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养老路径思考。以福利多元主义为理论支撑,深入探索这一理论对中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指导意义,得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现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并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内容和供给方式,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多元合作的网络"群"、坚持以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以及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工作等意见。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城市养老供给“9073”或“9064”模式,农村养老主要以家庭为主,子女代际赡养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式微,养老问题成为一项重要民生问题。如何积极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让农村老年人安享晚年,亟待创新社会养老路径,弥补家庭养老供给不足。本研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共同体理论分析农村“时间银行”生发原理、优势、困境与优化路径,有利于缓解农村养老压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谢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4):201-203+21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我国农村地区选择“以地养老”的模式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在实现路径研究方面,可以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可以切实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地区老人的经济收益,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经济支撑,又可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机构及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养老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中国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且已有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农村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农村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依赖和现实条件的冲突使养老质量无法提高,多重背景下农村老年人无法实现"老有所养"。面对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和问题,应考虑建设以居家养老模式为基础、社区互助与老年人自助的新型社区互助养老模式。该模式通过建立多元行动者协同参与的组织网络以及吸纳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利益机制,最终形成农村老年人自助、互助的养老模式,从而提高农村养老质量。为此,政府应当激活社会志愿精神、复活传统村规民约、制定普惠政策矩阵、增强主体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179-182
农村社区养老是目前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农村社区养老需要多主体、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老年生活需求。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养老在支持主体方面表现出政府支持不足、社区组织支持缺乏、家庭支持弱化等问题,以及在支持内容方面存在物质经济条件、日常生活照料、精神和心理慰藉相对匮乏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诸如加强政府经济支持、社区组织生活照顾支持、家庭精神支持等,以此完善农村社区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保障农村社区养老系统化制度化,真正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养老问题,研究旨在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加快发展发展农村养老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农村养老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在养老金融领域存在养老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养老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村老年人金融知识参与度低、金融监管不成熟以及农村养老金融专业人才的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提升农村老年人金融素养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旨在为农村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农村居民养老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越来越突出。因此,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解决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养老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阐述乡村振兴与农村养老之间的关系,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传统养老模式弱化、农村养老机构数量和设施不足、资金支持不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及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并提出构建新型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村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以前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无法和现行的农村发展相适应。改变农村社会养老的模式以及解决农村养老所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成为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其不仅关系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农村的建设,还关系到能否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本文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农村养老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市场、养老机构与农村老年人等几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2009年江苏省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老年人养老意愿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方法,就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的"和子女过"的养老意愿依旧处于主导地位",自己过"的养老意愿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经济来源的稳定与否对养老意愿有显著地影响,个人特征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并不明显,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民养老意愿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56-257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地区的婚娶支出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代际剥削程度不断加剧,出现农村父代"因婚致贫"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引发农村养老危机。通过以走访武川县农村居民的方式,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高价彩礼的现状,考察高价彩礼对农村父代养老问题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地区高价彩礼背景下造成养老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外债负担压缩养老空间,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传统"反馈型"的家庭平衡模式被打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