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的]提升豆渣的饲用价值,缓解饲料短缺矛盾.[方法]以豆渣为培养基主要原料,对面包酵母B_(188)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对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豆渣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工艺条件;其优化工艺是麸皮与豆渣的最佳配比为1∶6;尿素、硫酸铵的添加量分别是3;,0.2;;起始pH 5.0,接种量12;,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48 h;在此优化条件下,SCP合成量达最大值,蛋白质含量为36.19;.[结论]该研究为豆渣的饲料化规模生产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棉花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在严格控制厌氧发酵温度的条件下(37±1℃),研究不同接种物在不同接种量下的发酵产气效果。结果发现:以污泥或猪粪作接种物,60g/L的接种量效果较好,累积产气量分别为10.252L、10.518L,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3.1%、48.5%;混合物做接种物时,接种量以45g/L产气较好,累积产气量为14.228L,COD的去除率为55.9%。接种量相同时,混合接种物的产气效果最好,累积产气量比单一接种物猪粪和鱼塘污泥高7.3%-98.4%,平均日产气量高3.1%-67.3%,表明适量的猪粪和鱼塘污泥组成的混合接种物在棉花秸秆厌氧发酵产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接种量及物料配比对棉秆沼气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棉秆的厌氧发酵效率,研究接种物接种量对棉秆沼气发酵的影响,并选用猪粪、牛粪2种原料,按棉秆与粪便干物质质量比为8,2,7:3,6:4的比例混合,进一步研究各配比条件下棉秆的沼气发酵情况.结果表明,足够量的接种物能有效提高棉秆的产气速率与产气量,30%接种量于(35±1)℃下发酵42 d,棉秆的日均产气量,TS(总...  相似文献   

4.
以牛粪为发酵原料、沼液为接种物,研究牛粪在不同接种量(接种物干物质量为牛粪干物质量的15%、30%、45%、60%、75%)和不同发酵温度(25、30、35、40℃)下的厌氧发酵情况,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以期找出最佳的牛粪厌氧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接种量处理的产气速率均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35℃时达到最大值;各接种量处理的产气速率峰值在不同发酵温度下出现的时间不同,在25、30℃下主要集中在第8天左右出现;在35、40℃下出现的时间比较分散,35℃下在第5~13天出现,40℃下在第8~18天出现。在所有发酵温度下,累计产气量均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35℃下以接种量30%处理最高,其余温度下均以接种量40%处理最高。在所有接种量下,累计产气量均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35℃时最大,与其他温度相比平均增幅为107.0%、29.7%、16.5%。当发酵温度为35℃、接种物干物质量为牛粪干物质量的45%时,可获得最大累计产气量,为259.50mL/g。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J-4菌株产抑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J-4菌株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碳源、氮源、无机盐含量)和发酵条件(发酵时间、装液量、发酵温度、接种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0%、黄豆饼粉1.00%、MgSO_40.15%、Na_2HPO_40.10%、NaH_2PO_40.10%;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装液量100 mL(250 mL)、发酵温度37℃、摇瓶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J-4菌株抑菌圈面积提高50.25%。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发酵基质中LGG的活菌数及L-乳酸产率,以豆渣和黄浆水为培养基质,选用生长条件粗放、仅产L-乳酸的鼠李糖乳杆菌为发酵菌株,添加促生因子以提高L-乳酸产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以L-乳酸含量为特征指标,筛选能够促进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提高L-乳酸含量的促生因子及豆渣与黄浆水的最佳比例.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鼠李糖乳杆菌发酵豆渣和黄浆水产L-乳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豆渣与黄浆水以1∶4.80为基础培养基,添加0.06%烟酸、1%精氨酸和蛋氨酸(m精氨酸∶m蛋氨酸=2.21∶1)、6%葡萄糖和低聚果糖(m葡萄糖∶m低聚果糖=1.57∶1),接种量3%,pH6.2,37℃,发酵72 h的条件下L-乳酸含量为2.35%.  相似文献   

7.
畜禽粪便稻草混合干式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畜禽粪便中添加稻草进行混合干式发酵来产生沼气,研究了干式发酵的启动特性和产气性能,考察了温度、接种液数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原料C/N=25~30、TS=20%和T=(36±1)℃的条件下,以驯化后的浓缩池污泥作为接种物,实现了干式发酵的快速启动;相比于鸡粪和猪粪,风干的牛粪产气稳定且气量较多;对干式发酵进行接种是必需的,随着接种液数量增多,产气量增大,适宜的接种液比例为10%;温度对干式发酵产气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实际工程中选择中温条件进行干式发酵。  相似文献   

8.
柚子皮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渣为原料,以康宁木霉、白地霉、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为菌体,用卵清蛋白为标准品和双缩脲试剂制定标准曲线,探究单菌株与混合菌株分别固态发酵后产单细胞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白地霉与康宁木霉组合菌发酵效果最好,培养基发酵7d后蛋白质含量达到8.060g,占培养基干重的19%左右。发酵效果受温度、p H值、接种量、培养基含水量等因素影响,用正交实验获得白地霉与康宁木霉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最适p H值5.5,最适发酵温度25℃,最适接种量15%,最适培养基含水量65%,且各因素对发酵的影响大小为发酵温度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p H。  相似文献   

9.
原料以茶皂素的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黑曲霉菌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再通过曲面响应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降解率显著性次序为:发酵温度培养基pH接种量发酵时间摇床转速,得到最佳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38.7℃,培养基初始pH为6.14,摇床转速为125 r·min~(-1),接种量1.25%。在以上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降解率为(79.97±0.82)%,与理论值80.56%吻合。  相似文献   

10.
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株畜禽用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通过正交实验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35℃、转速220 r/min、装液量10%、接种量3%、初始pH=7.0、发酵时间42 h;最佳培养基组成:葡萄糖8.0 g/L,酵母膏12.5 g/L,KH2PO4 3.0 g/L,MnSO4.H2O 0.18 g/L,MgSO4.7H2O0.125 g/L。在此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下,发酵液活菌数达38×108 cfu/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甜瓜枯萎病拮抗链霉菌D2菌株的发酵条件,为该菌发酵方法的建立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D2菌株有效活菌数为考察指标,玉米粉含量、豆饼粉含量、pH、摇床转速、接种量和温度为影响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对D2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豆饼粉含量、玉米粉含量和温度对D2菌株有效活菌数有显著影响(P<0.05).D2菌株有效活菌数回归模型为:Y=8.28757+0.12344X1+0.21477X2+0.06184X3-0.05929X12-0.09817X22-0.14942X32(式中,Y为有效活菌数对数,X1、X2和X3分别为玉米粉含量、豆饼粉含量和温度的编码值),理论有效活菌数为2.99×108 CFU/mL.D2菌株最优发酵条件为:玉米粉含量39.08 g/L、豆饼粉含量39.19 g/L、培养温度37.4℃,在此条件下D2菌株有效活菌数为3.01×108 CFU/mL,与理论值接近,但极显著高于未经优化采用培养基Ⅱ得到的有效活菌数(1.0×106 CFU/mL)(P<0.01).[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D2菌株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该菌株有效活菌数,且回归模型推算出的理论活菌数与优化条件发酵的有效活菌数接近,可用于指导D2菌株的实际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D-2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对D-29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初始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0 g,麦芽糖30 g,碳酸钙1.5 g,豆粉30 g,水1 000 mL;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00 mL,初始pH值为7,接菌量1%,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转速170190 r/min。  相似文献   

13.
鼠李糖乳杆菌利用甘薯废渣发酵产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甘薯淀粉加工废渣生产乳酸的工艺条件,为薯渣的治理和利用提供新的技术思路。【方法】使用元素分析仪对甘薯淀粉废渣中的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在以菌体OD值法确定的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对数期内分别取不同时间点设置4组乳酸发酵试验,以该菌利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产乳酸的发酵效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该菌的乳酸发酵最适种龄。在此基础上,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对甘薯废渣直接进行固体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碳酸钙添加量,以及外加氮源对乳酸发酵效率的影响;此外,考察外加氮源对发酵结束后薯渣固体发酵醪中的生物量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得到影响薯渣发酵产乳酸因素的最优组合。【结果】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甘薯淀粉废渣是一种高C、H含量的生物质,其干渣中C、H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分别达40.34%、6.16%,而N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仅为0.32%,虽C元素含量丰富,但N元素相对匮乏,需要外加氮源方可进一步促进其生长代谢。通过菌体OD值法确定的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曲线显示,菌体接入2 h后OD值迅速增长,菌体生长进入对数期。8 h后OD值基本不变,菌体进入稳定期。确定了种子的对数生长期在2-8 h。在该时间区间内以4 h龄种子的乳酸发酵效率最高,达92.39%,对应残糖浓度最低,为0.59 g·L-1,确定4 h是鼠李糖乳杆菌乳酸发酵的最适种龄。薯渣固体发酵中分批单因素试验结果依次为:接种量在10%时发酵效率达最高,为83.87%;发酵温度在37℃时发酵效率最高,达85.55%;CaCO3添加量在5%时发酵效率达最大值,为90.24%;4种无机氮源中尿素组发酵效率达91.01%;尿素在0.8%添加量下发酵效率最大值为94.13%,同时发酵醪中活菌数达4.32×108 cfu/g。依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CaCO3适宜添加量为5%,与中和发酵体系中初始糖(10%)产生的乳酸所需的理论添加值相符,故以5%作为其固定添加量,不再列入正交试验的考察范围。此外,加入了纤维素酶作为考察因素,确定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开展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最终确立了最适薯渣发酵条件:接种量10%、尿素添加量0.8%、纤维素酶含量0.4%、发酵温度35℃、碳酸钙添加量5%,在该条件下发酵效率可达(96.55±0.866)%,发酵醪中活菌数达3.04×108 cfu/g。【结论】建立了低成本、简工艺、高效率的甘薯废渣发酵生产乳酸工艺。该工艺不仅适于工业化生产乳酸,同时易于被广大甘薯淀粉加工农户利用。  相似文献   

14.
接种量对牛粪分离液厌氧发酵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研制的螺旋挤压分离机对稀释的牛粪进行分离,在中温(35±2)℃条件下,对分离液按照不同接种量(占发酵有效容积体积百分数为10%、20%、30%、40%、50%)进行厌氧发酵试验,发酵周期为20 d,以VS(Volatile solid)产气率、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去除率为考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益生素发酵进行鸡粪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西安天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日合资西安加藤微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加藤菌 ,对新鲜鸡粪进行了发酵处理。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鸡粪的温度变化 ,发酵前后的酸度、细菌总数、总蛋白质含量以及感官检查与饲喂动物的适口性评价等 ,结果表明 ,应用微生物制剂发酵处理鸡粪后 ,能大大减少细菌数量 ,有害菌几乎消失 ;臭味彻底消失 ,且有较浓的芳香酸味 ;总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 ;饲喂猪、鸡适口性好。试验证明 ,应用微生物制剂发酵是鸡粪无害化处理与有效利用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木薯渣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跃武  刘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08-14310
研究了木薯渣的酸化特性和不同接种率(60%、70%、80%)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薯渣极易酸化,但厌氧发酵甲烷化是可行的,在试验采用的接种率中,70%的接种率能调控发酵系统的pH、VFA浓度在正常范围,产气能顺利启动和进行,产气率和最高甲烷含量分别为249.35 ml/g VS和48.16%,优于其他两组,为木薯渣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深化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Y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Y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麦麸皮2%,米糠2.5%,豆粕2%,酵母粉1%,NaCl0.8%,CaCl20.6%,FeSO40.015%,文章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史经略  张安宁  薛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93-1496,1500
[目的]探讨混菌固态发酵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粉、豆粕、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混合菌种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含水量、红糖添加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玉米粉的量66%、豆粕量11%、酒糟量2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红糖添加量5%、含水量43%、接种量9%。[结论]在该条件下获得生物饲料中菌体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与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饼粕进行混菌的固态发酵,对其发酵后的产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5%,混菌发酵温度为33℃的条件下,发酵2 d,发酵后紫苏饼粕中粗蛋白升高3.79个百分点,纤维素降低2.80%,总黄酮升高15.53%。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水蛭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研究菌种活化时间、接种量、培养基装量、温度、初始pH值、碳源、氮源等对发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 ℃,初始pH值7,培养基装量20 ml/250 ml,菌种活化时间6 h,接种量3%,氮源为1.5%Tryptone,碳源为9.0%大豆浸出液,转速220r/min,16 h后添加0.3%Tween 80,发酵时间29 h。[结论]优化条件下,发酵液活性可达210 ATU/ml,较优化前提高13.1倍;优化条件上50 L罐放大后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发酵液活性可达208 AT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