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加硒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高  温鲁  袁小转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93-9294
[目的]明确不同加硒量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向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含量的亚硒酸钠,接种培养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和腺苷,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结果]虫草素在加硒量为5.5mg/kg时达到4.50mg/g,虫草酸在加硒量为4.0mg/kg时达到30.06mg/g,腺苷和虫草多糖含量与加硒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加硒可显著提高蛹虫草固体培养物中虫草素和虫草酸含量,但医疗保健功效的提高还需通过动物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蝼蛄虫草虫体与草体中核苷、虫草酸及氨基酸含量,采用超声波提取水溶性成分,建立HPLC检测体系检测核苷,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虫草酸,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氨基酸。结果表明:核苷检测回收率95.73%~99.00%,出峰时间精密度0.05%~0.14%,峰面积精密度0.12%~0.84%;虫体的尿苷、肌苷、鸟苷、腺苷含量分别为2.86、0.43、2.12、0.17 mg·g~(-1),草体的尿苷、肌苷、鸟苷、腺苷含量分别为3.53、0.89、3.51、1.39 mg·g~(-1);虫草酸检测回收率98.29%,虫体、草体中虫草酸含量分别是109.64、127.46 mg·g~(-1),氨基酸分数分别是56.3和62.8,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是81.9和115.4。草体中核苷、虫草酸及蛋白质营养价值都高于虫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不同碳氮源培养液对蛹虫草多糖及虫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碳氮源培养液振荡培养蛹虫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含量,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含量。[结果]培养液中多糖含量以米蛹配方最高,为6.48mg/ml,其次为玉米糁蛹的5.87mg/ml;虫草酸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5.21mg/ml,其次为米蛹的4.94mg/ml;菌丝体中多糖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68.32mg/g,其次为米蛹的57.91mg/g;虫草酸以麦米蛹配方最高,达186.29mg/g,其次为小麦蛹的180.32mg/g。[结论]选择适宜碳氮源进行蛹虫草的液体培养,可获得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很高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4.
以蛹虫草菌株CM-H0810在麦粒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子实体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丝体为材料,对其中的多糖、核苷、游离糖醇和小分子糖类及氨基酸成分进行比较。单糖组成分析和HPSEC-MALLS-RI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子实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体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和HPSEC图谱有显著差别,固体培养的子实体中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集中在1. 702×106—4. 092×107gmol,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集中在1. 105×105gmol。HPLC测定核苷类成分的结果表明:固体培养的子实体中主要核苷类成分为尿苷、鸟苷、腺苷、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液体发酵菌丝体的主要核苷类成分为尿苷、鸟苷、腺苷和虫草素。HPAEC测定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存在游离的海藻糖、甘露醇和葡萄糖且海藻糖含量高达20. 07%、而液体发酵菌丝体存在游离的甘露醇、阿糖醇和葡萄糖且甘露醇含量高于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液体发酵培养菌丝体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固体培养子实体中高17. 1%,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较为理想,分别为0. 62和0. 38。  相似文献   

5.
人工培育蝉花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森琴  温鲁  夏敏  蒋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29-429,467
[目的]明确人工蝉花的活性成分含量。[方法]用微波法提取人工蝉花和野生蝉花的活性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含量。[结果]人工蝉花的虫草酸含量和野生蝉花相当,虫草多糖含量则高达110.09mg/g;腺苷含量较野生蝉花低,虫草素未能检出,但4种活性成分总量是野生蝉花的1.55倍。[结论]从活性成分含量看,人工蝉花可代替野生蝉花,但还需进行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虫草头孢和蝙蝠蛾被孢霉2种发酵菌粉中活性组分的差异,为虫草发酵菌种的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重量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粗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苷类物质含量,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总三萜含量.[结果]2种菌粉中粗多糖含量在7%左右,均由6种单糖构成;发酵菌粉中均检测到含量较高的胞苷、鸟苷和腺苷等核苷类化合物;2种虫草发酵菌粉中总多酚的含量约5 mg/g,三萜物质含量约8 mg/g.[结论]虫草头孢和蝙蝠蛾被孢霉2种发酵菌粉在多糖、核苷、多酚和三萜类物质的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均具有较高的药用活性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氮源对蛹虫草产量及药效物质产量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添加不同量氮源时蛹虫草的产量情况,同时测定了蛹虫草中腺苷、虫草素、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含量。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添加10%的蚕蛹粉时蛹虫草的产量以及腺苷、虫草素和虫草酸的产量最高,PDA培养基添加15%的蚕蛹粉时蛹虫草的虫草多糖产量最高,综合考虑蛹虫草的药效价值最高,选用PDA培养基添加10%的蚕蛹粉为蛹虫草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HPLC法同时分离测定了龙眼肉中的为尿嘧啶、胞苷、尿苷、胸腺嘧啶、肌苷、鸟苷、胸苷、腺嘌呤、腺苷等多种核苷成分,并用外标法计算各种核苷的含量。结果发现,鸟苷、尿苷、腺苷含量较高,多数龙眼品种为30~70μg/g;胸腺嘧啶、胞苷含量次之,普遍在10~30μg/g之间;胸苷、尿嘧啶含量较低,普遍在3~10μg/g之间;龙眼肉中还含有少量的腺嘌呤和次黄嘌呤核苷。如果以鸟苷、次黄嘌呤核苷、腺苷等核苷含量的多少来衡量龙眼品种的优劣,则石硖、双孖木、古山二号、储良、大乌圆、东壁、福眼等为较优的龙眼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蚕蛹、黄豆、玉米糁、蛋白胨为原料固体栽培蛹虫草,研究不同配方培养基对蛹虫草虫草素、腺苷、多糖、虫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5下蛹虫草虫草素含量最高,配方1下腺苷含量最高,配方4下多糖、虫草酸含量最高,在纯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黄豆、玉米糁、蛋白胨有利于蛹虫草活性物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并确定8种氨基酸最佳添加浓度。[方法]考察24种氨基酸(添加浓度为1 g/L)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采用DPS V18.1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对促进虫草素合成作用显著的8种氨基酸添加浓度进行研究。[结果]L-赖氨酸、L-半胱氨酸、L-精氨酸、L-天门冬酰胺、L-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肌氨酸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4 g/L的L-甘氨酸对虫草素的合成促进作用最强,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为1 022.25 mg/L。[结论]该研究为蛹虫草液体发酵生产虫草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改良酱油生产的传统工艺,生产出添加北虫草的营养丰富的特色酱油。[方法]在酱油生产工艺不同时期内添加北虫草培养基,经过淋油后继续发酵10 d,对所制得的酱油半成品进行还原性糖、总酸、氨基酸态氮以及虫草多糖的测定。[结果]北虫草培养基添加量为10 g,米曲霉按0.3%接种到发酵基料中,盐分浓度为16%时,发酵生产北虫草特色酱油比较适宜。北虫草培养基与发酵基料共同发酵时的工艺4比前3个酱油发酵工艺营养物质含量多,此时所测得的总酸含量2.23 g/ml、氨基酸态氮含量0.89%、还原糖含量3.11%、虫草多糖含量为260 mg/ml。[结论]研究提出了北虫草特色酱油的总的发酵工艺,为实际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辐射诱变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于桂英  徐方旭  王升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75-16576,16696
[目的]筛选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方法]采用放射性元素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方法对蛹虫草菌株进行处理。[结果]筛选出yccGy1016诱变菌株为目标菌株,其生物转化率达12.5%,菌丝中虫草素含量达481.6 mg/kg,子实体虫草素含量达9 600 mg/kg,明显高于对照菌株。[结论]经10代加富PDA斜面继代培养及罐头瓶小麦培养基栽培试验,yccGy1016诱变菌株具有产量性状稳定、产生虫草素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提高蛹虫草质量和产量的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刘金龙  郑小江  陈瑶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69-4075,4081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蛹虫草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影响市场对蛹虫草产品的消费,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种Hz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高于菌种B1、Bz1、H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其液体培养基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8 g/L、KH2PO4 1.0g/L、MgS04 500 mg/L.生产富硒蛹虫草培养基的最优主料为富硒大米45 g、培养液55 mL,在培养温度为22℃、空气相对湿度70%时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最好.综合而言,子实体培养最优条件为日间温度22℃、夜间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70%、光照度200 lx,并结合先用日光灯照射、待子实体长至1~2 cm时使用蓝紫灯照射处理的产量最高.检测结果显示,蛹虫草子实体的有效成分含量分别为硒52.03 mg/kg、蛋白质27.74%、腺苷0.05%、多糖2.50%、虫草素2.61%、氨基酸26.92%,尤其是所含的虫草素具有工业提取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安冬  朱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66-12668,12670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 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 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物磁效应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场强为0.10T、0.25 T、0.40T恒定磁场,以流速为1 m/s,分别对普通水进行9次处理,串联(SC)磁场处理3次的磁处理水,用于液体培养蛹虫草,研究了生物磁效应对蛹虫草胞外蛋白酶、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虫草素、虫草酸、多糖含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并且对胞外酶活性与以上指标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0.40 T处理能显著促进蛹虫草胞外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菌丝干重及虫草酸含量,相比对照组,其酶活高峰分别提高了38.98%和16.75%,菌丝干重和虫草酸分别提高了27.12%和22.93%;0.10 T处理可显著提高胞外淀粉酶活性和多糖含量,相比对照组,酶活高峰提高了34.94%,多糖含量提高了18.32%;0.25 T处理有利于虫草素的积累,比对照组提高了16.4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胞外蛋白酶活性与菌丝干重、虫草酸含量在0.0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为关键酶.[结论]不同场强处理的磁化水均能显著提高蛹虫草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菌丝干重及主要药用成分含量,但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为发酵生产蛹虫草药用成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滇重楼核苷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滇重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重楼根茎为试验材料,6种核苷类物质(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总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提取量,先分析超声波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对滇重楼核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滇重楼核苷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提取法得到的滇重楼根茎中6种核苷类物质总提取量高于热水浸提法;4个因素对滇重楼核苷总提取量的影响排序为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纯净水(甲醇体积分数为0)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10(g/mL)、30℃条件下超声波提取60 min,提取2次,得到滇重楼根茎中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的总提取量为1.4216±0.0198 mg/g,高于理论值1.3434 mg/g.[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滇重楼核苷超声波提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靠,较热水浸透法的提取效率高,适合用于滇重楼核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金花葵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金花葵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确定金花葵最佳药用部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金花葵不同部位(种子、果皮、花、茎、根)的总多糖、甘露醇、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测定8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尿苷、肌苷、鸟苷、腺嘌呤、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结果]金花葵花的多糖、甘露醇、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均列前位,特别是总黄酮含量丰富;金花葵花的核苷类成分总含量也最高;而且花的化学成分含量与其余部位差距较大。[结论]金花葵花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为丰富,是理想的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