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淤泥湖湿地展开一系列深入调研和考察,分析规划项目资源,对淤泥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及管理5个方面进行评分,评价得出该湿地公园建设条件等级属"优秀"。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基于保护国家级团头鲂种质资源人工生态库的需要,加大对淤泥湖生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实现当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产业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绿化环保建设十分重视,这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认识,而湿地公园的建设就有效地体现了国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系统的丰富。湿地公园的建设有着诸多的功能和作用,是现阶段保护与利用湿地的主要形式,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为了实现其长期稳定的发展,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本文就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进行分析,希望为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试论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生态旅游发展-社区的复兴与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相关理论,并提出了其规划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相似文献   

5.
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乐  葛卫清  偶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95-3998
湿地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仅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而忽略旅游功能的湿地公园无法达到湿地保护的目的.目前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结合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探索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对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湿地保护区外,对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仍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自然或人工湿地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为给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提供样本,本文以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为例,从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及总体布局,湿地公园的建设内容,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宣教工程建设,科研监测、游览设施建设、安全卫生工程建设以及湿地公园的分期建设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湿地保护区外,对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仍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自然或人工湿地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为给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提供样本,本文以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为例,从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及总体布局,湿地公园的建设内容,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宣教工程建设,科研监测、游览设施建设、安全卫生工程建设以及湿地公园的分期建设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如何以保护为前提,对湿地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利用,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着重研究镇江焦北滩东大堤以东的618hm2土地.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助下,搜集了植被、水资源、湿地退化情况等相关资料,运用因子加权评分法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并绘制了生态适宜性分区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指出用生态规划方法指导湿地公园建设,可以很好的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文章分别通过保护性规划和利用性规划为湿地公园建设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合目前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矛盾及世界各国城市湿地建设状况,对城市实地公园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阐述。在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当中可对生活垃圾实施科学的有效掌控,不断强化技术力量的支持,创建湿地保护及利用相关经济策略、法制系统及可持续利用等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湿地公园科研探究等,望能够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及与地域生态文化景观特色结合的实践认识,对加快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步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下,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追求的日趋提高,园林景观正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集观赏价值和绿色生态价值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建设也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应运而生。本文以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为例,围绕如何对湿地公园内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进行探讨,结合多年绿化养护经验,以寻求一条适合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养护之路。  相似文献   

12.
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结合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湿地公园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科研薄弱和专业人才缺乏、监管体系和配套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在本次研究中以贵州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如何进行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湿地公园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已经显示出它明显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后暴露出了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其自身发展。文章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湿地公园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是一个新兴的湿地保护概念,融湿地保护与湿地利用于一体,为更好地利用湿地资源,就湿地公园建设的选址、建设范围以及部分规划的要求和规划方法进行介绍。认为湿地公园选址应在城市内部或城市周边;湿地公园布局应能有效调节控制点、线、面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应包括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等;湿地公园专项规划要包括保护与恢复规划、宣传教育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湿地景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和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学以及生态工程学等规划设计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索,为湿地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永志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122-124
根据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结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和三门峡市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探索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实现湿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规划思路,提出了可持续的渐进性保护与湿地连贯性等原则,按照"一心两翼"进行全园布局,形成一个集天鹅观赏、湿地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襄樊市熊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面分析其自然概况、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自然生物条件和景观格局进行了生态评价,提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措施和建议,探讨在保证自然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湿地公园规划,以期为我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积极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贵州省飞龙湖湿地公园规划的项目背景、现状概况、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等进行阐述,以期对湿地公园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公园是协调湿地保护与湿地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以香港湿地公园规划的成功经验作为参照,从功能分区原则与定位、功能分区模式、各功能区面积比例、各功能区规划项目等4个方面对湖北省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惠亭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策略与方法,为湖北省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轲  刘红玉  王翠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5-7467
在对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分析其不同尺度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及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