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豆杉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树种,是用材、园林绿化和药用为一体的珍稀树种。我国近些年通过对野生红豆杉的采种育苗繁殖、培育和造林试验,积累了一些培育和造林技术经验,本文仅对红豆杉的繁殖栽培及造林技术做了些许总结,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西山地区适地适树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三十年来的造林经验。普遍调查了二十多个造林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折了各树种的生长与各立地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依据修改了西山林场的立地条件类型表,提出了新的方案,并为各立地类型组提出了适用造林树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殷彬严 《乡村科技》2023,(24):131-133
山毛桃有抗性强、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等特性,适宜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是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常用树种。为提高山毛桃育苗造林质量,结合祖厉河林场荒山造林中山毛桃育苗造林经验,简要概括山毛桃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旨在为其他林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中科学栽植山毛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韩高红 《乡村科技》2023,(19):118-120
辽东栎是一种抗寒、耐旱、喜光的落叶阔叶乔木,适合生长于4~10℃温度环境下,成年辽东栎树形高大、抗风能力强、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优良树种之一。以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大草滩林场为例,结合大草滩林场的气候条件及地理情况,从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两方面探讨辽东栎栽培技术,以期为甘肃省其他林场辽东栎育苗和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益森 《乡村科技》2023,(3):112-114
刺槐是一种常见的造林树种,掌握刺槐造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提高苗木品质和提升造林成效有积极帮助。以大草滩林场为例,从林地选择、时间确定、密度控制、方法选择等方面概述刺槐造林技术要点,并根据林场管护经验,重点对紫纹羽病、立枯病、花叶病等常见病害及眉尺蠖、种子小蜂等常见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楠木是珍稀濒危阔叶常绿树,属国家保护植物。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省有少量分布。主干端直,高达30米,树冠成尖塔形,木质坚实,是造船及制作高档家具的优质材料,也是西部大开发防风避沙、美化环境的好树种。现将育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1龄的乔木树种比较试验林为对象,测定52个树种地上部分的主干、侧枝、树皮和树叶的含碳量,分析比较不同树种、科及植被类型含碳量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优良碳汇树种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计算评估碳汇能力指标的综合指数A值,筛选优良碳汇树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不同科及不同类型的含碳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一树种含碳量高低依次是主干侧枝树皮树叶,3种植被类型树种含碳量高低依次是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树,小叶竹柏、马尾松、长叶竹柏、灰木莲等12个树种为高含碳量树种;兼顾生长量和含碳量综合评价,筛选出灰木莲、厚荚相思、马尾松等8个优良碳汇树种,可在华南南亚热带地区的碳汇造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酉华林场马尾松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优良树种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楸树、马褂木、白玉兰、香樟、栾树等树种完全适合于林场迹地更新造林;迹地更新山场可通过营造阔叶林,逐渐达到恢复地力、改良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布尔津林区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新疆落叶松(Larix sibirica)全分布区15个种源,在该树种主要生态营林区-布尔津林场,开展2次年度重复的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当年苗抽梢率、越冬保苗率、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2)种源间各项技术指标随地理因子呈现不连续变异,总的趋势为经度、海拔的影响大于纬度 .综合考虑认为:该营林区选择布尔津、和丰、哈巴河等林场的种源育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天然更新幼苗幼树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当地常绿阔叶林的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内设置有代表性的样地19块,按照苗高≤30cm(Ⅰ级)、30~≤60cm(Ⅱ级)、60~≤100cm(Ⅲ级)、100~≤200cm(Ⅳ级)、200cm且胸径≤7.5cm(Ⅴ级)的分级标准,将更新幼苗幼树划分为小苗(Ⅰ,Ⅱ级)、大苗(Ⅲ,Ⅳ级)和幼树(Ⅴ级);采用方差/均值和4种聚集度指标检验林分及各等级更新幼苗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选择平均密度、平均地径和平均盖度3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林分及各主要树种更新幼苗幼树密度随等级增大而减少,更新密度最大的为黄瑞木(Adinandra mellettii);各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不同树种聚集程度不同,其中黄瑞木聚集程度最强,木荷(Schima superba)最弱;天然更新效果最好的是黄瑞木,最差的是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结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更新幼苗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同一树种不同发育阶段聚集强度存在差异。随着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栲树等树种有发展成群落主要树种的趋势;但由于当地常绿阔叶林受到严重干扰,栲树更新状况不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石岘子林场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石岘子林场针阔及花灌木混交林营造技术,包括造林前准备、树种配置、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树种选择和配置、飞播区地面处理、播种期确定、种子处理、飞播技术及播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马渠林场试验播区飞播造林技术,以为改善固原市原州区的生态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优势在碳汇造林中,乡土阔叶树种拥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的构建管理机制,通过集中整合管理维度与资源优势,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合理的配置模型,才能够切实将乡土阔叶树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这是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最大应用优势,能够从整体上提升碳汇造林的美  相似文献   

14.
鹅掌楸种子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84-185
鹅掌楸是重庆市南川区乐村林场的一个乡土树种,已在林场育苗造林20余年。阐述了鹅掌楸的生态习性,并总结了采种、整地做床、育苗及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连木是我国普遍种植的一种树种。黄连木是温带阔叶树种,常被用于城市绿化、退耕还林工程、绿化工程等各类环保造林工程。黄连木既有生态环保价值,也兼有制油、制药等多种经济价值,也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红叶阔叶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平和县霞寨镇2020年至2022年退果还林宗地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政府赎买退果还林方式成效好,3年的造林合格率均达100%,而且3年生的林分郁闭度达0.8以上,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采用果农自愿退果还林的方式,其造林合格率与造林树种关系较大,造林树种为澳洲梧桐、相思等速生阔叶树种,造林合格率最高,均达100%,其次为杉木混交林,最差的是木荷、沉香等生长速度较慢的阔叶树种;建议采用政府赎买方式的造林树种可以适当多样化,而果农自愿实施退果还林的造林树种建议以相思、泡桐等速生阔叶树种为主,同时进一步完善退果还林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17.
黄连木是我国普遍种植的一种树种。黄连木是温带阔叶树种,常被用于城市绿化、退耕还林工程、绿化工程等各类环保造林工程。黄连木既有生态环保价值,也兼有制油、制药等多种经济价值,也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红叶阔叶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日本落叶松树种在重庆市南川区乐村林场18 年的育苗、造林实践,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我区,我市及我国南方山区发展的一个优良树种.同时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日本落叶松在我国南方山区的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3∶2混交比例和株间混交方式,开展了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木荷、闽粤栲、火力楠)混交造林试验,对其10a生的林分生长量及其他因子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与木荷混交优于其与其他2个树种混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常绿阔叶树种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有常绿阔叶树种79科380种,对其中珍稀的、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10种植物,从生物学、生态学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供林业生产者和园林绿化单位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