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九阜山食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蕨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可食用蕨类共有12科13属15种,主要有狗脊蕨、蕨、金毛狗、乌毛蕨、紫萁、苹、肾蕨、凤丫蕨等.介绍了每种食用蕨的生境、化学成分、采收季节与食用方法,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约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92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乌毛蕨科、凤尾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等;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线蕨属等;中华里白、金毛狗、福建莲座蕨、乌毛蕨、狗脊蕨等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的蕨类构成了天然林的主要草本层与林缘。科的分布区类型只有6个,热带分布型有22科,占总科数95.65%(世界分布除外);属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热带分布型有41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的93.18%,R/T值为13.67;种的地理分布分属7个类型,以热带分布成分(47.19%)、东亚分布成分(33.71%)、中国特有成分(17.98%)突出。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属东亚蕨类植物区,处于华东-华中植物地区与华南植物地区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浙江西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西天目山5个海拔高度路边、林下的蕨类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海拔高度共调查到蕨类植物28种,隶属14科20属;在不同海拔高度蕨类植物种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别[1],不同生境样方中优势和弱势蕨类种类也不同。(1)海拔302.5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11种、5种,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为优势种,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阔羽贯众(Cyrtomium yamamotoi Tagawa)、普通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subochthodes(Ching)Ching)为弱势种;(2)海拔476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3种,裸叶鳞毛蕨(Dryopteris gymnophylla(Bak.)C.Chr)为优势种,阔羽贯众为弱势种;(3)海拔624.5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2种、5种,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为优势种,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hn)、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Sw)为弱势种;(4)海拔870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2种、6种,中华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chinensis Ching ex Shing)为优势种,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为弱势种;(5)海拔1100 m处,路边、林下样地分别有蕨类5种,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为优势种,紫萁、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Diels)和鳞柄短肠蕨(Allantodia squamigera(Mett.)Ching)为弱势种。研究结果可为西天目山地区蕨类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广西五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1atiusculum);紫萁(Osmunda japonica);毛轴蕨(Ptetidium rdvolutum);菜蕨(Callipteis esculenta)和短羽蹄盖蕨(Athyrium pachyphyllum)是广西山区群众传统食用的5种蕨类植物。人工引种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这5种食用蕨类植物对人工栽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栽培技术可行,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薇菜学名紫萁,也称"冷蕨"、"猫儿蕨"、"兰茎苔",属野生蕨类植物,富含蛋白质、铁、钙、硒等17种人体所需元素,在广西资源、灌阳、全州等县有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6.
据初步调查河北云雾山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共有31种(其中含3变种),隶属11科15属。区系分析显示:(1)该区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科、属、种分别占河北的蕨类植物总科、属、种数的55%、41.7%、31.3%。(2)该区系优势科为卷柏科、铁角蕨科和岩蕨科;优势属为卷柏属、粉背蕨属和岩蕨属。(3)区系地理成分具有显著的北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也相当丰富,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该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为土生和石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苏铁蕨[Brainia insiginis(HOOK)J.Sm.]是乌毛蕨科苏铁蕨属单一种植物。在我国产于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我省南部有零星分布。民间常用它的茎代贯众入药,有清热解毒、治血散瘀、抗菌收敛作用,还可治烫火伤,感冒和止血。茎粗壮木质,圆柱状直立。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1)福建省共有蕨类植物46科、107属、396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和凤尾蕨科等11个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毛蕨属和凤尾蕨属等;(2)从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区类型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为主;而从种的地理成分来看,则表现为热带成分与东亚成分的综合体,以中国特有种、中国-日本分布、热带亚洲最为丰富,反映了东亚与热带亚洲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统一性及紧密联系;(3)区系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丽水生态示范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系由43科93属327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主要的属是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和卷柏属;区系起源古老,不乏古老的科、属及残遗种,且区系成分复杂,来源于多种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10.
洞口蕨类植物32科50属81种(含变种)。对洞口15种食用,药用,观赏价值较大的蕨类植物的简要形态特征与价值作了描述,重点介绍了蕨,薇菜,金粉蕨,福建莲座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洞口蕨类植物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九阜山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有文献未报道的杀虫杀菌植物75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4科69属74种,主要集中在菊科、唇形科、大戟科、乔本科、蔷薇科和桑科,现予增补。同时,列出每种杀虫杀菌植物的科名、中名、学名、生活型、活性部位、功能分类、生境以及分布海拔,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尤溪县杀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杀虫植物共有81科140属170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6种,裸子植物7科9属12种,被子植物68科125属152种。主要集中在菊科(11种)、蝶形花科(9种)、蔷薇科(6种)、大戟科(6种)、樟科(6种)、百合科(6种)、桑科(5种)和唇形科(5种)等。具有较大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种类主要有了哥王、烟草、银杏、苦楝、猪毛蒿、蓼科蓼属、乌桕、三叶鬼针草、律草、大百部、藿香蓟、中南鱼藤、马尾松、蕨、海金沙、山苍子、金樱子、野葛、盐肤木、木荷、千年桐、金银花、苍耳、车前草、算盘子等。列出了每种杀虫植物的科名、中名、学名、生活型、活性部位、功能分类、主要生境以及分布海拔,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野生杀虫杀菌植物共有103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10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50科77属88种。主要集中在菊科、大戟科、卫矛科、蓼科、毛茛科、蝶形花科、唇形科、马鞭草科等。列出了每种植物的中名、科名、属名、学名、习性、活性部位和功能分类,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白桦木材的丙酮和石油醚—甲醇萃取液进行GC-MS检测,找到6种有机化合物。分别属于烷烃、脂肪酸类、酚类和异黄酮类物质。其中2′2-二乙氧基丙烷、4-羟基-4-甲基-2-戊酮、反式-3-甲基-4-甲硫基-查耳酮和N,N′-二亚水杨基-1,2-二氨基乙烷都具有抗菌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白桦木材的化学成分,筛选天然抗腐朽植株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5.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归类统计其资源植物类型,结果表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维管束植物199科956属2472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13类,其中用材树种185种,园林绿化与观赏植物713种,食用植物214种,药用植物1580种,淀粉植物50种,纤维植物80种,油脂植物129种,芳香植物91种,鞣料植物83种,树脂、树胶和橡胶、硬橡胶植物43种,蜜源植物95种,饲用植物186种,有毒植物100种;并对该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一步整理,发现河北省龙胆科野生植物共有10属23种3变种,多为药用、观赏、食用、农药、化学药品及抗菌植物。据统计,药用植物15种,根或者全草可入药,多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6种植物花色鲜艳,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此外,还有农药植物3种,食用植物1种。另外,有些龙胆科植物的花中可提取出一种染色剂应用于实验中。为使河北省龙胆科植物得到可持续利用,应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计划及保护措施,开展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并建立种质资源库和中药材生产基地等,以促进保护和利用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市域植被资料的搜集与实地调查,分析了南京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南京地区高等植物共有2073种(含种以下等级),隶属221科、899属;其中乡土植物158科、609属、1 333种;资源植物中观赏植物1068种,药用植物760种,油料植物90种,纤维植物89种;国家Ⅲ级以上保护的濒危物种64种。整体上南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许多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需进一步融入生态环境建设,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植物,研究利用重要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并参阅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南岳衡山野生油料植物资源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是:南岳衡山有油料植物(种子植物)309种,归属于93科180属,其中油脂植物80科165属263种,精油植物33科46属80种。油料植物科含属一级的大小级中,随属级的大小级增加,科的数量逐渐减少,油料植物属有相对集中于少属科的倾向;随种级的大小级增加,科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油脂植物科含属一级和含种一级的大小级均随大小级的增加而科数逐渐减小,以含1属(种)和2~4属(种)的科占绝大多数。精油植物以含1属的科和1种的科占绝对优势,没有≥10属和≥10种的科。油料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占70.55%;草本植为辅,占29.45%。油脂植物中木本植物占78.71%,草本植物占21.29%;精油植物木本植物占45.00%,草本植物占55.00%。含油器官大多为果实、种子。起始含油量(19.0%)以上的野生油脂植物140种,占全区油脂植物53.23%;油脂植物中有大量的富油植物(含油量≥50.0%)和较富油植物(含油量40.0%~49.9%),其含油量最高达73.8%。油脂植物的脂肪酸组成中,有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植物,还有一些类群富含低碳原子脂肪酸、桐酸、癸酸、棕榈酸等特用脂肪酸。  相似文献   

19.
在河北植物资源中筛选出野生农药资源植物123种。较详细报道了其中20种重要资源植物的形态特点、利用价值和使用方法。对其余种类作了概括介绍。文末对野生农药植物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赤水河中段清香木在天然群落中的地位、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主要树种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天然群落中清香木的生态适应性,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及定量分析,以海拔450-930 m不同海拔梯度作为一维资源位状态,研究了群落中19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清香木、铁仔、华西小石积等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SW)i、 B(L)i分别为0.8592、0.8421、0.8392、0.9323、0.8805和0.8369;生态位相似性大于0.5的种对有25对,占总种对数的14.6%;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49对,占总种对数的28.7%;生态位宽度越大,其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越高,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反之则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