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提高花生氮肥表观利用率和花生产量,将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掺混施用,调查其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与包膜尿素掺混施用能有效改善花生百果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提高其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其中以30%普通尿素掺混70%包膜尿素处理表现最好,产量达到7 622.2 kg/hm2,较不施氮肥对照增产37.75%,氮肥表观利用率达到34.6%,50%普通尿素掺混50%包膜尿素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2.
控释尿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金正大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水稻品种辽星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金正大控释尿素不同用量和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等氮量条件下,控释尿素比普通尿素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16.5~22.4个百分点,水稻增产6.8%~8.9%。减量30%的控释尿素与2次性施用全量的普通尿素,其水稻产量接近。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使用效果好,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70%的控释尿素掺混30%的普通尿素,与单纯施用等氮量的普通尿素相比,水稻增产17.5%,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28.6个百分点;与单纯施用等氮量的控释尿素相比,水稻增产7.3%,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15.8个百分点。[结论]施用金正大控释尿素可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并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合施用,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50%控释氮肥+50%普通氮肥处理不仅获得了最高产量,而且氮肥利用率也最大。其产量比普通尿素单独施用处理增产375 kg/hm2,利用率比普通尿素单独施用处理提高7.7%。  相似文献   

4.
在2009年水稻生长季,以高产水稻品种准两优5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掺混尿素(缓速比7∶3)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掺混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插秧后分蘖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量为225kg/hm2时子粒产量达最大;每公顷施纯氮180kg的掺混尿素处理B3与普通尿素处理CK比较,其分蘖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子粒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提高,表明施用掺混尿素比普通尿素更有利于提高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施用量为225kg/hm2的掺混尿素B3处理,最终子粒产量最高,达到11208.6kg/hm2,比普通尿素增10.1%,氮肥农学利用率为10.6kg/kg,是掺混尿素运筹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5.
李敏  叶舒娅  刘枫  袁嫚嫚  郑曙枫  王维  徐道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5-20056,20092
[目的]为油菜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可以在0.05水平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产量在0.01水平显著高于施用普通尿素;在等氮条件下,施用硫磺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产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施用普通尿素。树脂包膜控释尿素通过提高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千粒重和每角粒数来提高产量。与施用硫磺包膜控释尿素相比,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在0.05水平显著提高油菜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用量3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氮肥利用率最高,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包膜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袁嫚嫚  叶舒娅  刘枫  李敏  吴学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60-18161,18181
以两系超级杂交稻88s/0293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按1∶1掺混基施处理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氮肥用量减少30%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处理氮肥利用率比其他处理高5.0~2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陵县典型潮土上进行的马铃薯应用包膜尿素试验,包括施用量减量和包膜尿素跟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两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包膜尿素施用量减量30%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能增加马铃薯的平均单株结薯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应用包膜尿素能提高马铃薯氮肥的农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肥利用率低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缓释尿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在水稻上应用具有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在总氮量减少20%的情况下,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可以增产8%~21%,平均为13.2%,氮肥利用率提高5~7百分点,提高幅度在15%~20%,说明配合施用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施用树脂包膜尿素。其增产原因主要是群体结构合理,无效分蘖少,成穗率和结实率高;也可能是因为与普通尿素配施后,弥补了树脂包膜尿素前期速效养分释放较慢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水稻专用包膜缓释尿素为供试材料,采用静水溶出法、田间埋袋法以及水稻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缓释尿素氮素释放规律与水稻养分吸收规律的同步营养关系,以及不同用量、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氮素利用率、省工节肥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包膜缓释尿素氮素营养供应与水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规律基本同步。与当地推荐配方常规施肥处理(基肥+追肥,CK1)相比,包膜缓释尿素+普通氮磷钾复混肥处理(CRU+NPK)、包膜缓释尿素+磷钾普通肥处理(CRU+PK)水稻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增产7.4%~15.4%;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包膜缓释肥处理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0.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了630~3 024元/hm2。在水稻上施用的专用包膜缓释尿素可与普通尿素按合适比例掺混,实现氮养分速效缓效相济,一次性基施,达到水稻轻简施肥和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纳米膨润土包膜尿素对小白菜产量、养分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及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膨润土包膜尿素可极显著的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并可提高N、P、K养分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与施用纯尿素处理相比,施用15%纳米膨润土包膜尿素,减氮肥用量10%和20%的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9%、8.3%;施用20%纳米膨润土包膜尿素,减氮肥用量10%和20%的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6%、12.6%;所有氮肥处理的小白菜的叶绿素含量均比不施氮肥处理高,且达到极显著水平,施用纳米膨润土包膜尿素处理比纯尿素处理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与施用纯尿素相比,施用纳米膨润土包膜尿素对维生素C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硝酸盐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多点大田试验,研究施用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控释尿素处理减量25%氮时,与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相比,增产5.3%~7.8%,与普通尿素分期施用相比,增产2.6%~2.9%;稻谷产量与控释尿素施用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控释尿素处理稻谷产量增加主要由于其显著提高实粒数。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结果显示,控释尿素处理水稻地上部氮含量和吸氮量均显著增加;施用控释尿素显著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增幅为17.1%~34.1%。当目标产量为8.35~8.41t/hm2时,控释尿素的适宜施用量为氮102~128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验正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70%的控释尿素掺混30%的普通尿素比单纯施用等氮量的控释尿素增产7.3%,氮肥表观利用率约提高15%。施用控释尿素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提高产量。在等养分条件下,施用控释BB肥与施用普通复合肥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控释尿素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以普通尿素(PU)为对照,选择释放期均为90 d的硫黄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和树脂包膜尿素(PCU)为试验材料,通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2008—2013)研究了全氮量和70%施氮量条件下两种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包膜控释尿素处理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均优于普通尿素,特别是两种控释尿素在70%施氮量下的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全氮施肥量处理,说明控释尿素有明显的增产节肥效果。等氮量条件下,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能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在全氮量条件下,连续6年施用SPCU的土壤有效硫含量较树脂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处理显著增加了70.5%和51.6%。综上,不同施氮水平下控释尿素的氮肥利用率普遍高于普通尿素。PCU与SPCU相比,PCU的氮肥利用率更高,也更利于提高水稻产量,且SPCU长期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硫积累,因而PCU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木质素包膜尿素(LCU)的研制及其肥效试验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利用工业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一系列缓释尿素,并开展了玉米和菜心盆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与等重量施肥情况下,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玉米和菜心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而且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两茬累积氮肥利用率也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最高的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了12.49%。  相似文献   

15.
控释氮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试验表明:水稻上控释氮肥最佳掺混比例为PCU50%+PU50%。PCU50%+PU50%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比其它施氮处理增产250 kg/hm2(3.4%)~503 kg/hm2(7.2%),氮素利用率最高,达44.8%。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国农科院山东陵县玉米基地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2种不同缓控释肥料品种及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的田间肥效,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和普通复合肥的处理相比,施用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的处理能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玉米的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显著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与单纯施用普通肥料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相比,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处理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在安徽省东至县新桥村,用德油9号油菜品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比普通复合肥极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比例7:3处理油菜产量最高,为3571.5 kg/h㎡,极显著高于普通复合肥,比其增产36.84%,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41.60%,高于其他处理1.02%~27.55%.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7:3配施处理通过提高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的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来提高产量.从油菜试验结果得出,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最佳配施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18.
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常规分次施肥和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各个生育期植株含氮量、稻草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早稻上,控释掺混尿素处理的以卜各测试指标均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各指标两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控释掺混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为40.08%,显著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的32.47%,而一次基施氮肥的利用率只有19.50%.(2)在晚稻上,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的稻谷产量高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项测试指标均低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控释掺混尿素和常规分次施氮肥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39.91%、39.58%,二者显著高于一次基施氮肥的28.14%.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施用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可以提高双季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2009-2011年连续3年4季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树脂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中的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处理(N 180 kg·hm-2)相比,等氮量下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用量为7:3的控释氮肥处理水稻和油菜增产效果最好, 平均产量分别为9 934和2 117 kg·hm-2,增产7.00%和17.03%;控释氮肥处理水稻和油菜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平均分别增加9.76~25.84和3.85~10.67个百分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也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得出临沂地区夏玉米控释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按1∶1比例混合施用,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每亩施用控释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各16 kg效果最好,为临沂地区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