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2011年4月新疆北疆地区A、B两个规模牛群布氏杆菌病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和6.8%。相隔25 d后对阳性牛再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复查,2次试验结果一致率93%。30 d后对受威胁牛再次进行全群布病复检,阳性率为1.06%。通过调查,流产牛中的布病感染率45.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规模场、养殖小区、散养户)奶牛群3 631头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法)试验,布病阳性率分别为:5.3%、4.7%、0%,同一奶牛养殖模式布病的阳性率差异较大,应围绕布病防控"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奶牛",建立"检、免、杀、消、管"等综合防控措施成为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内蒙古包头市部分地区出现较多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疑似布鲁菌病患牛的奶牛养殖小区、个体养殖户的608头奶牛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7.96%,试管凝集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5.82%,表明所检测地区奶牛布鲁菌病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奶牛流产问题在奶牛养殖业中经常出现,造成奶牛流产的诸多原因中,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导致的流产是奶牛流产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必须引起奶牛养殖户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我站2004年经对15560头存栏奶牛,进行布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布病监测结果表明,个别被布病感染的小区奶牛的流产率高达13.1%,由于布病导致的流产占流产数的57.1%。1规模化小区奶牛流产情况的调查1)我县兽医站化验室对全县奶牛每年进行两次监测(包括布病和结核病)工作,经对每个奶牛小区的流产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奶牛监测中布病阴性的小区,奶牛流产率为…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操作简便、快速、实用的奶牛布病诊断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奶牛布鲁氏菌病(布病)诊断96孔V型板微量凝集方法,并优化了试验条件。结果显示,抗原的最佳稀释浓度为1:20,反应最适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24 h;为验证本研究建立的微量凝集方法的准确性,对120份奶牛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样品进行微量法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显示,微量法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符合率为83.3%,试管法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符合率为80.0%。提示,微量凝集试验可以作为试管凝集试验的替代方法,应用于规模化奶牛场布病的诊断和检疫。  相似文献   

6.
奶牛布鲁菌病的检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对内蒙古包头市部分地区出现较多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疑似布鲁菌病患牛的奶牛养殖小区、个体养殖户的608头奶牛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7.96%,试管凝集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5.82%,表明所检测地区奶牛布鲁菌病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二类动物疫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布病,国家规定每年进行2次奶牛布病检疫净化。我站化验室在多年的布病检测中发现,相同的血样采用试管凝集方法与补体结合方法所产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并对该现象进行调查分析。1布病实验室检测方法我县的奶牛布病检测:县兽医站化验室首先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对初筛检测出的阳性奶牛血样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经试管凝集试验出现阳性的奶牛血…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巴州和静县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采集全县16个乡镇场的各种家畜血样1924份(其中:牦牛160份、黄牛196份、奶牛114份、杂交牛16份、绵羊946份、山羊451份、猪41份),使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该地区布病的流行情况,得出家畜阳性率为4.58%(88/1924),其中牦牛感染率3.75%(6/160)、黄牛8.67%(17/196)、奶牛0.88%(1/114)、羊4.86%(46/946)、山羊3.99%(18/451),猪和杂交牛均为阴性。从调查结果显示看和静县家畜布病感染普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8-2013年间,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共和县奶牛累计检测布鲁氏菌病的血清7004份,检出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0.21%,结果表明共和地区奶牛布鲁氏病得到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妊娠母畜发生流产,公畜呈现睾丸炎。该病可造成奶牛不同程度流产,生产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FF)与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A、B两个规模牛群布鲁氏菌病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和6.8%,两种试验结果一致率平均91.3%。相隔25天后对阳性牛再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复查,两次试验结果一致率93%。30天后对受威胁牛再次进行全群布病复检,阳性率为1.06%。通过调查,流产牛中的布病感染率4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