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林业体制改革后的林业站,是一个森工、营林、林政、林业公安、节柴等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林业基层单位。它在业务方面分别受县林业局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财务活动则分属县林业局财务股的两本帐(森工帐和营林帐)中。森工财务目前的内部管理采用一级核算制,对各林业站森工财务活动则实行非独立核算制,采用报帐式。林业站森工财务活动实行非独立核算制,在木材市场刚刚开放的两三年里,是非常必要的。它纠正了木材市场开放后,各林业站森工生产经营各自为政,不听公司安排,资金不服从公司统一管理的散乱  相似文献   

2.
一、营林机械化的现状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有4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14个木材加工厂、6个林机厂。森工系统共有职工47万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在给国家生产木材的同时,营林事业亦有发展,目前已建成人工种子园2.4万亩,林业苗圃4万亩,人工林保存面积114.7万公顷。全省森工企业现有营林机具3049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林业部门的职工培训重点和培训量主要以营林、森工两大专业为主,而森工中又侧重于木材检验人员的培训,而随着全区灭荒达标,林业已向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发展,由原来单纯的营林、森工向能源、水产、商业、服务、林产工业、林果开发、木材深加工、森林旅游等多行业发展,这对职工培训来说是个新课题,为此,笔者有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建国三十多年来,林业部所属18个林业机械厂(包括两个林药厂),提供了营林机具1万多台、森工机械设备5.6万台、人造板设备200多套、大小带锯机4,900多台,保证了林业生产和木材综合利用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对林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基础。林机企业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八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技通讯》于1958年创刊,由中国林业科学院主办,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央级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月刊,大16开本,48页,彩色封面。1997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林业科技通讯》设有学术园地、科技简报、化学除草、西部开发、科技扶贫、专家咨询、实用技术、多种经营、成果推广、花木世界、技术市场、供求信箱、特快专递及广告专栏等十多个栏目,全方位报道营林、森工、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林产化工、林副特产、林区多种经营、林业和木工机械、设备及城市绿化、园林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以及相关科技、…  相似文献   

6.
田国海 《绿色科技》2013,(10):50-51
指出了森工和营林作为林业部门的重要内容,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都对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正确分析森工和营林对林业经济的作用,可以从林业总产值入手,将总产值视为因变量,将森工和营林作为自变量,进而返回分析模式。从林业发展整体局面来看,影响林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府政策、自然灾害以及国民经济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要注意林业采育失调问题。延边是我省的重点林区,这些年虽然在营林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集中过量采伐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据调查,延边九个森工企业经营范围内的森林年生长量为469万立米,平均生长率为2%,核定年木材产量为230万立米,目前年生产木材250万立方米,消耗森林资源蓄积500立方米,另据统计还有不计产量的计  相似文献   

8.
阔叶红松林经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阔叶红松林分布在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完达山地区。该区森林蓄积量和木材生产都占全国很大的比重,所产的木材径级大、材质优良,林副产品丰富,是我国重要林区。该区山势平缓,交通方便,机械化程度高,便于森工作业和实施各种营林措施,完全有条件在“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方针指导下,建成一个“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林业生产基地。建国廿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该林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经营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但是,在红松林的经营上也还存在着一些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实行植树造林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可以继承,可以折价转让;开放木材市场,实行议购议销等政策以来,林业生产不断得到发展。但是立木价格如何计量,却是林业生产建设能否大踏步前进的关键问题。立木价格水平是关系到考核营林事业经济效益,关系到营林与森工、产供销、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已成为改革林业经济管理体制,发展林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给实行林价制度,改革林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0.
发展林业,大力培育人工林,已开始引起国家及林业部门的重视,现在已出现了造林百万亩以上人工林的林业局。但在营林生产成本核算方面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没有解决,也缺少一套科学的会计核算办法,为此,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1、林业局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的营林生产同森工生产、木材加工生产一样都是商品生产,立木、木材等则都是林业局的基础产品。因此,营林同采运、加工等生产业务核算在会计上应占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是基础产业,是决定林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变量。新中国建立初期,林业就历史地承担起为恢复战争创伤和国家工业化提供木材的重任。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木材产量持续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森林资源过伐,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采运产业是森工四大产业之一(四大产业包括营林、森林采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是从采伐立木开始,经过造材和多阶段的水平运输而产生出木材的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3月1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材保护与改性产业分会筹备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及江西美隆、中国优材集团、上海丰华米昂、广东林科院森工所、四川恒希木业等分会副理事长单位的代表到会。我国现有木材防腐和改性企业约1 000家,防腐木年产量约600万m~3,行业规模不容小觑。合格的  相似文献   

13.
森工科技产业园区是集聚木材加工产业、森林食品药品产业、科技、教育和产品展销于一体的产业平台,是区域森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现代林业理念"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现代林业森工园区成为了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重点。本文以湖北东宝森工科技产业园为例,论述了园区的规划理念、结构、功能和布局等,旨在为现代林业湖北省森工产业园建设提供依据,为全国现代林业建设及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哈巴河林场     
《新疆林业》2006,(3):F0003-F0004
哈巴河林场成立于1958年5月,1979年,随着阿尔泰山林业局成立,哈巴河林场林业工作步入正规化经营管理:有计划的实行木材限额采伐,建苗圃育苗,更新造林,是典型的“主伐型”森工企业。  相似文献   

15.
“以营林为基础,以森工为主导”的提法是按照“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套搬而来的,是针对当时林业工作重采伐,轻造林而提的,这个提法虽然不能说错但对整个林业工作来讲并不是一个全面的方针。“以营林为基础”从字面来看,既非目的又不是手段,而以森工为主导则明显的是指手段,两句话连起来就会理解为用森工的手段来经营林业,这不仅  相似文献   

16.
林业近讯     
为进一步推动森工系统营林工作的发展,鼓舞和激励广大林业职工投身到营林建设事业,林业部对森工系统人工林百万亩企业、森林抚育百万亩企业、营林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林业部号召林业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学先进、赶先进,为林业的“两大体系”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是:一、全国森工系统人工林百万亩企业 库都尔林业局、阿尔山林业局.二、全国森工系统森林抚育百万亩企业 图里河林业局、克一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根河林业局、伊图里河林业局、阿尔山林业局、绰尔林业局、金河林业局.  相似文献   

17.
森工企业会计核算现行制度规定,按照商品木材和林副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育林基金,作为森林采伐迹地更新、荒山造林和其他营林事业费支出的一项专用基金。育林基金制度的推行,在理论上混淆了物耗与非物耗的界限,造成净产值计算混乱,虚增了国民收入;在实践上则造成了营林资金严重不足,森林资源持续下降,森工企业经济危困、资源危机的状况日益加刷的严重后果。1 用育林基金充当森林资源补偿价值是林业经济政策的一项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林业覆盖了两大系统。即森工国有林区和地方林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的大量需求,黑龙江林业为全国林产工业、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厚的原料保障,曾经和正在作着巨大的奉献。近年来,国家林业局驻黑龙江专员办对驻在地的森工和地方林业就木材流通领域的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感到该省木材流通管理工作在逐步加强,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绩。一是各级领导对林业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全省各地广泛宣传、贯彻、落实《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重新调整林业的发展战略。结合本部门的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森工企业,同其它工业企业一样,在解放后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建立审计监督制度。1984年以来,我国森工系统自上而下地建立了部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几年来,它对国营林区的经济活动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到现在为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森工内部审计体系。目前,这一内部审计体系在国营森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活动中,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保证和监督作用。国营森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简言之,就是林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资金运动及其结果。森工企业内部的审计的任务,主要是对企业的木材生产、营林生产、多种经  相似文献   

20.
1 强化林业意识,改变森工营林两张皮永丰的林业经济在70年代以前,分成两条线,就是现在说的两张皮,过去我县苗圃、官山、油科所三个营林单位为一张皮。这一张皮是有皮没有毛,有骨没有皮,营林单位和工人待遇差,财政不拨款,造林上级不投资,工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挖山不止,劳动强度大,仍然不能维持基本工资。另一张皮是森工企业,那时五个单位200工人,当时看来,待遇比营林单位好一些,但他们被招进来任务就是砍树、扎伐、放排。形成专门砍树不造林,群众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