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中棉所63及其父、母本为材料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中棉所63及其父、母本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中棉所63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N)、非荧光猝灭系数(NPQ)、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均高于其父、母本。在高温胁迫期间中棉所63的Fv/Fm维持在0.80以上, Yield值在0.60~0.65。qP值呈现先下降再增长的趋势,qP值一直高于其父、母本。NPQ值随高温胁迫时间增加先下降后增长,变化幅度小于其父、母本。ETR值一直维持在50以上,明显高于其父、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42℃的高温胁迫下,中棉所63表现出了高于父、母本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峨眉问春、川茶2号、紫嫣等3个四川特色品种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本研究以常绿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紫化品种紫娟为对照,考察了3个品种春夏梢叶片的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含量以及芽叶性状。结果表明,川茶2号的春、夏季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较高;其Φ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0)最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系统ΦPSⅡ能量分配中光化学反应的相对份额(P)和反应中心耗散的相对份额(EX)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峨眉问春的春季PnWUE最高;但夏季Pn较低,其Φ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0)最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Φ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及ΦPSⅡ实际光合能力PhiPS2)最慢。紫嫣的春、夏季Φ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最高,Pn及光合色素含量较高。与春季相比,各品种的夏季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升高,而WUE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降低。产量方面,川茶2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峨眉问春的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的差异不显著,紫嫣则显著低于福鼎大白茶(P<0.05)。可见,川茶2号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其产量最高;峨眉问春的春季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率较高,但夏季较低,其产量较高;紫嫣的光合色素及光合能力较高,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低氮对不同茶树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荧光参数经常用来评价植物抗逆胁迫强弱,反应植物胁迫的生理状态等。为灵敏检测和判断茶树品种低氮胁迫的差异,科学指导施肥,本研究以前期筛选的相对氮高效茶树品种黄旦与相对氮敏感茶树品种本山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供氮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氮条件下茶树叶片氮含量显著偏低,但该条件下黄旦品种叶片氮含量明显高于本山品种;低氮条件下茶树叶片最小荧光F_o、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等显著增加,黄旦品种在低氮条件下F_o、Y(NPQ)、Y(NO)及NPQ参数都要小于本山品种;而参数最大荧光(F_m)、光系统Ⅱ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与qL)、实际光合效率Y(Ⅱ)显著下降,其中本山品种低氮下明显小于黄旦。总之,氮高效茶树品种黄旦能减缓低氮胁迫对植株造成的损害,并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效率,保证了低氮条件下有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0.00%(清水对照)、0.25%、0.50%、1.00%和2.00% 5个木醋液浓度。测定棉花生长指标、冠层光谱、叶绿体荧光、光合效率等指标,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木醋液和所测定指标的关系,并拟合木醋液浓度和棉花产量方程,估算产量峰值所对应的木醋液浓度。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1.00%处理的效果最好,籽棉产量增加15.6%,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05)增加47.2%,最大量子产率(Fv/Fm)和反应中心的性能指数(PIabs)分别增加10%和205.5%,净光合速率增加24.2%,其次是0.50%和2.00%处理。通过拟合木醋液浓度和棉花产量方程得知棉花产量随着木醋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叶面喷施1.22%浓度的木醋液的情况下可获得最高产量。相较于2.00%处理,1.00%处理更接近于施用1.22%浓度的木醋液,所以推荐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叶面喷施1.00%浓度的木醋液以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茶树光合活性和光系统Ⅱ(PSⅡ)的光抑制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以茶树品种庐山本地群体种为材料,观测了庐山5个不同海拔高度茶树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叶片厚度、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PS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Ⅱ)max]、光补偿点(Ic)、光饱和点(Isat)、半饱和光强(Ik)、水分利用效率(WUE)等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水汽压亏缺(VPD)、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暗呼吸速率(Rd)等随海拔升高而呈下降趋势。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随海拔升高而增加;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随海拔升高而降低。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Ⅱ)]、光化学淬灭(qP)、PS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Ⅱ)]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综上分析,茶树在庐山低海拔处的光合作用和PSⅡ活性显著低于高海拔处,这与低海拔处叶片PSⅡ受到光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用于黄金芽叶色黄化分子机理研究的适宜材料,采用双层遮荫(平均光强约10βklx)、单层遮荫(平均光强约40βklx)和不遮荫3种光照强度处理黄金芽春梢,获得嫩绿色(H1W)、浅黄稍带绿色(H4W)、明黄色(Hs)3种新梢,同时以福鼎大白绿色新梢(CKf)为对照,选择芽下第二叶为材料,通过测定H2O2、O2-含量和组织化学定位、抗氧化物酶活性、光合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等叶片生理指标,观测叶绿体膜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浅黄稍带绿叶片H4W的H2O2、O2-含量、Fv/Fm值和叶绿体膜系统情况与嫩绿色叶片H1W相近,处于未受逆境胁迫的生理状态;同时浅黄叶片H4W与明黄叶片Hs具有相似的黄化叶光合生理特性,两者在ΦPSⅡqP、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光响应曲线特征相似。由于浅黄稍带绿叶片(H4W)所具有的上述生理特点,推测其是探究黄金芽茶树品种黄化分子机理必不可少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对茶树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龙井43为材料,高温(43℃)处理48βh后,分别用调制荧光成像系统和双通道荧光仪分析其受胁迫的状态和光合系统的受损情况。结果表明,受到高温胁迫后:茶树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热害症状;茶树叶片的光合速率持续下降,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以及RuBP的最大再生速率(Jmax)显著降低;Fv/Fm、Y(II)和Y(I)迅速降低,Y(NO)和Y(NA)上升,说明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结构在高温胁迫下受到了伤害;茶树的ΦPSⅡ、ETR(II)和ETR(I)均显著下降,表明电子传递受到严重破坏;光系统I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较高,抗强光损伤能力在高温胁迫下变强,而光系统II易受到高温伤害,抗强光损伤能力在高温胁迫下变弱。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玉米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玉米品种京科25和吉单261为试验材料,研究苗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叶片的基础荧光增大,而可变荧光、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显著降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吉单261 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较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增加较少。表明吉单26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机构受破坏较轻,其吸收的光能可以较多的用于光化学转化,通过热耗散的能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利用NCBI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以铁观音芽叶为材料,克隆了茶树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71A26与CYP71B34的cDNA全长。CYP71A26CYP71B34的cDNA全长分别为1β879βbp和1β764βbp,分别含有1β539βbp(编码513个氨基酸)和1β533βbp(编码511个氨基酸)的完整开发阅读框。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YP71A26与CYP71B34的同源性为42.47%,为2个亚家族基因。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2个基因均具有植物P450的螺旋C(Helix C)、螺线I(Helix I)、螺线K(Helix K)、“Meander”区域序列和血红素结合域(Heme binding domain)的典型结构。进化树分析显示,CYP71A26CYP71B34在分子进化树上分属两大分支,2个基因与其他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三级结构模拟与功能域分析显示,CYP71A26与CYP71B34主要由N端的β折叠和C端的α螺旋结构组成,且2个基因均具有一个P450蛋白结构域(Pfam domain)。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YP71A26CYP71B34基因在不同茶树害虫为害的叶片中,分别表现出上调和下调表达的现象。而在冷热环境下,CYP71A26CYP71B34基因分别表现出下调和上调表达的现象。表明茶树CYP71A26CYP71B34基因均参与了生物(害虫)与非生物(温度)的胁迫响应,但两个基因表达相反,参与环节可能相反。  相似文献   

10.
DCPTA和DTA-6对大豆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叔胺类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高生物活性和低分子量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DCPTA和DTA-6是该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目前有关叔胺类活性物质的研究仅在生理效应上.未能揭示叔胺类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特别是对光合作用的调控,从而限制了叔胺类活性物质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大豆中黄13为材料,在温室和盆栽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叔胺类活物质DCPTA和DTA-6对大豆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光合关键酶以及叶绿索荧光特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CPTA和DTA-6处理提高了大豆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索含量,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和叶绿索a/b值;提高了PEPC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了大豆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电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提高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DCPTA和DTA-6处理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 mg·L-1和10 mg·L-1.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LA)在茶树幼苗响应干旱胁迫时对茶树叶绿素合成和荧光特性的调控机理,以舒茶早为试验材料,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喷施5-ALA进行处理,检测茶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外源5-ALA显著提高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质对红茶萎凋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质萎凋在茶叶加工中的优越性,试验采用快速、灵敏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反映红茶光质萎凋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萎凋0~8 h,各处理萎凋叶的NPQ、Y(NPQ)先升后降,Y(Ⅱ)、qP先降后升,表现出较强的逆境耐受能力,使萎凋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稳定;8 h后,各处理萎凋叶的NPQ、Y(Ⅱ)、ETR、qP逐步降低,Y(NO)逐步升高,表示逆境耐受能力逐步减弱,导致叶片的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萎凋结束时,对照样的NPQ、Y(NPQ)、Y(NO)、Fv/Fm、Fv/Fo最低分别为1.874、0.508、0.267、0.723、2.626,其逆境耐受能力弱;蓝光处理萎凋叶的NPQ、Y(NPQ)最高分别为2.120、0.567,逆境耐受能力强;红光和黄光处理萎凋叶的逆境耐受能力居中,黄光萎凋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58%;氨基酸含量与Fm、NPQ呈显著负相关,与Fv/Fm呈极显著负相关,与Y(NO)呈极显著正相关;黄光处理的红茶感官品质得分最高,为91分,对照样最低,为85分。  相似文献   

13.
对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对萜类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中共11个关键基因家族,包含133个候选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该途径关键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茉莉酸响应、损伤响应和厌氧诱导响应等元件;qRT-PCR分析表明,该途径大多数基因在萎凋过程呈上升趋势,在二摇后达到最高,四摇过程显著下调,杀青前略有回升,且关键基因可响应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种胁迫;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检测出73种萜类物质,主要包括芳樟醇、香叶醇和α-法尼烯等呈花果香型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CsLOX11、CsLOX12、CsAOS2、CsAOC1、CsACX4、CsACX8、CsMYC2-4、CsMYC2_15和CsMYC2_21与β-蒎烯、柠檬烯和月桂烯等呈正相关,CsOPR2、CsTPL6和CsLUG4与反式-橙花叔醇、α-法尼烯和紫罗兰酮等呈正相关,其中CsTPL6与35种萜类化合物呈极显著正相关。明确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参与调控乌龙茶加工过...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渥堆与45℃、50℃控温渥堆的黑毛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渥堆和50℃控温渥堆相比,45℃控温渥堆黑毛茶香气的愉悦感、纯正度和浓度更好,杂异气味少。在传统及控温渥堆中共获得24种关键性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α-柏木烯、新植二烯、橄榄醇、δ-杜松醇、香芹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Z)-7-十六碳烯醛、反式-β-紫罗兰酮等关键性差异挥发性成分在控温渥堆中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传统渥堆。研究结果可为改善黑毛茶香气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缓释氮肥为材料,采用快速光曲线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大田条件下6种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抽穗到蜡熟期剑叶叶1绿素荧光动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到齐穗后20 d,剑叶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有效量子产量(EQY)和光化学猝系数(qp)均随时问推进而提高,非光化学碎灭系数(NPQ)则呈下降趋势;同一时期,E...  相似文献   

16.
通过肠道菌群改变研究青砖茶(GBT)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防作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阳性药物对照组(PC)以及青砖茶低剂量组(LD)、高剂量组(HD),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NAFLD模型,同时预防性给予低、高剂量青砖茶水提取物和阳性药物血脂康,分别...  相似文献   

17.
以健康雄性SD大鼠为试验对象,信阳毛尖茶水提物为受试物,气管滴注PM2.5(Fine particulate matter)悬浮液建立慢性肺损伤模型,研究信阳毛尖茶水提物对滴注PM2.5大鼠体重增长率、肺组织形态学、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并对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水提物一定程度上具有拮抗PM2.5导致的大鼠体重增长率降低以及肺部损伤等作用;此外,信阳毛尖茶水提物可有效阻止大鼠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上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其效果与浓度呈良好的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