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以豇豆为材料,探索紫外线处理对鲜切菜品质的影响,并为我国鲜切蔬菜的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用紫外线照射鲜切菜不同时间(0,20,30,40,50,60min),并测定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真菌的菌落总数,以及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和失质量率。结果表明,照射时间为30min,可有效控制鲜切豇豆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能有效杀灭(甚至彻底清除)大肠杆菌,对真菌、乳酸菌、肠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鲜切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保存最好,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鲜切豇豆的保鲜效果,在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0、0.5 kJ/m2的UV-C处理豇豆,然后将其置于4℃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采用0.5 kJ/m2UV-C照射可以维持鲜切豇豆较高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减少鲜切豇豆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还能保持鲜切豇豆较高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包括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一定程度上稳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综合来说,0.5 kJ/m2UV-C处理可用于鲜切豇豆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热处理对鲜切菠萝保鲜的效果,分别研究了40℃,处理20min;45℃,处理15min;50℃,处理10min条件下,热水处理对鲜切菠萝在8℃贮藏时的主要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热处理对延缓鲜切菠萝衰老和保持品质有明显作用;与40℃,处理20min和50℃,处理10min相比,采用45℃,处理15min能更好地抑制V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保持了组织细胞的完整性,延缓了鲜切菠萝营养品质的下降,提高了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果蔬鲜切加工及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食品需求的增强,鲜切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阐述了鲜切产品的加工过程、原料来源及选择,清洗、去皮、切分、护色、包装和贮藏等各项技术,论述和比较了鲜切产品的保鲜技术包括冷藏保鲜、保鲜剂保鲜、MAP保鲜及冷杀菌保鲜等,分析了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鲜切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菠萝品种鲜切后冷藏的保鲜效果及不同杀菌剂和护色剂处理对鲜切菠萝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鲜切后在贮藏后期仍可保持较高的感官品质,并使果实保持一定的VC,TA,TSS含量。采用诺福水处理可明显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鲜切菠萝的食用品质、延长货架期。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抗坏血酸处理可显著地减缓果肉的褐变、色度L值和硬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豇豆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豇豆豆荚组织柔嫩、呼吸强度较高,极不耐储运。豇豆采后如果不进行及时商品化处理,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萎蔫、锈斑、腐烂等,造成极大的浪费。系统综述豇豆采后保鲜技术以及鲜切豇豆的保鲜和褐变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鲜切甘蓝为试材,用0.3%异VC+0.3%柠檬酸浸泡护色20 min,在1%柠檬酸+1%VC溶液中漂烫(65℃)1 min,然后分别在-20℃、干冰和-60℃温度下速冻后于-18℃或0℃条件下贮藏20 d,研究不同速冻与低温保鲜处理对鲜切甘蓝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护色和漂烫后采用干冰速冻处理,于0℃下贮藏20 d,鲜切甘蓝仍能够较好地保持叶绿素、VC和还原糖等营养品质,抑制腐败微生物生长,具有良好的硬度、胶黏性、弹性、咀嚼性、回复性等质构特性,色泽正常,气味清香,其感官品质显著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减压冷藏技术对鲜切果蔬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花王菜等6种蔬菜和苹果为试材,研究减压冷藏技术对鲜切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减压冷藏处理技术是可应用于鲜切果蔬保鲜的新技术。将果蔬原材料经减压冷藏处理(压力范围为600~3 200 Pa),再清洗切割加工成鲜切产品,可比普通冷藏有效减缓山药、土豆和苹果等鲜切产品的褐变;明显减少鲜切花王菜、鸡毛菜和空心菜的萎蔫、黄叶与腐烂,保持鲜切绿叶菜的新鲜品质;切割前的减压冷藏结合真空预冷,可大大减轻鲜切西兰花的黄化、萎蔫、花粒变大、脱落及切面的褐变与腐烂,显著延长鲜切果蔬的冷藏货架期及冷链断链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保鲜与加工》2010,(2):27-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加工蔬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但保鲜问题困扰着蔬菜加工业的发展。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鲜切加工洁净蔬菜综合保鲜技术研究”,从高效安全清洗消毒剂、保鲜剂的研制,蔬菜加工过程中消毒液浓度的控制、微生物控制和检测,  相似文献   

10.
鲜切果蔬具有新鲜、便利、健康等优点,其市场前景广阔。然而果蔬鲜切后因破坏了其完整的组织结构,极易产生微生物污染、组织软化、褐变、产生不良风味等问题。近年来,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因其具有简单高效、绿色环保和无污染等优势而受到关注。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紫外线、脉冲强光、酸性电解水和超声波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上述技术对鲜切果蔬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超声波频率、浸提时间、固液比和提取液pH值等因素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声波提取南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频率为13kHz,提取时间15min,固液比为1g∶30mL,提取液pH值为10,在此条件下南瓜多糖的提取量为27.63mg/g。  相似文献   

12.
以紫云1号、S10-905、S10-499和S10-843四个品种彩色马铃薯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花青素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紫云1号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120 min;S10-905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90 min;S10-843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500 W,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90 min;S10-499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45 min。由此可见,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70%是马铃薯花青素提取较好的水平,提取时间因马铃薯品种(系)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与抑菌功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香菇多糖提取效率、研究其抗氧化性和抑菌效果,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设计L9(33)正交试验在料液比、浸提温度和超声时间三个因素优化香菇多糖提取工艺,检测其提取率,抗氧化性和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提取多糖效率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浸提温度90℃,超声时间40min,最高提取率达到6.47%。抑菌功效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浸提温度80℃,超声时间20min,大肠杆菌最大抑菌圈直径为9.95±0.86mm,枯草芽孢杆菌最大抑菌圈直径为8.73±0.57mm。清除羟基最佳工艺料液比1:30(g:mL),浸提温度90℃,超声时间30min,清除率为22.04%。还原力最佳工艺料液比1:30(g:mL),浸提温度90℃,超声时间40min,其还原力最大。在提取和抗氧化试验中的三个因素影响程度相同即料液比>浸提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后,提高了提取效率,试验结果还表明,香菇多糖有一定的抑菌和抗氧化性功效。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常规耕作、免耕留高茬(30cm)、留中茬(20cm)、留低茬(10cm)四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土壤呼吸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17∶00,日变化趋势受温度影响较大,变化幅度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季节变化的峰值出现在8月3日,整个生长季CO2平均排放速率影响表现为传统耕作>留低茬处理>留中茬处理>留高茬处理,各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免耕留茬处理有很好的保温、保水作用,且随留茬高度的增加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土壤呼吸速率与0~10cm土壤含水量和0~5cm地温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As part of a programme investigating hot water treatments for control of botrytis storage rot on kiwifruit, we dipped fruit in water at 38, 42, 46, 50 or 54°C for 8 min and measured the effects on respiration,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firmness. Controls were dipped in water at 20°C. Respiration rate of fruit was increased when measured within 30 min of a hot water treatment. Maximum stimulation of respiration rate occurred at 50°C. Following storage for 8 weeks at 0°C, respiration rates of 38°, 42°, 46°C treated fruit were very similar to the controls. The respiration rate of fruit treated at 50°C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s and the 54°C treated fruit respired considerably faster than the controls. The same trend was apparent for ethylene production. Only the 54°C treatment produced fruit softer than the controls following a 2-week shelf period. Results suggest that a dip at 54°C for 8 min may be too severe, and lower temperature may avoid adverse effects on fruit metabolism after storage.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水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马齿苋中的多糖,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对这2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期找出马齿苋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30,提取5 h,分2次提取,多糖得率较高;超声波辅助提取功率240 W,温度80℃,料液比1∶25,提取30 min,多糖得率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短,多糖得率高于热水提取。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工艺。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设计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为45%,料液比为1∶8,超声波屏极电流为0.60A,提取时间为30min,绿原酸提取率可达2.81%。该工艺具有溶剂用量较少,提取周期较短,提取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柚核中柠檬苦素,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柠檬苦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时间30min,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提取2次。402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速1mL/min,体积分数70%的乙醇洗脱,解吸流速0.7mL/min,纯化后得到柠檬苦素的质量分数达83.77%。该工艺分离纯化效果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丝瓜种子破除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尚未见破除丝瓜种子休眠的报道。本论文采用30%双氧水浸种、0.1M硝酸浸种、超声波振荡和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3个丝瓜品系种子,探讨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分别从7.8%~30.7%提高到88.2%-100%。其余3种处理破除休眠均有效果,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山桐子种子快速高效萌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桐子是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能源树种,然而自然条件下休眠期长、萌发困难、发芽率极低,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为了提高山桐子的萌发效率,笔者研究了不同消毒剂(氯化汞、过氧化氢)、消毒时间、处理方法(硫酸、超声波处理、低温层积)对山桐子种子消毒和促进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70%乙醇结合10 min 30%过氧化氢处理,无菌苗种子污染率为0,第15 天发芽率达到90%;而利用低温层积结合5~10 min 20%过氧化氢处理,实生苗种子的发芽率大幅提高,第22天发芽率达到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