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粪便堆肥化过程中的生物除臭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中国国情,介绍了国内外家畜粪便堆肥处理过程中的臭气处理技术,并提出了生物除臭法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有机物料高温快速连续发酵除臭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2种除臭方法对畜禽粪便处理进行了研究:方法1采用物理-化学除臭方法,有机物料经JH1000型鸡粪烘干机处理后,再依次降温、降尘、沸石吸附、水吸收,然后加入亚硫酸氢钠和甘油水溶液除臭;方法2采用生物-物理-化学除臭方法,在工厂化高温快速连续发酵有机物料中预先混入10%~15%的风化煤,再加入1%马粪和5%5406菌剂,充分搅拌后用抽风机将臭气抽出,在臭气进入烟囱前喷洒亚硫酸氢纳-甘油混合液,同时在发酵过程中,调节和控制发酵温度、水分、化学、生物等指标变化。经气相色谱检测分析表明,2种方法综合除臭效率分别为64%,89%,均达到国家恶臭污染排放标准要求。生物-物理-化学方法除臭效果优于物理-化学方法,适合在我国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有机肥料生产过程中臭气处理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并提出了生物除臭法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畜禽粪便和垃圾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恶臭气体,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给人们生活带来非常不愉快的感觉,因此必须对畜禽粪便和垃圾堆肥进行除臭处理。文章简要介绍了畜禽粪便发酵散发臭气的主要成分,并介绍了畜禽养殖场和粪便处理场的除臭技术、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堆肥臭气消除方法及枯草、落叶、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臭气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简要概述恶臭气体的成分和除臭方法,阐述生物除臭技术在处理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有效治理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6.
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减排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养殖场恶臭来源多样,成分复杂,随着畜禽养殖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粪便污染日益严重。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畜禽养殖行业应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为了降低粪污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畜的危害,对畜禽粪污进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臭气及减排调控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恶臭气体的来源和主要成分,以及恶臭气体的危害和消减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恶臭异位控制技术和原位控制技术,认为微生物除臭技术在畜禽生产中优势明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并且除臭效果持久,微生物可以大大降解粪便中产生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消除养殖场内的臭味。虽然生物除臭法有许多优点,但是对某些高浓度恶臭物质的处理有一定局限性。为了促进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恶臭问题不能单靠某一种除臭技术,只有综合利用多种除臭技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产品是一种生物消臭除氨剂,属纯生物制品,除臭之后没有二次污染,是干净、安全的环保型除臭抑菌剂。效果如下:1.有效清洁畜禽养殖的各种场所,对养殖场臭气中的三种病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的主要来源,臭气的基本成分及危害,污水行业常用的除臭技术;进行了以生物法为主,结合碱吸收和物理法治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H2S、CH4等恶臭气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去除率可以在90%~100%,效果良好,且工艺流程简便可行,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厂臭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晓清  张钊彬  邵培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388-4390,4393
简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产生,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目前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除臭的应用和特点,并分析了污水厂臭气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该研究对于我国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堆肥过程中降低禽畜粪便产生臭气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过氧化物混合辣根发酵除臭腐熟剂对猪粪堆肥的除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物混合辣根发酵除臭腐熟剂可有效抑制堆肥过程中臭味的产生,发酵的堆肥均达到可以施用的标准。其中,过氧化钙混合辣根发酵除臭腐熟剂除臭效果最佳,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除臭微生物的筛选及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臭气污染,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从环境中分离出降氨菌和降硫化氢菌各2株。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初筛与复筛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对氨的去除率达85%以上、对硫化氢的去除率达60%以上的菌株。对有效菌株进行垃圾除臭试验,采用对比试验方法检验除臭效果。结果表明,除臭菌株在24 h内可有效减少垃圾产生的恶臭。与对照相比,恶臭明显降低2个臭味等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物除臭菌对猪粪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为利用生物除臭菌改善生猪养殖场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猪粪进行堆肥发酵,试验设添加生物除臭菌处理,以不添加生物除臭菌处理作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堆肥的温度、pH、含水量和种子发芽指数(GI)的影响。【结果】添加生物除臭菌处理相比对照处理更易提高猪粪堆肥温度,提前4 d达到高温阶段;两种处理堆肥pH均保持为8.0~9.0;堆肥第30 d,添加生物除臭菌处理含水率为28%,达到腐熟标准,而对照为33%;添加生物除臭菌处理GI为53%,对照为42%。【结论】生物除臭菌对堆肥腐熟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畜禽养殖过程中散发出来的臭气,不仅严重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对畜禽生长和饲养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为此,下面介绍几种抑臭、除臭技术。1.巧喂除臭。在猪日粮中添加酶抑制剂,可使猪舍内氨气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猪舍臭气是影响生猪健康和周边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猪舍臭气的组成、来源和治理3个方面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微生物除臭技术和除臭机理研究进展,以期为猪舍臭气的有效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猪场臭气污染越来越成为周边群众投诉的对象,占各级环保督查畜禽养殖污染投诉案件的60%以上,日照市通过推广应用新型清洁养猪法、异位发酵床、安装益生菌自动微喷设备系统,利用生物除臭技术,大大减少了猪场及周边臭气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消除生猪养殖与附近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畜牧生产和生态环保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畜禽粪污除臭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畜禽粪污中臭气的释放,获得高效的畜禽粪污除臭菌株,利用驯化富集、平板划线的方法从猪粪中筛选除臭微生物。通过富集驯化、定性初筛和吸收液复筛法,检验微生物除臭效果,最终获得高效除臭微生物Z2,实验室条件下对氨气的降解率达到71.0%,硫化氢的降解率达到62.3%。经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Z2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猪粪的除臭小试试验中,Z2菌株可以以较低的接种量(1%~5%)取得较好的除臭效果,表明该菌株在猪粪除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产品是一种生物消臭除氨剂.属纯生物制品,除臭之后没有二次污染,是干净、安全的环保型除臭抑菌剂。其效果如下。1.有效清洁畜禽场所,对养殖场臭气中的3种病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毒菌)抑制率达88%~100%。2.去除粪便和污水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空气明显净化。3.减少畜禽的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口蹄溃烂疾病,降低其传染几率。4.有效驱杀蚊、蝇等害虫,蚊蝇密度大大降  相似文献   

18.
垃圾堆肥厂臭气的生物脱臭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东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23-8625
目前垃圾堆肥臭气治理主要采用生物脱臭工艺,着重介绍了4种生物除臭法,即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滴滤法和曝气式生物除臭法的各自特点和技术进展。最后认为由于垃圾堆肥恶臭成分的多样性,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效果有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规模畜禽场臭气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规模化畜禽场臭气污染,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畜禽养殖场臭气来源、除臭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一步分析了臭气防治技术研究的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规模畜禽场臭气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蚯蚓粪在有机肥堆肥发酵过程中覆盖除臭的作用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用量蚯蚓粪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吸收、去除效果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蚯蚓粪对以氨气和硫化氢为代表的臭气的吸收效果良好,且随着蚯蚓粪添加量的增加去除效果提高。在模拟覆盖深度0~25 cm范围内,蚯蚓粪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与蚯蚓粪模拟深度成正比,覆盖深度达到25 cm时,蚯蚓粪对这2种气体的去除率均达到近100%。与新鲜的蚯蚓粪相比,陈放15 d的蚯蚓粪与经高温灭菌后的蚯蚓粪的除臭效果没有显著改变。生产条件下,覆盖5cm左右的蚯蚓粪,对包括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在内的臭气去除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