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敖汉旗是赤峰市南部发生松毛虫比较严重的地区,到1986年松毛虫已经蔓延30万亩,严重地块平均虫口300~500条/株。给松林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对松毛虫进行大面积防治,我们在1986年9月选用吉林通化生产的25%灭幼脲Ⅲ号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表明,亩用量30克杀虫效果较好。在试验的基础上,1987年5月我们对4~6龄松毛虫进行大面积防治,共计防治面积11.15万亩。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兴城地区松毛虫的最佳防治药剂,试验前期以2016年兴城地区3~4龄松毛虫为研究对象,对白僵菌粉、Bt、25%灭幼脲悬浮剂3种无公害的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松毛虫均显示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6.7%以上。其中25%灭幼脲悬浮剂防效最佳,持效性强;Bt的速效性较好、白僵菌粉具有一定的迟效性。2017年追加开展了兴城地区林间松毛虫大面积防治试验,结合施药后松毛虫的发生情况来看,3种药剂总体防效尚佳,25%灭幼脲悬浮剂最优,在大面积防治中可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药剂进行单一或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以菌治虫”的新途径和扩大防治对象,我们与唐山地区林业局、抚宁县林业局在苇子峪、朱清峪等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使用白僵菌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同时,作了松毛虫杆菌防治试验;易县农林局松毛虫杆菌生产小组,用自制菌剂对舟形毛虫等阔叶树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均得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首次系统地观察了江北县松毛虫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发生发展规律,肯定江北县松毛虫一年发生2—3代,以幼虫越冬。全面调查了松毛虫天敌种类及寄生或感病率;了解了“害虫、天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内部解剖及外外形态,确认该地区马尼松林内的松毛虫为油松毛虫,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种属问题。同时结合生产,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试验,为综合控制松毛虫灾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毛虫在我国10种森林病虫害排名之首,其危害性较大,全国每年发生面积达2000—4000万亩,重者松叶吃光,树木枯死,造成大面积森林被毁。为了彻底防治松毛虫,国内各级科研机构与防治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获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和防治松毛虫方法,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对测报点监测预测松毛虫提出了规范性的管理办法,为全面科学防治松毛虫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有的省、市制订了《松毛虫防治技术方案》,对松毛虫防治作业设计、虫情监测、划类分区、分类实策、防治指标的确定,选择可行的防治方…  相似文献   

6.
松毛虫是我省危害松林的主要害虫。常在文山、思茅、红河、楚雄、曲靖等地区大面积发生,猖獗为害,严重地影响国计民生。如何除治松毛虫是当前林业生产上的迫切任务。为了探索防治松毛虫的有效措施,我们深入林场、生产队,与林业职工、贫下中农一起,开展白僵菌的土法生产及防治试验。一年多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阜新地区松毛虫的最佳防治药剂,以2016年阜新地区3~4龄松毛虫为防治对象,对白僵菌粉、苏云金杆菌、25%灭幼脲3号悬浮剂3种无公害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松毛虫均显示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6.7%以上,其中25%灭幼脲3号悬浮剂防效最佳,持效性强;苏云金杆菌的速效性较好,白僵菌粉具有一定的迟效性。2017年在阜新地区林间开展的松毛虫大面积防治试验显示,3种药剂总体防效以25%灭幼脲3号悬浮剂最优。大面积防治可有针对性地对药剂进行单一或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8.
赤眼蜂大面积防治不同类型区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赤眼蜂大面积防治不同发生类型区(丘陵区、山区和越冬代、第三代)马尾松毛虫的试验情况,发现利用赤眼蜂对丘陵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进行规模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山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对第三代松毛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效益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山西省灵丘县从1982年开始引用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经过4年繁殖、释放防治,油松毛虫终于控制在经济阈值水平之下,这种有虫不成灾的良性循环持续了18a之久。赤眼蜂停止生产、释放后,近几年油松毛虫又开始大面积发生危害,20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运11型飞机喷洒苏特灵Bt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的剂量、喷洒时间和喷雾文化,为大面积生产防治提供可靠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容量喷雾,用药量750g/hm^2,喷洒时间198s,杀虫率可达93.4%,是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经济、有效、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危害,从1982年起,我们采用2.5%溴氰菊酯乳剂对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和大面积的地面,飞机生产防治,两年防治面积达62.7万亩,试验及生产防治表明,溴氰菊酯防治松毛虫具有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对人畜安全等优越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将试验情况、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飞机喷洒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在辽宁省朝阳等县应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地面防治松毛虫5万余亩的大面积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1984年春季又在国内首次使用该农药进行飞机常量和低容量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松毛虫是落叶松的大害虫,多年来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对其猖獗危害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适于深山缺水地区作业,对人畜较安全,杀伤天敌少,污染环境轻,残效期较长的防治方法,我们在友好林业局朝阳经营所进行了拟除虫菊脂毒笔防治落叶松毛虫的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一、室内试验为给林间大面积防治试验提供代据,首先对越冬前后的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试验所用幼虫均由林内采回。(一)试验方法:在纤维板上摸拟树干直径分别划内径10cm、15cm、20cm,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防治松毛虫工作,采用了大面积的化学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松毛虫的发生和发展,但药剂对天敌的杀伤和人畜的安全又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更有效的消灭松毛虫,在砚山县林业站、稼依大队林场的大力支持下,在进行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试验的同时,又进行了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毒效测定,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分别在浙江衢州、安徽滁县、辽宁建平、山西朔县、山东兖州等地不同类型的林区,先后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综合防治松毛虫和杨树天牛的试点工作。经过近5年的综合防治,基本上扭转了试点地区松毛虫和杨树天牛年年发生危害的严重局面,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继续探索大面积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经验和办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应用飞机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洒1.2%苦.烟乳油防治松毛虫试验的过程和方法,对防治效果和生产成本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该农药适用于辽西地区防治松毛虫的结论,并对其应用前景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西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面积达300万亩左右,成为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随着连片纯松林的迅速扩大,人工放菌技术已不能适应大面积及边远林区防治的需要。为解决大面积放菌技术,自1976年以来,曾多次试验用飞机大面积撒布白僵菌防治松毛虫。1979年春,在高峰、七坡、示范、青山、平广等林场进行了大面积的飞机撒布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生产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分析此次防治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普遍应用飞机撒菌防治松毛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烟台市共有松林284.5万亩(其中赤松232.9万亩,黑松林51.6万亩),每年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在100万亩以上。根据辽宁省利用拟除虫菊酯毒笔防治松毛虫的经验,我们从1984年春,进行了防治试验,1985年即在全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现将防治试验和推广应用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Ⅰ号及其混剂防治赤松毛虫对比试验赤松毛虫是山东省沂水县山地赤松、黑松的主要害虫。生产防治中灭幼脲常常与其它化学农药混合使用,目的是提高灭幼脲的防治效果。我们在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同时,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防治对象为越冬后5—6龄赤松毛虫。防治前调...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尾松毛虫是我省广大丘陵低山地区的一种为害普遍而严重的森林害虫,发生面积由六十年代每年一、二百万亩发展到七十年代每年达六、七百万亩。遭受松毛虫为害的松林,轻则生长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成片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松毛虫是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六十年代初以来,我省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和飞机大面积喷洒农药的防治工作,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效果,全省发虫面积近两年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