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研究6个板栗品种叶片失绿指数、板栗红蜘蛛虫口密度、叶片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桃蛀螟虫苞率、刺苞形态特征,发现不同板栗品种对板栗红蜘蛛和桃蛀螟的抗性存在差异,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绒毛密度、长度与抗螨相关性显著,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下表皮和海绵组织厚度与抗螨相关性较小;刺苞簇生率、刺苞体积与抗桃蛀螟相关性显著,刺苞底部厚度、苞柄长度、刺针的密度、长度与抗桃蛀螟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板栗树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板栗红蜘蛛、桃蛀螟、板栗透翅蛾、舟型毛虫、栗毒蛾、金龟子类、刺蛾类等20多种,其中以板栗红蜘蛛、桃蛀螟、发生最普遍,对板栗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最大,现将其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桐柏山区板栗蛀果害虫板栗象鼻虫和桃蛀螟两种害虫进行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试验。板栗象鼻虫和桃蛀螟近年来在桐柏山区已成为板栗果实主要害虫,两种害虫在桐柏山区分别为2年1代和每年3~4代,均以幼虫越冬,每年在7~9月间危害。幼虫期用56%磷化铝片剂、98%溴甲烷对板栗果实薰蒸48 h,死亡率为90%~100%。成虫期板栗象鼻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桃蛀螟卵期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喷洒树冠、树干,蛀果率减退95%。  相似文献   

4.
经20年板栗新品种选育,育成了优质、丰产、抗性强的板栗新品种云红。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推广,对云南板栗品种化栽培和产业化形成,以及加速山区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板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浙江省为害板栗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列举板栗的主要病虫害栗绛蚧、栗大蚜、栗瘿蜂、栗剪枝象甲、栗皮夜蛾、桃蛀螟和板栗疫病、芽枯病的为害症状及生态特性,并针对其发生特点,采用预测预报、工程治理、营林措施等防治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板栗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在我省陕南山区分布广泛,并在镇安、柞水等县发展成了富县富民的基础产业。由于板栗害虫在一些地方的不断蔓延,致使产量和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给板栗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提出的一种普及实用型控制和消灭害虫的系统措施,经在镇安县几年的推广应用,对防治栗实象、雪片象、栗瘿蜂、栗实蛾、桃蛀螟等板栗主要害虫具有十分明显效果。这套板栗主要害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针对板栗桃蛀螟发生危害不同阶段的特点,分别在成虫期、林间幼虫危害期、栗实采后堆沤期开展了灯光和性诱剂诱杀、微生物制剂和植物源杀虫剂防治的无污染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期用灯光诱杀,栗实堆沤期用标准源杀虫剂防治幼虫是无污染防治板栗桃蛀螟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富阳市桃蛀螟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是为害我市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因素损失栗子120t,减少经济收入100万元,只有掌握它的发生规律,才能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120亿头赤眼蜂为密云县板栗建造生态保护屏障密云县果树面积45万亩,其中板栗面积30万亩,桃蛀螟是危害板栗生产的重要害虫。密云县园林绿化局从8月9日起在全县214个村,20多万亩板栗园内陆续投放120亿头赤眼蜂,  相似文献   

10.
沂蒙短枝板栗 ,是我市林业工作者 ,经过2 0余年的不懈努力 ,从当地品种中精心培养选育的短枝型板栗 ,被中国果树研究所和山东果树研究所板栗专家 ,确立为北方短枝类板栗的标准品种。其短枝遗传性况特别明显 ,早期丰产性、抗性和适应性都非常强 ,特别适合高密度栽培。在山东日照建园 3年可投产 ,5年即达盛产 ,每公顷产值可达 750 0 kg以上。本文根据该品种的一些特点 ,介绍了其丰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改变中国炒食栗乔化稀植 ,粗放经营的现状 ,改革传统栽培制度 ,实现板栗生产的园艺化、集约化栽培和早期丰产起到积极的作用。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涩柿果实鲜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涩柿品种,通过对比六倍体和九倍体涩柿的鲜食品质,探讨倍性对柿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柿良种选育和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_2脱涩法,对95个涩柿品种的硬果进行处理,然后对各品种果实的脱涩难度及口感风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易脱涩且口感风味佳的品种,分别对其果实鲜食特性,即表型指标、内在营养指标以及耐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果实易脱涩的品种68个,较易脱涩的品种21个,难脱涩的品种6个,且不同品种涩柿果实经脱涩后鲜食的口感风味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6个,包括3个中国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七月早’‘中柿1号’,以及3个日本九倍体品种‘平核无’‘大平核’和‘刀根早生’。3个九倍体品种的果形指数较小,果型属于扁果形,且其果皮色泽较为亮丽,外观指标整体优于六倍体品种。6个品种果实经脱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中柿1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其最不易脱涩,且易褐化,耐储性最差。3个九倍体品种在果实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方面显著高于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和‘七月早’,但其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九倍体品种果实更易脱涩,脱涩后不易褐化,耐储性较好。【结论】不同涩柿品种果实脱涩难度和鲜食风味品质不同,九倍体品种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及耐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适合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杏树品种的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3个不同杏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它们不同器官的抗寒性能。通过对各杏树品种不同低温及低温持续时间下的抗寒性能比较,表明沙金红杏树品种在抗寒性能上明显优于山黄杏和金荷包两个杏树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3个杏树品种花蕾的抗寒性大于花瓣。此外,不同低温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结果则表明,沙金红杏树品种的POD酶活性一直保持高于其他两杏树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是竹类植物中环境适应性最强、分布范围最广、也是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一个类群。由于其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均十分突出,且许多种类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耐低温属性,历史上一直都被世界各国的园艺师们争相引种、培育、并被广泛栽培和应用,因而涌现出数量庞大的栽培品种类群。全世界的刚竹属植物约60余种,且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刚竹属植物,大多是从中国引入。依据国际上业已公布的权威资料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规则和要求,经系统整理,目前全世界可认定为刚竹属栽培品种的竹类植物有127个(不包括原栽培品种),分属于27个不同竹种。此外,还有21个栽培品种无法确认,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4.
以对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3个烟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烟苗接种黑胫病原同时施用生防菌LL,并以各自只接病原作为对照,来测定分析不同移栽时间内烟株内源激素的含量和变化情况,探究该生防菌对烟草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IAA、 GA、 CTK含量在前期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后期差异则不明显,且IAA、 GA、 CTK含量始终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而ABA含量变化刚好相反,3个品种的ABA含量前期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后期差异不明显, ABA的含量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可见,该生防菌可以通过调节烟株叶片内的内源激素含量来提高烟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为给无花果抗寒能力的评价与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北方地区引种的14个无花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低温(0~-20℃)处理对其1年生枝条进行了胁迫试验,并对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还根据相对电导率和对应的低温温度,依据logistic方程,建立了回归模型,对14个无花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依据半致死温度来评价,布兰瑞克、ALMA等品种的抗寒性均较强,-5~-10℃的低温会严重影响参试的大部分品种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其SOD和可溶性糖在-10℃时的测定值是反映无花果抵抗和适应低温能力的一个临界值,而可溶性蛋白和POD的临界值是在处理温度为-5℃时的测定值。部分品种的综合抗寒能力的评价结果与其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新早黄、ALMA、金傲芬和紫蕾等品种均具备较好的抗寒潜力。  相似文献   

16.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seeds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utrients for human and animal. However, part of the seed production is lost due to insect attacks, mainly by the weevil 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a major pest of stored cowpea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ed infestation is the use of insect-resistant cultivars.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cowpea Brazilian cultivars (BRS) to infestation and damage by C. maculatu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cultivars interfered in female oviposition. The time necessary for the larvae to perforate the seed coat of some cultivars increased up to 40 %.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d coat thickness, textures, or pigmentation and the larval ability of crossing seed coats was observed. Larval survival was also affected by cowpea cultivars. In BRS Xiquexique, only 30 % of the larvae survived at 20 days after oviposition. The weight of larvae developed into BRS Pajeu, and BRS Xiquexique cultivars decreased about 50 %. Cysteine protease, α-glucosidase, and α-amylase activities decreased in larvae developed in some cultivars, mainly in Pajeu, Guariba, Tucumaque, and Xiquexique. Adult emergence also decreased in Xiquexique, Pajeu, Tucumaque, and Paraguaçu BRS cultivar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infestation and lower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potential was observed. From these data, we would recommend the use of Pajeu, Guariba, Tucumaque, and Xiquexique BRS cultivars as a way to reduce cowpea infestation, and suggest that their resistance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the diminishment of larval digestive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7.
油茶果皮颜色对炭疽病的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安徽6种油茶栽培品种根据果皮颜色分为3种类型:即红果类、青果类和杂色果类,并以人们公认抗病性最强的攸县油茶为对照。对各类型油茶品种进行林间抗病性调查;同时室内测定各品种果实潜伏侵染概率、果皮滤液的pH值及缓冲容量、果皮滤液的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果实不同色泽的油茶对炭疽病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红果类油茶为高抗品种;青果类油茶为感病品种;杂色果类油茶发病率介于两者之间,为中抗品种.  相似文献   

18.
杨树与栅锈菌互作过程中光合、蒸腾作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受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侵染后的杨树寄主的光合、蒸腾作用进行了动态监测.通过对不同抗性的杨树寄主在不同接种时间段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p)活体监测后发现,在受到栅锈菌侵染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均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中抗病品种内下降的幅度要比感病品种小.蒸腾速率在寄主受侵后开始逐渐下降直到开始产孢,但是在产孢后蒸腾速率就开始持续上升并超过健康寄主,并在产孢高峰达到最大值.气孔导度在接种后迅速增加,在产孢前后又开始大幅度的下降.这4个基本生理指标变化说明,栅锈菌侵染寄主后对寄主的光合、蒸腾作用均有影响,而且在亲合性组合中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杜鹃花品种的耐热性差异,以10个杜鹃花品种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在人工模拟高温胁迫下叶片的光合特效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10个杜鹃花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共6个光合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品种的下降幅度不同;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原来的Pn,Tr,Gs,Ci,WUE,LUE,CUE,Ls共8个相互关联的光合指标转化为4个独立的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94.5937%,由这4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可知,在第1个主成分中,LUE,CUE占主导作用,在第2个主成分中Tr,Gs占主导作用,在第2,4个主成分中占主导作用的分别是WUE和Gs。并通过隶属函数及其权重,计算得到综合评价值(D值),将10个杜鹃花品种按照耐热性的强弱划分为3类:‘炮仗红’‘石岩杜鹃’‘胭脂蜜’属于强耐热类型,‘晓霞’‘丰美1号’‘媱妃’‘春樱’属于中等耐热类型,‘紫金粉玉’‘小莺’‘粉红泡泡’属于不耐热类型。  相似文献   

20.
20个品种观赏桃在湖南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湖南的观赏桃品种,以引进的20个同年龄不同株型观赏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大田条件下,对其生长指标及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根据其流胶病抗病性进行聚类,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生长势强弱,绛桃、满天红为一类,综合评判值在0.6以上,综合生长能力最强;生长势较强的有合欢二色、鸳鸯垂枝、绯桃、元春、粉花山碧、照手白、朱粉垂枝、照手桃、菊花桃、黛玉垂枝、粉红山碧;生长势中等的有寿白、洒红龙柱、寿红、二乔;生长势弱的有寿粉、照手姬、洒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