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和监测都较一般建筑复杂,为了保证其安全性要实施健康监测,通过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进行介绍,分析了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的主要质量安全因素,并对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列出了需要监测的项目和传感器布置位置。  相似文献   

2.
桥梁的建设和维护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健康监测技术能有效的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对桥梁结构状态的监测与分析,为桥梁在特殊气候、复杂交通环境下和桥梁结构状况异常时发布预警信号,为桥梁的管理、养护与维修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国内外桥梁监测系统大多为有线网络系统,存在着网络安装布线成本高昂、设备移动和网络结构灵活性差、节点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实现了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桥梁健康监测网络系统。与传统的桥梁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安装方便、维护更新费用低等优势。本文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分层模型和关键技术,将Zigbee技术应用于桥梁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对TI的基于Zigbee2006标准的协议栈Z-Stack进行了剖析。设计了适用于桥梁健康监测的网络拓扑结构,结合系统监测指标,给出基于Zigbee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车越来越普及,偷盗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电动车双向防盗器,包括主控模块和遥控模块,主要对防盗器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对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等各个模块进行合理设计,并考虑实际价格确定最优方案。其中采用振动传感器作为信号触发模块,用来检测电动车上的异常振动。振动传感器给单片机信号,用来控制报警模块。可以实现电动车振动喇叭报警,遥控器声控报警,最终实现双向防盗。本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廉价,体积小、实用性高的特点,非常适合普遍大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应用基于nRF401无线通信芯片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了基于NDIR技术的二氧化碳检测中的信号传输技术和实现方法。利用单片机对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控制和传输,并应用无线射频技术,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传输给处理单元,并显示在LED屏上,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远程检测。与有线监测系统相比,无线监测系统以其不需要铺设明线,使监测系统组网方便、便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报道,从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人类流感病毒的历史与禽流感病毒的关系、近年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发生情况与H5N1病毒的进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技术现状等方面,系统论述并提出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已经构成危险,再次强调必须及时监测和识别新的流感毒株,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技术在动物疾病远程诊断、动物标识和追溯、智能化养殖、动物行为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兽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兽医事业的发展。论文综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马属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1)兽医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兽医信息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马属动物的疾病信息,为兽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远程诊断:养殖户可以将马属动物的病历、症状等信息上传至远程诊断平台,兽医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诊断,并开具处方。(3)数据分析与挖掘:对大量的马属动物疾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疾病的规律和趋势,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4)智能监测:利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测马属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等数据,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支持。(5)疾病预测与预警:通过分析历史疾病数据、环境因素等,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马属动物疾病的发生进行预测和预警,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6)疫苗接种管理: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马属动物进行身份识别和疫苗接种记录管理。(7)养殖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减少疾病的发生。总之,应用电子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奶牛反刍行为的精准识别,减少单一参数监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单片式微型处理器、MPU6050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为主要部件,通过监测奶牛反刍声音和姿态变化来获取奶牛的反刍信息,并利用无线模块完成与计算机的通信,设计了一种轻便的可穿戴式奶牛反刍多源信息监测装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环境噪声,提高了有效反刍数据的采集效率。结果表明:奶牛反刍声音的中心频率集中在1.2~1.6 kHz,反刍姿态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参数范围X轴为0.65~0.93 g,Y轴为0.23~1.04 g,Z轴为-0.13~0.15 g;将自动监测的连续信号中16个时间点与人工观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反刍监测装置的可靠性,装置监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1.3%,与人工观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通过对奶牛进行多源信息的感知可以准确地识别奶牛的反刍行为。  相似文献   

8.
利用结构的振动响应和系统动态特性进行结构损伤探测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这种方法利用未损伤结构的数学模型连同未损伤的振动试验数据作为探测有损结构的振动信息、与损伤结构的振动响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结构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的程度。本文介绍了振型曲率法进行简支梁的损伤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钊 《山东饲料》2013,(26):205
电器的性能水平直接关系其可靠性,而电器的元件和导线连接复杂,其作业时的振动可以反映出电器的实际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借助试验台,动态检验电器系统和部件的振动可靠性,以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本文将在对试验台振动系统振动结构设计要求了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振动结构的设计流程,以有效控制电器结构的设计缺陷。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作环境变得复杂恶劣对结构与产品的动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被动控制技术难以满足现如今应用的要求,迫使人们进一步寻求新的振动控制途径。作为振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振动控制按对振动控制机理的不同可分为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大类。但是,结构主动控制具有控制效果好、适应性强和目标选择灵活的优点,受到了国内外大批科研人员的重视。本文就将振动主动控制在一些领域的发展现状、振动主动控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主动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传感器是以活的微生物作为敏感材料,利用其体内的各种酶系及代谢系统来测定和识别相应底物,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能在复杂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等特点,已在临床医学、食品分析、发酵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微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食品、发酵以及临床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设备的引入与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疫病预防和控制环节,也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对病情的监测,避免疫病的大范围传播。因此,信息技术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稳定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光纤传感的边坡工程检测系统是光纤振动传感器的一种新型应用设计,可对边坡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掌握边坡的变形动态,对滑坡进行预警。高精度的传感器对边坡振动信号进行识别、经验模态分解,提取不同环境状态下的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系数,再结合小波包分解技术,建立信号特征向量,对信号进行模式识别,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地分析处理数据。该方案有效的区分风、雨其他外界因素干扰,较准确的反映边坡的检测情况满足工程安全监测和滑坡早期预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是其获取最大效益的重要因素,适时的、准确的诊断和监测是猪病防控中的关键环节,而诊断和监测需要实验室工作。猪病诊断、监测是利用各种合适的检测手段证明猪体(群)疫病或病原存在的过程。它包括病理学、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诊断等一种或多种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室诊断一方面可以确定病原和猪体(群)之间的关系,明确疫病存在状况,在一定的时间段对猪病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猪群疫情监测;另一方面通过免疫抗体的检测,衡量免疫水平,进行健康监测。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是其获取最大效益的重要因素,适时的、准确的诊断和监测是猪病防控中的关键环节,而诊断和监测需要实验室工作.猪病诊断、监测是利用各种合适的检测手段证明猪体(群)疫病或病原存在的过程.它包括病理学、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诊断等一种或多种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室诊断一方面可以确定病原和猪体(群)之间的关系,明确疫病存在状况,在一定的时间段对猪病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猪群疫情监测;另一方面通过免疫抗体的检测,衡量免疫水平,进行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6.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以强大优势和应用前景,改变传统的畜牧管理工作,实现畜牧生产信息化管理,对动物生长环境智能化控制,监测畜禽生长状态,实现精细喂养,对疫情实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对畜禽产品有效溯源,实现畜禽生产高效精准的智能化管理。论文对RFID技术原理予以剖析,阐述其技术优势,并对RFID技术在畜禽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畜禽环境控制和智能化信息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技术与装备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一个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奶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着传统奶业的快速转型和升级,传感器、自动饲喂设备以及挤奶机器人将替代人工实现奶牛高效养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阐述了奶业发展前景和数字化关键技术在环境智能监控、奶牛身份识别、健康感知、繁殖监测、精准饲喂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大数据信息挖掘及分析方法,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智能家居快捷方便控制目的 ,以PC机为主控,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和监测终端采集数据并发送数据,利用讯飞语音识别语音库,设计手机语音软件,使用Zigbee模块网络搭建数据监测模块,采集家居环境、家电情况等实时信息,使用蓝牙与手机通信,实现控制智能家居。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低成本、低功耗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连接而成,能够实时感知、监测和采集覆盖区域内的各种环境信息,并进行处理后报告给感兴趣的用户。其具有部署灵活、可靠性强、扩展方便、经济性好等特点,在军事安全、工业控制、医疗卫生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分析了传感器参数监测软件的现状,设计了一种B/S与C/S结构相结合的系统软件。通过各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并为监测数据提供了高效的查询分析功能,为监测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20.
检测牛奶中风味物质,确定原料奶的来源对乳制品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开展了不同奶厂来源奶的识别研究,采用Wilks统计量对电子鼻传感器获取数据的特征优化,分别使用了Bayes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不同厂来源奶的识别中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Bayes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可以对8个不同厂家的牛奶进行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