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木霉-植物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霉作为是一种重要的生防制剂已经成为化学农药替代化和减量化的主要产品,也是公认的最有前防治病害的目的。随着木霉-植物互作研究的深入,关于互作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木霉与植物的互作过程包括木霉对植物的感知、木霉在植物体表和体内的定殖并引起植物的一系列变化等复杂的过程,本文重点对木霉-植物互作过程中木霉在植物中的定殖、木霉和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激素信号传递模式进行综述,以明确木霉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明确木霉与植物的互作机制对进一步提高木霉的生防效果、扩大木霉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防治不仅作为植物寄生线虫病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而且其具有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木霉菌作为一种生防潜力巨大的线虫病防治真菌,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植物寄生线虫病的防治。本文主要从木霉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病的直接和间接生防机制的视角,综述了木霉对线虫的重寄生作用、毒杀作用以及木霉对植物的诱导抗性、促生作用等多种协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机制,展望了今后需要继续扩大对杀线木霉资源种类的调查和挖掘、木霉菌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机理以及从分子水平上加深对木霉防治线虫病机制的研究,旨在为科学利用木霉菌防治植物线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协同防病作用(Synergistic disease prevention,SDP)在生物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防木霉种类多样,作用机制复杂,其不同抑菌因素之间,及其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往往存在协同作用。本文在讨论木霉具有的竞争、重寄生、抗生、诱导系统抗性等多种生防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木霉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包括微生物、化学药剂、营养物质等的SDP作用及其机制。生防木霉的SDP作用已有部分研究进展,其田间应用呈现出复杂性和有效性。建议对木霉SDP作用的微生物代谢机制、分子机制及其环境互作关系开展深入研究,为今后相关生物防治策略及技术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木霉生物学特性及拮抗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根围、叶围、种子和球茎等环境中的拮抗性真菌,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木霉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有很多报道,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研究木霉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有利于木霉菌在植病生防领域的开发利用。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  相似文献   

5.
聚孢霉属真菌是一类具有丰富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的生物类群,广泛分布于多种环境条件中,尤其是在土壤中。聚孢霉属真菌有着巨大的生防潜力,可通过拮抗、重寄生、促生以及诱导植物抗性等多种机制防控植物病害,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聚孢霉属真菌的系统分类学进展,并对聚孢霉-植物病原菌以及聚孢霉-植物寄主之间的互作机制进行了综述。随后对聚孢霉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从聚孢霉属真菌中挖掘具有优良生防特性的菌株,将推动其在农业应用上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6.
木霉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菌Trichoderma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真菌.随着植物免疫的MAMPs(微生物互作分子模式)理论的发展,利用木霉菌防治病害和提高作物抗逆性机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系统生物学方法的应用,使得人们在"组学"尺度上认识木霉菌与植物和病原菌互作的本质成为可能,这将极大丰富木霉菌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建立木霉菌多样化应用技术途径是发挥木霉菌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木霉菌生物防治分子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木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真菌,重寄生作用是木霉的主要生防机制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在木霉重寄生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酶类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2 ] 。我们曾报告过西南地区 (云、贵、川、藏 )木霉的种类和构成[3] 。 1 997~ 1 999年 ,我们研究了西南地区几种主要木霉对一些重要土传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特点以及它们与生物防治相关的生物学特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木霉为四川农业大学从西南各省区分离获得的 5个种群 2 0 7个菌株 ,其中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 70个 ,拟康氏木霉 (T .pseudokoningii) 52个 ,桔绿木霉 (T .citrinoviride) 32个 ,黄…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害生防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病害生防因子是解决化学农药3R问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拮抗微生物、抗生素、植物诱导子等生防因子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生防因子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寡雄腐霉生防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寡雄腐霉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农药,因其对病原菌具有广谱、高效的防治特性及对作物具有促生长和增产等特点被广泛关注。本文从寡雄腐霉对植物病原菌抗性、诱导植物产生诱导系统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对其生防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寡雄腐霉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并对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开展了3种生防木霉菌,包括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盆栽试验,研究这3种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78%以上,且以棘孢木霉525的田间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1.53%。与只接种枯萎病病原菌的对照相比,3株木霉菌单独接种或与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显著提高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拟康氏木霉886单独接种促进效果最强。研究表明,3种木霉菌通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增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内生木霉菌是常见的植物内生真菌,一些内生木霉菌能够通过拮抗、重寄生、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等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是重要的生防微生物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生木霉菌的种类、分布、功能、生防作用机理,以及内生木霉菌与宿主植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促进内生木霉菌作为生防因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木霉菌是广泛应用并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植物病害生防真菌。市场上木霉菌制剂多是分生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可湿性粉剂,存在着货架期短,生产和使用时有粉尘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木霉菌应用上的这一瓶颈问题,提高木霉菌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针对木霉菌T4在高产厚垣孢子发酵培养基及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对其水分散粒剂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以硅藻土为载体,3%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0.4% UV保护剂抗坏血酸,4%崩解剂可溶性淀粉,3.2%粘结剂淀粉,利用摇摆湿法进行造粒,得到1×108cfu/g的木霉菌T4水分散粒剂。在田间防治番茄灰霉病,花期或者发病初期首次用药,施药浓度为300~500倍稀释液,施药间隔期为7 d,总共用药3次。结果显示,最佳使用浓度为300倍稀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1.85%,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相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定植时期最易造成死苗的真菌病害。本文研究了生物刺激素(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协同灌根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以及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单剂灌根和木霉菌+海藻酸、木霉菌+聚谷氨酸的协同灌根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炭疽病造成的死苗率,其中木霉菌+海藻酸的防效最高,可达78.26%。相比对照,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加氧酶活性等光合指标,以及土壤脲酶活性。协同灌根处理显著提高草莓株高、根茎粗、叶柄长、叶面积等生长指标达15.62%~47.00%。其中木霉菌+海藻酸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综合而言,木霉菌与海藻酸协同灌根在促进生长、促进光合、提高土壤供氮水平以及防控草莓炭疽病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板对峙、离体叶片检测、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出3株对向日葵菌核病有较强拮抗能力的木霉菌,分别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N862、长枝木霉T. longibrachiatum N246和哈茨木霉 T. harzianum X102。3株木霉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生长抑制率均超85%,离体叶片试验显示,N862、N246和X102对病斑扩展的抑制率分别为90.6%、96.5%和63.8%,表现出良好的防病效果。分别采用木霉孢子拌土、灌根、拌土+灌根3种处理方式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拌土+灌根处理防病效果最佳,3株木霉的防效均超过73%。采用拌土+灌根处理进行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田间试验,N862、N246和X102对病害的田间防效分别为67.54%、49.96%和49.23%,其中以N862的防效最高,3株木霉对向日葵菌核病均表现出良好的防病效果,有重要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黄瓜枯萎病是设施黄瓜栽培中最为常见且为害严重的土传真菌病害,应用生防菌防治黄瓜枯萎病,对黄瓜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前期筛选的对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效果的3株木霉菌,即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木霉菌不同施用方式对黄瓜幼苗质量及枯萎病防效的影响。3种施用方式分别为T1(木霉与病原菌同时接种)、T2(先接种木霉菌,2 d后接种病原菌)和T3(先接种病原菌,2 d后接种木霉)。结果显示,3株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均在64.78%以上,且以拟康氏木霉886的T2施用方式的防效最高,达到81.54%。在播种后8~14 d,所有木霉菌处理的黄瓜幼苗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总吸收面积均比CK1(只接种病原菌孢子悬液)显著上升,3种施用方式中以T2处理对上述6项指标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并以拟康氏木霉886在播种后14 d的6项指标增加幅度最大,该处理的黄瓜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总吸收面积的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10.06%、74.39%、37.23%、54.45%、88.00%和51.11%。本研究的3株木霉菌通过提高黄瓜幼苗生理代谢活性,增强了幼苗质量,提高了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在应用中,提前施入木霉菌,有利于提高黄瓜幼苗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后期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芽胞杆菌Bacillus spp.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细菌,一直是当今土壤微生物学和微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芽胞杆菌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本文从芽胞杆菌的次生代谢与抑菌作用、生物膜与竞争作用、植物-芽胞杆菌-病原菌互作与诱导植物抗性三方面概括性地综述了芽胞杆菌的生防机制。通过芽胞杆菌功能拓展的分子改良,可以提高植物抗病性,并就生防芽胞杆菌剂的商业化生产及在农业上的应用作了探讨。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芽胞杆菌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实现芽胞杆菌的产业化及其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生防菌有效防控花生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本研究采用稀释培养法从花生根际土中分离木霉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筛选对花生白绢病具有高效生防效果的菌株并测定其生防机制,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环境因子对发育的影响确定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32株木霉菌中筛选出1株对齐整小核菌S. rolfsii 具有高效抑菌效果的菌株GH-20,抑菌率达89.93%,将其鉴定为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 asperellum。对峙培养时,菌株GH-20对齐整小核菌的拮抗指数达Ⅰ级,当其菌落覆盖病原菌菌落后,其菌丝缠绕和侵入病原菌菌丝,并使病原菌菌丝体逐渐消解、减少,导致病原菌不能产生菌核;菌株GH-20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volatile gas,VOG)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non-VOG)对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9.95%和79.49%。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接种菌株GH-20和齐整小核菌对花生白绢病生防效果最好,为79.64%。另外,该菌株具有在以果糖为碳源,以酵母膏为氮源和pH 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较好,光照有利于生长而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形成等生物学特性。生防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棘孢木霉菌GH-20主要通过竞争、重寄生作用和产生拮抗物质抑制和消解齐整小核菌,从而起到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