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残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persistent organochlorines,POs)的研究进展和概况,包括鲸类体内POs残留水平的分析方法;POs进入鲸体内的方式及消除途径;鲸类体内POs的残留水平;POs对鲸的有害影响;鲸类体内POs污染的毒性评价。通过分析表明,POs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中国应进一步研究近岸海域哺乳动物POs的长期污染效应,进而更深入地研究其环境行为、归宿和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2.
《齐鲁渔业》2010,(5):55-55
<正>与我们所熟知的生命由海洋向陆地进化不同,鲸类的进化史反其道而行之,由陆生向水生演化。鲸类动物的祖先原是在陆上用四肢行走的哺乳动物,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鲸。然而,鲸类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祖先的痕迹:虽后肢退  相似文献   

3.
姜新发 《水产科学》1998,17(4):27-28
鲸类运输保定与健康姜新发(广东省中山学院生物技术系,528403)关键词:运输保定健康鲸类鲸类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不同于其它海洋哺乳动物,因此鲸类运输通常比鳍脚类中的海狮、海豹及裂脚类的海獭等难度要大。探讨鲸类运输及运输过程中的保定等限制性操作与鲸类健...  相似文献   

4.
国际捕鲸委员会7月15日至19日在英国伯恩茅斯举行的第37届年会上,确定日本海—黄海—东海的小鳁鲸和东海的鳀鲸、北太平洋抹香鲸、东北大西洋和格陵兰岛西部小鳁鲸等为新增加的保护品种。今年,是执行国际捕鲸委员会1982年通过的“在1986年沿岸捕鲸季节和1985—1986年远洋捕鲸季节以后,实行暂时全面禁止商业性捕鲸”决议的第一年。在年会之前对“禁捕”决议提出异议的有日本、苏联和挪威三国。在这次年会上,挪威已正式宣布撤回异议;日本和苏联也声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将在两年后停止捕鲸。因此,年会没有讨论商业捕鲸配额问题,而主要是听取科学委员会和各国对资源评估的意见。大会根据资源状况,将鲸类分为初期管理、长期管理和保护三种类型,从种群分类限制捕鲸国滥捕鲸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鲸类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丕烈 《水产科学》1991,10(4):24-28
本文报道了台湾产鲸类29种,其中拟小抹香鲸、矮鲸、白吻原海豚,长吻原海豚为台湾产鲸类新记录,而拟小抹香鲸和矮鲸为中国近海产鲸类新记录。并概述了台湾捕鲸历史和澎湖的海豚渔业,以及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3,(1):46-47
国际捕鲸委员会公布全球现存鲸类资源量  目前 ,一项覆盖全球海域的鲸类资源普查已经结束。国际捕鲸委员会 (IWC)根据其 4 3个成员国所提供的普查资料 ,公布了全球现存大型鲸类的资源量 :抹香鲸 (SpemWhale) 10 0万~ 2 0 0万头 ;南方小鲸 (SouthenMinkeWhale) 76万头 ;北方小鲸(NorthenMinkeWhale) 10 .3~ 2 0 .4万头 ;长须鲸 (FinWhale) 5万~ 9万头 ;鲸 (SeiWhale) 5万头左右 ;鱼是鲸(Bryde’sWhale) 4万~ 8万头 ;灰鲸(GrayWhale) 2 .2~ …  相似文献   

7.
日本水产厅于11月4日公布:渔业调查船《开洋丸》将赴南极海域实施南极海生态综合调查。这次调查将与日本鲸类研究所的《日新丸》的南极海鲸类捕捞调查(JARPA)协同调查鲸类的饵料南极磷虾的综合性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提取南海西沙海域水体样本的环境DNA,利用鲸类线粒体12S r RNA和16S r 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目视观测的结果探讨环境DNA技术在鲸类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4种通用引物在鲸类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用4种通用引物在西沙海域19个站点的样品中检测到5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长吻飞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小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 edeni)和短鳍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采样过程中观测到的3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和瑞氏海豚(Grampus griseus)。两种方法检获的优势物种一致,利用环境DNA技术检测到了未被观测到的物种。结合引物Cet-12S和Marver3的检测结果可以涵盖所有站点(n=17)和所有鲸类物种(n=5),表明针对不同基因片段的引物结合使用有利于检测效果的提高。对于检出的鲸类序列和物种数,4种引物之间不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12,(12):48
日前,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主办,香港海洋公园和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鲸类研究和保护交流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88名鲸类生物学家和保护工作者参加了交流会。  相似文献   

10.
由农业部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主持召开的白暨豚保护与评估国际学术会议于今年6月1日至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际鲸类专家组,自然资源保护联盟鲸类专家组、香港海洋公园和英、美、日  相似文献   

11.
据文献记录,南海区海兽类约有30种,它们是须鲸类7种、齿鲸类20种、鳍脚类2种、海牛类1种。在广东沿海栖息和出现的约有21种,其中须鲸类有5种,分别是西太平洋灰鲸Eschrichtius robustus Lilljeborg、座头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Borowski)、  相似文献   

12.
国际     
<正>中方对进口挪威鲑鱼采取新标准据Intrafish 4月21日报道:有关中方拒绝进口挪威部分地区鲑鱼整鱼事项,中方明确指出将对挪威进口鲑鱼实施新的进口食品健康资格证明。该决定是继挪威食品安全局与中方进行磋商后一致同意采取的措施,以确保挪威进口鲑鱼不含PD和ISA疾病。新标准与以往要求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要求出口企业必须提供该产品来自非疾病养殖区域的证明。3月23日挪威食品安全局表示,因中方考虑到养殖鲑鱼传  相似文献   

13.
白(ji)豚是现在生存的最原始的淡水豚类之一。最早出现在大约距今2000万年的中新生代,是比大熊猫还古老的“活化石”,居江河的白(ji)豚是回避了海生高等齿鲸类的竞争而幸存的孑遗物种,是研究鲸类演化发展的宝贵材料。在仿生学研究上也有重要意义。白(ji)豚已被列为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4.
<正>一、挪威大西洋鲑养殖发展现状挪威是渔业强国,尤其是在大西洋鲑的养殖方面,是他们长期重视渔业研究后取得的丰硕成果。现阶段,挪威的渔业研究仍涵盖了水产养殖、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渔业机械、渔业经济以及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大西洋鲑养殖方面,以循环水养殖结合离岸养殖为主,并开始向养殖新方法、新技术方面倾斜。挪威的研究机构对大西洋鲑的整个生命周期研究得都很透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2010,(7):15-15
<正>据挪威水产品出口协会消息,2010年5月挪威三文鱼单品出口额3.9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26%。5月挪威水产品出口额共计6.1亿美元。挪威水产品出口和三文鱼单品出口额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5月挪威新鲜三文鱼整鱼售价为每公斤6.2美元。出口产品中挪威三文鱼和白鳟鱼出口量最大,占出口总量29%。  相似文献   

16.
冯卫平 《海洋渔业》1987,9(4):187-187
<正> 爱斯基摩人食用鱼类而免患心脏病和心血管病之事在日本已引起人们兴趣。日本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沙丁鱼、斜竹笑鱼、鲱鱼和鲸类体内含有一种十碳六烯酸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世界最大的鲑鱼养殖国挪威,外海养殖引人注目,自1989年起用4年时间以技术开发为宗旨的大型养殖项目计划正在顺利发展,同时挪威还邀请日本大学和企业的研究人员来挪威进行情报交换和交流.据挪威通信社报道,该国近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广州举行2017年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挪威海产局作为参展代表之一,带着挪威北极鳕鱼、三文鱼、多春鱼、比目鱼等水产品悉数亮相。挪威海产局中国区总监毕思明接受《海洋与渔业》记者专访时表示,挪威北极鳕鱼和三文鱼等水产品在中国很受欢迎,其中,挪威北极鳕鱼出口中国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90%的挪威北极鳕鱼  相似文献   

19.
李仁培 《海洋渔业》1983,5(6):276-276
<正> 今年7月举行的国际捕鲸委员会第35届年会,在上届年会通过的1986年沿岸捕捞季节和1985/1986年远洋捕捞季节以后,实行暂时全面禁止商业性捕鲸决议的基础上,确定1984年各种鲸类的总捕捞配额为9,578头,比1983年10.290头减少712头。  相似文献   

20.
在挪威水产品出口审议会于2010年1月5日举行的年会上公布了2009年挪威水产品出口的实际统计。据悉2009年挪威水产品的年间出口总金额为477亿挪威克朗(约合6660亿日元),同比增加15%,在连续6年中再创新高。在其中,最大的出口商口是大西洋鲑。总出口量为83万t,同比增加16%;总出口金额为237亿挪威克朗(占挪威水产品出口总金额中的53%),同比增加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