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盐碱地植棉出苗率低、保苗难的现状,在中度盐碱土(含盐量0.29%)和重度盐碱土(含盐量0.56%)2种土壤上,均采用平铺播种、浅沟播种、深沟播种3种地膜棉播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方法对出苗率以及苗齐后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法种床土壤盐分含量差异较大,降低种床盐分浓度是棉花苗全苗壮的关键。在中度盐碱地,采用浅沟播种比较经济高效;在重度盐碱地,采用深沟播种,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向日葵盐碱地抗逆保苗种植技术,试验选用了油用型向日葵品种LD1616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盐碱地向日葵不同种植方式对出苗率、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生物学特性影响,分析了葵花出苗率、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生物学特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上覆膜处理能有效的降低土壤的盐分,保持土壤含水量,是葵花有效的保苗技术,也能提高葵花生长指标及产量,覆膜+改良剂处理比覆膜处理好,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黄河流域棉区春季气候特点,即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分别对该棉区纯作春播棉田和两熟育苗移栽棉田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切实抓好播种保苗工作。纯作春播棉田备播。1.灌水造墒。播种前20-25天灌水压盐、造墒,一般非盐碱地灌水量为50-60立方米/亩,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0.3%)灌水80立方米/亩,中度盐碱地(含盐量在0.3%-0.5%)灌水100立方米/亩,重度盐碱地(含盐量0.5%以上)灌水150立方米/亩。对无水浇条件的旱薄地,要运用顶凌耙地、雨后耙地、先盖膜后播种等措施,为棉种正常发芽、出苗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 棉花是盐碱地的优势作物。而棉花保苗是盐碱地植棉的关键技术。 1983—1985年我们在萧县黄口进行了盐碱地棉花保苗技术系列化的研究,视盐碱地含盐碱程度不同等情况,采取直播、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保苗配套技术,获得了全苗、壮苗。盐碱地植棉,保证全苗是获得指标产量的前提,据多点考察,一般可增产皮棉2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 棉花是较耐盐的作物,但其耐盐力也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棉花能正常生长发育,结合适宜的栽培技术,也可以获得高产.土壤含盐量在0.2-0.3%吋,出苗困难,棉株生长受到抑制,盐分超过0.3%,很难出苗.因棉花发芽出苗和幼苗期的耐盐力相对较低,易遭受盐碱危害,造成烂种和死苗.所以,盐碱地保证棉花顺利出苗和全苗,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商丘县谢集公社旱涝碱综合治理中心实验区盐碱地植棉过程中,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初步总结了育苗移栽、老沟种植、钵体围肥、地膜覆盖、灌水压盐、小水偷浇、起碱换土等七项保苗技术措施,供盐碱地区植棉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盐碱地植物保苗剂产品,并且研究田间施用效果。[方法]在初试产品中添加氮缓释剂,室内模拟测定盐碱地植物保苗剂的氨挥发量,田间验证其施用效果。[结果]含有氮缓释剂的盐碱地植物保苗剂可明显降低其中尿素一N在盐碱土壤中的氨挥发量,有利于作物种子萌发,提高作物保苗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盐碱地植物保苗剂可分别提高大豆、黍子保苗率43.4%和51.0%,大豆、黍子籽粒分别增产290.5和991.5kg/hm。,分别增收580.5和1189.8元/hm^2。同时,它可在大豆、黍子生育期降低耕层土壤pH,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结论]在中度~重度盐碱地施用盐碱地植物保苗剂,可提高植物的保苗率、产量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特点及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面积373万hm^2,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盐碱地面积增加,盐碱化程度加剧,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4%的速度扩展,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盐碱化旱田、盐碱化草地和盐碱化湿地的特点,提出采用低洼盐碱地种稻模式,盐碱湿地育苇-养鱼模式,盐碱湖泡养鱼,盐碱化旱田改土培肥、种植耐盐碱作微物或牧草、微咸水淋洗和物理化学改良,盐 碱化草地恢复等多种措施,遏制盐碱化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家骝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228-2229
为探索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采用了增施有机肥、石膏粉、土壤改良剂、用酸性肥料代替普通肥料的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pH 8.75、水溶性含盐量2.98 g·kg-1的盐碱地,通过增施有机肥、施用石膏粉、用酸性肥料代替普通肥料、增施土壤改良剂的技术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甬优1540的产量,增产达27.3%;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石膏粉、酸性肥料、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对土壤水溶性含盐量的降低效果不明显,但通过水稻的种植,能够有效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实施盐碱地水稻秸秆还田及腐殖酸施用,来比较各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含盐量46.9%,提高每丛水稻分蘖1.2个。盐碱地秸秆还田的同时,施用硝基腐殖酸可明显降低水稻生长期的含盐量,含盐量较对照下降51.5%,增加水稻分蘖5.1个,提高水稻产量18.8%。由此可知,盐碱地秸秆还田及施用硝基腐殖酸可减低土壤含盐量和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新疆克拉玛依市红山湖周边为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营养物质匮乏,植物很难存活。本文研究工业腐殖酸与解盐促生菌剂联合作用处理盐碱地土壤的新方法,并进行植物优选与种植试验。结果显示,解盐促生菌可以大幅度降低盐碱地土壤中的含盐量,由原来的0.88%降低到0.27%,pH值由8.00降低到7.29,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而工业腐殖酸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有机质含量由19.04 g·kg-1增长到34.78 g·kg-1。盐地碱蓬可以较好地在处理后的土壤上生长。研究为解决新疆大量盐碱地土壤改良及其植物适应性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盐碱地土壤胶体中代换性钠离子含量过高,严重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对其它养分的吸收,特别对幼嫩作物的芽和根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很难保苗和长好庄稼。 盐碱地大量的代换钠,仅靠灌溉水冲洗很难排除,而石膏可以使碳酸钠、碳酸氢钠以及代换性钠变成中性的硫酸钠(俗名芒硝)。硫酸钠易溶于水,能随水从土壤中洗掉,因此石膏是改良盐碱地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盐碱地枸杞生长情况调查,对土壤盐碱度与枸杞树高、地径、枝条生长情况等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下的轻度盐碱地枸杞植株长势良好,在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上的重、中度盐碱地枸杞植株长势明显衰弱。  相似文献   

13.
滨海盐碱地大果沙棘适应及耐盐碱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引进的15个大果沙棘新品种在山东省滨海盐碱地的生长定位观测和综合评判,研究了大果沙棘的综合适应性、造林成活率2个抗逆性因子,分析得出在滨海盐碱地大果沙棘适应性较强的品种为阿尔泰新闻、阿楚拉、辽Ⅱ。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在含盐量0.4%以下的滨海盐碱地造林成活率可达60%以上;含盐量超过0.7%,成活率呈下降趋势;达到0.8%以上时,则很难成活。指出了大果沙棘在滨海盐碱地造林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为盐碱地生态经济树种选择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含盐量在0.3%以上的盐碱地种植棉花,只要技术得当,一般亩产籽棉在175kg左右,收益高于其它作物。1合理施肥肥料在盐碱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较高的土壤肥  相似文献   

15.
在含盐量为0.2%~0.4%的盐碱地进行宁杂21号的直播种植试验和示范,总结该品种在盐碱地上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表明,在盐碱地直播种植宁杂21号,当播种量为6 kg/hm2时,实收密度接近125 000株/hm2,全生育期约230 d,单产可以达到2 200 kg/hm2以上,说明在含盐量为0.3%左右的盐碱地种植宁杂21号,出苗较好且生长发育正常,可获得较高产量。根据试验示范结果总结了宁杂21号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直播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分析了盐碱地水稻湿润育苗的两种方法:干作床播种后洗盐法与水作床洗盐后播种法,認为前者具有较多优点,符合盐碱地育苗特点和生产实际要求,值得推广;具体分析了影响湿潤育苗保苗率的原因,主要是幼芽徒长,水渠浸潤和保水过晚,据此提出彻底洗盐、改进苗床、适期播种、适宜复盖和合理灌溉等保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商丘地区现有盐碱地130余万亩。因盐碱危害,小麦出苗难,保苗更难,产量低而不稳。为尽快发掘盐碱地小麦的增产潜力,从1981年起,研究了小麦耐盐能力及生态特点,提出按品种耐盐碱能力,建立盐碱地小麦品种利用的生态结构。据多点示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土壤含盐量对大葱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葱栽培方式独特--深土栽种,根系一般在30~50 cm的地下土层生长,可回避含盐量高且变化大的地表土层,而10 cm以下土层含盐量较低且相对稳定,这样在盐碱地种植大葱具有可行性.大葱耐盐性试验尚未见报导.研究土壤含盐量对大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可为盐碱地开发种植大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丁猛  刘桂民  臧真荣  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80-5081,5118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更适合滨海盐碱地改良的方法。[方法]用暗管排水与台田技术改良盐碱荒地,对改良前后的土壤含盐量和pH进行比较。[结果]pH与含盐量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暗管排水技术改造盐碱地后,其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的下降程度远远大于传统的台田技术。[结论]该技术值得在盐碱荒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疆焉耆地区盐碱地辣椒育苗移栽技术及保苗方法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