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的香气     
茶的香气曾被誉为“茶之神”,向来是鉴别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称茶作“香茗”,咏茶的诗词中多有“芳茶”、“香茶”、“香灵”、“清香”的美誉。宋代风靡一时的“茗战”,更把香气作为评比茶叶的重要标准。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有“斗茶香兮薄兰芷”的描写,杨万里称颂“非叶非花只是香”,就是突出的例证。及至我国茶叶输  相似文献   

2.
唐黎标 《茶叶》2003,29(1):56-56
古往今来 ,各地的茶楼、茶馆、茶社和茶室业主 ,大多利用巧妙的茶联招徕顾客。茶馆小憩 ,细品茶联 ,领略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别有韵味。有的从茶香、水美上极力渲染 ,使茶客怦然心动 ,欲罢而不能。如“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南京雨花台茶社联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武夷山风景区茶联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成都望江楼联 )。再如“香分花上露 ;水汲石中泉”、“清泉烹雀舌 ;活水煮龙团”、“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等。有的生花妙笔于饮茶功效、经营…  相似文献   

3.
我区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名贵产品较多。据明一统志记载:“新化武岗出茶”。1845年的宝庆府志亦载:“桂丁茶出邵阳白云崖,其味微苦而香特高。酷暑以一叶入茶瓯,至隔宵不变味”。隆回罗洪茶1979年荣获全国红碎茶第四套样第一名,洞口古楼茶以香高味醇闻名于世,城步峒茶早已成为当地群众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4.
王春华 《福建茶叶》2011,33(2):52-53
1 古代茶书中的茶水关系 古代有许多茶书都有关于“水之于茶”的记述,如:“品茶需理水”,“名茶名水,两全则美”;杭州有“龙井茶,虎跑泉”之说,广东也有“榕树茶,琉璃水”之唱,王安石有诗云:“水甘茶串香”等。爱品茶之人能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茶不同的水,泡出的茶的香气、滋味、色泽等高下悬殊。  相似文献   

5.
《茶叶》1986,(4)
杭州市茶科所研制的日销茶新产品“翠峰玉绿”于86年9月通过杭州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该茶是选用该所茶树新品种“翠峰”鲜叶制成的,吸收了日本蒸青玉绿茶和中国炒青茶工艺优点。产品外形翠绿油润,条细紧,香气清高带覆下香,滋味醇厚,汤色绿明,叶底嫩绿,符合日本消费者对外形色泽、汤色、叶底“三绿”和香高味醇的要  相似文献   

6.
“祁红”是中国最好的红茶之一,其特点是带有一种玫瑰香的浓烈香味。这次研究阐明了“祁红”的香气特征,并与斯里兰卡有季节香味的“Uva”茶和无季节香味的“Dimlula”茶进行了比较。祁门茶、Uva茶和Dimlula茶的样品是分别由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上海茶叶分公司、斯里兰卡茶叶研究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7.
顾红英  过婉珍 《茶叶通讯》2012,39(1):40-41,44
1临安香茶的历史久远 临安产茶的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茶叶发展历史长河中,时不时地折射出香茶的踪迹。无论在古代历史文献中、或在天目山茶的古诗词中,会出现“脑源茶、小凤团茶、烹小凤、龙脑香、龙涎饼、桂香、花香、龙、麝香、沁齿等。”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品茶     
《广东茶业》2004,(6):29-29
茶事趣闻之一。品香泉,源于北京香山法海寺南麓,品香泉?”雪芹曰:“吾尝遍七十泉,烹茶要属品香泉。”曹雪芹常来此烹茶。其友鄂比问:“香山七十泉,何独喜一日,鄂比请其喝茶,雪芹刚喝半碗,便问:“此水取自何泉?”鄂比笑曰:“品香泉。”雪芹说:“别噱人,这茶上半碗水清味正,是品香泉,下半碗差多矣,  相似文献   

9.
临江仙·茶     
茶是中国原产 ,坐禅佛、道求她 (1 ) 。世界最爱中国茶 ,味浓性泼辣(2 ) ,健身祛风邪。中外商家争购 ,绿红、龙井名茶 ,价廉形美色香佳。中国信誉好 ,天下第一家。注 :(1)她 ,喻茶。佛道坐禅 ,可以放弃女人 ,但不能不喝茶。谓“茶禅一味”或“茶佛一体”即“佛茶”。(2 )朱德诗赞“庐山云雾”的功效 :“味浓性泼辣”句。临江仙·茶@曾庆辉  相似文献   

10.
陆羽《茶经》六之饮,有“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在唐代已出现多种茶类,根据茶类的演变史,当时虽以团饼茶为主,但也有散茶炒青绿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的“自傍芳丛摘鹰咀,斯须炒成满室香”一句,被认为是中唐  相似文献   

11.
佛手情缘     
秦威 《福建茶叶》2004,(2):49-50
佛手,是闽南永春的一个“特种茶”,这个“特”字,我以为不是指它的种植加工的特别之处。如果按当地的一个传说来看,这佛手就特别不应归类于茶了。说是很久以前,闽南骑虎岩寺的一位禅师好茶,故平日里以茶供佛。一日,他发奇想:佛手柑有奇香,若茶有此香应是人间仙茗了,于是他便将茶树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精心培植,长成了一款特别的茶树,其叶形如  相似文献   

12.
香橼     
香橼又名永春佛手,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香橼茶是福建永春县的特产,其以香高持久、味浓耐泡、饮后甘久留香而著名,为乌龙茶中的佳品,畅销国内外。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加工乌龙茶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生产的永春佛手茶于1959年便开始单独成箱出口,1983年荣获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培植发展出口优质产品——佛手”奖,生产的松鹤牌一级香橼茶1985年  相似文献   

13.
李荣林 《中国茶叶》2010,32(3):36-37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南国名山多为茶产之地,又多寺观庙宇,僧院禅寺常常是种植茶叶、传习茶艺的重要场所。常说的“茶禅一味”,就寓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和人文典故。在名山寺观那些代代相传的楹联中,也有很多是既叙茶事义妙述禅味茶味历久弥香的茶联。  相似文献   

14.
衡山茶烘绿。又称“南岳茶”、“岳顶茶”。产于湖南南岳衡山各峰。历代生产。清初王夫之《莲峰志》:“沿山皆茶……浮乳甘香,不在徽歙下。”衡山钻林茶烘绿。产于衡山水月寺。茶生岩壁上,须攀缘至树顶才能采下,故也。清刘廷献《广阳杂记》:衡岳之上品名。九嶷茶烘绿,简称“嶷茶”。产于湖南宁远县九嶷山。《九嶷山志》:“味甘香不减武夷、日铸,以潇水煮之,厥味倍佳。”五盖山茶烘绿,又称“盖山米茶”。  相似文献   

15.
“老长沙”只要一提起“河西园茶”,就赞不绝口,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河西园茶”饮时使人感到清心可口,回味无穷。特别是用新鲜的香黄藤烘熏,散发出浓厚、独特的烟香气味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据考证:早自唐代以来,岳麓山一带就已产茶,宋史《食货志》上就有“湖南茶出  相似文献   

16.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于条形绿茶类,是我国名茶之一。信阳“毛尖”采摘细嫩,做工精细,外形圆、紧、光、直、白毫多,内质香高馥郁持久,味浓,有清凉醒目之效能。高档“毛尖”茶有典型的鲜花香,特级“毛尖”毛、色、香显露,属绿茶中的佳品。  相似文献   

17.
饮茶,既有物质和生理的需要,又有精神和艺术的追求。要饮好一杯茶,就要从不同的茶类中汲取其独特的内涵。如西湖龙井及细嫩高档名优绿茶的色、香、味、形;花茶的花香;乌龙茶的馥香和酽醇;红茶的“浓、强、鲜”;普洱茶的甘滑与“陈”味等等。就一杯茶的全部,我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品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茶的祖国,产茶历史悠久,产地辽阔,自然条件优越,采制技术精湛,因此产生了琳琅满目的各类名茶,更由于茶的药理作用和提神、破睡的良好效果以及茶所特有的诱人的色,香、味、形,从而使得历代诗人墨客,对她产生无限好感,为之倾倒,为其吟咏赞美,甚至把自己也称为“爱茶人”、“别茶人”。本文拟以咏茶诗歌及茶  相似文献   

19.
陈志伟 《福建茶叶》2023,(5):130-132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精神享受,而“茶”则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及精神的享受需求。茉莉花茶是影响力较大的“茶”品种,以“清香怡人”的茉莉花香闻名,茉莉花香是茉莉花茶的主要特点。茶感官在审评茉莉花茶时最看重的是茶的香气,香气在审评中的权重占比高达35%,由此可见“香气”对茉莉花茶的重要性。茶坯、茉莉花品质、加工工序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茉莉花茶的香气及品质,所以作为茉莉花茶加工师傅或者生产技术人员等,不仅要重视茉莉花茶茶坯及鲜花品质的选择,还要不断优化茉莉花茶加工工序,并控制好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及水分等,以保证茉莉花茶的香气及品质达到最优。对此,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对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昆明十里香     
昆明十里香茶,系用云南优质中叶种茶树鲜叶制成,产于昆明东郊凤凰山麓的十里铺,距离昆明十华里,因香气高长而得其名。该茶以“汤清、味甘、香郁”三绝远近闻名,有“一杯十里茶香,满屋皆飘香”,“过喉爽快,口留余香”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