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湿地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表明:种子园无性系的平均种子潜能(SP)为182,平均种子效率(SE)为9.9%;球果长、宽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其重复力分别为0.886、0.912,这说明球果长、宽主要受遗传控制,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内存在显著差异;果长、果宽、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年度重复力为0.704,说明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等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重复力分别为0.683、0.792、0.704,且这些性状与种子园种子产量的联系更密切,选择无性系嫁接建园及遗传疏伐时应充分重视,并根据这些性状,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技术提高种子园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对24份红松(Pinus koraiensis)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形态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种子在种长、种宽、种厚、种皮厚、千粒质量、长宽比、长厚比及宽厚比8个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千粒质量均值超过对照7.20%,千粒质量与种长、种宽、种厚、种皮厚以及出仁率与种皮厚、种皮比例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无性系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水平较高,无性系内种子形态特征较不稳定,因此以种子为选择目标中,可以选择千粒质量、种长、种宽兼优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以汨罗市桃林国有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采集的31个无性系球果为材料,开展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球果长、球果宽、单果鲜重、球果长宽比以及单果种子饱满数、单果饱满度、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厚差异极显著;其中单果出籽数与种子饱满度在0. 01水平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长、种子厚、单果鲜重、球果长、球果宽显著正相关。说明以千粒重可作为湿地松种子品质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以种子饱满度、单果出籽数可作为选择高产无性系的主要参考指标;用以上三个指标对湿地松无性系开展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湿地松无性系进行再选择。以期为湿地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5.
分析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①种子园无性系的平均种子潜能为132,平均种子效率为40.66%;②球果长、宽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每个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种子效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③球果长和宽、种子千粒重的重复力分别为0.144,0.179和0.139;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的重复力分别为0.652,0.626和0.745;重点讨论了现有种子园种子生产潜力及提高产量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对林口青山红松(Pinus Koraiensis)种子园29个无性系的种子形态性状调查与15个无性系的松仁营养成分检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无性系种子的球果质量、种子质量、出仁率、千粒质量、种仁质量、含水率、油脂、蛋白质、多糖在无性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红松无性系的形态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变异分析,表明种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为优良性状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多性状综合选择出LK27、LK3无性系作为营建红松坚果林的优良无性系,为仁用红松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理论和优良种质材料,为坚果园和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湿地松种子园地性系种实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表明:种子园无性系的平均种子潜能(SP)为182,平均种子效率(SE)为9.9%;球果长、宽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其重复力分别为0.886、0.912,这说明球果长、宽主要受遗传控制,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内存在显著差异;果长、果宽、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千粒  相似文献   

8.
以弥渡云南松种子园38个种内杂交组合的球果和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球果和种子的单果重、千粒重和种翅宽等7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云南松种内杂交组合的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云南松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在杂交组合和杂交组合类别间均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且前者变异大于后者;在杂交组合变异中,球果表型性状变异大于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球果和种子的质量性状变异均大于二者的形态性状变异;在杂交组合类别间,千粒重在个别类别间差异显著,其他性状则在多数类别间差异显著。球果和种子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球果质量越大,球果形态、种子质量和种翅宽就越大;球果形态越大,种子质量就越大;随着种子质量的增大,种翅宽也变大。  相似文献   

9.
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的实践证明:嫁接母树的结实株数、结实率、公顷产种量、种子千粒重等9项种实性状均优于实生母树,关键种实性状指标结实率、公顷产种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出仁率分别是实生母树的3.67倍、2.74倍、1.16倍、1.02倍和1.12倍.  相似文献   

10.
林木种子园是重要的林木良种基地,其主要任务是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并保证稳产高产。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中的29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无性系球果纵径、横径、体积、产量及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涩粒率、霉变率、发芽起始时间、发芽持续时间等10个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无性系的结实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个性状指标在29个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球果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3.53%;种子霉变率(75.40%)次之;再次为种子发芽率(38.21%)。不同无性系间,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发芽率与种子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子霉变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球果的产量与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与发芽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球果、种子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筛选出综合性状排名前9位的6、27、22、23、28、26、5、14、9号无性系,可为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去劣留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果实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文冠果果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内44株文冠果果实的1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调查区内文冠果人工种群的变异情况。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差异都极显著,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幅度。其中,单株结果量和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大于76%),其次是单果质量、单果种质量和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约30%),再次是单果出种数和果柄长度(变异系数大于20%),而种子长、种子宽、种形比和心室数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低于10%),种仁出油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6.13%);单株间丰产性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人工种群果实不同性状的相关性不一样并差异显著,其中果长、果宽、果质量、种质量、仁质量、种子长、出种数、出种率、千粒质量和果柄粗的相关性强,与多个性状呈显著相关,而果形比、出仁率、结果量和种子产量与个别性状呈显著相关,果实心室数和果柄长相关性最弱,与所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13个云南松与思茅松杂交组合的球果和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单果鲜重、果长、果宽、种翅长、种翅宽、千粒重共6个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组合球果和种子的形态变异。结果表明,单果鲜重及种子千粒重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25.01%-36.44%,球果长宽比更趋于稳定,变异系数10.05%。单果鲜重与果长、果宽、种翅长、种翅宽4个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千粒重与其它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6个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丰富的遗传变异可能由遗传因素控制,球果的形状则主要由母本遗传控制。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交配时配子能顺利形成合子并发育为完整的胚,其胚形成可育杂交后代的种子。基于各杂交组合的结实及其苗期的生长状况,32号、43号、46号、51号和54号5个杂交组合的云南松母本可作为云南松杂交育种的优先选择母本。  相似文献   

13.
对黄檗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种子出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黑龙江Ⅰ区内,不同无性系平均出苗率为22.3%,变幅12.9%~36.4%,变异系数为28.03%;在临江Ⅰ区内,不同无性系平均出苗率为15.7%,变幅0.4%~35.4%,变异系数为44.85%。黄檗种子园内无性系间出苗率差异极显著,有选择地采集种子可以提高播种出苗率。黄檗种子出苗率与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 2**、0.619 1**和0.912 4**。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省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主要野生资源分布、环境因子和种子相关性状展开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代表群体的种子平均千粒重、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种子含油率分别为590.93 g、64.66%、54.36%和35.03%.群体间种子千粒重、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差异极显著,攀枝花大田、攀枝花硫磺口和宁南葫芦口3个群体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四川省最适合发展麻疯树的地区为攀枝花市、宁南葫芦口等地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红榉自然分布区4个省份15个种源的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1)红榉种源间种子长、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种源水平上各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901 8、0.921 0、0.922 1和0.900 8,单株水平上的遗传力分别为0.926 0、0.979 2、0.932 6和0.992 5,表明红榉种子形态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2)相关分析表明,红榉种子长、宽及千粒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红榉种子性状无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变异,种子长主要受年均温和无霜期影响,种子宽主要受1月均温影响,而千粒重主要受年均温的影响;(3)聚类分析表明,红榉种子形态特征地理变异呈现区域板块变异模式和随机变异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技》2021,46(5)
以8个红松无性系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红松无性系种子的形态特征、松多酚成分含量及种子萌发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红松无性系种子的长度、种子千粒重和松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种子宽度差异显著。124~#无性系种子长度最大,066~#种子最宽,118~#千粒重最大,179~#和119~#总松多酚含量最高。种子长与种壳松多酚含量、种皮松多酚含量均呈负相关,种子宽与种壳松多酚含量、种皮松多酚含量均呈负相关,千粒重与种壳松多酚含量、种皮松多酚含量均呈负相关。179~#、119~#和124~#无性系秋季播种出苗率最高,可为坚果林红松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优良种质材料,为坚果园和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落叶松云杉国家良种基地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无性系种子园选择了3个结实无性系分株,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在花期前10d(春季)、球果生长期(夏季)和种子成熟期(秋季)施N(尿素)肥2.5kg/株的试验,观察不同施肥季节对种实性状和球果产量,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实性状和母树结实量受无性系遗传因素和施肥季节双重因素影响。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宽、球果鲜质量,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千粒质量,母树球果产量施肥季节的方差分别占总体方差的98.76%、52.30%、92.61%、37.06%、8.49%、72.62%、64.57%、81.55%、21.37%,球果鲜质量、种子长、母树球果产量无性系的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种实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施肥改善种实性状,从而提高种子园产量。春季和夏季施肥显著改善种实性状,春季施肥效果最为显著;秋季施肥虽不改善种实性状,但增加树体抗逆性,连年施肥后树体抗逆性增强,散粉期比对照延长1~2d,落叶晚于对照,缩小种子大小年。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管理中除重视施肥时期的把握外还要重视结实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五味子种耔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种籽厚度、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9911、9907、9913、9919、9918、9914等6个无性系种仁含油率较高,分别为70.17%、69.77%、68.99%、67.51%、65.97%、64.15%;五味子种油的形成、积累与无性系的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等指标关系不密切,而与种耔厚度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670,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以高含油率为目标的五味子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10个木荷种源的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种子长、宽、千粒重等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长宽比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734 0、0.868 2、0.647 9和0.816 5。木荷种子长与种子宽、年均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种子千粒重与北纬呈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木荷种子形态特征地理变异呈现区域板块变异模式和随机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的变异规律,对采自贵州省荔波县、都匀市和三都县3个地理种源13个家系的丝栗栲种子的长、宽、长宽比和百粒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地理种源的丝栗栲种子的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和种子百粒重的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源间各性状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大,分别为种子长0.176%~4.034%、种子宽1.443%~6.389%、长宽比1.392%~4.808%、百粒重2.773%~13.470%。荔波种源的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为最大,都匀种源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为最小;各指标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种子长与种子宽、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宽与种子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宽比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3个种源中,都匀种源的综合指标最优,可作为优良种源进行良种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