地引下线能够再次连接于杆塔的固定板上,减小维修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保障了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电工技术问答山西晋中地区电业局唐师论33什么叫保护接地?为什么要实施保护接地?答:保护接地就是在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将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如外壳等)与接地装置进行良好的金属连接,以防止该金属部分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而造成人身触电。如果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  相似文献   

19.
鲁根成 《农村电工》2005,13(7):27-27
1接地保护由图1所见,如果中性线断线,并且中性线断线后的某一电气设备发生碰壳短路时,所有连接在该中性线上的电气设备的外壳就有对地电压的存在,这时就有触电危险。所以规程要求,中性线上决不能安装单独的开关和熔断器,接头连接要牢固,并要定期检查,防止日久接头氧化或脱落断线。要解决在出现中性线断线时所造成的触电危险,中性线必须实行重复接地,如图2所示。当有重复接地并发生中性线断线的情况时,若在2号设备发生U相碰壳,接地电流可通过重复接地和工作接地构成回路,这就起到了降低对地电压(平衡电位)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在接地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供电系统大都采用TN-C配电方式。在TN-C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N)直接接地,系统内所有用电设备外壳的保护线(PE)和中性线(N)连接。保护线连接必须可靠,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保护线断开或接触不良造成人身触电伤害原因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