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类土地面积和各类型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是森林调查的两项重要指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是通过少量样地材料对影响林分蓄积量变化的各项因子(包括质和量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估测林分蓄积量的方法。数量化理论是多元分析的一支,它是一种通过数量化方法将非数量因子(例如坡向、坡度、坡位等立地因子)数量化,从而更好地解决预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各类土地面积和各类型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是森林调查的两项重要指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是通过少量样地材料对影响林分蓄积量变化的各项因子(包括质和量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估测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在林业上,利用航片判读和数量化理论编制林分蓄积量数量化表已作尝试,并达到较高的精度。因为,在二类小班调查中,除小班蓄积调查(按小班提供蓄积量)外,还包括其他测树因子的调查,如小班的平均年  相似文献   

4.
不同立地因子对杉木蓄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立地因子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于湖南省衡山县、桃源县、苏仙区、金洞区、遂宁县、新邵县、泸溪县、岳阳县等8处不同地区中布设了26块杉木中龄林标准地,调查了每块标准地的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位、坡向等立地因子以及年龄、郁闭度、林分优势平均高、林分平均胸径等测树因子,采用统计之林软件中数量化方法Ⅰ模块分析了上述因子对公顷蓄积量的影响显著性程度,找出对杉木林分蓄积量有影响的主导立地因子及不同立地因子对蓄积量的影响显著性差异。建立了湖南省杉木人工林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为科学营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数量化方法(Ⅰ)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对质的因子进行数量化的方法。林业上早已用于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的编制。目前不少国家、国内不少省份采用数最化理论(Ⅰ)对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一方面可直接定量地给出了各个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单独作用。它不仅对有林地可以进行预估,而且对于即将造林的无林地也能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内客较广泛,但是森林资源的判读,即进行森林的定量分析,确定有林地的面积及森林蓄积量,一直是林业遥感的中心课题。从目前来看,森林定量分析,一般有两种发展趋向。第一种是遥感图象林分数量化蓄积量估测法。通过遥感图象上影响森林蓄积量变化的质的因子,转换为数量化因子,进行处理,研究遥感图象各种影象特征与森林蓄积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多元回归的数学模型,求解森林蓄积量对各种判读因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1980年全省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资料,编制了我省航空像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通过判读样片的对照比较,根据像片判读的小班测树因子,查航空像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可以直接获得小班蓄积量。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森林资源调查与伐区调查,进一步使用航测技术,充分发挥我省现有航空照片的作用,并为建立森林经营档案工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四川凉山州飞播云南松林分的生物量、蓄积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林分生产力的主导因子是林分结构,其次是土壤条件;地形因子(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的影响较小。通过分析认为,在经营森林生态系统时,为了提高生产力,重要的工作应放在提高林分叶面积指数和合理密植方面。预测预报模型的复相关指数皆在0.84以上,精度高于多无线性回归模型,在说明变量(自变量)既含定性又含定量因素时,数量化理论Ⅰ能更好地拟合多元的说明变量与基准变量(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燕山东段封山育林区油松天然更新与林分结构因子、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油松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是林分蓄积量、坡向、坡位、灌木层盖度、林分郁闭度,其他因子的影响较小。文中还对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开展油松大然更新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的闽江流域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福建省第5次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落在闽江流域的样地中抽取马尾松林样地130个,以RS可提取因子及样地林分立地条件因子为可选变量,利用3倍标准差法进行异常数据的筛选,对林分立地条件定性因子进行数量化处理,通过逐步回归构建闽江流域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结果所构建的蓄积量估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35。经模外抽取30个样地对估测模型适用性检验和精度验证表明,在可靠性α=0.01条件下模型估测值与外业实测值无显著差异,模型的林分蓄积量估测精度达85.03%,为此,本研究的蓄积量估测模型对森林经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数量化理论被引入到林业科研和生产中以来,已经在林地生产力预测,森林资源调查,以及林分生长量预估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数量化理论,编制不同森林类型的数量化林分蓄积量、年龄、树高、胸径  相似文献   

12.
立木树干材积是树干粗度(胸高直径或断面积)、树高和树干形状三个因子的函数。而林分蓄积量可以理解为林分总断面积、林分平均高和林分平均干形三个因子的函数。在这三个因子中,只测树干粗度和高度两个因子,以确定立木材积或林分蓄积量的方法,称为二元控制法。  相似文献   

13.
林分蓄积量估测是林业遥感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云雾天气和光谱饱和现象等因素限制了光学遥感影像估测林分蓄积量的精度。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穿透性强、受云雾影响小等特点,弥补了光学遥感的不足。以江西省龙南县的针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Landsat 8与PALSAR-2双极化SAR影像数据,在遥感数据预处理基础上,提取了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后向散射系数等共245个遥感因子。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出65个遥感因子参与林分蓄积量估测。以林分郁闭度作为分层因子,分别采用线性、KNN、支持向量机(SVM)、多重感知机(MLP)和随机森林(RF)5种模型估测林分蓄积量,并对估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单独使用Landsat 8的光谱和纹理信息,基于郁闭度分级并融合PALSAR-2的后向散射信息明显提高了蓄积量的反演精度;2)对于低郁闭度林分,线性模型精度最高(rRMSE=21.16%),中郁闭度林分,多重感知机模型估测效果最好(rRMSE=30.61%),高郁闭度林分,多重感知机模型估测效果最好(rRMSE=27.53%)。在结合PALSAR-2的后向散射系数的基础上,郁闭度分层能有效改善中高蓄积量区域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4.
立木树干材积是树干粗度(胸高直径或断面积)树高和树干形状三个因子的函数。而林分蓄积量可以理解为林分总断面积、林分平均高和林分平均干形三个因子的函数。在这三个因子中,只测树干粗度和高度两个因子,以确定立木材积或林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数量化方法,将定性因子如林分组成、坡向,按数量化(Ⅰ)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定量因子。根据各项目得分范围和各类目的得分值,预测在该受害林区,影响松文象甲种群数量消长的主导因子是林分组成。今后重点防治应是阳坡思茅松纯林,其次是阴坡思茅松纯林和阳坡思茅松云南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16.
以松溪林业建设投资公司旧县项目林场212个小班为样地资料,从样地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中筛选出影响蓄积估测的主要因子信息,构建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以达到以少量的地面样地来估测林分蓄积的目的.通过精度验证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估算结果与小班临时样地调查结果无显著差异,预估结果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区域林分蓄积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17.
福建柏人工林标准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K=1.57作为林分郁闭度刚达到1.0时的林分树冠面积重叠指数,并据以确定标准林分的蓄积量,选择理查德方程建立标准林分蓄积量模型,并配合其它林分因子模型编制了福建柏人工林标准收获表。该表经检验精度较高,在林业生产上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编制林分蓄积量表的数量化逐步回归方法,与数量化理论Ⅰ反向剔除法作了比较。根据建立预报方程的结果,对外业调查样本资料的要求和内业编表处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地"一张图"是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平台,运用林分生长模型对林地"一张图"林分因子更新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昆明市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建立了24个树种(组)林分生长模型,通过模型链接实现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和平均蓄积生长量的过程动态模拟。树高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21~0.64之间,胸径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37~0.78之间,蓄积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44~0.92之间;林分生长模型反演昆明市有林地蓄积量预测值与观测值相差37万m~3,云南省蓄积平均生长率反演昆明市有林地蓄积量预测值与观测值相差291万m~3。建立的24个树种(组)林分生长模型,能满足林地"一张图"林分因子更新要求,能动态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可为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具备了快速获得林分平均高、郁闭度等相关信息的能力,但缺少利用林分平均高和郁闭度来准确估测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的模型,这严重影响了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对模型的构建进行探研,利用湖南湘西地区地面调查数据中52块杉木样地的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株数等数据,通过因子变量组合不同的自变量形式,并分别构建多个不同函数形式的杉木地上生物量、蓄积量反演模型,用决定系数R~2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杉木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构建的因子变量组合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其中:以e为底数的对数形式变量ln(C×HH~2)作为解释变量的杉木地上生物量模型、蓄积量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指数函数模型能够精确地表达自变量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的关系;与一次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相比,指数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对杉木林分平均高、林分郁闭度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探究,构建了杉木地上生物量模型、蓄积量模型,以期为建立林分平均高和郁闭度因子估测其它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和蓄积量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