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2月底从福建省建宁县水产站获悉,溪口乡半元村一九八五年“稻、萍、鱼”和“莲、萍、鱼”大面积“中试”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稻萍鱼平均亩产鱼47.1斤,莲萍鱼平均亩产鱼70.5斤,稻谷平均亩产达1,400斤,增产5-10%,莲子亩产75-100斤。稻鱼每亩产值达295元,莲鱼每亩产值达387元,  相似文献   

2.
1983年我们在凤凰山、段家山水库开展了水库投施磷、氮化肥养鱼的初步试验。两座水库共有养鱼面积745亩,年终产鱼57,442斤,当年亩产分别达到56斤和79.4斤。化肥换鲢、鳙鱼的比率是:凤凰山为1.71,段家山为1.47,即1.47斤和1.71斤化肥换1斤鱼,每斤鱼的成本只有0.12~0.14元,达到了成本低、产量较高、商品质量好的增产增收目的,现将试验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池圹养鱼高产稳产试验示范项目是广西科委于1974年下达给广西水产研究所和南宁市向阳公社葛麻大队共同承担的。试验工作在葛麻大队。741亩鱼圹中进行,经过六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鲜鱼总产量和平均单位产量均逐年提高。1979年总产鲜鱼406,020斤,比试验前产量最高的1972年的159,5亍8斤增长了1.54倍;  相似文献   

4.
武汉近郊的南湖渔场,经营湖泊水面4500亩,平均水深1.7米。年产鱼量在80-90万斤,单产为200斤左右。每年十月开始捕捞成鱼供应市场,商品率达80%以上,采用“赶、拦、刺、围”联合渔法,故鱼赁集中,每围一网在十万斤至几十万斤,由于渔场机械化程度低,鱼产品完全用人力起运上车,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一般需要30-40人作业,平均每小时只能起1万斤鱼。起鱼的时间长了,也就影响了商品鱼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每年生产达7,500万吨藻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总价值超过8,500万美元,平均约20%人类所需的动物蛋白质来自于水产品。近100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捕鱼业发展迅猛,1900年鱼产量约40093吨,世界每人平均为2.62斤,1960年鱼产量达4,000万吨,平均每人13.3公斤,而1970-1978年鱼产量为6,500-7,500万吨,平均每人已达17-20公斤。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7,(4):22-23
我库近几年来,鲌鱼大量增殖,严重危害家鱼生长,影响起捕产量。为提高水库鱼产量,除捕鲌鱼是一个重要环节。我库职工在农业学大寨的精神鼓舞下,自行设计了“机动轻快网”,已试验成功。1975年8月至11月份共捕捉鲌鱼1.7万斤,初步限制了鲌鱼种群的扩大。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1984,(3):36-36
华容县近几年大力发展渔业,建设渔业基地,主攻小水面精养高产,使鲜鱼产量大幅度上升。一九八二年全县水产品总产突破10万担,比上年增长14.1%。一九八三年水产品达124950担,比上年增加2万多担。养殖水面147559亩,产量94740担,亩产64.18斤。其中精养水面1.4万亩,产鱼44780担,亩产达320斤;家庭养鱼10159亩,  相似文献   

8.
奉化县横山水库管理处4.31亩流水养鱼池,去年年底拉网核产,共获鲜鱼9,096.5斤,其中商品鱼8,872.5斤,平均亩产2,058.6斤,比1980年亩产1,653.9斤,增产24.5%。  相似文献   

9.
公园养鱼好     
南宁市郊南湖是一个有1,600亩水面的人工湖,平均水深1.5米。湖的四周树木、花果、竹子成林,郁郁葱葱;楼、亭、阁、桥相映,游艇鱼贯水面,风景宜人。现在,它既是南宁市的商品鱼基地,又是市民及中外游人的风景区——南湖公园。建湖初期鲜鱼产量平均每亩不到100斤,直到三中全会前,平均亩产只200斤左右。为了使城市人民有更多的鲜活鱼供应。南湖公园的领导、科技人员和职工根据湖内水质条件,决心在管好公园的前提下,把水面充分利用起来,从养殖品种上,养殖技术上下功夫养好鱼,多养鱼,使鱼产量逐年提高。他们利用市郊一口靠近生活污水的池塘专门种植水葫芦,每年5月份起打草桨培育水质,八九月份加喂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0.
高峰公社稻田养鱼七千亩,产鱼十万斤:地处高寒山区的古丈县高峰公社,有13个大队,82个生产队,1711户,8013人,稻田10600亩。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大力发展稻田养渔业,获得渔业生产的丰收。去年,该社稻田养鱼7326亩,占稻田总面积的75%,比上年增加一倍多;鲜鱼产量116300斤,比上年增长约四倍,平均亩产15.8斤;户平吃鱼68斤,人平14.5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1.
在非航运河道设置网箱养殖乌鱼,通过不同放养密度及投喂活饵料鱼和死鱼对比试验,3只16m^2的网箱单产分别为13.94kg/m^2,9.19kg/m^2.8.44kg/m^2.平均10.52kg/m^2,效益分别为86.2元/m^2、53.2元/m^2、41.9元/m^2,平均60.4元/m^2饵料系数分别为3.77、3.82、4.2。试验表明:提高乌鱼放养密度,投喂足量活体饵料鱼,能够提高乌鱼产量及效益,提高对饵料鱼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商品鱼基地建设,是我省渔业发展中一项新的工作,自一九七七年投建以来。面积巳达十九万七千亩,去年平均亩产299.6斤。为全国商品鱼基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鉴于发展速度快,面积大,肥饲料困难的现实情况,我所从一九七八年起,在洪湖、沔阳县的不同地区进行了以青饲料、  相似文献   

13.
玉林镇朝阳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上禾广塘,位于玉林城边,面积17.3亩,平时生活污冰流入,有机质丰富,水质特肥.1978年下半年对该塘采取了混养非洲鲫鱼为主,结合常规养其他家鱼,当年收获塘鱼28,026斤,平均亩产1620斤,其中非洲鲫鱼占一半产量。去年继续留非洲鲫在塘内繁殖生长,5月后每40天左右捕一次鱼,  相似文献   

14.
郝允碧 《淡水渔业》1987,(1):42-42,41
<正> 山东省棲霞县菴里水库,是一座养鱼水面约3600亩的中型水库。平均水深10米,透明度0.8米,pH值7.68,是个中营养型水库。1958年建库,1960年开始放养,至1981年共投放鱼苗、鱼种834.2万尾,捕捞成鱼61.5万斤,多年平均亩产8.5斤。1972年最高鱼产量达15.6万斤,平均亩产43斤,此后鱼产量逐年降低。为了恢复鱼产量,自1977年开始,增加投放鱼种数量,由14万尾提高到24万尾,鱼种规格亦由2寸左右,提高到3寸以上。结果年年放鱼不见鱼,1980年鱼产量只5000斤。主要原因是鳡鱼、鲌属鱼类猖獗,大量吞食放养鱼种,一般鳡鱼个体重30-40斤,鲌属鱼类有的个体重达10余斤,凶猛鱼产量占总产量的10%以上。 1982年6月是该水库枯水年的枯水季节,水库蓄水量不足20万米~3,为清野除害  相似文献   

15.
应用增氧机于泄塘养鱼,是夺取塘鱼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近年在各地的试验中都有较好的效果。我们从1977年开始这方面的试验。第一期试验是1977年7月21日至11月4日,在一个五亩水面的鱼塘里使用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以罗非鱼为主体鱼,搭配其他家鱼,经三个月的饲养,收获6518.5斤,净产5406.5斤,折合每亩每月净产288.37斤,比原塘历年月平均产量提高7.3倍。  相似文献   

16.
太湖水质良好,天然饵料丰富,鱼产量自1952年的812万斤,上升到1979年的2,739万斤,增长3.4倍,年递增约70万斤左右,亩产8.5斤。  相似文献   

17.
蛮蛮 《海洋与渔业》2011,(11):36-36
10月底,上海铜川路海鲜市场笋壳鱼收购价格泰国笋壳鱼为73元/斤,杂交笋壳鱼68元/斤,澳洲笋壳少有入收购。广东笋壳鱼收购价格泰国笋壳鱼68元/斤,杂交笋壳鱼58元/斤,澳洲、1笋壳48-50元/斤,相比上个月平均下降2~5元/斤。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4,(9):28-28
我县沙坪公社中东四大队自1964年以来,利用360亩河道养鱼,每年产量达3万斤以上,1973年产鱼3.7万多斤,平均亩产超过100斤。利用河道养鱼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商品鱼,而且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十年来在河道养鱼上得到了一些实践经验,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广德县芦村水库,可养鱼水面2,300亩。该库自1975年蓄水养鱼后,鱼产量不断上升。1979年产鱼9.6万斤;1980年15.6万斤;1981年21.4万斤;平均亩产93斤,总产值10万元。出席了全国淡水渔业工作会议;1982年产鱼23万斤,平均亩产达到100斤,成为安徽省大、中型水库渔业生产中的冒尖单位和高产稳产典型。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产科技》1979,(4):18-19
山区家庭流水养鱼,和现代工厂化流水养鱼啜理基本相同,能使小面积的养鱼池获得很高的鱼产量。今年,浦北县有7958户家庭养鱼,产量达302,000斤,占全县渔业总产量的1/3,相当于一个10多万亩大型水库的渔业年产量,最大的鱼个体可达32斤。灵山县双峰山生产队吴仕吉的家庭流水养鱼池,面积0.01亩,水深3尺,养草鱼38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