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在宁夏红寺堡灌区开垦4 a的淡灰钙土上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不同处理相比,化肥配合羊粪效果最好,单施羊粪次之,单施化肥最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极显著,各处理作用效果的排序为:氮磷 羊粪>氮磷锌钾>氮磷锌>氮磷>氮>羊粪>不施肥,氮磷 羊粪处理与单施氮肥和单施羊粪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化肥与有机肥羊粪配合施用既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又能使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因此是新垦淡灰钙土施肥的最佳选择。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新垦地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稻施用微生物菌肥田间试验,验证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益生菌"微生物肥料,有利于水稻分蘖,其分蘖盛期处于移栽后30 d左右,比常规施肥提前5 d;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与常规施肥相比,根系单蔸增加0.93 g,增幅20.31%;水稻增产效果显著,产量增幅12.23%;解磷作用明显,检测结果与试验前相比,土壤中速效磷增加5.59 mg/kg,增幅17.23%。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识土壤微生物在不同生长年限沙棘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平板培养法”和常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人工沙棘林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并以系统聚类及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及三大类群数量以7 a 林最高(493.87×105 cfu?g -1干土),10 a 林(358.77×105 cfu?g -1干土)和15 a 林(321.69×105 cfu?g -1干土)最低且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变化(P<0.05);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中,土壤放线菌数量对 Shannon -Wiener 指数的大小变化起着较大作用;依据可培养微生物组成,4组样地可划分为3个类群,生长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组成的作用明显,且人工沙棘林生长年限超过10 a ,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已接近于撂荒地。土壤微生物组成与人工沙棘林生长年限关系密切且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及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4.
保水剂与其他肥料混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条件,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将聚丙烯酸钾盐型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对油松、紫花苜蓿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低、中、高(油松:10、20、30 g·株^-1;紫花苜蓿:20、30、40 g·m^-2)保水剂和低、中、高(油松:5、10、20 g·株^-1;紫花苜蓿:15、30、45 g·m^-2)微生物菌剂混施,分析土壤水分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一年生油松土壤速效氮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2%、35%和36%;紫花苜蓿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5%、27%和40%。中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菌剂混施处理下土壤保水效果最优,而对油松和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达到最佳的分别为低浓度保水剂与低浓度菌剂混施和低浓度保水剂与中浓度菌剂混施。  相似文献   

5.
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水剂与其他肥料混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条件,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将聚丙烯酸钾盐型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对油松、紫花苜蓿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低、中、高(油松:10、20、30 g·株~(-1);紫花苜蓿:20、30、40 g·m~(-2))保水剂和低、中、高(油松:5、10、20 g·株~(-1);紫花苜蓿:15、30、45 g·m~(-2))微生物菌剂混施,分析土壤水分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一年生油松土壤速效氮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2%、35%和36%;紫花苜蓿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5%、27%和40%。中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菌剂混施处理下土壤保水效果最优,而对油松和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达到最佳的分别为低浓度保水剂与低浓度菌剂混施和低浓度保水剂与中浓度菌剂混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s-15在枣树定殖能力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菌株Bs-15在枣树体内和土壤中的定殖情况,通过固体平板法和Biolog方法分析了菌株Bs-15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浇灌法和涂抹叶片法,菌株Bs-15均能在枣树根、茎、叶和土壤中成功定殖,定殖量达到104 cfu/g以上的水平。接种菌株Bs-15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略有增加,而真菌数量的增长速度极显著下降。Biolog ECO微生物平板分析结果显示,菌株Bs-15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72 h后达到极显著差异;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其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Simpson均匀度和McIntosh均匀度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s-15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整体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蔬菜硫基稳定性复合肥替代普通化肥作为微生物菌剂的增效载体,研究了蔬菜硫基稳定性复合肥减量对灌漠土地区露地莴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料(CK)、当地习惯施肥处理(CF)、100%稳定性复合肥化肥(T_(100))、 80%稳定性复合肥化肥+菌剂(T_(80))、60%稳定性复合肥化肥+菌剂(T_(60))和40%稳定性复合肥化肥+菌剂(T_(40)),测定莴笋莲座期和成熟期植物学特征指标及品质指标,并计算肥料贡献率和可塑性指数。结果表明:在添加60 kg·hm~(-2)微生物菌剂的基础上,稳定性复合肥减量40%以下不会对莴笋的生长形成抑制作用,反而可促进单株质量增加9.94%~11.57%、产量增长2.77%~10.27%,并且可有效提高莴笋Vc含量2.29%~10.23%,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11%~1.38%,降低硝酸盐含量14.13%~17.05%。其中,T_(60)处理表现最好,较CF处理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7.38%、5.77%和31.24%,单株重增加11.57%,产量增加10.27%,肥料贡献率提高了7.16%,Vc提高2.2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1.38%,硝酸盐含量降低17.05%。基于本试验条件下荒漠土露地莴笋生产中适宜的减肥措施为720 kg·hm~(-2)稳定性长效复合肥添加60 kg·hm~(-2)微生物肥。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研究3种灌水方式,即常规灌溉(CI)、固定部分根区灌溉(FPRI)和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并不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加一直递增。在相同灌溉方式下,以60%化肥 40%有机肥(F3)施肥处理效果较好,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3个时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其他施肥处理高。而在相同施肥条件下,APRI和FPRI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高于CI处理。与CI相比,FPRI和APRI分别平均节水14.7%和16.9%,水分利用效率则分别平均提高了20.0%和10.4%。这表明根区局部灌溉能创造良好的土壤生物环境,促进微生物的代谢和繁殖,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节约灌水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付海丽 《江西植保》2014,(2):134-13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F(单施化肥)、CM(牛粪)和CM+CF(牛粪和化肥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侧柏根系形态特征、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CF处理相比,CM+CF处理显著提高了侧柏的根表面积、比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和根系活力,其中根表面积分别比CK、CF和CM处理提高110.01%、59.27%和28.54%;明显增加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比CF处理增加62.22%和45.35%。CM和CM+CF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微生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CK和CF处理的变化趋势相反。此外,CM+CF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尤其对多酚氧化酶的提高幅度最大。与CM+CF处理相比,CM处理对侧柏根际微域的影响较小。因此,牛粪与化肥配施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提高,从而为侧柏生长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长期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作物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选取长期定位实验站长期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的小麦、玉米和大豆连作处理,通过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碳源代谢活性等指标,为建立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大豆、小麦和玉米连作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不施肥处理,且均以大豆连作处理细菌和真菌数量最高。不施肥条件下小麦和玉米连作土壤细菌总数较大豆连作处理分别下降了24.8%和31.0%,真菌总数分别下降了64.0%和51.2%;施肥条件下小麦和玉米连作土壤细菌总数则较大豆连作处理分别下降了29.0%和45.5%,真菌总数分别下降了26.7%和31.5%。Biolog结果表明,不施肥条件下小麦连作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高于玉米和大豆连作处理,施肥条件下则是大豆连作处理的AWCD值高于小麦和玉米连作处理。不施肥条件下大豆、玉米和小麦连作处理利用最多的碳源是碳水化合物类,施肥后不同连作处理利用最多的是碳水化合物类和多聚物类。大豆和小麦连作不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率最高的碳源均是α-D-乳糖,施肥条件下利用率最高的碳源均是D,L-α-甘油,而不论施肥与否,玉米连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率最高的碳源均是D-半乳糖醛酸;葡萄糖-1-磷酸盐和γ-羟基丁酸是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特异利用的关键碳源。主成分分析得出,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大于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对提升地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及提高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济学效用理论,通过调查陕北延安地区160户果农,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果农有机肥使用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有机肥补贴对果农有机肥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有机肥补贴政策有效激励了果农使用有机肥;果农有机肥使用效果认知方面,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苹果销售价格的认知与有机肥易用性认知对果农有机肥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果农受教育程度对有机肥的使用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有机肥补贴政策、提高果农有机肥使用效果认知程度及提高果农教育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菌肥与有机肥配施对拱棚西瓜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夏半干旱农区地力薄弱、西瓜连作土壤障碍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和菌肥配施对拱棚西瓜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菌肥有利于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田间持水量,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并显著降低土壤p H值,尤其生物有机肥配施菌肥和豆饼粉配施菌肥使表层土壤的p H比CK分别下降5.66%~9.45%和2.24%~2.54%。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相应提高土壤水溶性盐含量,表层土壤中养分平均增幅为有机质84.98%,碱解氮68.05%,速效磷586.11%和速效钾80.11%。施用有机肥和菌肥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中生物有机肥配施菌肥的表层土壤分别提高了180.00%~220.00%、467.80~703.39%、190.91~245.45%和18.46%~21.80%,豆饼粉配施菌肥分别提高90.00%~150.00%、154.24%~174.58%、0.00%~163.64%和19.30%~20.97%。有机肥配施菌肥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生物有机肥配施菌肥和豆饼粉配施菌肥的表层土壤细菌数量增幅分别为303.92%~339.23%和135.29%~203.92%,放线菌增幅分别为225.00%~270.00%和30.00%~92.50%,真菌降幅分别为54.12%~56.47%和44.71%~45.88%。通过比较,各施肥处理以生物有机肥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为改良培肥瓜田土壤的最优配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控氮增钾控制小麦病害发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宜城市和枣阳市开展控氮增钾控制小麦病害发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施氮肥和增施钾肥,可控制小麦病害的发生,收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田间所施氮肥量与病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当所施纯氮在0~20kg/667m2之间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病害发生和为害呈上升加重趋势。根据收益分析,在小麦生长的全生育期内,田间每667m2施纯氮10~12.5kg较适宜。增施钾肥不仅能延迟小麦条锈病的始见期,还能明显降低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的发生程度,减轻其为害。同时,适量增施钾肥还能增加小麦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在每667m2施10kg纯氮和5kg纯磷的情况下,以施纯钾肥11kg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子粒产量、地上生物量均有明显影响,按肥料增产率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是NPKMoB。氮、磷、钾、硼、钼肥配施比例为1∶0.99∶0.86∶0.0043∶0.0023,能够促进蚕豆地上部养分的累积N为358.55 kg·hm-2、P为42.07 kg·hm-2、K为206.34 kg·hm-2,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1.19、15.70 kg·kg~(-1)和7.5 kg·kg~(-1);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9.35%、18.49%和20.25%;生理利用率分别为57.82、84.91 kg·kg~(-1)和14.63 kg·kg~(-1)。氮、磷、钾、硼、钼肥合理配施下,生产100 kg蚕豆所需N为4.9kg,P2O5为1.1 kg,K2O 4.9 kg,氮磷钾比例约为1∶0.22∶1.00。  相似文献   

15.
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苹果钾素吸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生物菌肥和钾肥对苹果果实品质及生长发育的协同作用,以7 a生‘瓦里短枝’(Vallee spur Del)为研究对象,设置T1(K_2O 420 kg·hm~(-2))、T2(生物菌肥2 520 kg·hm~(-2))、T3(生物菌肥2 520 kg·hm~(-2)+K_2O 294 kg·hm~(-2))、T4(生物菌肥2 520 kg·hm~(-2)+K_2O 420 kg·hm~(-2))、T5(生物菌肥2 520 kg·hm~(-2)+K_2O 546 kg·hm~(-2))和CK(不施肥)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钾素吸收、土壤酶活性、根际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T1相比,T3、T4及T5显著提高了果园钾肥农学效率、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偏生产力(P0.05),但T4和T5差异不显著。(2)各处理不同器官中钾素累积量大小顺序依次为T5T4T3T1T2CK,T4和T5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3)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后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和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及真菌的数量(P0.05),但T3、T4及T5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配施后显著提高了0~120 cm土层内根系活力(P0.05),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及果实硬度(P0.05),但T4和T5差异不显著(P0.05)。(5)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均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生物菌肥2 520 kg·hm~(-2)+K_2O 420 kg·hm~(-2)是试验区合理的施肥量,能有效提高钾肥利用效率,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锌肥、硼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页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锌肥和硼肥,研究了锌肥、硼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小麦籽粒降落数值、容重、粗蛋白质、粗灰分以及维生素(B1、B2和E)含量的影响,为优质、高产及绿色富锌春小麦的栽培以及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硼肥和锌肥后春小麦籽粒粗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均未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强筋小麦品质指标;但是容重达到了一等小麦的容重指标。施硼肥后维生素E的含量显著降低,平均降低19.79mg/kg。施用锌肥后极显著增加了籽粒的容重,同时极显著的降低了粗蛋白质的含量。硼肥与锌肥的交互作用在降落数值、容重、粗蛋白质、维生素B1、B2的含量上,均表现为正的交互作用效应,综合各个指标以锌肥用量在0.2-0.4%时这种1+1>2的互作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施氮方式夏玉米生长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玉米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作物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了玉米对氮素养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累积,其中地上部总干重和籽粒干重增加幅度分别为49.55%和67.57%。滴灌施肥与浇灌施肥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幅度为109.20%;肥料氮素利用率达73.55%,增加幅度为110.44%。滴灌施肥可以明显地提高水分和肥料氮素的利用率与滴灌施肥可以合理地调控土壤水分和养分供应,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下土壤氮组分变化与氮素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在等量化肥配施等量有机肥的情况下,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土壤氮素组成、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酸水解氮、非酸水解氮、微生物量氮、酸解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其中商品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的全氮、碱解氮、酸水解氮、非酸水解氮、微生物量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8.33%、11.23%、7.17%、19.91%、23.53%和9.00%;化肥配施猪粪处理的酸解铵态氮含量增加幅度最大,为6.18%。猪粪、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投入总氮的当季利用率可以达到化肥处理的水平,相对而言,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后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影响较小,氮素利用率较低,为23.95%。氮素利用率与土壤全氮、碱解氮、酸解氮、酸解铵态氮、氨基酸态氮、微生物量氮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非酸水解氮与氮素各组分以及氮素利用率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综上所述,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虽然没有提高氮素利用率,但可改善土壤氮组分和土壤氮素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9.
旱作区在等氮量条件下,氮素化肥采取春季一次性侧基施试验证明,侧基施比追施氮素化肥的玉米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旺盛、抗旱、增产,可提高氮素化肥的利用率.氮肥通过春季一次性基施,能充分利用天上降水和土壤中水分,调节或缓解作物需肥、施肥与降水时间、多少之间的矛盾,提早或较及时供给作物对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育期土壤水分下限调控和施肥对陕北榆林地区滴灌马铃薯生长、品质和水肥利用的影响,以期探寻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水肥调控模式。以马铃薯紫花白为材料,分别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设置3个土壤水分调控下限水平:W1(55%、60%、65%、55%、55%)、W2(65%、70%、75%、65%、65%)、W3(75%、80%、85%、75%、75%),4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 (kg·hm~(-2))分别为F1(100-40-150 kg·hm~(-2))、F2(150-60-225 kg·hm~(-2))、F3(200-80-300 kg·hm~(-2))、F4(250-100-375 kg·hm~(-2)),共12个处理,在生育期内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马铃薯各指标对水肥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在同一施肥水平下,W2灌水处理的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WUE)均显著高于W1和W3处理。W2处理的平均产量为43 187.15 kg·hm~(-2),比W1和W3分别增加了24.59%和5.26%,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15.32%和6.37%,8.04%和4.66%,WUE分别增加了15.53%和7.54%,肥料偏生产力(PFP)分别增加了21.65%和4.41%。(2)在同一灌水水平下,F3施肥处理的马铃薯生长、产量、WUE均显著高于F1、F2和F4处理,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在F2处理最高。F3处理的平均产量为44 691.32 kg·hm~(-2),比F1、F2和F4处理分别增加了41.79%、10.98%和6.34%。WUE随施肥量的增加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PFP随施肥量增加呈减小趋势,F1处理的PFP平均为108.69 kg·kg~(-1),比F2、F3和F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7.41%、41.06%和87.50%。(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马铃薯品质表明,F3W2处理排名第一,是榆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最优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