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接上期)9.二点委夜蛾预测预报技术规范单位名称:河北省植保植检站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该标准是针对玉米新害虫———二点委夜蛾的预测预报,在研究明确二点委夜蛾害虫习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测报系统调查时间、调查工具、田间取样方法、统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8.农业新害虫——二点委夜蛾暴发机制及治理研究与应用单位名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该项目立足于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带来的病虫害问题,首次发现二点委夜蛾这一重要农作物新害虫,并开展了系统研究。课题其创新点:首次发现二点委夜蛾为严重危害玉米的新害虫,对其为害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其寄主范围、适宜生境、发育历期、生殖力、生活习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近日称,当前,一代玉米螟、二代棉铃虫较去年同期偏轻发生,玉米蓟马危害较重,二点委夜蛾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大调查力度,密切监测玉米蓟马、二点委夜蛾等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准确的发布预报,科学指导防控。玉米蓟马全省普遍发生,鲁中、鲁西南地区发生较重。其中,济南章丘,一般麦套玉米卷叶株率30%~40%,最高50%。泰安,平均被害株率28.3%,新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12月23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受河北省科技厅委托,组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郭予元院士为主任的专家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主要粮食作物新发生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中形成的"农业新害虫——二点委夜蛾暴发机制及治理研究与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宣告二点委夜蛾在农田掀起的危害风浪将被科技人员研究出的防控技术所控制。据调查统计,2012年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发生面积1271.45万亩,并呈现出发生时间早、虫量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6月以来,一种危害玉米的害虫——二点委夜蛾在我国大面积发生,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较为严重,其中河北发生面积近1000万亩,尤以中南部地区为重。针对二点委夜蛾这种新耕作制度下的新发生害虫,河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玉米二点委夜蛾虫害的发生频繁,且对玉米的种植造成极大危害,会使玉米减产,影响经济效益。介绍了玉米二点委夜蛾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为害状况、发生特点及生活习惯,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两方面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6月下旬以来,危害玉米的新害虫二点委夜蛾在山东省暴发,7月2日山东省植保总站发布"夏玉米田二点委夜蛾发生警报"和7月4日山东省农业厅下发"关于抓紧查治二点委夜蛾的紧急通知"后,各地迅速开展了查治二点委夜蛾的高潮。截至7月19日,全省发生面积已达1270万亩,重播面积25.42万亩,移栽补种220万亩。全省已普遍防治2遍以上,防治面积达3200多万亩次,重发区暴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省科技厅近期发布《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2015年第二号)》,其中包括一批农药植保类科研成果:1.二点委夜蛾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单位名称:河北省植保植检站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农业厅课题首次提出了以温湿度的影响、微环境的利弊、秸秆腐熟程度为三大主要预测因子的生态预测方法。明确了蛾盛期至低龄幼虫盛期最高温湿度及持续时间与幼虫存活率的对应关系,提高了中、短期预测准确率。构建了小麦秸  相似文献   

9.
徐林 《种业导刊》2012,(1):22-22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欧洲等地,国内较少发生。201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首次在河南省开封市发现该虫危害夏玉米幼苗。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明确温度对二点委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方法,设置16、20、24、28、32和36℃6种温度,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雌成虫产卵量的影响,并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发现,在36℃的恒温条件下,二点委夜蛾不能完成其发育史。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2015年本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病虫越冬基数及去冬今春气象条件综合分析,天津市植保植检站预计2016年本市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中等程度发生,部分病虫偏重发生。其中,三代粘虫在静海、武清、宝坻、蓟县、宁河等主要玉米种植区县偏重发生的风险较高;东亚飞蝗将在北大港水库、七里海及独流减河等蝗区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桃蛀螟在玉米上的发生范围将进一步增加,危害进一步加重;水稻恶苗病、稻瘟病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日称,据黄淮海夏玉米区病虫测报网监测,今年二点委夜蛾一代成虫发生量较大,田间生境和未来气候条件有利,预计今年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总体偏重发生,河北南部、山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可达大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为3000万亩,幼虫为害高峰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大部地区成虫量高于前3年,部分地区高于2012年。安徽、江苏、河南、山西、山东、河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病虫基数、天气预报、作物长势及天敌等情况,结合历史资料,经充分会商,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7月11日对全省下半年主要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如下:一、重大病虫1.二点委夜蛾:预计全省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0万亩,接近去年,轻于2011年。三代幼  相似文献   

14.
毒土、毒饵法防治二点委夜蛾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 (M?schler)是中国玉米在2005年新发害虫,2011年暴发,发生范围扩大到6个夏玉米主产省,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药剂。为了寻求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有效防控措施和理想的农药品种,采用9种药剂11个处理和毒土、毒饵两种施药方法进行田间试验,对用药前后被害株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辛硫磷、敌敌畏、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敌百虫、高效氟氯氰菊酯6种药剂的毒土和毒饵法,对二点委夜蛾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毒饵法对二点委夜蛾幼虫诱杀效果更为明显。同时还对这些药剂及施药方法在玉米苗期的安全性进行了评定,用毒死蜱防治后,7天内使用烟嘧磺隆类除草剂,玉米新叶会出现药害。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近期提出一种二点委夜蛾幼虫虫龄的测定方法。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我国于2005年7月在河北省夏玉米田首次发现。近年来,该虫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害日益加重,因此应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幼虫的虫龄和龄期测定是害虫预测预报以及制定科学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研究人员通过测量二点委夜蛾幼虫头壳宽度、体长、体重,对幼虫虫龄的划分进行了研究。根据所测数据的频次分布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5.花生蛴螬为害规律及生物防治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单位名称: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从蛴螬营养发育与生态适应性阐述其发生与危害规律,发现部分金龟子有发育期和生活史缩短的新变化,如大黑鳃金龟在河北沧州一年可完成1代,暗黑鳃金龟成虫越冬比例  相似文献   

17.
<正>有读者来电问,我们这里玉米上有二点委夜蛾发生了,请问能用福戈防治吗?短信中所说的"福戈",应为先正达公司(电话:400-881-2568)氯虫苯甲酰胺与噻虫嗪的混配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其中的氯虫苯甲酰胺,对二点委夜蛾活性高,适期足量使用对二点委夜蛾有较好防效,并能兼治地老虎、蛴螬、苗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7.汉刺蛾生活史及防治技术研究单位名称:邢台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评价单位名称:邢台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该课题针对邢台西部汉刺蛾严重危害形势开展研究,首次对其幼虫、蛹和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报道。该虫每年8月中旬开始为害,9月份是为害盛期,啃食柞树、板栗、核桃等树木的叶子,严重时将整个山树木的叶子吃光,对邢台市已建成的柞树生态林和75万亩板栗、核桃树构成威胁。从发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全国农技中心通报了2016年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并对中后期发生趋势做出了预测。一、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玉米前期病虫以一代玉米螟、二代粘虫、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蓟马、粗缩病和纹枯病为主,总体为偏轻发生,程度轻于近几年,发生面积2.6亿亩次,其中,玉米  相似文献   

20.
《农药市场信息》2016,(玉米前)
正近日,全国农技中心通报了2016年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并对中后期发生趋势做出了预测。一、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玉米前期病虫以一代玉米螟、二代粘虫、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蓟马、粗缩病和纹枯病为主,总体为偏轻发生,程度轻于近几年,发生面积2.6亿亩次,其中,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