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互联网+"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广大农村地区,将"互联网+"和农业结合在一起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商,一方面是连通农村生产市场和城市消费市场的渠道,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农村电商的兴起也给农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资金从城市向农村流动,更好地发展农业现代化。为了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发展农业,本栏目开辟农百讲坛,特邀请农村互联网方面的专家为读者进行指导。本期我们邀请的是三农专家、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陕西省电商协会农业电商专家委员会顾问魏延安,听听他对创办农村电商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关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消费生态正在改变。多年发展下来,城市的消费市场已经基本定型,而农村市场仍亟待开发。近年来,"农村电商"作为新兴蓝海,受到了越来越多市场的追捧。本文立足于对宁波地方农村电商经济现状的调查与理解,试图挖掘其合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商发展的六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政府对农村电商投资巨大,包括产业的方方面面,农村电商前景可谓一片光明。未来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电商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从一组数据来看: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3530亿元,2016年达到4823亿元,同比增长36.6%,2017年已突破6000亿元。从增长数字与规模绝对值来看,农村市场的潜力在不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7,(14)
<正>"互联网+"所代表的新经济形态下,农村电商已成为必争的蓝海市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电商都在以裂变的速度入驻。国家也在加大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培训农村电商人才、农村电商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力度。广阔的市场前景充满了吸引力,无论是农企或者个体都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农村电商现状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农村  相似文献   

5.
自2014年以来,农村电商在政府扶持、电商下乡、青年电商创业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取得八个方面的明显进展,农村电商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农村电商模式加快创新,表现出本地化、协同化等六方面的趋势,但也存在路径个性化、物流体系化、上行科学化等六大现实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在四个方面继续探索,而国家农村电商政策也需要在政策目标、扶持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9,(18)
<正>据专家评估,在我国农村之中蕴含着近10万亿元之多的广阔电商市场。但就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家电商企业能够牢牢地抓住并利用好这一巨大的市场资源。许多企业正在致力于农村电商市场的开拓,在这些企业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既有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项目"农村淘宝"(简称"村淘"),也有京东购物提出并建设基于"京东农村"布局的"一村一店"项目。  相似文献   

7.
农村电商     
<正>2016年,农村电商发展再上新台阶,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新动力,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村电商"单独列出,并用专门章节部署"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强调农村电商在"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作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未来农村电商发展仍然是"广阔天地,大有  相似文献   

8.
2014-2015年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城市网购消费市场发展减缓,拥有众多人口的农村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电商巨头纷纷下沉农村,搭建物流渠道。对此,本研究介绍阿里巴巴和京东下沉农村的新举措,并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瓶颈,以期促进农村电商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电商不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也是各路资本纷纷看好的新蓝海。河南农业小县孟州,没有沿海地区发达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像义乌这样的全国商品集散中心,但其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农村电商之路。调研发现,该县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站,在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过程中,在农村普及了"互联网+"。不过,笔者在孟州和电商进农村试点县博爱、鄢陵调研时还发现,目前农村物流、农村分散经营等成为农村电商发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电商受到国家力捧。在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将农村电商单列,这也是连续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而在2月9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孙继文透露,2017年,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的力挺带来农村电商发展机遇,"快递下乡"的持续推进有望攻坚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农村电商政策春风劲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6,(8):347-349
通过对宿迁市11家"农村电商示范村"深入调查,剖析宿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基本情况、运营、资金需求与来源及政府扶持等方面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对策,主要包含促进农村电商转型升级、加大高素质人才的输送、建立并完善农村电商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农村电商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疏导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渠道等。  相似文献   

12.
庄韶辉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5):146-147,159
遂昌农村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网商+农产品的模式,其主要做法是政府引领、社会协同、市场扶持和争取外力。遂昌模式的成功带来五项启示,即开发农村电商市场、打造综合电子服务商、执行"走出去"战略、培育电商队伍、保证农产品品质。据此,提出五条本土化建议:试点推广"赶街"模式、提供综合电子商务服务、培育基于海鲜产品的综合电子服务商、扶持渔农村中小电商、建立海鲜产品的网售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4年以来,"电商下乡"成了一项沸沸扬扬的"工程",农村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让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子商务企业纷纷拥抱农村市场,抢占市场份额。这一热点话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再借东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工作部署,但作为报告中的高频词,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已经是各行各业与之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这让不少代表委员瞄准了农村电商在推动农业现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供销社与电商品牌京东在济南市签署合作协议,合力推动山东省电子商务发展,打造"网上供销社"。农村电商可以促进形成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格局,对于撬动农村广阔的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意义深远。据介绍,双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战略、资本和业务三个层面,将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山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将在京东商城开设"山东供销农产品专营店"。双方还将在农村电商  相似文献   

15.
正看起来很"美"的农村电商,做起来很难。2017年,当"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村电商作为一个条目单独陈列出来时,行业从业者为之振奋,都说农村电商的春天来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农村电商依然面临着物流体系落后、农产品交易标准欠缺、品牌知名度不足等困境。如何凭借政策带来的机遇解决痛点,这需要产业上下游的从业者携手摸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造成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农产品的物价和农民收入;导致劳动力过剩并容易滋生一些社会问题;致使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减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定影响以及导致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减少.面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对策沉着应对.首先,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次,积极解决农民工返乡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再次,国家应对农业加大扶持力度;复次,对农村进行改革,扩大内需,挖掘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最后,通过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电商消费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基于调研经验和文献资料,概述当前农村电商消费的特点:消费规模增长、农村特色鲜明、政府大力扶持、市场主体日趋成型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但是,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消费仍存在政绩冲动强烈、农产品上行不足、电商服务滞后等问题。为此,结合农村地区的特有属性和新时期的电商市场形势,提出了农村电商消费本地化电商、地方龙头企业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完善电商服务、创新营销方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最后一公里"成农村电商拦路虎农村电商不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也是各路资本纷纷看好的新蓝海。河南农业小县孟州,没有沿海地区发达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像义乌这样的全国商品集散中心,但其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农村电商之路。记者在调研时发现,该县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站,在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过程中,在农村普及了"互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9,(14)
<正>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中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平台在助力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回顾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难看出,国家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在持续提升。农村电商规模稳步提升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借助电商脱贫致富,农村市场渐渐被"唤  相似文献   

20.
<正>"双十一"再次证明了农村消费的巨大市场,带动农村消费的电商将更加受益于政策"红包":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专家认为,意见将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如何加快农村电商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明确了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