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用分离于斑点叉尾鮰鱼病例的嗜水气单胞菌制备成免疫原,经纯化并制备ELISA诊断试剂。经腹腔接种健康斑点叉尾鮰鱼,同时在免疫接种后50d、70d、90d,做相应气单胞菌的人工感染试验和ELISA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抗原免疫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抗体应答,其保护效果与抗体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经免疫后的鱼对相应菌株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斑点叉尾鮰鱼种[均重(10.48±0.21)g]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300、500和700mg/kg枯草芽孢杆菌,饲喂50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白质效率比提高了14.42%~35.58%;末体重增加了4.23%~10.55%;增重率显著提高了24.69%~46.29%(P0.05)。试验Ⅲ组的斑点叉尾鮰鱼种肠道中的蛋白酶活力比对照组提高了65.39%,试验Ⅳ组中的胃、胰脏中蛋白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7.51%、177.68%,差异显著(P0.05)。肠道中淀粉酶活力呈先提高后略有下降,再显著增加(P0.05)的变化趋势,胰脏中淀粉酶活力略有下降后呈显著性增加(P0.05)。肠道中脂肪酶活力呈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试验Ⅳ组胃、胰脏脂肪酶活力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性增加了43.33%、48.47%(P0.05)。说明了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斑点叉尾鮰鱼种消化酶活力,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鱼自引入我国后,网箱养殖是继池塘养殖之后的又一新型养殖模式,产量高,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但近几年的大规模养殖,造成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全等造成疾病流行.主要表现在细菌败血症、爱德华氏菌、营养代谢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4.
刘祥  易新文  胡毅  钟蕾 《中国饲料》2023,1(3):95-103
为精确斑点叉尾鮰蛋白需求量及其饲料中喷浆玉米皮的添加量,试验以初始体重(50.0±0.2)g的斑点叉尾鮰作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上添加0%(对照组,CON组)、3%(CG3组)、6%(CG6组)和9%(CG9组)的喷浆玉米皮配制成蛋白含量依次为34%、35%、33%、32%的四种饲料,研究其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体色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各组间斑点叉尾鮰增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G3、CG6、CG9组斑点叉尾鮰腹脂率显著降低(P <0.05),但CG3、CG6、CG9组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b*值均显著提高(P <0.05);CON、CG3组斑点叉尾鮰肠道肌层厚度显著高于CG6、CG9组(P <0.05);各组间斑点叉尾鮰肠道优势菌门均为梭杆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CG9组使斑点叉尾鮰肠道梭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下降,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上升。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喷浆玉米皮低于9%(粗蛋白质水平32%)时不影响班点叉...  相似文献   

5.
我们进行了一项为期12 周的养殖实验, 用于研究给斑点叉尾鮰投喂含7.6% 的鱼粉并添加0,1.5,3 或6% 的鱼油饵料时,斑点叉尾鮰生长和组成成分的变化。当油鲱鱼油添加量达3% 时, 鱼的增重明显增加; 当鱼的饵料含有6% 鱼油时, 鱼的增重下降。随着油鲱鱼油含量的增加,鱼的总干物质重量和脂肪增加,蛋白质量下降。饵料的变化对灰分没有影响。从全身组织极性脂质的脂肪酸成分看,基于20∶3n - 9 和22∶6n~3 脂肪酸的比率, 添加1.5% 的油鲕鱼油足以满足斑点叉尾鮰鱼苗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从研究结果看,没有鱼油含有鱼粉的饵料不能满足斑点叉尾鮰鱼苗对n - 3 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饵料中必须有含n - 3 脂肪酸的物质以满足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以初始体重(50.0±0.2) g的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作为试验对象,以不添加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饲料作为对照组饲料,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3%、6%和12%的玉米DDGS替代部分豆粕作为试验组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DDGS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体色、肉色、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对照组设置8个重复,每个试验组均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养殖试验在水库网箱(1.5 m×1.5 m×2.0 m)中进行,共持续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DDGS替代部分豆粕对斑点叉尾(鱼回)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摄食率、肝体比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6%和12%玉米DDGS均会显著降低斑点叉尾(鱼回)侧面皮肤亮度(L*)值(P0.05),但对腹部皮肤及背部肌肉L*值无显著影响(P0.05);3个试验组的腹部和侧面皮肤及背部肌肉黄度(b*)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4(C4)及总胆汁酸(TB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DDGS不会改变斑点叉尾(鱼回)肠道中的绝对优势菌,且能够提高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相对丰度。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12%的DDGS替代部分豆粕不会对斑点叉尾(鱼回)的存活、生长、饲料利用、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但会使其体色和肉色变黄。  相似文献   

7.
正斑点叉尾鮰产于北美洲,是一种较大型淡水鱼类,也是美国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由于斑点叉尾鮰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鲜美、易养易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岱岳区积极引进斑点叉尾鮰,并对其进行苗种培育,目前市场鮰鱼种的市场价22元/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该鱼的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肠道是多种细菌的良好生存环境,相当一部分肠道菌长期定居在肠道内,对宿主有益无害,这类菌群被称之为肠道正常菌群。肠道正常菌群在宿主内生存和增殖,对维持宿主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在肠内壁  相似文献   

9.
探讨水体中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斑点叉尾鮰鱼生长及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对应水体中含0、1081、09、1010、1011 cfu/m3 5种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组,测定水体pH值、溶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及斑点叉尾鮰鱼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P0.05);试验组pH值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小,试验Ⅳ组pH值在7.01~7.39之间,变动幅度最小;施用量为1010~1011 cfu/m3时,溶氧在7.39~8.22 mg/l之间;试验组NO2--N和NH4+-N形态的氮含量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水体中施用枯草芽孢杆菌能促进鱼生长,维持水体pH值及溶氧量、抑制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产生,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且施用量为1010~1011 cfu/m3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鮰鱼,隶属鲶形目,鲶科.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而深受养殖者的青睐,笔者在岱岳区温泉水产养殖试验场对池塘培育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了多年培育,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苗种池的选择 苗种培育池面积0.2?0.33 hm2为宜,水深1.5 m左右,备有进、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11.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生物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面积庞大,它的结构和功能构成了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加之在肠道中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致使外源细菌和病毒很难突破这道防线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所以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肠内细菌移位、菌群紊乱和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及局部免疫功能下降等极易引发肠源性感染.益生菌能降低肠道pH、减少细菌移位、阻止细菌黏附、防止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及增强局部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肠源性感染.可见,肠内益生菌所形成的肠黏膜生物屏障在防止致病菌和内毒素经肠道入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如何发挥屏障作用并与肠黏膜机械和免疫屏障协同配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斑点叉尾(鱼回)在营养需求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人工配合饵料的研制情况.对斑点叉尾(鱼回)在饲料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并就斑点叉尾(鱼回)营养和饲料研究对其在我国养殖业中产生的影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4 肠道菌群与家畜生产性能的关系 构成肠道菌群的细菌数量和种类很多,酶的种类十分丰富,活性也很高。因此,肠道菌群构成的变动主要反映在肠内代谢上,并对宿主的健康产生各种影响。同时也影响宿主的营养、药效、生理机能、免疫和感染等。据研究,肠道菌群对宿主有利的方面主要有合成维生素、蛋白质,促进消化、吸收,抗感染以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索微生物制剂对小龙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利用从小龙虾肠道中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CP-3,制备CP-3菌剂,结合乳酸菌菌剂、酵母菌菌剂制备微生物制剂;采用含微生物制剂的饵料投喂小龙虾,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龙虾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添加微生物制剂组相比,微生物制剂组的小龙虾肠道内细菌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均明显增加,肠道内菌群结构也改变较大。各组小龙虾肠道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微生物制剂组小龙虾的厚壁菌门细菌含量由6.10%提高至14.21%,有害菌群弧菌属数量由10.11%降低至4.68%。研究表明,投喂微生物制剂饵料可影响小龙虾肠道细菌群落的生长,小龙虾肠道菌群更趋向丰富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全省分布的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人工培养得到的幼虫,天然冬虫夏草寄生蝙蝠蛾幼虫的肠道菌群进行分离和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从所有被检蝙蝠蛾幼虫的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1个不同菌群,其中以葡萄菌属的数量较大,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菌群,特别是可以确定LG03、LG04菌株是冬虫夏草寄生蝙蝠蛾幼虫肠道内的优势细菌。在人工培养的幼虫肠道内没有检出真菌,放线菌仅存在于自然采挖的冬虫夏草寄生的幼虫肠道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未知病菌对江苏地区斑点叉尾鮰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对该地区某养殖场病鱼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及微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VIA培养基分离优势菌株;采用回归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检测及细菌基因测序分析鉴定细菌;采用药敏实验测定它对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病鱼症状及菌株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症状十分相似,病鱼有典型的肠套叠和肝脏变性现象。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硝酸还原阴性,不发酵糖类,无动力。最初判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而经过VITEK2生化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显示,与不动杆菌16S rRNA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7%~99.8%,该菌株为约翰逊不动杆菌。结论分离出的约翰逊不动杆菌grp2580083能导致斑点叉尾鮰患病,症状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具有类似性,对渔业养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斑点叉尾鮰在营养需求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人工配合饵料的研制情况。对斑点叉尾鮰在饲料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并就斑点叉尾鮰营养和饲料研究对其在我国养殖业中产生的影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斑点叉尾鮰病毒(CCV)感染宿主范围和CCV病暴发的水温条件.本研究将斑点叉尾鮰、鳙鱼、加州鲈、鲫鱼、南方大口鲇、鲤鱼、胭脂鱼、岩原鲤、四川白甲、草鱼鱼苗各250尾,体质量约为25 g,随机分成102组,每组20尾,分别通过浸泡感染、胸腔感染和胸腔感染暴发温度实验,实验期14 d.结果表明,.加州鲈和南方大口鲇对CCV非常易感,25℃斑点又尾鮰和南方大口鲇死亡50%,加州鲈40%死亡;28℃斑点叉尾鮰和南方大口鲇全部死亡,加州鲈75%死亡;鲤鱼也会感染但不死亡,实验的其它鱼类没有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临床症状出现.研究结果表明CCV对加州鲈和南方大口鲇敏感,暴发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某养殖户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常规方法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病原菌,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为K-B纸片扩散法。结果,从患暴发性死亡征的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对斑点叉尾鮰的致死率为100%,API生化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2株病原菌对24种试验药物中均高度敏感的有复达欣、多粘菌素B等10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酸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以确定植酸酶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选取初始均重为(1.74±0.02)g的斑点叉尾鮰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0、500、1 000、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