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家禽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候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至今,每年夏秋季节,胶东地区肉鸡饲养常常暴发鸡包涵体肝炎。严重的养殖场,全年都有鸡包涵体肝炎的发生和流行,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鸡包涵体肝炎是由一种鸡的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死亡率突然增高,肝脏肿胀、出血为特征。本病共12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交叉保护率低。  相似文献   

3.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家禽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候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4.
鸡包涵体肝炎(IBH),又称传染性贫血、出血综合症。是由禽腺病毒属中的鸡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病鸡严重贫血,并迅速出现黄疸。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脂肪变性和出血等,肝细胞内出现核内包涵体。 一、历史分布及其危害 鸡包涵体肝炎,首次被Helmbolde和Fyaziex  相似文献   

5.
鸡包涵体肝炎的症状及其诊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肿大出血和坏死灶,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家鸡包涵体肝炎又称腺病毒感染,是鸡的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病的报道。家禽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世界许多国家有鸡场污染或发病的报道。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诊和病理征候群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脏脂肪变性与灶性坏死及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蛋量减少。给养鸡业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7.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以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为特征。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1流行特点本病可发生水平和垂直传播,在自然感染时,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8.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受害为主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鸡包涵体肝炎是有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鸡群死亡突然增多,肝脏肿大出血、坏死灶,肝细胞核内包涵体为特征。今年夏季发病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受害为主、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该病多见于  相似文献   

11.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禽腺病毒是家禽常见传染病原之一,多为混合感染。鸡包涵体肝炎发病迅速,死亡率高,肉鸡多发,蛋鸡相对较少发生。由于禽腺病毒的血清型较多,至今无商品化的疫苗来防控鸡包涵体肝炎,所以对于鸡包涵体肝炎主要在于预防,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有效诊断、做好引种管理和消毒、补充微量元素和中药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鸡包涵体肝炎。  相似文献   

12.
<正>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Body Hepatitis,IHB)是由禽腺病毒(FowIAdeno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肝炎,肝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贫血和肌肉出血,主要发生于2~7周龄的肉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有9~11种血清型,目前认为鸡腺病毒8型、2型、3型、4型、5型等血清型  相似文献   

13.
鸡包涵体肝炎(IBH)是由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鸟类腺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肝脏广泛变性、贫血和肌肉出血及血液稀薄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有关本病报道较少,今秋在送检的病鸡中首次发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鸡包涵体肝炎由腺病毒所引起,以肝脏出血、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突然增高,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最近,在山西肉鸡养殖场零星出现一种黄肝病,结果诊断分析目前流行的黄肝病中以包涵体肝炎多见。虽然主要是零星发病,但有的鸡群发病严重,现结合实践把本病的情况做个简介。1病原包涵体肝炎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Ⅰ群,核酸类型为双股DNA。在Ⅰ群病毒中有很多血清型,都  相似文献   

15.
肉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包涵体肝炎是禽腺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禽腺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许多国家都有鸡场污染或发病的报道。其特征为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肿大有出血和坏砸灶,肝细胞见有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16.
<正>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又称为鸡贫血综合症(Anemiasyndrome),是由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其特征为: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肿大、有出血和坏死灶,肝细胞见有核内包涵体。临床表现为贫血、白色水样下痢,瘦小。  相似文献   

17.
正鸡包涵体肝炎(IBH)又称贫血综合征,是由I亚群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严重贫血、黄疸以及肝脏肿胀出血、有坏死灶和肝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1病原学包涵体肝炎(IBH)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病毒颗粒直径为70~90nm,无囊膜,呈正20面体对称结构。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2~1.37g/ml。为双股DNA病毒。病毒复制分两个阶段。鸡腺病毒有12个血清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肝炎和肝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1病原体包涵体肝炎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80~90nm,无囊膜,呈正20面体对称,为双股DNA病毒。鸡腺病毒有11个血清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热,50℃3小时稳定,在  相似文献   

19.
<正>鸡包涵体肝炎由腺病毒所引起,以肝脏出血、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突然增高,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最近,在山西肉鸡养殖场零星出现一种黄肝病,结果诊断分析目前流行的黄肝病中以包涵体肝炎多见。虽然主要是零星发病,但有的鸡群发病严重,现结合实践把本病的情况做个简介。(一)病原包涵体肝炎病毒属于禽腺病毒I群,核酸类型为双股DNA。在I群病毒中有很多血清型,都与自然  相似文献   

20.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1984年以后,我国通过血清学检查确定东北、华北、华南各地均有该病存在,山东省也不例外。有人从内蒙古某地分离到一株IBH病毒,经鉴定为禽腺病毒8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