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蓬莱电业公司大辛店供电所河西电工组组长迟庆国 ,最近 ,捧着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颁发的“优秀农电工”证书激动地说 :“请领导看我的行动吧 ,今后我会干得更好 !”。迟庆国在电工岗位上工作了 17年 ,曾先后六次被蓬莱电业公司授予“先进村电工”称号。 1999年底 ,农电体制改革大潮涌来 ,电业公司取消了原来的村电工 ,然后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 ,择优录用农电工 ,迟庆国考核成绩优秀 ,被录用了 ,不久 ,他又被任命为电工组组长。河西电工组有 6个农电工 ,管辖 13个行政村 ,人员少 ,任务重 ,2 0 0 0年农网改造 ,迟庆国带领农电工每天工作 12小…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近年来,由于国家电网公司对农电工作管理力度的加大,农电队伍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后,农电工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许多地方的换届选举中将农电工选举为村委会主任。笔者认为,农电工做“村官”未必是好事,有可能会对农电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红玉 《农村电工》2012,(12):17-17
刘海周,河南省林州市电业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抱着对农电事业的一片挚爱与追求,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在农电工作这条道路上开拓、创新,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展现出一个当代农电工的风采。2011年3月,他凭着过硬的实力和工作业绩,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4.
牟平电业局在打破村级用电界限,减少用电管理的中间环节,实行用电服务到户的同时,聘用“协电员”作农村用电管理的向导,让落聘村电工发挥余热,推动了农电改革的顺利进行。牟平区原有749名农村电工,负责608个村的用电管理工作。随着“两改一同价”工作的深入开展,牟平局在全区撤销村级管电组织,取消村电工,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用电界限,按区域分片设置由供电所管辖的66个电工组,并从已解聘的18至45岁村电工中择优聘用了400余名内部合同电工,充实到各电工组,从事农村用电管理、服务工作,实行抄表、收费、低压管理、用电服务“四到…  相似文献   

5.
同步启动加强农村用电管理曲维泰,杨立平自牟平电业局开展“争创一流电力企业”活动以来,农电系统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争创一流供电所”活动更为扎实认真,富有特色。为改变牟平区农电管理工作一度出现的滑坡现象,重现牟平农电辉煌,他们的创一流工作从零开始,从基础...  相似文献   

6.
面对农村用电管理“四到户”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农电工的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电工队伍?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卧龙供电所以“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管理措施,使农电工队伍由游击式“土八路”建设为高素质的“正规军”,开创了农电管理工作新局面。1戴“紧箍咒”———建立约束机制农电体制改革后,卧龙供电所设立4个电工组,聘用农电工42人,担负着58个行政村,13566个“农村低压客户,42个企业、事业单位及私营企业供用电管理和服务工作。由于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农…  相似文献   

7.
贾涛 《农电管理》2005,(9):35-36
在农电管理中,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张力和弹性,由表及里,纵横交织,延伸贯穿于各个层面,成为激发农电管理的内在动力。多年来,牟平电业集团通过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和推动作用,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步伐的加快,江苏省部州市供电局徐楼供电所2!名农电工深感自己的业务知识急需提高,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将农电政策及时宣传给用户,近日,该所农电工自费订阅《农电管理》做到人手1份。目前,把自费订阅行业报刊作为自己“充电”的重要手段,已成为该所农电工的共识。徐楼所农电工自费订阅《农电管理》@郑金伟$江苏省邳州市供电局徐楼供电所!526060  相似文献   

9.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成了县供电企业新的群体,他们作为农电“四到户”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在农村用电营销、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到底怎么管,是所有县供电企业关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山东省胶州市供电公司“以人为本,改革农电工管理机制”的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农电工这一群体,有别于县公司正式电业职工,其前身是乡(镇)电管站的农村电工,经过“两改一同价”后,他们从地方“游击队”向电网系统“正规军”发展,安全生产得到了严格的规范,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也有了更高的水准。但是,多数农电工在薪酬分配、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方面与县供电企业正式员工存有差距,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荣辱观和日常行为,这将直接关系到建设“一强三优”供电企业的顺利与否。  相似文献   

11.
电工欢迎两挂四定六包程振荣甘肃省庄浪县供电所对各乡镇电管站实行“两挂、四定、六包”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调动了农电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农电管理工作。[两挂]农电工的工资报酬与工作效率挂钩,岗位承包经济指标与年终奖,浮动工资挂钩,农电工的月工资按“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农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已贯穿于农电管理中,减少了农村供电中间环节,规范了农村用电秩序,彻底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存在的问题1.1电力企业职工与聘用农电工之间还存在着一道鸿沟。在思想认识、工作态度、作风建设、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农电工缺乏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在农电管理中不能够尽职尽责、积极主动。1.2乡镇供电所成为电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但由于供电所多数以乡镇区域而设,在农电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农电工没有后顾之忧沭阳县供电局有定岗职工850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电职工的后顾之忧,近日出台了“农电工退休、退职标准待遇管理办法”。“办法”规定:(1)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且连续工龄15年以上;(2)线路工及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由...  相似文献   

14.
精心耕耘再创辉煌──贺牟平电业专辑出刊电力部农电司副司长杨洪义牟平人民自1952年从小型发电机那里与电结缘至今已走过了45年的光辉历程。1952年年供电量为893千瓦时。1976年牟平电业局正式成立,该县的电力事业得到了转机,当年供电量仅3762.4...  相似文献   

15.
俞伟 《农电管理》2004,(11):18-19
江苏省宜兴市供电公司在“两改一同价”工作中,成立了农电责任有限公司,将农电工招为农电公司的合同制员工,规范了农电用工行为,稳定了农电队伍,为农电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撑,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两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不少县局陆续开展了创一流活动。但有种倾向值得注意:片面追求形式,在县局大搂、供电所装修上大做文章,环境优美,制度上墙,便万事大吉。记者走进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电业局,看到的仍旧是80年代的办公楼,局长办公室仍是普通的办公桌,普通的沙发。而该局则在全国首家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验收。最近.记者采访了牟平电业局局长傅基仁。  相似文献   

17.
农电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对农电工实行统一管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做更大的贡献,是供电企业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河南省襄城县供电局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按劳分配、奖优罚劣”的原则,将农电工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岗级工资、绩效工资和补助工资4部分,进一步完善了农电工工资分配办法。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化的“大锅饭”制度,真正做到了按劳取酬,  相似文献   

18.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成了县供电企业新的群体,他们作为农电“四到户”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在农村用电营销、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到底怎么管,是所有县供电企业关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山东省胶州市供电公司“以人为本,改革农电工管理机制”的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基本完成,全国县级电力企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人员结构、资产管理、财务核算特别是职能作用都较“两改”前发生了新的变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直接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逐步实施,农电工已成为电力企业的“正规军”,成为电力企业服务于农村的生力军,如何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加强对农电工的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两改”之后,农电的管理体制、产权范围、网络结构、人员构成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既为农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农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对新形势下农电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探索和建立农电工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农电队伍素质就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