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对抗旱能力不同的湘研1号、5号、10号辣椒进行了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辣椒组织的AsA含量和Chl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保护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显示出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As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或活性的增幅),相对较低的质膜相对透性与MDA含量;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这些生理指标及其变化说明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能够用来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直接指标,SOD、CAT活性能够用来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间接指标,而POD活性不宜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辣椒生理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辣椒生理机制的影响,以湘研1、湘研5和湘研10号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辣椒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辣椒组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显示总体上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组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组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能够用来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直接指标,而叶绿素含量能够用来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芒属观赏草的抗旱性,采用聚乙二醇( PEG)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10%、20%、30%),研究干旱胁迫对1年生芒属4种观赏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其质膜透性,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糖、丙二醛( MDA)等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sA-POD)等4种酶活性共9个生理生化指标,并根据测定值判断4种观赏草的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种芒属观赏草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 MDA含量升高; AsA-POD活性、叶绿素a、 b含量降低; SOD活性、 CAT活性、 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对4种观赏草的9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最高胁迫浓度时,各指标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斑叶芒>细叶芒>花叶芒>芒。  相似文献   

4.
旱作冬油菜越冬期生理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冬油菜越冬期生理特性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筛选抗旱性较强的冬油菜品种,以9个冬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油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越冬期冬油菜叶片中的POD和CAT活性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天油2号、天油4号、天油8号叶片POD和CAT活性增幅大于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冬油菜叶片SOD活性在越冬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在越冬期都呈现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综合来看,9个冬油菜品种中,天油2号、天油4号、天油8号为强抗旱品种,延油2号、宁油2号为中抗旱品种;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为弱抗旱品种,陇油6号为抗旱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3个油用牡丹品种的抗旱性。[方法]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琉璃冠珠、冰山雪莲为试材,采用田间鉴定法,对3个品种油用牡丹进行逐渐干旱处理,研究逐渐干旱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干旱胁迫过程中,3个品种油用牡丹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处理MDA含量数据时发现,冰山雪莲在干旱胁迫10 d时与对照(1 d)比较,差异不显著;琉璃冠珠干旱胁迫20 d与10 d比较,差异显著;其他指标的差异性均达显著水平。[结论]3个品种油用牡丹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凤丹、冰山雪莲、琉璃冠珠。该研究为干旱区引种油用牡丹品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草石蚕品种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草石蚕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抗旱性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以期为草石蚕的抗旱性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为筛选和选育抗旱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在设施内采用自然干旱胁迫方法,分别胁迫4,8,12和16 d,通过测定各生理指标的数据,研究干旱胁迫对草石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和Pro含量逐渐增加;"贵栽1号"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升高,而"鲁引1号"和"赣引1号"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SOD、POD和CAT活性逐渐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逐渐增加。抗旱性强的"贵栽1号"可溶性糖、Pro和MDA含量增加幅度最低,SOD、POD和CAT活性升高幅度最大。草石蚕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变化规律与干旱胁迫程度和品种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甜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系统及部分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不同的甜菜品种HI0466、KWS9454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研究甜菜渗透调节系统相关生理指标及部分激素对苗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的响应机制及其与甜菜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持续水分胁迫下甜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吲哚-3-乙酸(简称IAA)含量、水势持续降低,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甜菜碱等渗透调节物质及脱落酸(简称ABA)含量则逐步升高,且抗旱品种升高幅度较大。因此可知,在胁迫加重时抗旱品种甜菜叶片可维持较高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及ABA含量,且品种间差异显著,使得叶片水势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增强了其保水能力,提高了其抗旱性。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甜菜碱含量、细胞水势、ABA含量均可作为甜菜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有效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草莓叶片SOD活性以及MDA和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抗旱性不同的3个草莓(野草莓、宝交早生、索菲亚)品种进行8d水分胁迫,研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抗坏血酸(Vc)等生化物质与草莓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草莓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SOD活性先升后降,MDA含量先降后升,Vc含量则始终下降;抗旱性较强的品种SOD活性、Vc含量变化大,MDA含量变化小,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SOD活性、Vc含量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MDA含量与品种抗旱性呈负相关.这些生化指标及其变化可作为草莓抗旱性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IBA对含笑扦插生根影响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解IBA对含笑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用吲哚丁酸(IBA)处理含笑插穗,研究了含笑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的部分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含笑嫩枝扦插生根的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降低,然后升高,最后又降低;过氧化物酶(170D)活性先升高,然后降低,最后又升高;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急剧降低再积累升高;酚类物质的含量先降低,然后升高,最后又降低趋于相对稳定。这些物质的动态变化过程,说明了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与生根密切相关,低活性的PPO和低含量的酚类物质,利于含笑插穗生根。IBA促进了插穗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的进程,特别是降低了POD活性和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而促进了含笑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鸢尾品种的抗旱性,选育抗旱材料,以洋娃娃、蓝宝石、阿波罗、金娃娃、石猎、蓝色魔力6种鸢尾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干旱条件下鸢尾的水分饱和亏缺、相对电导率、脯氨酸、MDA、SOD、POD、CAT、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此来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相对水分饱和亏缺、相对电导率、MDA、SOD和渗透调节物质呈上升趋势,POD和CAT呈先上升后减缓的趋势。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得出,鸢尾“蓝宝石”是6种鸢尾品种中抗旱性最强的,研究结果可为国内的鸢尾属选育引种和园林植物节水相关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盆栽鉴定试验,以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下玉米苗期抗旱生理生化和物质生产表现,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保护酶SOD、POD活性升高,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WUE)下降,导致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降低;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WUE、POD、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玉米品种苗期重要的抗旱性评价指标,在抗旱性鉴定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辣椒生理机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湘研1、5、10号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辣椒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干旱胁迫下辣椒组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显示:总体上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组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组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直接指标,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6种(品种)荚蒾为材料,研究了热激对其叶片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热品种在热激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值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可溶性总蛋白含量上升值均比不耐热品种高,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荚蒾品种的耐热性有明显的相关性。这3种指标可以作为荚蒾属植物的耐热性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盆栽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及复水条件下12个果桑品种的膜透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果桑品种的电导值、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提高,MDA、SOD、CAT活性、SS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活性和SP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不同果桑品种对土壤干旱胁迫和复水的响应不同,其抗旱性存在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将12个果桑品种的抗旱性分成3类:澳玉、台湾46c019、日本胡橙为高抗型,台湾76c002、红宝石、8632、天圣1号、北方红为中抗型,红果1号、白玉王、宁夏红和绿椹子为低抗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自然干旱的方法探讨狼尾草、皇竹草、黑麦草和早熟禾4种牧草的抗旱性生理生化响应机理,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4种牧草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4种牧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离体叶片保水力、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不同程度升高;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歧化酶表现活性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了7个生理指标,得出4种牧草的抗旱性强弱排序为狼尾草皇竹草早熟禾黑麦草。  相似文献   

16.
冰草属抗旱性生理指标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冰草属牧草的抗旱特性,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研究有关生理指标与冰草属48个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有不同程度升高,而相对含水量和保水力有不同程度降低,细胞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变化的幅度园品种基因型而异;相对含水量、保水力、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透性和伤害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脯氨酸含量与其他指标没有相关性。不同品种的抗旱性是由脯氨酸含量与其他各项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些指标对48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高抗、中抗、不抗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小麦种子在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2个小麦品种的种子在90%相对湿度和45℃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1、2 d,结果表明:豫麦57和金豫麦2号种子发芽率在经过老化处理后略有升高、种子活力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尹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13-11114,11123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烟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以K326、云烟87、净叶黄、NC82和Ti448A5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烟草植株的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处理后,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ro含量迅速积累,抗旱品种的SOD活性先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非抗旱品种的SOD则在干旱处理期间缓慢上升。[结论]品种K326、云烟87的抗旱性较净叶黄、NC82和Ti448A强。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品种及亲本苗期抗旱指标测定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研究表明,抗旱性是可遗传的,选育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必须重视品种(自交系)抗旱性鉴定。通过对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9份试材进行了耐旱性研究,测定了叶面积、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等10项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玉米形态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株高降低、茎秆变细、叶面积减少;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一些生理指标上杂交种和自交系之间有简单的遗传相似性,但没有明显的规律;MDA含量、相对含水量、叶面积等可作为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辣椒生理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重庆、四川一带普遍种植的特长香辣大金条、辛香四号、新选二金条3个辣椒品种为材料,在同一水平条件下测定它们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辣椒幼苗组织的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着较高的组织相对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新选二金条的抗旱性高于辛香四号,特长香辣大金条的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