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试验以番茄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夹带剂对番茄红素萃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萃取物进行分析检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8Mpa、萃取温度61℃、夹带剂添加64mL大豆色拉油、萃取时间120min,番茄红素的萃取率为1.18mg/100g。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0,(5)
为评估人工培养的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测定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CO_2超临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黄酮、三萜的含量。其中,用H_2O_2/Fe体系法测定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用DPPH法测定清除稳定自由基能力,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较强,2.72 mg/mL的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率为69.17%,1.88 mg/mL的桑黄菌丝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9.85%。桑黄菌丝体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0.059 mg/mL的桑黄菌丝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4.45%,而0.680 mg/mL的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的清除率为21.67%。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的CO_2超临界萃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67%、4.08%,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4.89%、19.25%。  相似文献   

3.
用D101大孔树脂作为填料,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提取物,利用HPLC对得到的不同洗脱物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利用体外抗肿瘤模型对洗脱物进行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90%和95%乙醇洗脱获得了灵芝中极性较弱的三萜组分,得率共计为6.7%.该三萜组分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以95%乙醇洗脱获得的三萜组分活性最强,对肿瘤细胞K562、LNCaP增殖抑制的IC50值分别达到14.67 μg/mL和0.87 μg/mL.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子实体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对粗毛纤孔菌甲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极性萃取物。选用福林酚比色法、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试验测定不同极性萃取物总酚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极性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多酚提取率最高,为(10.21±0.03)%;其次是正丁醇萃取物(4.85±0.18)%,甲醇萃取物(1.85±0.04)%,石油醚萃取物(1.07±0.02)%。1000μ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最高,为(98.17±0.60)%,其次是正丁醇萃取物(88.60±0.68)%,甲醇萃取物(50.62±1.32)%,石油醚萃取物(6.12±0.60)%。250μg·mL-1、500μg·mL-1、1000μg·mL-1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P<0.05)。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硕莉 《北方园艺》2012,(12):45-47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4个因素上对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萃取马齿苋中总黄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为30 MPa,温度为45℃,时间为2 h,夹带剂用量4.0 mL/g可使马齿苋中黄酮萃取率达到8.55%;影响萃取率的各因素大小顺序为:压力夹带剂用量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6.
林海 《北方园艺》2012,(6):28-29
为有效提取木瓜籽中的油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木瓜籽油,并对其油脂成分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CO2流量15kg/h、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35℃条件下萃取130min,其油脂得率为21.8%;油脂中含有5种脂肪酸成分,其中油酸含量65.2%。  相似文献   

7.
以龙芝2号和鹿角灵芝两种无孢灵芝(Ganoderma lingzhi)子实体为原料,95%乙醇超声提取,对醇提物中的三萜进行了分析和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样品的醇提物得率分别为1.8%和3.7%,醇提物中三萜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53%和1.16%;高效液相结果表明,鹿角灵芝中三萜的种类也多于龙芝2号。两种无孢灵芝的醇提物对肿瘤细胞K562和SW620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龙芝2号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优于鹿角灵芝。  相似文献   

8.
李晔 《食用菌》2014,(2):61-62,70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灰树花多糖的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工艺,以确定其最佳提取参数。以灰树花多糖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夹带剂、提取压力、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夹带剂40%乙醇,提取温度45℃,提取压力30 MPa,粗多糖得率及多糖纯度分别为7.38%,44.21%。夹带剂浓度对灰树花多糖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多糖纯度有所提高,并为保持灰树花多糖生物活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用超滤法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子实体水提物分为<10 kDa(PW1)、10~100 kDa(PW2)、100~300 kDa(PW3)、300~750 kDa(PW4)和>750 kDa(PW5)5个部分,并测定了这5部分的总糖含量、单糖组成及其对巨噬细胞释放NO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虫草粗提物总得率(PW1~PW5之和)为38.35%,其中PW1得率最高(36.482%),其次是PW2(1.822%),PW3~PW5的得率都很低;各部分的总糖含量都较高(45.70%~60.48%).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各部分的多糖分别由3~6种单糖组成,其中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为主要单糖.PW2~PW5均具有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湛江市本地甘蔗渣、桑屑枝条、土沉香渣等秸秆资源,降低赤灵芝生产对木材原料的依赖,通过研究3个配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品质(多糖、三萜)、抗氧化活性等,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良赤灵芝栽培配方。结果显示,添加了甘蔗渣的配方2,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75 cm·d-1),孢子粉产量最高(14.45 g/袋),且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也高于其他2个配方。添加土沉香渣的配方3,菌盖直径(7.55 cm)、子实体鲜质量(36.79 g/袋)、总产量最高,但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不如其他2个配方。添加了桑屑的配方1,赤灵芝的总抗氧化活性稍高于其他2个配方,但无显著差异。3个配方下子实体的三萜含量高于孢子粉,而孢子粉的多糖含量高于子实体。综合分析,配方2是实现梅灵3号灵芝孢子粉高产的较优栽培配方,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提取胶陀螺(Bulgaria inguinans)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胶陀螺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50℃、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4.71%.  相似文献   

12.
经超微粉碎获得人工栽培紫芝(Ganoderma sinense)子实体超细粉,以乙醇为改性剂,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获得紫芝萃取物(醇溶性部位);从萃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和超导核磁共振仪分别鉴定为灵芝醇A(ganoderiol A)、ganodermadiol和灵芝酮三醇(ganodermanontrio1)。  相似文献   

13.
醇沉条件对猴头菌多糖得率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粗多糖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水提醇沉制备猴头菌多糖(Hericium erinaceuspolysaccharides,HEP)工艺中主要醇沉条件进行了筛选,得出猴头菌多糖醇沉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液的浓缩比(粗提液体积∶子实体干重,mL∶g)为3∶1,醇沉浓度70%,加入乙醇时浓缩液温度为40℃,醇沉时间和静置温度分别为8 h和4℃。不同醇沉浓度得到的多糖分子量分布及体外免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醇沉浓度为40%时,得到的多糖大分子部分占的比例较高,活性较好。醇沉浓度越高,多糖含有的小分子物质越多。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药材的系统预试验方法对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菇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多糖、内酯、香豆素、酚类、甾类、萜类和脂肪族化合物.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水提醇沉后的粗多糖得率为6.34%,多糖含量约为子实体干重的4.60%.  相似文献   

15.
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工作间歇比为自变量,以粗提物对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循环提取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抗氧化物质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超声功率580 W,工作间歇比3.6/1,在该条件下,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46.45%,粗提物得率为30.37%。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多糖工艺,并分析多糖对肝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60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0 min、醇沉浓度70%、料液比1∶40(g∶mL)的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25±0.04)%.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与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相比,灌胃尖顶羊肚菌多糖处理组的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灵芝多糖提取的4个主要因素(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醇析浓度)进行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灵芝子实体粗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0,提取温度90℃,提取2次,每次提取2h,90%乙醇醇析,3000r/min离心30 min取沉淀,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离心取上层液即为灵芝粗多糖溶液。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含量约为0.734%,这一含量在全国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中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3个品种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粉碎程度对灵芝多糖与三萜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粉碎工艺能够有效地破碎灵芝子实体中的菌丝细胞,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但对三萜的提取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8种灵芝三萜标准品为对照,考察栽培生境、栽培方式、采收时期三种因素对我国灵芝主栽品种“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和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福建栽培所得灵芝子实体中三萜含量较高,代料栽培子实体三萜含量显著高于段木栽培,成熟期灵芝子实体的三萜含量较高;随着孢子粉采收时间的延长,子实体中三萜含量逐渐降低,但是各因素对灵芝子实体中三萜指纹图谱信息无显著影响,相似度均在0.93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g∶mL)、风味酶加酶量(固定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原料量的0.5%)和pH对酶法水解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氨基酸的影响,选取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和风味酶加酶量4个因素,以氨基酸含量为响应值,依据中心复合设计原理设计四因素五水平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酶解时间7h、酶解温度43℃、料液比1∶30、1.5%风味酶和0.5%纤维素酶。在此工艺条件下,实际测得氨基酸含量为81.7mg/g,理论值为84.4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