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辽宁地区以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的优良糙皮侧耳菌株,以19个糙皮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污染率、生物学效率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14号菌株综合指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其母种和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均较好,生物学效率较高,为105.8%,子实体菌盖颜色深灰色,菌柄3.1~6.8 cm,朵大韧性好,菇型紧凑,菌盖肥厚,中等大小,光泽好,可作为生产用优良菌株。C10、C2号菌株子实体性状一般,但其母种及栽培种在玉米秸秆基质中菌丝长势强、生物学效率高,利用秸秆能力强,可作为品种选育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转核育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金针12(黄色)次级菌丝提取细胞核,分别与白色金针菇白雪和白色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在高钙、高PH条件下融合。对再生菌丝的研究结果表明,无锁状联合的单核菌丝不形成子实体,但双核化后形成的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则具有形成子实体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金针12与白雪组合后代均为黄色金针菇;而金针12与白色糙皮侧耳组合后代中,大多数菌株形成的子实体形态与白色糙皮侧耳类似,仅1%-2%菌株形成的子实体形态与白色金针菇类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菌灵、氢氧化铜、代森锰锌和百菌清4种杀菌剂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及控制霉菌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菌剂及同一种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产量及霉菌污染程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0.667g/L~0.883g/L的氢氧化铜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率小于6%,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并能完全控制霉菌的污染,使生料块栽糙皮侧耳的产量提高30%~40%,氢氧化铜有望在糙皮侧耳生料栽培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袋栽实验比较野生型、Pofst3过表达型和Pofst3反义沉默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记为Ⅰ、Ⅱ、Ⅲ)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量、子实体数量、菌柄直径、菌盖直径等农艺性状;测定其漆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Ⅰ、Ⅱ、Ⅲ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与Ⅰ相比,Ⅲ的原基和子实体数量多,菌柄直径大,菌盖直径小,原基和子实体中Pofst3的相对表达量低;与Ⅰ、Ⅱ相比,Ⅲ的漆酶、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较高;Pofst3对糙皮侧耳发育的影响可能与其胞外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刺芹侧耳菌糠及其提取液对糙皮侧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提取液替代PDA培养基中马铃薯煮汁和刺芹侧耳菌糠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玉米芯,考察菌糠对糙皮侧耳(P.ostreatus)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菌糠提取液替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减慢的趋势,当替代比例为100%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然而,随着菌糠替代玉米芯比例的增加,菌丝长速加快,且第一茬菇产量增加。当替代比例为26%和39%时,糙皮侧耳的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9.2%和11.4%。  相似文献   

6.
苹果渣发酵料栽培糙皮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选育的糙皮侧耳菌株PL -A2 属于早熟型品种。该菌株菌丝在 5~ 37℃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 ,菌丝生长适温为 18~ 30℃ ,最适温度为 2 5~ 2 8℃。在苹果渣发酵料培养基上 ,菌丝粗壮、整齐、洁白 ,爬壁能力强 ,满袋天数为 2 2d± 1d。经推广栽培证明 ,PL -A2 是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筛选适合玉米秸秆栽培的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10个菌株每株各栽培100袋,以菌丝满袋时间、菌丝长势、菌丝生长速度、污染率、菌盖直径、单包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为主要性状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栽培的糙皮侧耳菌株与理想"参考菌株"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3302、抗病2号、3500、丰优2010、春秋抗王、2008-A、特抗650、灰美2号、高产8105、红平菇。3302和抗病2号与理想"参考菌株"的关联度最大,与理想"参考菌株"最接近。  相似文献   

8.
棉籽壳发酵料栽培糙皮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选育的糙皮侧耳菌株烟PL-19属于早熟型品种.该菌株菌丝在2~37℃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菌丝生长适温为18~30℃,最适温度为25~27℃.在棉籽壳发酵料培养基上,菌丝粗壮、沽白、整齐,爬壁力强,满袋天数为21d±1d.经推广栽培证明,PL-19是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9.
糙皮侧耳在玉米秸秆中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糙皮侧耳,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度优于棉籽壳培养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棉籽壳培养料滞后,出菇期比棉籽壳培养料长。将玉米秸秆和棉籽壳按1:1混合袋栽糙皮侧耳,生物学效率达145%。  相似文献   

10.
以获得弱木栓质化灵芝菌株为目的,利用液体培养4d的灵芝菌丝体和液体培养3d的糙皮侧耳菌丝体为材料,在PEG-Ca^2 系统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初筛融合子19株(F1~F19)。其中,融合子F8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均接近糙皮侧耳,显微镜下,其菌丝体与灵芝和糙皮侧耳的均不相同,木栓质化程度大于糙皮侧耳,小于灵芝。  相似文献   

11.
‘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了建立一套适合‘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并为优质高效猕猴桃园建设与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奉新县境内15个不同园地的‘金魁’猕猴桃的9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采用DPS v7.0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前3个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分析,以主成分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样品前4个主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7.84%,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果形指数;决定第2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干物质含量、可滴定酸、固酸比;决定第3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维生素C、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决定第4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单果质量、维生素C;二维排序图揭示了不同园地‘金魁’猕猴桃前3个主成分的分布情况;15个不同园地‘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为:MY8、MY13、MY7、MY10综合果实品质较优,MY4、MY1、MY11、MY9、MY6综合果实品质中等,MY5、MY12、MY2、MY3、MY14、MY15综合果实品质较差。【结论】本研究找出了‘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4个主成分,揭示了不同园地‘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早熟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家口禾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6个早熟甘蓝品种为试材,对其15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以期筛选出适宜在张家口地区种植的优良早熟春甘蓝品种。结果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15个性状大致分为3个因子,即产量因子、紧实因子和外叶因子,并进行综合得分,其中品种"廸纳"、"甘蓝101"和"枪手"的综合得分较高,综合性状突出。  相似文献   

13.
海沃德为世界著名美味猕猴桃品种,以它为母本进行品种间杂交育种,其F_1出现许多优良变异,为优株选择奠定了基础。对海沃德杂种F_1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计算出F_1群体内各单株在重要主成分上的得分,进而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  相似文献   

14.
基于6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四川地区大蒜资源表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地区81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叶长、叶宽、假茎长、假茎粗和鳞茎质量6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同时结合海拔高度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大蒜资源的遗传变异丰富,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9.13%~73.43%,其中大蒜鳞茎质量的变异系数高达73.43%。6个农艺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804 6%,第1主成分反映植株株型,第2、3主成分反映鳞茎质量。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将81份大蒜资源在欧氏距离169.8的水平上聚为4个类群,类群Ⅱ适合作为选育独头蒜品种的重要资源,类群Ⅲ适合作为选育高产大蒜品种的重要资源。海拔高度与大蒜鳞茎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假茎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郭燕  张树航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园艺学报》2020,47(6):1033-1046
采用多功能图像分析法、冷冻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记法,对238份板栗品种(系)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及气孔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运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对33项指标进行了筛选,后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38份板栗品种(系)33项指标中除上表皮角质层厚度、上表皮细胞宽度、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度、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宽、下表皮细胞宽度和下表皮角质层厚等6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10%,各品种系(间)差异较小外,其余27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在各品种(系)间差异较大;经主成分分析从27项指标中筛选出10项作为238份板栗品种(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的典型指标。(2)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将238份品种(系)划分为4类:第Ⅰ类包括31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60 ~ 0.80,抗旱性极强;第Ⅱ类包括48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50 ~ 0.59,抗旱性强;第Ⅲ类包括84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30 ~ 0.49,抗旱性中;第Ⅳ类包括75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20 ~ 0.29,抗旱性弱。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的三色堇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28份三色堇材料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28份三色堇材料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三色堇的性状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6个主成分可代表三色堇13个性状的88.58%信息。基于前6个主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3.43,远小于荷兰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8.777,这与三色堇原产北欧相吻合,聚类结果也显示出与材料的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28份三色堇材料分成了5类,其中来自荷兰的HWP-51、08-H2、HSY4-1分别单独为一类,荷兰与国内材料的杂交种CYS×H3单独为一类,其余材料(国内材料与美国材料)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优化温室辣椒生产的水肥模式,对2种灌溉模式与3种不同追肥施用量共6个水肥组合条件下的辣椒产量和品质等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同时对不同水肥组合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肥组合处理的辣椒产量和品质指标间均表现为显著差异。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6.53%,第一主成分代表了品质相关因子,第二主成分代表了产量相关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滴灌—高肥组合和滴灌—中肥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值分别为0.872 0和0.800 8,评为第1等级;漫灌—高肥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值为0.779 6,评为第2等级;滴灌—低肥组合和漫灌—中肥组合为第3等级;漫灌—低肥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值最低,评为第4等级。滴灌与肥料调控相结合的水肥耦合技术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16个南通扁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扁豆产量的主要因子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保留84.8893%信息量的前提下,10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粒型因子、粒重因子Ⅰ、荚型因子和粒重因子Ⅱ等4个主成分,在育种过程中需结合育种目标确定合理的主成分值;16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8866~7.7757,平均4.0474;16个品种可分为4类,荚色与地理来源不能作为判断种质间遗传差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元统计法的南丰蜜橘品质评价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简化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系统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法,以20个不同产地杨小-26南丰蜜橘为试材,对其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出汁率、囊瓣数、化渣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SSC)等9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果实品质评价的9个主成分中,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5.20%。...  相似文献   

20.
张毓  王苗苗  张雪  赵世伟 《园艺学报》2013,40(5):933-942
 在对华北和东北地区杓兰属(Cypripedium L.)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基础上,应用数量分类学 中的Q 型聚类分析法对38 份杓兰代表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并对20 个形态性状进行R 型聚类分析和主成 分分析。Q 型聚类分析将这38 份样品在Lq1 = 0.25 水平分为山西杓兰群和其他杓兰群两个类群,在Lq2 = 0.155 水平将其他杓兰群分为3 个亚群,结果显示大花杓兰(C. macranthos Sw.)与山西杓兰(C. shanxience S. C. Chen)亲缘关系最远,中间过度类型多为大花杓兰与黄囊杓兰(C. calceolus L.)之间的天然杂交后 代。R 型聚类分析树系图显示各性状分布较为分散,相互独立。主成分分析表明20 个性状特征综合成的 9 个主成分中前5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80.81%,结合其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力大的13 个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