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在温室中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并在温室中进行实际测试,以此探究该系统的热性能表现,分析其各项性能参数,为后续改进优化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及其在温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基础上,通过给集热器加装用于基质升温的散热管道来进行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集热器收集太阳热能并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同时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空气循环将热空气输送到散热管道中释放热量,以此实现系统的集热和放热,从而提升基质温度。将日光温室用聚苯板分隔,以采用了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隔间作为试验区域,以不采取任何措施的隔间作为对照区域,通过测定温室环境温度、集热器内部空气温度、散热管道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流速和基质温度,分析空气流速、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瞬时集热量和集热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集热器和散热管道从进气口到出气口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最后对该系统的整体热性能以及与温室对照区域基质的温度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实测,空气流速为2.0 m/s时,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集热效率和瞬时集热量最高,分别为67.7%和494.4 W/m2,在此流速下,集热器内空气温度平均提升27 ℃,散热管道进气口到出气口平均温差为16.2 ℃;系统集热效率还受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其随着二者的增加逐渐提高;系统运行期间,系统集热量为6.0~9.3 MJ/m2,放热量为4.7~6.8 MJ/m2,能量利用效率为73%~78.2%;典型晴天条件下,温室试验区域基质温度始终高于对照区域,平均高2.7 ℃。【结论】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性能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和放热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适合在温室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温室类型及性能(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供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的建筑统称为温室。“温室”一词源于“温室效应”。以短波辐射为主的太阳辐射通过温室采光材料进入温室后使室内地温和气温升高而转化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又被温室覆盖材料阻隔在温室内,从而形成室内热量的积聚,使室内温度提高,这一过程称之为温室效应。温室正是利用温室效应,在作物不适于露地生长的寒冷季节通过提高室内温度创造作物生长的适宜环境来达到作物反季节生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温室生产已远…  相似文献   

3.
一、二氧化碳施肥的历史植物的绿色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CO_2,经过光合作用,生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碳水化合物。在保护地(温室、大棚)生产的特异条件下,常出现CO_2供应不足的状况。人为地把CO_2象其他肥料一样,做为一种营养物质,供给植物的绿色叶片,称之为CO_2施肥。在温室內施用CO_2,始于北欧的荷兰、丹麦等国,最早应用于温室黄瓜、番茄和色拉(西式凉拌杂菜)生产。1961~1963年,西德、美国、日本等国先后研究和应用这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28.改善温室和塑料棚内光照条件对保护地蔬菜花卉生产有何意义?光对于植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其自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吸收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这是植物生存、生活和生长的基础。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各种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强范围是由它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确定的(见表1)。光饱和点是指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强而增大;光补偿点是指当低于某一光照强度时,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物质和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等。由此可知,在光补偿点至光饱和点的范围内,温度适宜,二氧化碳含碳量充足时,光愈强,植物的光合产量愈  相似文献   

5.
正温室水分调控是指对温室内的环境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衡量与评价环境水分情况的指标是空气相对湿度。1温室内空气湿度的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比较高,特别是在寒冷冬季不通风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90%以上,黄昏至早上可达到100%,而达到饱和情况。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泥土湿度、温室设施和蔼象有关。泥土湿度大,则温室空气湿度大;密闭性好的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大,密闭性差的温室空气湿度小;低矮空间小的温室空气湿  相似文献   

6.
<正>温室水分调控是指对温室内的环境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衡量与评价环境水分情况的指标是空气相对湿度。1.温室内空气湿度的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比较高,特别是在寒冷冬季不通风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90%以上,黄昏至早上可达到100%,而达到饱和情况。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泥土湿度、温室设施和蔼象有关。泥土湿度大,则温室空气湿度大;密闭性好的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大,密闭性差的温室空气湿度小;低矮空间小的温  相似文献   

7.
张胜波  戴青玲  于殿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89-14891
运用一种基于能量和物质守恒的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的建模思路和方法,分析了温室小气候中辐射、通风、对流和作物蒸腾作用引起的热质交换物理过程,研究和建立了夏季温室温度的动态模型。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验证了动态模型能可靠地估计温室内空气的温度值.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环境因子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维持温室最冷月夜间温度12℃以上为目标,研究比较了太阳能加热系统和传统加热系统对温室温度的调节原理和调节效果.太阳能加热系统的热交换器为光管散热器,分为两组,分别悬挂在空中和埋设在地下,用于温室的空气加温和地面的蓄热加温.白天,悬挂在空中的热交换器吸收温室多余能量,通过埋在地下的热交换器将其储存在地下;夜间,储存在地下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重新释放出来加热温室空气.传统加热系统的热源为一台15kW的锅炉.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加热系统在12月至次年1月的最冷几天中供热量不能满足温室作物的需求,但在其它时间,相比传统加热系统更有利于温室环境的调节.因为这种加热系统不仅可用于夜间加热,而且还能避免白天温室内过高温度影响植物生长.这套太阳能加热系统每年能为温室提供360kWh/m2的热量,可节省大量的化石燃料.如果突尼斯国内1400公顷温室全部采用这种加热系统,每年可节约化石燃料5×109kWh.  相似文献   

9.
<正> 利用温室栽培蔬菜,不仅可以使新鲜蔬菜提前上市,解决余缺,调节淡旺,还可以增加菜农的收入。我们通过研究探索、调查总结,摸索出了一种新式的生物太阳能温室,它介于酿热温床和温室之间,综合二者优点而成,不需要人为额外供热,却有足够的热量供给蔬菜生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北方冬季吃鲜菜难的问题,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物太阳能温室的原理是:室顶覆盖双层塑料薄膜保温,白天利用阳光满足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温度与贮存热量,晚上温度下降后,利用白天贮藏的热量和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来提高室温,满足室内蔬菜的生  相似文献   

10.
一、玻璃温室通风玻璃温室通风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温室的余热及温室内的水分,调整温室内空气成分,排除有害气体,使温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等条件适宜植物生长的要求。1.自然通风玻璃温室大部分时间依靠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环境。大型生产性玻璃温室的结构形式一般...  相似文献   

11.
新鲜事     
正日本开发出可使能耗减半的农用温室加温系统日本日前宣布开发出一种温室加温系统,能使燃料和液化石油气的使用量大幅降低。它通过只在必要场所进行局部加热的方式,使温室加温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各减少一半左右。新系统不像以前那样用锅炉给整个温室加温,而是在植物附近设置发热设备,然后通过电热泵将热量传递给植物,从而大幅降低了燃料费用。该系统还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北方地区温室作物的生长环境温度,建立温室用太阳能热泵土壤蓄能系统的试验装置。采集太阳辐射强度、系统供/回水温度、温室内部土壤、空气温度、主机输入功率等数据,分析在晴天和多云天气工况下系统的性能和供暖效果。结果表明,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及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简称COP)均受太阳辐射影响,辐射增强,供/回水温度及COP随之升高,反之则降低,但供/回水温度波动滞后于太阳辐射强度且较为平缓。在晴天和多云天气工况下,系统的平均COP分别为4.05、2.50;晴天天气工况下,系统较对照温室土壤温度日平均提升3.24℃,夜间温室空气温度平均提升1.49℃;多云天气工况下,系统较对照温室土壤温度日平均提升2.28℃,夜间温室空气温度平均提升1.02℃;系统供暖效果明显。不同天气工况下,试验温室空气温度较环境温度提升3~8℃。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在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并将水和空气中的CO2气体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在温室中,CO2气体是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形成产量必不可少的原料,它的浓度大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品质的好坏.在冬春季节北方温室相对密闭栽培环境中,空气不流通,叶片光合作用消耗CO2,使温室内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减弱,抑制植物生长发育.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研发中心智能化温室即将投入生产,利用CO2施肥将对温室蔬菜栽培达到高产、优质、高效起到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一、温度管理1.结果前期管理。此期外界温度尚高,温室内的温度管理也相对容易。白天室内温度升到28℃后开始通风,控制在35℃以下;夜间加强保温,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此期如遇阴雨天气,室内温度偏低时,应进行人工增温,防止温度过低。2.结果中期管理。此期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温室内的温度偏低,大部分时间不能满足辣椒高产栽培的需求。因此,管理中应以保温防寒为主,白天温度升到30℃后开始通风,但通风时间不宜太长,应尽量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增加温室内的热量积蓄;夜间温度应保持在  相似文献   

15.
磷酸氢二钠相变墙板在温室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改善日光温室热环境,以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相变材料,依据普通温室墙体夜间累计放热量计算出相变材料的用量为16.7kg/m2,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蓄热墙板。建造后墙结构为"80mm相变蓄热板+40mm×60mm×2.5mm方钢+80mm菱镁聚苯保温板"日光温室,与"240mm红砖+100mm聚苯板+240mm红砖"后墙温室比较。结果表明:典型晴天时,相变蓄热板温室的气温波动幅度比对照小4.2℃,最低气温高1.5℃,最高气温低2.7℃,平均气温高1.2℃,相对湿度增加3%,墙体夜间累计放热量略大于对照;典型阴天时,相变蓄热板温室的平均气温比对照高1.6℃,相对湿度提高2.6%,墙体夜间累计放热量增加0.16MJ/m2。与此同时相变蓄热板墙体造价比对照低22元/m2,土地利用率提高4.2%~12.2%。综合保温蓄热性能和建造成本,相变蓄热墙板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温室墙体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从杜仲翅果中提取杜仲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碱浸法分解翅果壳中的非胶部分物质,用石油醚为提取剂提取杜仲胶,用冻胶法析出杜仲胶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从杜仲翅果壳中提取杜仲精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碱浸法用10碱液在90℃温度下提取3 h,采用索氏提取以石油醚为溶剂在85℃下提取27 h.将提取液在0℃低温冷冻1 h析出杜仲胶,计算得到杜仲翅果壳中杜仲胶提取率为20.48,杜仲翅果中杜仲胶提取率为5.47,提取的杜仲胶纯度为87.52.  相似文献   

17.
由于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的日趋紧张,且价格不断上涨,要加热空气和水就成了问题。这里介绍联邦德国通过使用太阳能的试验来解决这问题。他们在一个玻璃温室里安装两个不同的蓄热装置,用此来为寒冷的冬天和夜晚储备多余的热量。在晴天,温室内热得很快,这个过程也称为“玻璃温室效应”。为了不使温室内过热,必须通风,这就是要排放由于吸收阳光而产生的热量。当室外温度下降时或夜间,温室内还需加热,这就要增加能源费用。现用蓄热器来为夜间储备白天的余热。将一个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玻璃温室屋顶的南侧,由太阳加热集热器中的水,且通过一个管道装置  相似文献   

18.
6种热带园林植物在温室环境下的光合及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热带园林植物在温室环境下的光合及蒸腾作用,对重庆南山植物园热带温室环境条件下,苏铁蕨、象腿芭蕉、酒瓶椰子、琴叶榕、人心果和海南龙血树6种植物的光合效率、蒸腾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几种热带园林植物都有明显的光合速率日变化,部分树种存在因气孔导度下降而引起的"午休"现象.(2)植物的光合速率大小与植物叶绿素含量无直接相关.(3)6树种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心果,龙血树,象腿芭蕉,酒瓶椰子,苏铁蕨,琴叶榕;蒸腾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龙血树,琴叶榕,象腿芭蕉,苏铁蕨,人心果,酒瓶椰子;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心果,象腿芭蕉,龙血树,琴叶榕,酒瓶椰子,苏铁蕨.  相似文献   

19.
科技动态     
澳大利亚的新型温室 最近,澳大利亚CSIRO的科学家研制成一种白天黑夜都能利用太阳产生热量的新型农用温室。这种新型温室比传统温室节能80%。传统温室由于热绝缘不好以至白天温度太高,而夜间温度过低。新设计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主要环境条件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主要是严寒季节进行蔬菜生产的,其环境条件中对蔬菜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光照.而目前日光温室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资料很少.现就1994年3~4月测定温室的光照和温度作如下分析.1 温度变化日光温室环境条件中,温度条件是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条件,由于日光温室南屋面覆盖透明薄膜,倾角大,采光好,具有能大量透进太阳辐射能,阻止部分反方向的长波辐射散热的“温室效应”特性.能使温室增温.而日光温室的三面环墙及夜间覆盖物又使内部被加热空气不易散失,也起到增温作用.所以,其温室效应特别显著,能在严寒冬季生长蔬菜.同时,要密切注意温度变化,它包括气温和地温变化.1.1 气温:日光温室气温变化状况,决定于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拉盖草苫早晚、温室建筑结构、方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