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治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19-6520
为了寻求抑制植被生长的盐基离子的种类和含量范围,为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天然植被的恢复和人工植被的重建提供依据。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有10个植被群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CO32-、HCO3-、Cl-、SO42-、Ca2+、Mg2+、K+、Na+等土壤盐基离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多元统计法对植被群系盖度与土壤盐基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NaCl、Na2SO4、NaHCO3是限制10个植被群系的主要盐分因素。HCO3-和Cl-、Mg2+和SO42-、Ca2+和K++Na+呈显著正相关;K++Na+和SO42-、K++Na+和Mg2+呈极显著正相关。植被群系盖度与各盐基离子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植被群系下的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有MgSO4和Na2SO4盐土,土壤各盐基离子对植被群系盖度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海湿地自然植被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唐海湿地自然植被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唐海湿地自然植被分为5个植被型,6个群系纲,14个群系;通过对湿地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湿地植被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5,(6):146-150
采用全面踏勘法、典型样地法和样带法,对G218国道新疆伊犁段路域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公路沿线自然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9个群系;人工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5个群系;主要植被类型为荒漠和草原。河谷平原地区北部主要以白茎绢蒿荒漠和小蓬荒漠为主。山前冲积扇地区主要以白茎绢蒿荒漠为主。低山丘陵地区主要以农田为主。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南山区山地植被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聚类和排序等方法,分析了南山区山地植被的特点,划分出了群落类型。南山区山地植被可划分为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8个群系,29个群丛。  相似文献   

5.
清澜港红树林植被类型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中亮  杨小波  李东海  黄运峰  农寿千  陈玉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59-16661,16663
通过对研究地区的路线调查和样地调查、Cluster Analysis聚类、NMDS排序,分析海南岛清澜港潮间带植被类型及群落的空间分布,研究潮间带植被群落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Cluster Analysis聚类、NMDS排序的结果显示,可将清澜港地区51个样地划分为1个植被类型组、1个植被类型、2个群系组和7个群系,不同群系在物种组成和立地条件上均有差异;②从排序的结果可以看出群落和环境的关系,NMDS排序轴的第一轴上呈现清澜港植被群落在潮间带上的水平带状分布特征,在排序轴的第二轴上呈现植被群落受潮位控制,在空间上成规律的梯度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线、样地及植被分类等方法,对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有6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和15个群系,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而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依据云南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分别阐述了滇青冈-黄毛青冈林、滇石栎林,高山栲-元江栲林、旱冬瓜林、云南松林、滇石栎-白穗石栎灌丛、光叶石栎-高山栲灌丛等15个群系的植被类型特征,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7.
浙江海岛天然砂生植被可划分为落叶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和砂生草甸5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21个群系和5个1年生植物群落。本文详细阐述了各主要群系的生态环境、分布、外貌、结构与种类组成,最后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8.
山西太岳山森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2010,2015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山西太岳山森林植被进行群系分类,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variable BEFF)对太岳山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太岳山共分为9个群系,其森林植被以油松群系、辽东栎+油松群系和辽东栎群系为主,占太岳山森林植被的75%;太岳山2010,2015年的森林总生物量分别为601.7万、713.4万t,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4.43,88.26 t/hm~2,森林碳储量分别为300.8万、356.7万t,碳密度分别为37.22,44.13 t/hm~2,2010—2015年碳密度增加了6.91 t/hm~2,以1.38 t/(hm~2·a)的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陈玉琴 《安徽农业科学》2023,(18):124-126+130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样线结合样方的调查方法,对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种类和群系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门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80科285属598种。湿地生态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80个植被生物群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金沃日河干旱河谷流域内维管植物的调查研究,得出区内维管植物具有如下区系特征:常见维管植物共计84科,181属,262种。种子植物占绝对优势。采用《四川植被》分类系统,将植被类型共分为4个植被型、4个群系纲、11个群系。植物种类较少,区系成分较为简单,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明显温带性质,植被类型较为简单,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干旱河谷特点。  相似文献   

11.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东部低海拔沟谷地带的典型代表,以壳斗科树种为主要建群种,组成成分中还有樟科、木兰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等种类,区系成分复杂,层次分明,植物种类丰富。通过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该保护区植被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2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该文较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各个植被类型的代表群丛。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妮  尹林克  王喜勇  严成 《新疆农业科学》2009,46(4):818-823,F0003
乌鲁木齐地处高寒干旱的亚欧大陆腹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干旱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其植被类型对了解乌鲁木齐自然植被现状、植物多样性以及荒漠植物对不同环境的抗逆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资料,对乌鲁木齐主要植物类型进行了分类.以乌鲁木齐辖区内自然植被为研究目标,遵循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乌鲁木齐地区自然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15个植被型和84个群系,并对各群系分布和不同类型植被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西河湿地是云南湿地的重要组成,该区域植被丰富多样,通过对该区域植被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西河湿地分布野生维管束植物93科、232属、301种;区域内植被类型丰富,包括4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12个自然植被群系类型。  相似文献   

14.
安吉龙王山天然森林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点-线结合法对安吉龙王山天然森林植被进行调查,以植物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为基础,结合植被数量分类划分植被类型,共划分为5个植被型、4个群系组和14个群系。各植被型具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阔混交林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500~800m的山谷;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800(600)~1500m山地;温性针叶林分布在海拔1300~1450m山脊。各群系分布也具一定的规律。最后就开展对龙王山森林植被的保护、优良乡土树种的选择和林木良种繁育及不同海拔带造林试验等提出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植被类型图》(1︰500 000)和《山西省地形图》(1︰500 000)为数据源,借助MAPGIS系统,对图件进行矢量化,建立研究区植被缀块数据库。选取2类9种景观指数,对山西高原植被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植被占植被景观总面积的55.05%。在118个群系中以玉米(Zea mays)为主的农作物群系所占面积最大,为44.00%;以棉(Gossypium hirsu-tum)、麦(Triticum aestivum)为主的农作物群系次之,占8.44%,再次为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群系,为5.17%;2)在山西境内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纬向地带性,以恒山为界,北部为温带草原带,南部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景观优势度指数很清晰地揭示了山西高原植被类型的地域特色,灌丛植被是山西高原植被景观的优势成分,其次是温性针叶林,再次是灌草丛。  相似文献   

16.
2008—2011年,采用样带和样地调查方法,对东大河林区的森林植被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查到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和16个群系;从森林植被类型、经向和纬向地带性、垂直变化、森林植被结构4个方面探讨了东大河林区森林植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33个群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的垂直替代明显,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山顶人工林。根据植被的组成分布,论述了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对河南金岗台山区落叶阔叶林群落进行了分类,划分出4个群系组、8个群系。作者认为数量分类对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优势种比较明显地区植被的分类具有一定价值,是定性分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太岳山中部,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该区自然植被主要有6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7个群系,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草丛及沼泽和水生植被等。该研究为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浙江海岛砂生植被研究:(Ⅱ)天然植被类型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浙江海岛天然砂生植被可划分为落叶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和砂生草甸5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21个群系和5个1年生植物群落,本文详细阐述了各主要群系的生态环境、分布,外貌,结构与种类组成,最后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