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避雨栽培对金柑留树保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朔金柑为试材,从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4月15日进行了盖膜避雨栽培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阳朔金柑留树保鲜期间果实品质动态变化,以探讨避雨栽培对金柑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避雨栽培留树保鲜技术,可以延长果实采收期至翌年4月中旬,留在树上的好果率仍有98.9%,避雨栽培不但能缓解留树保鲜金柑果实硬度的降低,保持后期较高的VC含量,而且能有效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在整个留树保鲜过程中,盖膜处理的果实硬度比露地栽培的高10.08%~14.26%,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高2.12%~5.86%,可滴定酸比对照低13.64%~14.29%;盖膜处理的金柑果实可溶性糖、固酸比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留树保鲜的金柑果实VC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留树保鲜第2个月达到最大值,第2个月后金柑果实VC含量迅速下降,但盖膜处理的金柑果实VC含量比对照高8.69%~14.73%。  相似文献   

2.
以锦橙为试材,研究了2,4-D对锦橙果实留树保鲜的效应。结果表明,从12月25日当地锦橙销售开始,可留树保鲜到翌年3月中旬,落果率仅为对照的1/3,果实色泽鲜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为材料,比较2,4-D不同浓度、不同施用时期对锦橙果实落果率和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2,4-D在柑橘果实留树保鲜中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在盛花后200 d(柑橘果实转黄期)施用20 mg • L-1的2,4-D,能显著降低柑橘果实留树越冬的落果率,且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果实能够留树保鲜50 d左右。研究还发现,2,4-D处理能延缓果蒂离层的形成,抑制细胞壁降解相关酶基因CX16、PG2、PME1、PME2的表达。综上所述,2,4-D能够用于锦橙果实留树保鲜,其主要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壁降解和离层形成。  相似文献   

4.
陈建辉 《果农之友》2003,(12):42-43
夏季(5月中旬~8月中旬)主要是幼果管理、夏季修剪、病虫害防治。盆栽苹果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落果现象,前期落果共有2次,第1次在花后周,第2次发生在6月。一般待第2次落果后再行定果,根据预定位置和数量选留,定果时,一般每花序只留1个中心果,果实的空间距离在25厘米左右。如果实数量不足时,也可留双果。月中旬选择晴朗天气对需要套袋的苹果喷1次杀菌杀虫剂,喷药后1~2天即可选用双层袋进行套袋。套袋盆树主要防治叶部病害,不套袋盆树(因本身为黄色如津轻,或易于着色如瓦里短枝、皇家嘎拉等)在6月上旬以后每隔20天左右喷1次杀虫杀菌剂,注意药…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留夏梢防沃柑果实日灼的可行性,在广西南宁以4年生香橙砧沃柑为试材,5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结果枝进行不同时间和数量的留夏梢处理,以不留夏梢作对照,观测比较了不同处理的落果率、果实日灼率、日灼指数、果面温度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对照的落果率为9.80%,果实的日灼率为74.93%,日灼指数达40.76%。适时适量留夏梢不会引起大量落果,可起到遮阴防晒、降低果面温度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果实日灼的发生和降低日灼指数,且可提升果实品质。6月下旬结果枝留3枝夏梢(树冠表面每平方米留26枝夏梢)的综合表现最佳,落果率为11.83%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实日灼率(9.63%)和日灼指数(5.96%)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平均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出汁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091无核沃柑引种至广西南宁,树势生长旺盛。枳砧嫁接苗定植3年后的株高为294.40 cm,冠径为283.08 cm×265.24 cm;枳橙砧嫁接苗定植3年后株高可达335.40 cm,冠径为326.84 cm×310.82 cm。091无核沃柑果实大小适中,果实品质好,商品性高。枳砧091无核沃柑平均单果质量为160.2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08%;枳橙砧091无核沃柑平均单果质量为168.88 g,可溶性固形物达13.68%。091无核沃柑现蕾期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开花期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翌年1月中下旬果皮呈橙色或橙红色,开始进入成熟期,翌年2—3月品质最佳,其他物候期与普通沃柑相当。越冬落果极少,柑桔溃疡病、日灼、红蜘蛛、潜叶蛾和蓟马等常见病虫害均有发生,但不严重,主要存在部分小果和部分粗皮果等问题。总体评价,091无核沃柑在南宁栽培果实品质优秀,口感佳,值得试种,但栽培上要注意保花保果。  相似文献   

7.
2013—2014年在蓬安县锦橙100号主产区金溪镇沈家坝村,以锦橙100号为试材,比较了留树贮藏与采收后库房贮藏之间果实品质的差异,以及留树贮藏不同处理之间落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锦橙100号留树贮藏后,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均更好,果实色泽鲜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库房贮藏高。喷施2,4-D能大幅度减少留树贮藏的落果率,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锦橙100号果实留树贮藏时间不宜过长,从12月5日当地常规鲜果销售开始,最迟至翌年3月底,以1月中下旬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鲜果品质和销售价格,传统鲜果供应型已趋向鲜果超时令或反季节供应型,沙糖橘农一般延期至翌年1月下旬至3月上旬采收,即较成熟期11—12月初迟摘2~4个月,销售价格提高20%~40%,但部分果园落果率10%~20%,甚至50%~80%。为了减少留树保鲜损失,提出预防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树冠盖膜留树贮藏金柑树盘土壤水分及果实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桂林市果实留树贮藏金柑为试材,研究了树冠盖膜和不盖膜条件下果实品质、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裂果情况。结果表明,盖膜后,土壤湿度较低且较稳定,同时避免了降雨、冰冻接触果实,不易落果和裂果;在12月至翌年3月,盖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较稳定;在3月中旬前,盖膜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固酸比和糖酸比较高,果实风味较浓,果实品质得以较好地保持;进入3月中旬后,果实风味趋于变淡,果皮开始变软,不宜继续留树贮藏。  相似文献   

10.
对危地马拉与西印度品系天然杂交后代油梨的落花落果和果实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2月下旬至3月底有2~3次落花高峰,其中1~2次高峰落花最多。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第一次生理落果期,4月下旬到6月上旬是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果实的生长以体积作指标,5月初到6月中旬增长最快;以果重作指标,6月下旬至7月中旬增长最快。果实比重在5月10日前及6月下旬后都大于1,其中间小于1。根据果实各部分的生长发育特点,将油梨果实生长发育划分为三个时期:幼果生长期,从谢花到4月下旬;果实迅速膨大期,从5月初到6月中旬;果实成热期,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荔浦市,以树冠覆膜留树保鲜的沙糖桔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大小(按横径分级:2S级,3.5~4.0 cm;S级,4.0~4.5 cm;M级,4.5~5.0 cm;L级,5.0~5.5 cm;2L级,5.5~6.0 cm)和留树保鲜时间(12月12日至翌年2月28日)对果实浮皮和果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和留树保鲜时间对浮皮程度均有显著影响,果实越大、留树保鲜时间越长,浮皮率越高、浮皮指数越大。在留树保鲜前期(1月底以前),各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规律性不明显;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随果实增大而降低。随留树保鲜时间的延长,2S、S、M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小幅上升趋势,L和2L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波动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各级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降后升、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1月底最低;各级果实的固酸比表现为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变化趋势,1月底最大。  相似文献   

12.
柑橘果实越冬留树保鲜是延长果实采收期及减缓果实集中上市压力的一个有效措施,然而椪柑果实留树贮藏研究较少。本研究中以‘新生系3号’椪柑(Citrus reticulata)为对象,分析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在果实越冬留树保鲜中减少落果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1 mmol · L-1 Spd明显降低了落果率,且不影响果实品质。外施Spd降低果实离层组织中活性氧含量,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苷醛酸酶和果胶甲酯酶等细胞壁降解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从而抑制离层的形成。因此Spd可以用于椪柑果实留树保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永县夏橙栽培中亟待解决的落果、返青和采摘期混乱等问题,于2010—2012年进行保果保黄技术与采摘适期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预防落果的效果好,施秋冬肥冬季落果率5.8%,较不施冬肥低7.5~7.9个百分点;施秋冬肥、春肥和喷布中微量元素肥夏季落果率1.12%,较其他处理低5.6~46.2个百分点。全程套袋保黄宜在9月中旬开始,后期套袋保黄宜在果实色泽鲜艳期间开始,果袋宜首选外绿褐内黑双层纸袋,其次选外橙褐内白双层纸袋。防冻保黄措施,宜采取树冠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为主,果实套外黄褐内黑双层纸袋为辅。桂夏橙未套袋果的适宜采摘期在3月底至6月底,套袋果的适宜采摘期在3月底至5月底。  相似文献   

14.
橘农为了提高沙糖橘售价,往往延迟至春节期间采收。但是,沙糖橘留树保鲜容易落果,造成损失。笔者深入橘园与橘农一起探索研究沙糖橘采前落果的原因及预防技术,现介绍如下:1导致落果的主要原因(1)留树果量过多或树势较弱。笔者曾于2010年2月2日在杭州市康桥镇独城村调查,留树保鲜果量  相似文献   

15.
杨旭  林清  黄丽  刘翠玉  徐阳  吴开云  龚榜初 《果树学报》2023,(11):2435-2445
【目的】探讨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对留树保鲜水柿的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及翌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柿果实留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花后170~214 d每隔7~15 d分别喷施75%的GA_(3)50000倍液、0.01%2,4表芸薹素内酯2800倍液及可溶性叶面肥800倍液3次(处理Ⅰ)、4次(处理Ⅱ)和5次(处理Ⅲ),同时增施0.5%的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以成熟后自然挂果、不增加追肥量的植株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不同采摘时间果实的色泽、营养成分含量、果实质地及贮藏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留树保鲜措施对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导致果实色泽转变和营养成分转化延迟,减缓水柿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的下降,且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期营养成分含量和质地的下降相比对照组更缓慢,其中喷施混合液3次(处理Ⅰ)的延缓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延迟采收后植株翌年的果实产量、果实大小和优质果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留树保鲜技术能有效延迟水柿果实的成熟,且不会对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和翌年的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在近成熟期喷施3次GA3、表芸薹素内酯和可溶性叶面肥是水柿留树保鲜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脐橙留树保鲜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留树保鲜即利用农业技术措施,延缓果实成熟脱落的过程,延长成熟果实留树时间的果品保鲜模式。留树保鲜运用在脐橙上,变离树保鲜为挂果保鲜,保鲜期较长,与同期采后贮藏果比品质更好,既可以减轻集中上市带来的仓储、运输、销售压力,又能够调节鲜果供应期,是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实用技术。脐橙采用留树保鲜时,要兼顾果品的保鲜效果和果树养护,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2007 ~ 2013年对沙糖橘的结果母枝形成条件、花芽形态分化、开花期与落花落果、果实发育与结果等特性,以及控梢促花、保花保果、留树保鲜等栽培技术开展了研究,希望能为解决沙糖橘生产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芦柑留树保鲜,可以延长销售期,提升果实品质,带动观光果业发展。并从橘树选择、喷药保果、肥水管理、覆膜防冻、适时采收方面,介绍芦柑留树保鲜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荔浦市,以树冠覆膜留树保鲜的沙糖桔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大小(按横径分级:2S级,3.5~4.0cm;S级,4.0~4.5cm;M级,4.5~5.0cm;L级,5.0~5.5cm;2L级,5.5~6.0cm)和留树保鲜时间(12月12日至翌年2月28日)对果实浮皮和果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和留树保鲜时间对浮皮程度均有显著影响,果实越大、留树保鲜时间越长,浮皮率越高、浮皮指数越大。在留树保鲜前期(1月底以前),各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规律性不明显;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随果实增大而降低。随留树保鲜时间的延长,2S、S、M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小幅上升趋势,L和2L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波动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各级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降后升、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1月底最低;各级果实的固酸比表现为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变化趋势,1月底最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江永县夏橙栽培中亟待解决的落果、返青和采摘期混乱等问题,于2010-2012年进行保果保黄技术与采摘适期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预防落果的效果好,施秋冬肥冬季落果率5.8%,较不施冬肥低7.5~7.9个百分点;施秋冬肥、春肥和喷布中微量元素肥夏季落果率1.12%,较其他处理低5.6~46.2个百分点.全程套袋保黄宜在9月中旬开始,后期套袋保黄宜在果实色泽鲜艳期间开始,果袋宜首选外绿褐内黑双层纸袋,其次选外橙褐内白双层纸袋.防冻保黄措施,宜采取树冠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为主,果实套外黄褐内黑双层纸袋为辅.桂夏橙未套袋果的适宜采摘期在3月底至6月底,套袋果的适宜采摘期在3月底至5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