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报讯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专家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技人员对印台区种植的2000亩铜麦6号示范田进行了田间测产,平均亩产达到527公斤,是当地小麦平均亩产的2倍多。在此之前,铜麦6号彬县示范田测产数字达到亩产600公斤,有望成为今年陕西省旱地小麦最高记录。铜麦6号是陕西大唐种业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机中心按照"专家牵头、企业主体"组建育种联盟培育推广的旱地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旱、抗病、抗倒伏的突出优点。在今年雨水较多的年份,铜麦6号不  相似文献   

2.
<正> 吕梁地区夏播小麦的示范和推广已近10年历史,面积连年翻番,产量也大幅度上升。1988年,中阳县9234亩夏麦,平均亩产118公斤,最高亩产350公斤,交城县古洞道乡种植的夏麦1610亩,平均亩产143公斤。为了把夏播小麦种好,使之稳步发展,现将一些单位的丰产经验总结如下,谨供参考。 1.种植范围。根据生产实践,夏播小麦最适宜在海拔1200—1400米的地区种植。在同一区域内,冷凉区好于炎热区,旱地好于  相似文献   

3.
<正> 豫麦13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生产实践表明,在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中,豫麦13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一、生产试验,连年夺冠豫麦13从1989年开始参加全省高肥组生产试验,连续三年,产量均居第一位。1989年13个试验点汇总,亩产量幅度347.5—464.4公斤,平均亩产420.5公斤,比对照豫麦2号平均增产5.8%,居7个品种的第一位。浚县原种场种植的产量最高,亩产达到463公斤。1990年继续参加生产试验,据14处汇总结果,其中有13处比对照增产,一处减产。亩产量幅度304—493公斤,平均亩产407.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1.8%。豫北6个点  相似文献   

4.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粒穗分枝小麦良种——特丰一号。1992年5月在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国家级审定,其审定代号为“61506”。该品种由于丰产性稳定,抗逆性极强,被列入我国高产小麦品种进行繁育示范。1992年区试平均亩产达582.6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达723.8公斤.居华北区高产小麦之首。1993年该品种在陕西的榆林、宝鸡、合阳,山西的运城.山东的聊城,河南的郑州,甘肃的康县,新疆的石河子,安徽的太和,浙江的慈溪,四川的攀枝花等地示范种植,亩产均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州市南部麦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的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2019年对多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镇麦15"丰产性好、产量稳定、品质优、综合抗性良好,可在苏州南部麦区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农麦88""扬麦29"品质较优、丰产性较好,可在苏州南部麦区继续试验并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6.
聚焦数字     
单产756.4公斤6月1日,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和焦作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对修武县百亩攻关田"众麦998"进行验收,实测面积40亩,理论产量889.9公斤,折合实际产量亩产756.4公斤。该品种创造了今年小麦单产新纪录。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说,今年小麦普遍遭受低温危害,"众麦998"创高产新纪录,充分证明"众麦998"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众麦998"由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  相似文献   

7.
吕志刚  王斌 《河北农业》2004,(10):26-26
石新733由石家庄市小麦新技术研究所选育,2001年9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01006号)。2000年冀中南水地优质组区试,平均亩产532.01公斤,居17个参试品种首位,200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28公斤,是目前河省推广的8个优质专用麦品种之一,其突出优点是抗倒、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8.
<正> 安阳市于1988年秋引进豫麦17,进行示范种植。示范结果,亩产246.5—367.3公斤,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2.4%。同年,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豫麦17亩产达362.8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4.2%。1989年—1990年度,该品种参加豫北种子联合体安排的豫北小麦新品种联合示范。春水组7处示范结果,平均亩产345.17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达34.5%。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亩  相似文献   

9.
金优725是1998年引进我县,区试品比均表现突出,平均亩产588.5公斤,比汕优63增产6.8%;1999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639.0公斤,比汕优63增产7.8%;2000年品比试验、示范平均亩产639.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1.13%。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均表现突出,是一个中晚熟新品种,是陕南浅山稻区实现高产更高产的跨世纪的优良新品种,已被我县和其它浅山县确定为主推品种,金优725品质优,丰产性好,产量高,符合“两高一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凤翔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超过了53万亩,全县可灌溉面积达22万亩。最近几年,随着凤翔县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小麦种植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建设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不断向农民群众推广优质的小麦品种和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切实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几年的示范创建,示范区的小麦平均亩产531公斤,较该区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14.3%,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560.8公斤,此外,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测  相似文献   

11.
<正> 寿光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依据光热条件,有利于发展麦套春棉地膜覆盖双高产栽培。在1986~1988年小面积试验、示范基础上,1989年种植面积4380亩,平均亩产(自然亩,下同)小麦306公斤,皮棉73公斤。1990  相似文献   

12.
<正> 新乡市于1988年引进种植豫麦17。为鉴定该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我们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现将该品种在新乡市的试验、示范情况简结如下。1988—1989年度在新乡市农科所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513.7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6.3%,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二位。1989~1990年度继续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423.9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11.3%。两年平均单产为468.8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8.5%。据新乡市种子管理站1989—1990年度在  相似文献   

13.
<正> 冀棉20引入我师四年来,通过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充分表现出它的丰产潜力,1994年示范面积10亩,亩产皮棉155公斤;1995年推广1847亩,亩产皮棉152.4公斤,1996年种植14.3万亩。平均亩产皮棉145公斤。经兵团专家组鉴定,四十五团二连30号地,20亩冀棉20,亩产皮棉216.6公斤,再创兵团棉花高产纪录。冀棉20已被列为我师“九五”期间棉花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4.
皖麦38是涡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该品种1999年在我县示范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390kg,比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产17.2%.2000年全县推广种植近10万亩,在迟播1个月并连遇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300kg以上,是适合我县高产栽培的较理想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登峰168、中麦895、中麦175、九麦2号、西农509等5个小麦新品种与大荔县常规品种小偃22作对照,在大荔县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合大荔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中麦895,以及可作为大荔县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种植的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中麦175。  相似文献   

16.
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为了探索小麦高产规律,1972年秋播,我们种了60亩小麦丰产试验田。经过一年的努力,获得了平均亩产736.7斤的较好收成。其中30亩济南九号亩产661.7斤,10亩蚰包麦亩产771.6斤,20亩毛颖阿夫亩产831.7斤,在毛颖阿夫中有8亩亩产达954.3斤。同时,为今后夺取小麦高产更高产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育苗移栽夏玉米高产原因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长期实行两年三熟制。1980年以后,随着杂交玉米的推广利用,在粮食生产上实现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但是,玉米单产却一直在300公斤左右徘徊,尤其1985年以后,种植了高产的杂交玉米,因其生育期较长,株型偏高易倒,产量难以提高。为此,我们从1985年起开展了玉米育苗移栽夺取高产的栽培技术研究,並于1987年开始连续在百亩连片丰产方进行示范种植,都获得了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特别是1988年种植的百亩连片丰产方102.44亩,平均亩产610.5公斤,其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麦收后的直播玉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农大王志敏教授等人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建立了一套新的"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2004年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06年在吴桥县示范田里创下小麦平均亩产628公斤的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19.
左雨跃 《农家致富》2010,(15):28-29
明麦1号(原名明天0402),是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淮麦18/扬麦158//淮麦20,于2005年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来我县累计试种示范面积2200公顷,平均亩产量达588公斤,表现出理想的株叶形态和优良的农艺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好,兼具抗性、品质较好的特性,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稳定,2009年,成都市组织实施了400万亩优质粮食丰产示范工程。小麦作为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丰产示范面积达到100.93万亩,实施范围涉及全市11个区(市)县的142个乡(镇)。通过一年的实施,成效显著,经现场验收,22个田块平均亩产362.3kg,比2008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315kg),亩平增产47.3kg,增产15%。在小麦丰产示范工程中还设置了高产创建的核心示范区面积1.29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