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河南省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发生规律、发病条件,针对全蚀病菌的致病机理采取了先进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因全蚀病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文章叙述了焦作市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特点、分布、为害情况,针对性提出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对策,有效控制了小麦全蚀病在焦作市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文章叙述了焦作市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特点、分布、为害情况,针对性提出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对策, 有效控制了小麦全蚀病在焦作市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4.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对于小麦根部产生危害的疾病。得上小麦全蚀病的小麦根部会变成黑色并且腐烂,使得小麦无法正常健康的生长,从而影响粮食的产量。本文主要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进行了描述以及对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并提出多种防治方法,以指导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减少全蚀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服务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6.
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浇灌法检测了37株小麦内生细菌对盆栽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及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细菌GL4、GS1和GR13对小麦根系及茎基部发生全蚀病的防治效果达50%以上,其中GL4和GR13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说明利用小麦内生细菌防治全蚀病发生将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内生细菌GL4和GR13对小麦全蚀病的实际防治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几年来当地小麦全蚀病发病情况,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病原因,并针对全蚀病致病机理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生以后很难控制,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导致绝收,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已被列为检疫性病害。因此,对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的深入研究,是确保粮食产能和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从小麦全蚀病发生的相关概述展开研究,探讨了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小麦种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2008年开始,小麦全蚀病在故城县麦田有加重发生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每年发生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0%~30%。由于小麦全蚀病前期危害症状隐蔽,小麦将近成熟时,田间出现枯白穗,呈条带状干枯死亡,老百姓开始疏于防治,等有危害症状后再防治已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有些农户甚至因为小麦全蚀病连年严重发生而不敢再种植小麦,小麦全蚀病的重发生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目的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小麦全蚀病于1998 年传入禹州市,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为探索小麦全蚀病防治途径,筛选合理、对路的防治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禹州市农业技术人员于2015年进行了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商洛市商州区小麦全蚀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商洛市商州区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分布区域,总结了其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控对策,以期为商州区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宁素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04-104,153
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症状、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为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小麦全蚀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并从抗病品种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小麦全蚀病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症状及病原菌,总结了其发生特点,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小麦全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控,小麦全蚀病于1996年随种子调运传入沈丘县,小麦产量的逐步提高、免耕及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种子的频繁调运、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推广,为小麦全蚀病的传播提供必要的条件,由于宣传及防治的力度不够,导致小麦全蚀病迅速扩展蔓延,该病不但直接威胁本县小麦生产安全,而且也影响着小麦种子质量及小麦的外销,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对小麦生产来说意义重大。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对小麦全蚀病在新形势下的扩展方式与综合防治方面的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全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我国呈逐年加重趋势,国内外也加强了对该病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文章从小麦全蚀病病原、侵染过程、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今后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27日,在宁晋县大陆村赵平邱中村,有农民反映其小麦出现成片白穗,打药、浇水和施肥均不见好转。经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组专家鉴定为小麦全蚀病为害所致。随即对项目区和周围麦田的调查得知,小麦全蚀病不同程度地在大多数麦田零星成簇、点片或连片发生。在同一块地,除成片发生白穗以外,有呈现条带状由重向轻扩展的迹象。不同品种均可感染发病。据跟踪走访农民调查得知,宁晋县去年即有个别地块出现了白穗,但农民对造成白穗的原因不清。从2005年小麦全蚀病在该县的发生程度和发病面积来看,去年的白穗应是小麦全蚀病为害所致。预计今后2 ̄3年,宁晋县将面临小麦全蚀病大面积扩展发生和为害的威胁。据此,小麦植保专家提醒农民朋友,明年要特别关注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我国三大产粮农作物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搞好小麦产业对于稳定我国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豫南地区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安全生产。小麦全蚀病的危害性较大,并且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难以根除,本文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因素、发生规律以及发病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在防治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是蓝田县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经各级植保部门多年来的综合防治,该病在蓝田县的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介绍了小麦全蚀病在蓝田县的发生规律及一套较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分布及短期轮作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试验调查,分析了陕西省小麦全蚀病发生分布情况,并将其划分为4个不同区域:渭北旱塬老病区、洛河渭河滩灌溉地新病区、秦岭北麓早塬轻发病区和关中西部灌区零星病区,研究了轮作倒茬年限、轮作作物种类等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作物轮作后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效果不同,以非禾本科蔬菜类作物轮作效果最佳;轮作1年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之后控制效果逐年降低。并提出了“1+1”短期轮作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技术措施,经推广后对小麦全蚀病白穗率的控制效果达95%以上,轮作后小麦全蚀病白穗率由85%降低至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