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秦皇岛某犬养殖中心的50只犬出现红尿、厌食、发烧、精神欠佳等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在其血涂片检查中发现红细胞内有染成淡蓝色的小梨籽形虫体,有圆形、环形和逗点形等,虫体的染色质团呈紫红色,清晰可见,1个红细胞内寄生虫体1~3个不等,红细胞染虫率为5%~15%,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应用伯氨喹啉(0.8~1.0 mg/kg)和乙胺嘧啶(0.8 mg/kg)配合治疗,连用5 d。用药后贫血症状基本缓解,食欲恢复,红细胞染虫率下降到了1%左右,病犬痊愈。表明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对犬吉氏巴贝斯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来,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过程中,通过对161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与跟踪调查(治愈148只,死亡13只,治愈率达91.93%),总结出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案,发现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吉氏巴贝斯虫和犬贝斯虫感染所致。其中由吉氏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106例,由犬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55例,未发现韦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针对犬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预防新措施。  相似文献   

3.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对犬危害较重的虫媒性血液原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原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的[1],主要病原为犬巴贝斯虫(B.ca-nis)、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vitlli)[2]。在我国已发现犬巴贝斯虫和犬吉氏巴贝斯  相似文献   

4.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经蜱传播,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犬血液寄生虫病,目前呈全球性分布。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5.
1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 1.1 临床症状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血源性原虫病,这种病症主要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三种虫类引起的,这些虫能够在犬的红细胞当中寄生,患有这种病症的犬类会呈现出贫血、血红蛋白尿等方面的特征,而当病症较为严重时,则会导致犬类出现贫血、呕吐、腹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本试验对61例西安市某动物医院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可在多个品种、不同年龄段的犬只中进行传播,其中1~3岁易感性更高;犬只在一年四季均可感染该病,其中秋季更易感;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黏膜苍白、黏膜黄染、血红蛋白尿、高热和脾肿大;患犬血涂片检查均可在红细胞内观察到吉氏巴贝斯虫虫体,部分可见异常红细胞;多数患犬在临床检查中都会出现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RBC)数和血小板(PLT)数降低的现象;部分患犬还会出现炎症感染,肝、肾损伤和离子紊乱等情况。该结果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对提升该病的诊断效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68-670
选用健康本地杂种犬,分为2组,一组手术切除脾脏,另一组未经任何处理,然后2组犬人工静脉接种含犬吉氏巴贝斯虫的病犬血液,接种后观察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血涂片、血常规、病原的PCR检测),检测2组犬人工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2组犬均表现出自然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涂片中检测到犬吉氏巴贝斯虫虫体,血常规表现出严重的贫血,PCR能扩增出犬吉氏巴贝斯虫的基因片段。2组犬比较显示,切脾组的红细胞感染率和贫血程度均高于未切脾犬。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犬吉氏巴贝斯虫人工感染方法,且脾切除后感染效果优于直接静脉感染。  相似文献   

8.
一只8岁雌犬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采取临床一般检查、犬c反应蛋白检查、ELISA检查后,初诊为犬胰腺炎;后经抗生素滴注后无明显效果,追加血液原虫PCR检查和血涂片检查后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感染。根据发病经过及血液学检查,推测该犬是由犬吉氏巴贝斯虫感染继发胰腺炎。经灭虫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及输血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患犬出院后持续口服阿托伐醌配合阿奇霉素,定期复诊结果显示预后良好,最终痊愈。  相似文献   

9.
巴贝斯虫病是由蜱为传播媒介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蜱虫活动的季节,一般只在有蜱滋生的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临床上以严重贫血和高热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南京地区犬的巴贝斯虫病的病原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发现,该虫在红细胞内呈多形性,其中圆点状、指环形和小杆形虫体为最常见.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表明,该虫与抗吉氏巴贝斯虫血清可发生明显的特异性反应.结合虫体的形态特征,认为流行于南京地区犬的巴贝斯虫病病原为吉氏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11.
利用抗体法(picoBlueTMImmunscreening Kit,应用B.gibsoni感染血清)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裂殖子mRNA制备的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选出目的基因相cDNA片段(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将该cDN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DH5a)中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130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免疫学分析(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表明,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GST-P130kDa融合蛋白(rBg GST-P130kDa)能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感染血清起反应,且与犬巴贝斯虫(B.canis)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利用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作为重组抗原)检测巴西(n=310)、日本(n=100)和中国(n=114,n=30)等国随机采集的自然感染狗血清,其结果为巴西狗血清阳性率为55%、日本为8%、中国为1~9%;其结果与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结果为一致(作为验证).结果表明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这为吉氏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深入研究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特异性重组抗原及重组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vitalli)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源性原虫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病程短,死亡率高。目前该病在国内广泛分布,有蜱滋生的地方,春、夏、秋季均可发病,近年有流行和暴发的趋势。家养宠物犬常由于到草地牵遛或爬山而感染。2003年8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兽医院动物门诊收治了1例京巴公犬犬巴贝斯虫病。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原称焦虫)引起,经蜱传播,寄生于犬血液红细胞内的寄生虫病.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1 流行病学巴贝斯虫是通过中间宿主蜱感染的.蜱叮咬患巴贝斯虫的病犬,巴贝斯虫就随血液红细胞进入蜱的消化道,在蜱消化道内虫体从红细胞内逸出,侵入蜱肠上皮细胞进行多数分裂,形成很多细长虫体,进入蜱的成熟卵内发育.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13)06-0038-002  相似文献   

14.
陈金泉  余机旺 《警犬》2013,(8):21-23
犬巴贝斯虫病是以蜱虫为传播媒介,由犬巴贝斯虫或吉氏巴贝斯虫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5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福建地区犬蜱虫病传播严重,以此为传播媒介的巴贝斯虫病也随之多发。笔者共参与诊治36例,治愈3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89%。  相似文献   

15.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3种病原引起的一种在临床上表现高热、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和脾肿大的传染病,此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5~9月,经蜱虫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现将笔者所诊治的犬巴贝斯虫病的病例介绍如下,以求与广大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3岁雄性贵宾犬,体重3.20 kg,免疫完全,未绝育,从未进行过体内外驱虫,院内散养。主诉最近2周发现犬的精神状态渐差,进食量逐渐减少。为了对其进行诊治,采用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犬感染吉氏巴贝斯虫且并发肝脏损伤,通过采取输血、驱虫等治疗措施,患犬的临床症状消失,镜检外周血虫体消失,治疗后未见复发。说明临床上可通过血液学检测对犬的吉氏巴贝斯虫感染进行确诊,且输血结合驱虫治疗可有效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7.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Babesia)引起的以硬蜱为媒介传播的血液原虫寄生虫病。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有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三种,在我国主要为前二种。笔者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实习期间多次见到犬巴贝斯虫病例,以下列举2例,分别为犬巴贝斯虫病和吉氏巴贝斯虫病。1病例介绍病例1:2011年3月22日,接诊1只3个多月大的狼犬,雌性,14.7 kg。1周前开始吃得少,精神差,少动,走路无力,小便黄。  相似文献   

18.
犬巴贝斯虫病是以蜱虫为传播媒介,由犬巴贝斯虫或吉氏巴贝斯虫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5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福建地区犬蜱虫病传播严重,以此为传播媒介的巴贝斯虫病也随之多发。笔者共参与诊治36例,治愈3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89%。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犬巴贝斯虫病的效果,沧州职院宠物服务中心将来就诊的16只犬巴贝斯虫病患病犬均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中药+抗原虫+抗感染)进行治疗;将沧县畜牧局兽医院就诊的19只病犬均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抗原虫+抗感染)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传统治疗组)的治愈率是73.4%,试验组(中西药治疗组)的治愈率是81.3%。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可为以后临床治疗犬巴贝斯虫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犬巴贝斯虫病是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危害较重.随着国内宠物犬饲养数量增加,应对巴贝斯虫感染情况予以重视.该病经蜱传播,又称"蜱热"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死亡率高.本文采用输血和应用特效抗巴贝斯虫药三氮咪和咪唑苯脲等综合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该病的目的,为该病的诊治找到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