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弄清惠州市西湖风景区园林植物群落生长状况,加强西湖风景区的绿地景观建设,采用样方法对景区的33处绿地和12条景区道路的园林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惠州市西湖风景区园林植物共有139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6科7属9种,被子植物58科108属129种。2应用频率和重要值较高的植物有红花羊蹄甲、细叶榕树、木棉、樟树、桂花、棕竹、红背桂、大叶油草、沿阶草、蜘蛛兰、白蝴蝶等。3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平湖景区的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菱湖景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则较低。因此,应加大对菱湖景区的改造,营造具有复合结构、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2.
城市湖泊是城市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述西湖景观形成发展的基础上,从城市景观生态学角度入手,探讨了西湖作为城市景观基质中的一个景观要素的形成及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西湖与杭州整个城市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相互影响,旨在为整个城市及西湖风景区的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杭州西湖风景区夏季观花植物的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西湖风景区夏季观花植物景观应用形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为园林建设中的夏季植物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风景区入口景观设计的特点,阐述景观文化的内涵,探讨风景区入口服务区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以满城陵山汉文化景区未央广场为例,阐明风景区入口服务区设计应当首先结合景区地域文化的特点,确定景观文化定位,并将其贯穿于所有的景观构成要素中,充分体现景区文化内涵,营造特色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5.
杭州西湖风景区历经千年演变,从南宋的邑郊园林发展成当代城市开放空间,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优秀代表。从古至今,人们对西湖进行的疏浚、筑堤、堆岛等行为,使其优美的风景和珍贵的遗迹得以保留。文章通过研究西湖景区的历史变迁,探讨其在南宋、元明清、近现代及当代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总结西湖景区不同阶段的整治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湿地植物在新西湖景区的应用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湿地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作者全面调查了新西湖建设所使用的27科67种湿地植物及其所营造的景观效果.发现湿地植物在改变西湖水域质量、西湖景区景观营造以及控制景观稳定性上发挥着独特的多功能优势.根据本地区环境条件,提出要挖掘更多的优良湿地植物新品种,弥补不足,进一步完善区域的景观,构建新西湖的园林特色.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16条热门道路上74个样点的美景度为研究对象,利用SBE分析法获取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评价者对于景区道路景观美景度的评分,对道路景观要素与美景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西湖风景名胜区热门道路景观美景度评价结果与景观开阔度、建筑设施及小品等景观要素呈负相关性,与景区山水风貌、道路本...  相似文献   

8.
小井沟风景区以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为主要原则,以治理改善小井沟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生产与生活空间为中心,在规划设计方面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以水体景观、地貌景观、动植物景观和气象景观为主体,借自然之势营造景区景点,使景区建设等各方面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金华双龙风景区梁山小区植物景观现状调查分析,从整体、景点和线路等方面对景区植物景观的保护、改造和营造进行规划,构造一种特色明显、季相分明、步移景异的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收集的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图片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及其Google earth图片和View-GIS软件,结合实地调查,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斑块特征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评价等指标,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惠州西湖风景区总面积为713.878 hm2,各类绿地占风景区总面积的67.8%,其中水体占总面积的19.7%,非绿地面积占32.2%,硬质景观占有较高的比例,用地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2)斑块总数量为458个,绿地斑块主要是以大、中型斑块为主,其斑块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42.7%和35.6%,斑块面积却只占绿地总面积的3.0%和7.5%,绿地特大型斑块数量上虽然仅占绿地斑块数量的5.0%,但其总面积却占到绿地总面积的89.2%;(3)研究区域内的景观具有较高的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1.852,优势度指数为0.451,均匀度指数为0.709;整体景区的破碎度指数为0.001,斑块密度为64个/km2,廊道密度为3.211 km/km2,道路系统发达,核心景区被城市道路分割,对景区的整体性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云龙湖风景区的文化景观资源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实施积极的保护和利用战略,以及提升风景区文化内涵的对策与建议,尤其是通过对苏轼文化在云龙湖风景区内的遗存和利用情况调查,提出了延续历史文脉、凸显苏轼文化的设想,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辟了新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义乌市江滨南路沿江景观规划设计的背景、基本理念和思路;同时,还着重介绍了生态兰谷、艺术绿洲等主要景区以及与此相应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3.
重庆武陵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景观资源条件,提出重庆武陵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构想。提出开发总体构思、功能区划构思,景区景点布局构思,景区设计构思等。将武陵山森林公园划分为中心浏览区,植物园景区,百鸟园景区,揽月峰景区,千尺崖景区和常春谷景区等6大景区。阐述了各景区的构思特色,并对设计构思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迁西县东山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为例,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植物景观规划结构,从特色景点植物景观的塑造延伸到道路绿化,最终扩展到整个景观片区,全方位营造独具魅力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5.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峻拔挺秀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是景区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该文对景区内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调查研究,提出适合鼓山风景名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和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东南侧的包河景区,经历岁月变迁,植物景观层面问题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树种调查、群落调查等方法,对景区内植物种类、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群落、植物景观空间及季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景区植物景观的改造建设提出了建议:1)增加地被和水生植物的应用,推荐补充特色观赏树种与彩叶植物;2)核心景点加强植物修建梳理,突出上中层植物景观整体性;3)各文化景点的植物景观需要增加半开敞及开敞空间,滨水绿地增设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分析,利用东湖公园"水、屿、城、山"四大景观要素构筑"锦丝飘渺碧涵珠"的主题形象,将公园规划为城市山林休闲观光区、产业休闲娱乐区、水系生态示范休闲区、水上文化娱乐运动区、人文休闲娱乐区等5个功能区,介绍了各功能区的主要景点.分析了公园建成后对株洲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海口林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口林场位于昆明市西南40km。全场总面积7300hm^2。当此调整产业结构之际,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分析了林场森林景现资源、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规划林场旅游景点有阿尔巴尼亚油橄榄、澳大利亚桉树及滇池景点、中宝老高山松树人工林景点、妥乐丹霞地貌和人文景现景点。并进行了效益预测。  相似文献   

19.
武当山区古树名木是珍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笔者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建议,以期促进实现"以人为本、生态立区"、"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的特区发展目标,保护珍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打造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20.
宣威市分水岭森林公园属省级森林公园,主要介绍了其区位、风景资源情况和主要的景区景点,并按照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定量评价,总评分为37.875分,该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二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