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沾化冬枣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1、3和5 g·L-1)和氮肥(0、2、4和8 g·L-1)对冬枣品质形成的生理调控机制,为盐碱生境氮素养分管理及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 g·L-1 NaCl与4 g·L-1氮交互处理下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5 g·L-1 NaCl与8 g·L-1氮交互处理下光合能力最低。相同NaCl处理下,增施4 g·L-1氮对抑制果实Na+积累,提高K+含量效果最好,5 g·L-1 NaCl与无氮交互处理致使K+/Na+降至最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3 g·L-1 NaCl处理下升至最高值,而在5 g·L-1 NaCl处理下降至最低值,同一NaCl浓度与4 g·L-1...  相似文献   

2.
京仁4号是从杏与扁桃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仁用杏新品种,母本为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父本为从意大利引进的扁桃品种意大利4号。果实7月中旬成熟,卵圆形,有果顶尖;成熟时果皮黄色,向阳面具片状红色,着色面积中等;果核卵圆形,核壳粗糙,单核平均纵横侧径分别为3.77、2.58和1.49 cm,平均鲜质量4.15 g;核仁饱满,味甜,双仁多,单仁平均纵横侧径分别为2.47、1.61和0.84 cm,平均鲜质量为1.15 g、干质量为0.93 g,离核;出仁率29.98%;杏仁脂肪含量(w,后同)为435.96 g·kg-1,蛋白质含量为288.28 g·kg-1,钙含量为1.11 g·kg-1,铁含量为23.01 mg·kg-1。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3.
‘皖黄’是从‘黄金果’自然授粉的实生后代中,选育的黄肉猕猴桃新品种。果实卵圆形,果顶突出,果面茸毛短而少,果皮绿褐色,果肉金黄色,质细多汁,甜酸适度。平均单果质量102.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7%,含糖量15.3%,可滴定酸1.28%,维生素C含量720.2 mg·kg-1。在安徽六安地区10月上旬成熟。盛果期产量18.9 t·hm-2。  相似文献   

4.
“Ty191”是以S11为母本,TS30为父本的中早熟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该品种果实粉红色,正圆形,单果质量约250 g。维生素C含量18.8 mg·(100g)-1,β-胡萝卜含量207μg·(100g)-1,总酸含量5.23 g·kg-1,可溶性糖含量6 g·(100g)-1,糖酸比11.47。色泽亮丽,红果,口味酸甜,抗裂果,质地硬,耐储运。含纯合Ty1和Ty3抗性基因,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兼抗烟草花叶病毒病、枯萎病、叶霉病、根结线虫。耐热性强,适合于早秋、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越夏栽培。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认定,登记编号为GPD番茄(2020)150247。  相似文献   

5.
以"烟富3号"苹果园土壤为试材,采用人工播种生草栽培方法,研究多年生人工种植草类对黄淮地区苹果园常规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期为构建合理的土壤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蛇莓、匍枝委陵菜、五皮风、三叶草和黑麦草5种生草处理中,种植三叶草的园区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有最高值,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3.70 g·kg-1,全氮0.66 g·kg-1,有效磷28.03 mg·kg-1,速效钾19.60 mg·kg-1;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31 g·kg-1,全氮0.36 g·kg-1,有效磷4.76 mg·kg-1,速效钾104.05 mg·kg-1;表层土壤细菌数量10.75×106 cfu·g-1,真菌数量4.96×104 cfu·g-1,放线菌数量6.73×105 cfu·g-1。黄淮地区苹果园选择三叶草进行生草栽培更利于土壤的培肥和果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以1株鸡腿菇菌株Cc-900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硒对鸡腿菇菌株Cc-900的生长、富硒效果和菌丝合成蛋白质和多糖的影响,以期为富硒鸡腿菇的栽培和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鸡腿菇菌丝可耐受10 mg·kg-1硒浓度的固体培养基和最大硒浓度为3 mg·L-1的液体培养基,高浓度硒对菌丝活性损伤较大;当液体培养基中硒浓度为3 mg·L-1时,菌丝干质量可达1.97 g·L-1,菌丝干粉的硒含量为38.24 mg·kg-1,其硒富集系数可达12.75,菌丝中粗蛋白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58%和3 081.82μg·g-1,发酵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50.98μg·mL-1和266.38μg·mL-1。液体发酵培养中硒浓度在3 mg·L-1以下可促进鸡腿菇菌丝的生长和硒的富集,同时促进菌丝中蛋白质的合成和释放,但会抑制菌丝中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芍药属19个组间杂种花瓣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84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类25种,苯环型/苯丙素类14种,脂肪酸衍生物29种,杂环类12种和含氮类4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种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史密斯黄’和‘凯丽的记忆’中总挥发性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杂种,分别为97.47和97.43μg·g-1·h-1;而‘红天堂’中含量最低,仅有8.43μg·g-1·h-1。萜类化合物是19个杂种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其中β–石竹烯和芳樟醇是其主要香气成分,根据其构成特点,可分为以芳樟醇为主,以β–石竹烯为主,同时具有较高含量的芳樟醇和β–石竹烯,以香叶醇为主和挥发性物质含量均较低这5类,不同杂种中香气物质的构成特点对其花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廖卫琴  任朝辉  郑燕  田浩 《北方园艺》2023,(6):158-160+2
“绥辣1号”是以细胞核雄性不育系ZHB1为母本,自交系ZHA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干鲜兼用朝天椒一代杂种。该品种中熟,株型紧凑,生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株高68 cm,开展度70 cm。果实指形,果长10 cm,果宽0.8 cm,果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10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光泽度强。辣椒素含量143 mg·(100g)-1,维生素C含量164 mg·(100g)-1,脂肪含量0.36 g·(100g)-1,辣味适中,香味浓厚。“绥辣1号”每667 m2鲜椒产量约2 000 kg,适合贵州地区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郭凤领  齐传东  易礼美  吴金平  周洁  周强 《中国蔬菜》2023,(12):105-108+131
鄂香葱1号是采用系谱选育法,由德国全绿变异株经8代选择育成的加工专用型细香葱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好,株高50~70 cm;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有蜡粉,横径多为3~5 mm,假茎长5~8cm。香味浓郁,鲜样中硫化丙烯含量为25.386μg·g-1,冻干脱水样品为32.589μg·g-1,可溶性蛋白含量45.02 mg·g-1,可溶性糖含量4.47%,适合脱水加工,鲜干比约17∶1。可一次移栽多次采收,1年收获4~6茬,每667 m2年产量4 500 kg左右,适宜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姜波  罗伟雄  张艳珍  马崇坚  钟云 《果树学报》2023,(10):2279-2282
仁选早柑是从贡柑田间优选单株中获得的早熟柑橘新品种。在韶关地区种植,11月上中旬成熟,较贡柑早熟近1个月。果实近球形,平均单果质量78.07 g,果形指数为0.84,果皮黄橙色,较易剥皮,囊瓣整齐,果肉中等橙色,脆嫩化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0%,维生素C含量(ρ)为356 mg·L-1,总酸含量为0.52%,总糖含量为11.2%。对黄龙病不具抗性,易感褐斑病。丰产性好,5年生树产量18 750~3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陇番14号是以自交系13117为母本,以自交系131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旺;第1花序节位为第7~9节,花序间隔3~5节;果实圆形、红色,无绿果肩,平均单果质量170.5 g;果实硬度2.09 kg·cm-2,畸裂果率2.8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2%,VC含量90.2 mg·kg-1,有机酸含量3.9 g·kg-1;高抗TMV,抗TYLCV、叶霉病,耐早疫病,每667 m2产量7 000 kg左右,适宜甘肃早春茬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在培养料中施加外源硒肥对毛木耳子实体的富硒能力、产量、菌丝长势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添加硒肥使培养料中硒的含量分别为0、30、60、90和120μg·g-1,进行毛木耳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使用30、60和90μg·g-1含硒培养料时,毛木耳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产2.25%、5.68%和8.72%;毛木耳硒含量分别为2.29、4.40和8.33 mg·kg-1。使用120μg·g-1含硒培养料时产量减少3.16%;毛木耳硒含量为8.86 mg·kg-1。表明添加适宜的硒肥可以促进毛木耳菌丝生长,缩短菌丝满袋时间,并增加产量;而添加过量硒肥则会抑制其菌丝生长,延长菌丝满袋时间,并减少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及国家富硒食用菌标准,推荐毛木耳栽培中添加硒肥的培养料中最佳硒含量为60μg·g-1。  相似文献   

13.
石薯7号由HZ09-6作母本、WN07-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彩色品种,河北二季作区春季地膜覆盖种植从出苗到成熟65 d左右,植株直立。薯块短卵圆形,红皮红肉,薯皮光滑,芽眼中等;单株结薯数7个,结薯集中,匍匐茎极短,单株块茎质量0.48 kg。中抗晚疫病、早疫病。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077.39 kg,商品薯率82.7%。品质佳,干物质含量(w,后同)19.6 g·100 g-1,淀粉含量16.8 g·100 g-1,蛋白质含量2.24 g·100 g-1,鲜薯维生素C含量15.9 mg·100 g-1,还原糖含量0.18 g·100 g-1,粗纤维含量0.35 g·100 g-1,肉质细腻。适宜在河北省二季作区春播种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4.
天椒20号是以自交系112-1-1-1为母本、自交系82-1-3-2-1-1-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始花节位9~10节。果实羊角形,果面皱,青熟果深绿色,果长25.03 cm,果径3.1 cm,果肉厚度0.28 cm,单果质量51.3 g,鲜椒中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脂肪、水分含量(w,后同)分别为139.09 mg·100 g-1、6.5 g·100 g-1、0.57 g·100 g-1、91.39 g·100 g-1。鲜椒中辣椒素总含量0.085 g·kg-1,斯科维尔指数1304,辣度为9度,辣味强。保护地栽培667 m2鲜椒产量3700 kg以上。适宜在甘肃省及相同生态地区进行保护地栽培。2018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5.
紫莳药9号是由浙江省台州市传统紫山药品种紫莳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紫山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8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数3~6个,单株结薯数1~2个,无零余子;块茎圆柱形,须根少,长30 cm左右,直径10 cm左右,质量1.2 kg左右,表皮褐色,肉紫色,肉质较粉、稍带糯,干物质含量269.0 g · kg-1,淀粉含量202.0 g · kg-1,可溶性糖含量18.0 g · kg-1;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紫莳药,一般产量1500~1750 kg · (667 m~2)-1,高产可达2000 kg · (667 m~2)-1,适宜浙江台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呼和浩特33种园林绿化树种为试材,通过测定叶片持水量、叶片滞尘量、叶片碳、氮、磷含量等指标,研究了呼和浩特市主要园林绿化树种叶片5个方面的相关生态环境功能,以期为干旱和半干旱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叶片的各项生态功能均有显著差异,叶片持水力强弱值范围为0.06~1.42 g·g-1,最低为紫花槐,最高为灰栒子;叶片滞尘力强弱值范围为1.54~29.70 g·kg-1,最低为落叶松,最高为油松;叶片氮含量高低值范围为6.68~34.40 g·kg-1,最低为白桦,最高为紫花槐;叶片磷含量高低值范围为0.03~0.36 g·kg-1,最低为槭树,最高为臭柏;叶片有机碳含量值范围为358.11~645.42 g·kg-1,最低为红柳,最高为辽东栎;2)持水力总体是阔叶树种较强,而滞尘力是针叶树种强于阔叶树种,豆科树种氮含量最高,磷含量的树种以臭柏、红瑞木和垂柳最高,有机碳含量以辽东栎和臭柏最高,而综合功能以臭柏、辽东栎、文冠果、油松和樟子松功能最为...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品种“妞内姆1618”为试材,利用5个不同浓度的咸水(2、3、5、7、9 g·L-1),以淡水(0.3 g·L-1)为对照,分别在番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滴灌,研究不同时期咸水灌溉对番茄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设施番茄咸水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前期≤5 g·L-1咸水滴灌,产量及单果质量较对照降低不明显,但7、9 g·L-1处理均达显著水平,而后期≤9 g·L-1各咸水处理较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却使中期单果质量显著降低;咸水滴灌提高了前期、中期的维生素C及有机酸含量,但却使果实后期的维生素C含量降低,使前期、后期果实硬度增加,且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土壤含盐量低于0.3%的滨海盐碱区,根据番茄不同时期进行适宜浓度咸水滴灌,能够达到保产提质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一年生核桃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氮处理(N1:5g·株-1、N2:10g·株-1、N3:15g·株-1和N4:20g·株-1),以清水处理为对照(N0),研究了核桃实生苗株高、地径、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期为核桃实生苗生产过程中科学施肥策略的制定及养分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处理后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阿克苏种源地与和田种源地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分别在N2、N3处理达到峰值。核桃实生苗叶片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处理下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N2处理后达到峰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A:26.2427mg·g-1、H:25.4360 mg·g-1)、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A:34.9824μg·g-1·h-1、H:34.1990μg·g-1·h-1),均显著高于N0;同时,氮素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升高。氮素促进2个种源地核桃实生苗叶片中N、P、K元素的积累,当施氮量超过N3处理后P元素的积累被抑制,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31倍和2.00倍。因此,氮素在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适宜的施氮量可促进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对氮素的同化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LED红光对蚕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凤豆6号蚕豆为供试材料,通过LED红光补光处理,测定水培条件下不同光照时段的蚕豆幼苗长势、营养元素含量、生理生化和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白光处理相比,蚕豆幼苗在红光补光处理12 h时表现较好,根、茎、叶中N含量分别提高了10.02、13.62、11.68 g·kg-1,茎中P含量提高了1.415 g·kg-1,生物量提高了12.78%。同时,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了1.433%、12.019 g·kg-1、0.016 g·kg-1。综上,适当的红光补光有助于提高蚕豆幼苗的生物量。研究结果可为蚕豆工业化种植补光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新梨7号’梨叶片为材料,探究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主要因素,制备高产优质的叶肉原生质体,并进行基因瞬时转化和表达。将继代30 d的组培苗嫩叶在最佳酶解液(1.0%纤维素酶,0.1%果胶酶,0.4%离析酶,0.5 mol·L-1甘露醇,20 mmol·L-1 KCl,20 mmol·L-1 MES,10 mmol·L-1 CaCl2,1.0 g·L-1 BSA)中酶解12 h,可制备出产量为1.09×106 protopl·mL-1、活力为90%的原生质体。将1~2μg·mL-1 pROK2-GFP质粒DNA通过40%PEG-4000介导转化至上述原生质体中并培养12 h,可以观察到GFP绿色荧光信号,转化率可达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